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 負數 達成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江淑玲所指導 汪家瑩的 獎酬制度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我國國營企業之探討 (2008),提出預算 負數 達成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盈餘管理、國營事業、裁決性應計項目。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預算 負數 達成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獎酬制度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我國國營企業之探討

為了解決預算 負數 達成率的問題,作者汪家瑩 這樣論述:

近年來研究顯示,一般營利事業經理人存在基於自利動機等誘因從事盈餘管理之行為;惟在我國相關法令之規定下,國營事業主持人一旦面臨單位績效壓力或追求獎勵報酬之情況下,亦將存在以盈餘管理方式達到法定盈餘目標之動機。本研究以民國九十二年至九十六年度針對經濟部所屬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及政府部門轉投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計十五家進行盈餘管理研究,並分別採裁決性應計項目及裁決性應收帳款、裁決性存貨、裁決性預付款、裁決性應付帳款、裁決性預收款及裁決性折舊費用等科目進行個別裁決性應計項目進行分析,以期獲悉國營事業單位盈餘管理工具之所在。 本研究首先針對單一樣本公司之盈餘達成率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根據趨

勢圖分析結果,可推斷國營事業單位未含裁決性應計項目前盈餘達成率小於90%及大於110%時,部分事業經理人可能基於單位績效壓力或追求獎勵報酬計劃而從事盈餘管理。 由裁決性應計項目之實證分析結果發現,當盈餘達成率小於90%及介於100%至110%區間時,國營事業經理人將會存在向上操縱盈餘之盈餘管理行為與實證結果方向一致,然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性。而當盈餘達成率大於110%時,裁決性應計項目係呈現負數,顯示本區間存在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向下調整盈餘驅使盈餘平穩化,惟檢測結果仍未達到統計上之顯著性。另個別裁決性應計項目(裁決性應收帳款、裁決性存貨、裁決性預付款、裁決性應付帳款、裁決性預收款及裁決性折舊

費用)之各模式檢測結果正、負值互見,惟均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