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村上知紀渥美英紀松田昭穗寫的 網路行銷關鍵字×100:從SEO到社群媒體的致勝觀點 和資策會FIND的 2011科技化服務應用及發展年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雲端需求旺鴻海、廣達樂| 豐雲學堂也說明: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首季全球雲端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年增34%、達559億美元(逾新 ... 位居第二的CSP是微軟Microsoft Azure,年增46%,市占率2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PCuSER電腦人文化 和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所出版 。

崑山科技大學 智慧機器人工程研究所 吳崇民所指導 陳皆雄的 製造業推動智慧製造之研究-最小化可行方案 (2021),提出雲端服務 市佔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業4.0、智慧製造、數位轉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研究所 陳俊男所指導 黃婷溱的 金飯碗的成長與蛻變 (2020),提出因為有 併購策略、資源模組化、輪調制度、組織變革的重點而找出了 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樺漢六路衝刺公有雲端服務市場拚2025年市占10 - 民眾日報則補充:品牌通路在5G、WiFi 6/6E技術滲透率提升下,催動基礎建設、國際知名品牌電動車之智能工廠等對樺漢集團IoT的硬軟解決方案穩健的需求,在手訂單仍維持健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雲端服務 市佔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路行銷關鍵字×100:從SEO到社群媒體的致勝觀點

為了解決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作者村上知紀渥美英紀松田昭穗 這樣論述:

  ★公司突然任命你做網路行銷,要從何著手?  ★為什麼我家網站都沒人來?  ★我開好粉絲頁了!接下來要怎麼經營?  ★面對變動快速的社群媒體,要如何持續吸引顧客?   Frontage、Wit、e-agency、Comfort Marketing、A-Care Systems、IMJ  由日本各大行銷公司主管親自傳授  踏入網路行銷的第一本書   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網路行銷成為一門炙手可熱的學問。Facebook、Twitter、SEO等名詞人人耳熟能詳,現在的企業,好像沒有個粉絲頁或推特帳號就落伍了,但網路行銷就只是這樣嗎?只會開粉絲頁,可稱不上是網路行銷。   本書是日本網路行銷界熱門

講座MarkeZine Academy的課程教材集大成,分為十章,共計100堂課,180張圖表,簡潔快速+仔細詳盡地解說網路廣告、網站優化的基本概念以及架構,讓你同時瞭解理論與實際應用!   不論你是剛入這行的菜鳥,還是已經頗有經驗的企劃人員,趕快學會這一百個關鍵字,才能挺起胸膛說自己懂網路行銷!   推薦以下人士必看!  1. 第一次挑戰網路行銷的人:  ◎最適合當作新手的教育訓練課程  ◎苦於無法與網路行銷部門妥善溝通的人   2. 希望加強系統化理解而非單一手法的人:  ◎粉絲頁小編、網路廣告或網頁製作等個別領域的負責人員  ◎跳脫單一領域的框架,學會全面性的基礎知識   3. 希望從零

開始重新思考網路行銷策略的人:  ◎發現公司內部缺乏的行銷觀點  ◎學會為客戶提出全方位的網路行銷策略 作者簡介 村上知紀   Frontage Net Planning Group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   曾經任職於外資體系的網路顧問育成機構,自2009年5月1日加入Frontage股份有限公司。以網路為主要舞台,擅長提供策略、服務企劃、設計、組織再造等相關顧問服務。著作有《網站計畫書》(技術評論社)、《網站解析力》(翔泳社)等。此外,還擔任許多雜誌與網站的執筆。 渥美英紀   wit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立命館大學政策科學研究系結業。從2002年開始從事BtoB網站行銷企劃工作,負責提

高各行各業的營業額、品牌強化、改善營運狀態等BtoB專案,經手過的專案超過100個以上。2006年成立wit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有《網站營業力》(翔泳社)。 松田昭穗   SKYARCH NETWORKS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本部經理   在IT業界已經累積了長達10年以上的業務顧問資歷。2001年參與創立SKYARCH NETWORKS,培育了許多基礎架構工程師。此外,他以自有伺服器╱網際網路顧問,替超過100間以上的公司導入系統架構、穩定運作。除了「伺服器基礎研討會」之外,還出席過許多演講活動。 野口龍司   e-Agency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Comfort marketing股份有

限公司 董事   立命館大學政策科學部畢業。2000年加入e-Agency,提升了網站整合事業的業績,擔任過子公司DragonField的代表董事長(兼任),以「百分百發揮客戶成果」為主,從事資訊建構、網站顧問等活動。擁有《75個網站行銷致勝法則》(翔泳社)、《77種培養網路商店回購者(優良客戶)的方法》(秀和System)等多本著作。 阪田 裕里子   IMJ股份有限公司行動行銷本部計畫室 計畫師  IMJ股份有限公司行銷本部計畫室 計畫師   精通手機使用者的消費反應以及裝置趨勢,知名品牌服飾、知名網購公司等以女性為主要客群的企業,都由她執行掌握消費者洞察計畫。著作有《以消費者觀點架構手

機網站的基礎知識》(BNN新社、共同著作)等。 北村 伊弘   A-Care Systems股份有限公司行銷部 部長   在提供電子郵件行銷解決方案的A-Care Systems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行銷部的主管,另外還從事MailPublisher的產品行銷工作。A-Care Systems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戶以樂天、Benesse為開端,擁有超過3500家公司的導入實績,提供ASP服務。堪稱日本國內市佔率No.1。 高見 俊介   IMJ股份有限公司行銷本部 總顧問  Net Promoter Certified AssociateR   曾經在東京三菱銀行、livedoor(策略顧問)、l

ivedoor證券(輔導企業公開上市)、CCC(事業開發)等公司任職。在2007年10月參與推動IMJ與Integrate合資創立3i公司。2010年1月開始擔任目前的職務,2010年4月成為第一位取得NPS R資格的日本人。著作有《學習黃金領導人的社群媒體策略》(FIRSTPRESS) 石井 陽子   IMJ股份有限公司行銷本部 資深顧問   擔任過知名手機顧問公司的EC事業部長、fashionwalker.com的創始成員,之後從事提供資料庫分析工具的總顧問等,2010年進入IMJ公司。以資深顧問的身分,負責策略類(KPI設計、管理架構、社群、CRM等)的顧問工作。也是資料庫分析Init

iative Program檢討委員會的成員,還參與許多演講、擔任執筆。 Ch01 BtoC網路行銷策略01 網路服務與溝通裝置的演變02 使用者的變遷03 企業的改變04 三種策略觀點1鳥瞰05 BtoC的策略主題06 三種策略觀點2思考腳本07 使用者腳本08 鋪陳腳本09 三種策略觀點3驗證資料10 分析重點專欄 延伸閱讀 Ch2 BtoB網路行銷策略01 BtoB 網路行銷策略的變遷02 掌握目標的方法03 網路行銷的目的04 企業的決策流程05 策略立案06 集客計畫07 企劃內容08 設計聯絡窗口09 網路行銷與業務之間的合作10 測定效果的關鍵專欄 延伸閱讀 Ch03 集客計畫

01 集客的整體概念1階層02 集客的整體概念2成本與優勢03 集客計畫的使用者腳本04 集客計畫的鋪陳腳本05 掌握集客數與效率06 網路廣告的種類與特色07 選擇媒體及廣告效果08 搜尋引擎行銷109 搜尋引擎行銷210 搜尋引擎行銷3專欄 延伸閱讀 Ch04 網站分析與PDCA01 分析觀點1媒體的效果02 分析觀點2使用者的造訪狀況03 分析觀點3造訪網站的使用體驗04 分析觀點4轉換數據05 其他觀點06 PDCA循環1為何需要?07 PDCA循環2設定KPI08 PDCA循環3改善體制09 PDCA循環4團隊合作10 PDCA循環5執行專欄 延伸閱讀 Ch05 風險管理01 重大事

件的個案研究02 風險趨勢03 法務相關風險04 保護個人資料的風險05 與安全性有關的風險06 無障礙網路空間的風險07 伺服器及網際網路的風險08 搜尋引擎的風險09 委外的風險10 以RFP管理委外案件專欄 延伸閱讀 Ch06 網際網路的基礎技術01 網站的基礎架構02 瀏覽器的基礎概念03 伺服器的基礎知識04 網際網路的基礎知識05 與安全性相關的基礎知識06 加密技術的基礎知識07 雲端服務的基礎知識08 遇到困難時的個案研究09 從個案研究中學習分析原因10 網路行銷的基本判斷標準專欄 延伸閱讀 Ch07 建置網站的基礎概念01 追求變化的網站建置方法02 資訊架構的基本流程03

使用者行動腳本04 找出瓶頸05 利用使用者測試驗證結果06 改善造訪次數的方法07 改善網站整體網頁點閱率的方法08 改善轉換率的方法09 改善回購率的方法110 改善回購率的方法2專欄 延伸閱讀 Ch08 行動行銷01 從數據分析行動市場1使用者動向02 從數據分析行動市場2商業環境03 關鍵重點1以媒體特性為基礎04 關鍵重點2釐清目的05 關鍵重點3確實掌握目標06 行動裝置應用實例107 行動裝置應用實例208 行動易用性的基本概念109 行動易用性的基本概念210 發掘手機版網站的課題與改善方法專欄 延伸閱讀 Ch09 電子郵件行銷01 電子郵件行銷的起源與特性102 電子郵件行

銷的起源與特性203 電子郵件行銷的整體設計04 思考傳送對象05 構思主旨與內文06 評估發信時機07 分析與驗證08 電子郵件行銷的各項規則09 達成電子郵件行銷的方法10 今後電子郵件行銷的發展專欄 延伸閱讀 Ch10 社群媒體01 何謂社群媒體02 社群媒體的使用動向03 代表性的社群媒體04 社群媒體的應用範例105 社群媒體的應用範例206 社群媒體與企業的利益07 培養顧客忠誠度腳本108 培養顧客忠誠度腳本209 培養顧客忠誠度腳本310 負責人員肩負的使命專欄 延伸閱讀 關於本書內容的諮詢說明講座介紹 Ch01BtoC網路行銷策略【企業的變化】由於使用者與媒體的變化,使得行

銷策略及企業本身不得不做出改變。最顯著的變化應該是廣告預算的分配與組織結構。因應這些轉變,必須提出新的行銷手法、思考模式以及價值觀。廣告費用的預算分配出現了一眼就能辨識的改變(圖1-3-1)。尤其是企業在規劃媒體預算方面,這10年之間已經從大眾媒體轉移到網路廣告,出現激烈的變化。某家汽車製造商過去投放了鉅額預算在大眾媒體上,如今卻減少了一半,改投放到網路廣告。因應這種轉變,讓行銷組織必須以效率化為目標,精簡人力。原本以大眾媒體為主流的行銷手法轉移到網路行銷之後,企業的宣傳部門、公關部門等,開始進行組織改組或淘汰廣告代理商,這種案例今後將會持續發生。此外,促銷活動的結構也改以網路為主軸。為了吸引

使用者上網體驗,而透過大眾媒體或網際網路上的入口網站播放廣告。萬一結果無法以良好的效率在網站上達到集客效果,該廣告媒體的預算分配就會減少,這種情況也在現實環境中不斷上演。另一項變化是,企業高層以及股東等關係人,對於行銷部門執行促銷、宣傳活動以及溝通活動的成果說明,提出了強烈的要求。重點在於,在何處投資了多少經費,產生了何種程度的效果。必須仔細檢視這些實際的數字,審慎地做出判斷。這是受到國內成長鈍化以及市場停滯(圖1-3-2)的影響,使得企業變得更重視投資效果與有效運用人力資源的緣故。網路行銷比較容易測定效果。PV數、CPA、CTR等顯示結果的數據,以優於大眾媒體的精準型態呈現。因而可以瞭解,這

是擁有更高集客力的媒體及行銷手法。網路行銷的優點是,能輕易瞭解執行狀況與營運判斷,比較容易申請預算。為了提高負起全責,交出成果(當責accountability)的意識,可以預料,今後將有更多企業會加速採取網路行銷手法。從第1節到目前為止,確認了【服務與裝置的變化】、【民眾的變化】、【企業的變化】這三方面。基於這些現況,從下一節開始,將向您說明,實際上該以何種觀點著手進行BtoC的網路行銷策略。【三種策略觀點①鳥瞰】首先要提出的觀點是,思考策略時的重要關鍵,以鳥瞰(BirdEye),也就是用鳥類的雙眼,俯瞰網路行銷策略的通盤計畫。雖然這種觀點與在公司裡擔任的職務、位階、負責的領域等有關連,不過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狹隘的觀點來檢視事物,對吧!.機械性地執行短期行銷活動,但是就中長期來看,代表了何種意義?這點並不明確。.透過社群媒體或CRM所獲得的使用者資產無法應用在短期活動上。.即使更新網站,也沒有出現任何變化。假如出現了以上這些情況,代表您並沒有以俯瞰的角度掌握網路行銷策略。關鍵在於,實施這些策略的目的是與使用者建立關係,還是希望使用者使用或購買商品、服務(目的軸)?期望產生結果的時間是短期,或是中長期(時間軸)?必須以這二種主軸來思考規劃。大部分具體性的活動或策略中,目的軸是希望使用者使用、購買,時間軸是短期(圖1-4-1左下),或者目的軸是與使用者建立關係,時間軸是中長期

(圖1-4-1右上)。到底屬於哪一種,不只這二種選擇。只要擁有檢視整體的觀點,掌握較廣的「面」,就能想出更多元的手法。也就是說,以中長期的觀點,將短期收集到的使用者培養成粉絲,在短期之內,轉換成粉絲使用者等,這樣就能輕易想出發揮使用者資產的最大效果的創意。(圖1-4-2)。事實上,在公司的組織架構裡,通常都是依照各個領域區分成,負責CRM的部門、主導行銷活動的部門、管理網站的部門等。在CRM收集到的使用者資訊,如果要運用在行銷活動上,就必須進行部門之間的調整。因此我們很常見到,CRM的使用者行為資料沒有與網站的資料連結,造成縱向斷層的情況。想在目的軸與時間軸上,隨心所欲移動使用者,有效達到目的

,就必須提高觀看事物的觀點,以超過所屬部門或事業體的規模,用寬闊的視野與時間軸來思考策略。這件事並不容易,不過假如能在現實環境裡,提出俯瞰全部事物後才想出的策略,絕對可以預見下一步該怎麼走。

製造業推動智慧製造之研究-最小化可行方案

為了解決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作者陳皆雄 這樣論述:

從經濟部智慧製造領航計畫於2021年4月成果發表會中,看到台灣全球市佔率過半的水五金及手工具,由傳統髒亂工廠改造成工業4.0的智慧工廠,觸發了本論文探究的動機,深入瞭解德國工業4.0及各國推展情形。智慧製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企業在既有的專業領域知識,加上資通訊、物聯網、雲端服務、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與工具,將生產、監控、企業管理、供應鏈以及客戶服務,做到數據自流動,使網宇虛擬世界與實體物理世界融合,實現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的智慧化經營,達到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標。本研究以離散製造業導入推動為題,如何通過製造或營運技術OT(Operational Tec

hnology)、通訊技術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技術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數位技術DT(Digital Technology)等的融合,協助企業進行數位化、數位優化的推展工作,待組織體系具備能力後,再由數據驅動數位轉型,作商業模式和價值創新,朝向事業第二曲線永續經營邁進。

2011科技化服務應用及發展年鑑

為了解決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作者資策會FIND 這樣論述:

  「2011科技化服務應用及發展年鑑」針對使用者的需求、生活型態改變及產業鏈的革新,從行動、智慧、雲端三大主題著手,以宏觀角度深入分析全球發展趨勢,並透過各種Social Foresight、Technology Foresight,提供國內產業界更具備前瞻性的方向,本書更結合FIND各項調查數據以深入探討我國消費者與企業對多項科技化服務的認知與態度,以及整合各種創新應用服務,期望從政策面、技術面、產業面以及使用者行為等不同層面的研究與實證中,為讀者提供更清晰的願景方向,以協助提升產業研發的創新能量。相信透過本書的詳盡分析,能協助國內業者領先全球,創新思維。   第一章  全球創新力與我

國科技化服務現況  在邁入資訊化社會後,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發展的成果實已深切地影響一國國力發展;ICT及其衍生的各種科技化應用服務,被認為是各種領域增進效率的良方及創新的觸媒,進而影響國家的總體競爭力。本章節透過台灣在全球四大國際研究機購的科技應用能力評比,以及FIND各項寬頻連網與應用服務現況的調查數據,分析台灣下階段的產業政策定位,與現階段資訊化發展與ICT應用的現況,藉以進一步瞭解我國科技化應用服務的主要趨勢。   第二章 產業創新與雲端服務應用需求  近年來,全球市場環境的競爭劇烈,不論是製造業轉

型服務化,服務業朝向顧客導向的價值創造,在過程中資訊科技的應用都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全球資通訊技術(ICT)的應用,替企業的各項營運流程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轉變,著實成為帶動產業成長與提升競爭力的重點項目之一。不論是將ICT技術導入營運流程,以提升經營效率,或是藉由ICT技術的應用,在製造或銷售端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等,企業在各組織流程與環節中所能投入的資訊應用,皆受到各產業界的關注,例如:雲端運算即成為備受各界關注的新興技術應用與服務模式。本章先探討全球雲端服務市場的趨勢,再針對台灣產業對於雲端服務採用現況與需求的分析調查,來了解企業透過雲端服務所達到的產業創新應用情況。   第三章 消費者科技

生活型態與服務需求  iPhone、iPad、facebook等軟硬體在這兩年快速的轉變了人類使用科技產品與網路應用,也隨著各種科技技術與產品的普及,各種科技化服務與應用進入民眾的生活,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帶動了科技廠商的商機,更創造了新的生活型態。在巨變的環境裡,本章將分析全球行動市場的發展趨勢,並進一步分析國內消費者對於智慧型裝置的持有普及現況。藉由分析消費者持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行動PC的現況及應用行為和型態,也進一步分析未來市場潛力的行動創新服務需求。   第四章 智慧生活  依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 UN)統計資料顯示,預測2050年時,全世界城市人口有高達70%

的人口聚集於都市。高度的人口匯集,產生了交通、社會、經濟、汙染、安全等問題,而應用ICT之智慧系統來解決這些都市問題,則是近年都市發展的新焦點。此種透過資通訊技術來改善人類生活方式與所處環境的科技應用,稱為「智慧化服務」。智慧化服務的發展依賴複雜的網絡系統,為有效提升智慧化服務之功能性、智慧性和互聯性,政府的公共基礎建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以提供足夠的示範場域導入智慧化服務,進而發展成為「智慧城市(Smart City)」。近來全球已掀起規劃智慧城市之熱潮,不僅受到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重視,中國大陸等開發中國家亦積極展開相關計畫,發展低碳、生態、永續與宜居的智慧城市。本章將揭露全球智慧生活最新

的發展趨勢,以及台灣現階段發展智慧生活之現況,提供相關產業更多值得思考的創新應用服務與市場商機。   第五章 網路社群時代與社群媒體  facebook、Plurk、YouTube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且熟悉的名詞,當網際網路與日常生活愈益緊密結合時,許多人開始將自身的消費經驗透過網路平台進行分享或與他人討論。當有著共同需求的消費者開始透過網際網路而聚集並交換資訊時,另一種有助於企業主品牌∕產品資訊傳遞的媒介管道於焉成形,也開啟了對市場行銷議題的關注。而許多平台與其對應的社群服務也應運而生,成為最廣為市場關注的重要產業議題。同時在網路社群成員互動時有利資訊傳遞擴散的特性下,許多企業正積極

利用網路社群進行「口碑(Word-of-Mouth)」形式的網路行銷,讓網路社群成為一項新興媒體管道,也正衝擊著國內各行各業的生活服務和商務創新。本章將針對全球社群媒體發展趨勢及使用現況做一概略性的介紹,同時進一步說明網路社群此項新興媒體如何影響消費者決策而成為行銷利器。   第六章 行動廣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發展也帶動了App應用程式的蓬勃,全球在iOS與Android平台上可供消費者下載的應用程式已經超過百萬個,2011年整個行動服務產業的發展圍繞在App的話題上。然而,更廣泛地思考,智慧型裝置搭配App的發展確實已經對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產生重大的衝擊和影響,但究竟對產業而言,是否又

帶來哪些產業的營收成長?在本章中,主要傳遞資訊有二:首先將分析行動廣告產業價值鏈的發展現況,分析不同業者角色之間的關係與產業面臨的問題;其次則是從消費者的行為觀點,分析不同型態的行動廣告效益指標。除了提供讀者了解行動廣告產業生態外,更能透過上述分析來思考如何讓行動廣告的效益達到更好。   第七章 數位閱聽  全球暢銷的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中,主角們經常看的報紙「預言家日報」,是運用平面照片轉換成立體影像的概念,而其中的文字也可利用魔法輕易地修改、抹除。這是該書作者J.K.羅琳對魔法世界的想像,同時也是對未來閱讀的想像。事實上,這種想像不只存在於虛擬的魔法世界,目前電子書產業所推出的各種多元數位

閱讀裝置,正帶領著人們進行一場閱讀的視覺化革命。數位閱讀產業是結合內容、軟體、服務及硬體的產業價值鏈,跨業整合傳統出版業與資通訊產業,在異業結盟的合作下,想要打造一個正向循環的產業生態,豐富的創作內容、出版商對內容的加值及行銷、內容交易中心對內容的下載管理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皆缺一不可;然而串起營運模式的重要關鍵在於瞭解讀者的使用經驗及反饋,未來數位閱讀產業才能走向更成熟的階段。因此,本章將從消費者的角度,首先剖析臺灣民眾閱讀情形,其次分析目前臺灣民眾使用數位裝置進行閱讀的情形,以作為業者擬定市場策略的參考。   第八章 雲端服務  雲端技術的快速崛起,有賴於高承載量的寬頻網路日益普及;智慧型手機

的市場逐漸成熟,使得網路服務的需求擴增,亦大幅度降低雲端供應商在平台開發和IT建設上所需的成本。本章第一節由先進國家雲端運算政策切入,分析美國和新加坡政府推動雲端基礎建設和應用服務之策略與措施,例如:綠色資料中心和企業雲端應用等,第二節和第三節則聚焦臺灣企業對於雲端運算的導入現況與需求,其中第二節分析臺灣企業對於綠色資料中心的看法,第三節剖析企業雲端運算應用現況與需求。   第九章 低碳服務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劇烈,減碳運動已成為全球關注之主要焦點。自2005年起,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正式產生強制效力,賦予締約成員的各簽署國明確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時程,在聯合國的壓力驅

使下,推行減碳所誘發的各項措施與機制,如碳中和(Carbon Neutral)、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及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等,已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的施政推動方向,及許多國際品牌大廠與大型連鎖零售業者的關注焦點,低碳議題也逐步納入全球企業投資評比中。本章將透過國際各國在低碳服務平台之介紹,分析台灣低碳服務價值鏈之發展趨勢與現況,並提供未來台灣發展之策略與建議。   第十章 製造服務化  隨著全球化競爭越來越激烈,「製造服務化」成為產業價值鏈的延伸,最主要的目標為發展成一個以產品為基礎,透過服務的加值,創造出

更多價值的商業模式。將製造服務化區分為三大研究議題,分別為:IT強化製造能力、產品服務化、服務網路(行動)化。而製造業為了提升產業價值,開始透過網路以更即時便利的方式提供多元服務,擴展企業獲利模式。此一模式也正是產官學研所積極提倡的「2.5級產業」,期望藉由2級的製造業與3級的服務業之相互整合,形成一個嶄新產業服務模式與思維。本章除介紹「製造服務化」的發展趨勢與核心思維、效益外,更將依序介紹我國多項傳統產業的實務推動經驗,並探討未來的發展契機。   第十一章 未來展望  歐債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體再次受到震盪,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

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下修了全球經濟體GDP的成長率,從4.6%調降至3.4%。由於國際政治經濟體正處於全球化階段,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高,臺灣產業也難免受到些微波及,尤以出口貿易的風險最大。所以,應掌握我國在地理、經濟、科技技術上的種種優勢,以開創更多新興市場作為出口導向,以分散出口風險,更能擴大出口動能。本章綜合前述章節分析內容與我國推動科技化服務的經驗,並透過前瞻科技來展望未來,以及省思面臨全球化競爭之下,臺灣產業如何透過資通訊(ICT)的應用與創新,在全球景氣低糜之際繼續維持競爭力,並且政府也能透過技術創新提升民眾生活幸福感與產業競爭力。

金飯碗的成長與蛻變

為了解決雲端服務 市佔率的問題,作者黃婷溱 這樣論述:

金融業讓人人稱羨的「金飯碗」,面對市場強大的競爭,如何善用經營策略看準市場趨勢,對任何產業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議題,本個案本文主要陳述個案主角於大學畢業後進入期貨業任職兩年後,適逢台灣指數期貨市場成立,她掌握證券業需期貨人才時機,順利跨業進入個案A證券公司,因緣際會參與A證券公司一連串併購計畫,經過約十年A證券公司由綜合券商轉型爲金控,在轉型過程公司內部作業流程同步實行電子化,且配合國際化趨勢,A金控集團導入SAP會計系統,於系統順利上線後,緊接再次採取併購策略,增加國內市場市佔率與多角化經營,進一步推行國際化拓展,A金控公司共歷經約二十年的成長與蛻變,現今已躍身為前五大金控。然而,公司轉型成

長的過程,個案主角各階段面對哪些不同挑戰與問題,她是如何克服種種窘境達成任務?另一方面,於新任職公司所觀察到的問題,她下一步該採取何作為才能改善公司整體效能?本論文以哈佛式個案撰寫,論文包含個案本文與教師教學指引手冊兩部份,可用於討論併購策略、資源模組化、輪調制度、組織變革,本個案論文貢獻乃研究者希能藉由個案陳述內容與教學指引探討,提供研究生或相關從業人員當企業成長與轉型過程中可能產生何種問題及影響;另一方面,以個案主角一路奮鬥種種經歷引以為借鏡,更期許職場中的每個人,能勇於嘗試跨領域或產業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競爭力,才能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環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