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鍾興叡寫的 致,茫人們: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 和林佳龍的 城市行動派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毓得社會福利基金會也說明:... 工作,以及從事相關社會福利工作,照顧社會上弱勢族群,除了致力於大台中的照顧服務產業的發展外,並提供社區民眾的就業機會。 ... 101年起承接食物銀行東區發放站.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十字星球文創社 和遠景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林淑馨所指導 張繼中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私協力關係中公共性與商業性的衝突 (2021),提出食物銀行 台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私協力、公共性、公共利益、商業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張桐銳所指導 鄭淳晉的 食物權保障之研究 - 以美國食物券計畫為借鏡 (2021),提出因為有 食物權、食物券、食物券計畫、社會救助、實物給付的重點而找出了 食物銀行 台中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食物銀行有撇步,濟助Happy Go則補充:同時,這裡也是全台第一家「實物」銀行,儲放的救濟物資以食物為主、日用品為輔,九成以上是企業捐贈的即期品,只有紙尿布、營養品等少量難從捐贈管道取得的物資,由台中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食物銀行 台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致,茫人們: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

為了解決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作者鍾興叡 這樣論述:

  「每個人都是上帝創造的獨特個體,沒有人能擁有一切,   若是只定睛在自己欠缺或不夠好的地方,那麼你將終日愁眉不展。」——力克‧胡哲   迷茫世代中,最激勵人心的一本書!   天生眼盲、心卻不茫的視障歌手、盲人作家鍾興叡,   走遍了23個國家,進行近2,000場的歌唱表演及勵志演說,   他的生命故事,激勵和療癒了數十萬人的心……   本書收錄了21篇陪你走出迷茫、熬出人生好滋味的心靈雞湯   如果現在的你,正陷入了忙、茫、盲的迴圈當中,   書中的一則則溫暖小故事,將在你的心田播下一顆顆希望種子,   引領你走出黑暗、迎向曙光! 好評推薦   「這是一本以真

實生活寫成的鼓舞人心的書!我忍不住要讚嘆,「他真的是好樣的!」總是能做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事情。」——資深媒體人、永達社福基金會執行長 汪用和   「人生本就不易,阿叡所需克服的困難想必更多。這不禁令我好奇,老天爺灌注在他體內的,究竟是一股什麼樣的生命力?」——國際潛能導師、中華璞舍藝術文化協進會理事長 劉若蘭   「即便曾經低潮,阿叡也並未讓自己持續落入在這樣的景況。反而是因為失去,使他更懂得珍惜;因為黑暗,使他更渴望光明。」——育達科技大學董事長 王育文   「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也必為你開一扇窗,真的,你若是有機會聽到阿叡的歌聲,肯定就會明白這句話的含意了!」——資深藝人、台灣優質生命

協會秘書長 紀寶如   「這本蘊含著豐盛生命的文字,以閒聊說故事的方式分享,並反思自己迂迴曲折的心路歷程,如何從暗晦不明到撥雲見日,相當值得一讀!」——中華牧羊人青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 蕭宗智

食物銀行 台中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看更多【玉琳哥!來代班】►►http://bit.ly/2Qn42Wo
主持人:沈玉琳、陳育涵
玉琳哥面臨蟲蟲危機!
卻意外得知蟲蟲還有這種功用
讓大家讚嘆不已?

【玉琳哥!來代班】每週五19:00準時上線

#威廉沈 #沈玉琳 #玉琳哥來代班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一日志工在台中

【訂閱Youtube頻道】
噪咖EBCbuzz►► http://bit.ly/2z4Gahb

【噪咖強打精選】
只有妳知道系列►►http://bit.ly/2ACAyd3
情侶大小事系列►►http://bit.ly/2AAbJyl
做吧!噪咖系列►►http://bit.ly/2FcKQ7M
魯蛇辦公室系列►►http://bit.ly/2Aw8SGI
下班Go Fun吧►►http://bit.ly/2CbRVkO

【噪咖Facebook粉絲頁】
噪咖EBCbuzz►► http://on.fb.me/1eevkXo
【噪咖EBCBuzz】
最幽默有趣的生活娛樂內容都在這►► http://www.ebcbuzz.com/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私協力關係中公共性與商業性的衝突

為了解決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作者張繼中 這樣論述:

公私協力的發展在我國已相當盛行且成熟,然而政府引進公私協力的目的除了解決財政困境與增加政府收入之「商業性」外,還有包含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增進服務提供效率及促進公共利益等「公共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行性評估前期,主辦機關針對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共同評估,兩者理應達成平衡,卻可能在公私協力期間忽略了公共性的評估,僅強調商業性的成果。特別是以國民運動中心而言,其營運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若未注意公共性的評估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本文選取新北市國民運動中心為個案,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建構出「公共性」與「商業性」的具體指標,並且以訪談研究法瞭解行為者在公私協力時對公共性與商業性的看

法與具體作法,並觀察運作過程中,公共性與商業性是否會相互衝突? 由文獻整理得知,從組織行為者的角度可以將「公共性」區分為「規範面」、「社會面」、「文化面」三種面向,再由服務接受者的角度增加「公平性」指標;至於「商業性」則是包含「降低政府財政負擔」、「重視成本效益」、「重視競爭」及「強調顧客導向」四個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有四:首先,公共性的達成與營運廠商的性質無關,而運動中心的營運符合商業性特質。其次,營運廠商會藉由舉辦公益活動的公共性手段達成行銷的商業性目的。第三,本文發現規範面的公共性與商業性較易發生衝突。最後,在公私協力運作時,公部門的心態仍會以「防弊」為優先考量。

城市行動派

為了解決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作者林佳龍 這樣論述:

大台中,無需更多漂亮的話, 而是需要一個勇於追尋的人,彎下腰來用心傾聽,真誠行動。 佳龍,將夢想化為實踐的動力,與您一起喚醒大台中的靈魂, 實現幸福的希望。   「一個優秀的城市經營者,一定要認知到城市是屬於全體市民,不是市長一個人的。……我觀察佳龍十年來在台中的經營,由下而上,從最基層民眾對政府的需求開始,提出他規劃的願景與市政藍圖,並且以經營的理念來思考政府應有的作為與行動,正與我強調的『以民為本』不謀而合。」──台灣前總統 李登輝   「我與佳龍同感,價值與理想,是從政動力的雙引擎,而文化則是城市和社會發展的根基!」──首爾市長 朴元淳 作者簡介 林佳龍   1964年出

生台北萬華,雲林麥寮人,十年深耕台中,獲民進黨提名2014年大台中市長候選人。有關台中著作三本:《愛台中的100種方法》、《城市夢想家》、《佳龍帶你遊台中》。   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碩士,人文哲學碩士   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生,政治學碩士、法學士   經歷   立法委員   總統府副秘書長   行政院新聞局長   國安會議諮詢委員   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   國民大會代表   聯合國機構訪問研究員   國立中正大學、台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社團法人台灣大台中發展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董事長 推薦序│尋找優秀的城市經營者 自 序│真誠行動 如願

成真 導 論│創意城市 生活首都 以「人」為本的城市願景 六都時代與中都奠基工程 創業經濟 培力社會 樂活城市 國際台中 行動的夢想家 第一章│我的城市之旅 一府、二鹿、三艋舺 台北: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城市 New Haven:初體驗宜居的觀光港市 從耶魯走向世界:優良的民主傳統、偉大的建築典範 行旅在美國各重要城市,特別關注城市治理 到東京聯合國大學研究,感受成功城市的穩定基礎 日本早就主張「綠色國民所得」,重視環境生態永續發展 亞洲城市尋找新定位,建立市民認同感和光榮感 傾聽市民的聲音:與首爾市長朴元淳對話 21世紀初台灣主要城市的轉變 開啟台中城市復興 第二章│翻轉山海屯:大台中一

二三 一條大台中山手線 日本東京山手線的啟示/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 (TOD)作為都會發展策略/以大台中山手線帶動山海屯、市區均衡發展 兩個國際海空港 海空雙港:台中產業連結國際的門戶/台中港的問題與出路 /台中機場的挑戰與機會 三大副都心與中區再生 打造豐原成為山城副都心/以沙鹿、清水、梧棲為核心,發展海線雙港副都心/建構三鐵共站的烏彰副都心/中區再生:「城中城一二三」 中都奠基工程=1條山手線+2個國際港+3大副都心 第三章│轉型續航力:新經濟‧新產業‧新台中 市民無感的經濟數字 年輕人創業難 台中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挑戰 充沛的群聚供應鏈與研發資源/優質生活機能/便捷的陸海空運輸系統/完善的

產業聚落 台中躍升的新發展核心戰略 新城市經濟的三支箭 知識經濟:以精密機械產業為例/體驗經濟:打造多元樂活之都/綠色經濟:以水湳特區為例 打造青創城市 第四章│希望真情味:培力社會,築夢踏實 「有愛無礙,真情之旅」的啟示 綠色蒲公英志工隊的實踐 互相牽成,台中好居 打造咱的希望銀行:青創、志工、食物銀行 青創銀行/志工銀行/食物銀行 善用社會企業,創造就業與社福雙贏 第五章│放眼新視界:在地文化與國際接軌 台中的國際化策略省思 打造對國際人士友善的台中 使台中與國際同步 讓國際看見台中 台中的國際姐妹市合作議程 建造台中為亞太的「國際幸福新都」 第六章│人本新環境:多元永續的綠色運輸

會診台中交通問題 人本交通的四大理念 強化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開發強度(Density)/多元土地使用(Diversity)/人本設計(Design) 建立中部交通轉運樞紐 建立各區域層級轉運中心,強化公共運輸整體服務效率/八公里公車免費政策之檢討 建構舒適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 建構人本交通環境措施的三個層次/建構完善自行車道與推廣自行車/丹麥哥本哈根:40%上班族騎自行車通勤/環河自行車道,讓全世界都看得到台中 提升交通安全,尊重生命價值 交通安全的落實措施/解決「路不平」的四大策略 第七章│愛在綠水間:生態、生產、生活合而為一 生態城市的觀念 讓台中成為綠色宜居的城市 向西雅圖看齊/積極因應

氣候變遷之衝擊/維護清淨家園/保護環境生態/打造綠色城市經濟/管理水資源 使市民享有水與綠的城市空間 筏子溪親水河岸/旱溪康橋/大甲溪與葫蘆墩圳/善用河川新生之契機/溼地的保護與規劃 第八章│魅力小京都:體現生活價值的城市精神 文化城的人文風景線 國際藝文活動是最好的城市行銷/活化文化資產,厚植觀光資源 城市中的慢閒步調與健康生活 市民「動」起來的運動風潮/讓一個球隊代表一個城市――台中強棒計畫/點亮健康運動之城的支點 成就每一個孩子的教育園地 建構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 建構完善幼兒教育,落實教育正義/推動國民中小學的多元創新改革/有效扶助弱勢學生/積極推動終身學習,使台中成為學習型城市/藝文

向下扎根,培育具創造力的下一代 第九章│中都智慧城:宜居樂業的新星 智慧生活城市的發展方向 智慧生活城市的主要內涵 智慧市政整合指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警政/智慧防災與救援/智慧健康照護/智慧市政服務及參與系統/智慧教育/智慧能源利用與管理 讓台中真正成為智慧城市 第十章│領航新動能:中台灣崛起 多都心發展是國際趨勢 有效改善台灣重大問題之關鍵 台中條件得天獨厚 首都減壓、國會先行 借鏡南韓「行政首都」 的經驗 創建「幸福新首都」─台中 多功能首都/全球性首都/政治性首都/舊首都/帝國時代遺留的首都/州或邦的首府 結 語│開創幸福台中時代 推薦序 尋找優秀的城市經營者   我對佳龍

君的印象始自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當時他是參與學運代表性的學生領袖,而我接受了他們提出的民主改革訴求。後來他於耶魯攻讀博士期間,回台進行論文研究,並且前來訪問我。看到印象中野百合學運的青年,在我面前侃侃而談民主的理念以及對台灣民主轉型的分析,令我感到十分欣慰,也對他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他回國後,我找人延攬他進入國安會工作,他也一直扮演稱職的幕僚角色,可以說是一位優秀的部屬。   十年前佳龍首次南下競選台中市長失敗後,我一直在注意,看這位年輕人是否有因為敗選失志,或者如許多政壇後輩一樣,競選失敗了就離開,回頭去走比較容易的路。很難得的是,佳龍十年來一直深耕在台中,投入基層經營,不僅沒有離開

,反而是更加用心在準備做好一位市長的功課,堅持走一條困難而與眾不同的政治路。   個人因為從前擔任過台北市長的關係,深知要管理好一個城市,絕非簡單的事情,除了要走進民間、深入基層,更需要經營市政正確的理念與遠見,以及執行力與魄力。在看完佳龍所著《城市行動派》一書的內容後,除了感受到他對台中市政深刻的用心與思考外,也與我過往治理城市的經驗有相當契合之處。   我認為一座城市的治理,首要的便是市政工作一定要從「管理」,進步到「經營」的觀念,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以便民利民為依歸,才能達到提高政府效率、增進市民福祉的目的。一個優秀的城市經營者,一定要認知到城市是屬於全體市民,不是市長一個人的;市政建

設也不單獨是市政府的事,全體市民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成功的市政經營,必定要結合全體市民的智慧,才能成就一座偉大的城市。   我觀察佳龍十年來在台中的經營,由下而上,從最基層民眾對政府的需求開始,提出他規劃的願景與市政藍圖,並且以經營的理念來思考政府應有的作為與行動,正與我強調的「以民為本」不謀而合。而在《城市行動派》這本書中,佳龍提出種種為市民謀幸福,提高生活品質,重視社會福利,推動創業與就業,活化城市經濟等等主張,正是我所說的「經營市政」理念的實踐。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我投入關心地方發展與治理問題,由我推動台灣第一次民主化的經驗,深知台灣的民主若要鞏固,就必須深化到地方自治的層次,進

行第二次民主改革。這也就是去年我應佳龍之邀,至台灣智庫舉辦的大台中發展高峰會演講指出的,政府決策必須在地化,中央將錢、權、人下放給地方的意旨。佳龍在《城市行動派》書中揭示的理念,包括均衡台灣的區域發展以及在改革中央地方分權的思維下,推動台中的市港合一與重新進行都市規劃等等,正是二次民主改革理念落實在地方治理的具體展現。我相信若是他有機會治理台中,不僅是對推動二次民主改革有莫大的助益,也能讓台中成為台灣新一波國家改造運動中代表性的城市,並且為台灣創造一個新的「中核心」,解決長久以來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為台灣尋找新的出路。   我曾經在論領導者條件時指出過,一個好的領導人必須要有捨得隨時放棄權力

的覺悟,因為不管是國家還是城市的領導者,只要在位久了,難免有包袱,因此領導者必須始終保有謙卑誠實的態度,面對時代更迭、新血接替的挑戰。我在2000年第二次總統民選時,選擇不再爭取連任,主因也在此。如今佳龍經過十年準備,交出《城市行動派》這本內容豐富、切實可行的治理藍圖,我認為也該是為台中注入新活力、思考城市經營者替換的時候了。 台灣前總統 李登輝 自序 真誠行動 如願成真     如果說先前出版的《城市夢想家》,是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專家共同勾勒出的台中願景藍圖,那麼,本次增補後再版的《城市行動派》,便可以視為是這幅藍圖經過不斷檢驗修正後的行動計畫,更是總結我在台中十年、與市民一

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生命經驗與實踐心得。   十年前我首次來到台中參選市長,挑戰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胡志強,坦白說最後敗選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許多人驚訝於為何我在敗選後並未離開,反而舉家遷居台中,從此落地生根,浸潤入味,一待便是十年。事實上,選舉只是我一開始追求台中的方法,第一次的約會失敗了,並不代表這城市不值得傾極你所愛,如同我在開票當晚承諾的:「雖然我無法當選台中市長,但從今天開始,我和太太婉如都會當好台中市民,為台中繼續貢獻心力。」我立志要走進大街小巷,從最底層的人民生活開始,一點一滴,重新認識台中、追尋台中、擘劃台中,體驗這城市最細微的脈動,感受它說不出口的需求,發掘讓它更美好的方法。

  也正因為這樣的堅持,召喚了無數市民,和我們一起投入改變這個城市的行列。從綠色蒲公英志工隊,到每年協助身障朋友出遊的「有愛無礙,真情之旅」,都可以看到許多熱心民眾的身影。為了更用心傾聽市民對台中的願景,2008年紀念台中湖心亭一百年,我們公開募集了一百個市民朋友的願景,出版了《愛台中的一百種方法》一書。2010年,面對合併升格後大台中未來的不確定,我們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界友人,共同出版了《城市夢想家》一書,不僅回應市民對改變台中的企盼與希望,更是我們對後五都時代台中面臨挑戰的省思和對策。   如今,四年過去了,大台中面對的挑戰更加嚴峻,卻未見城市治理的準備和行動。縣市合併升格後,人民

的生活並未跟著升格,反而讓原本的市區空心化、縣區邊緣化益加嚴重,基礎建設的不足與產業發展的停滯,更讓台中市民陷於低薪資、低儲蓄、低可支配所得的「三低」困境中。新時代的挑戰紛然而至,台中卻仍原地踏步,困在舊的格局,更遑論引領改變,打造城市嶄新的未來。   選擇在此時出版《城市行動派》一書,不只是重新整理我們對台中迎向新時代的藍圖,更重要的是,從《城市夢想家》出版迄今,歷經大台中升格後實際的問題與挑戰,這本《城市行動派》可說是理想與實踐相互交會激盪後的產物,透過現實的洗禮與淬煉,宏觀的城市藍圖具體展現在微觀的市民生活上,重新調整與融合。   本書以《城市行動派》為名,一方面它代表的是一群有行動

力、敢於實踐夢想的人集結在一起,不分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為推動一個城市改變而努力。另一方面,也因為本書內容豐富紮實,萬有包羅,就像充滿美味餡料的「派」一樣,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乃至都市規劃,相關內容都能在本書中獲得。更希望這道熱騰騰的「派」,能成為這場改變台中的行動中,最好的活力與能量來源。   回顧我在台中的這十年,可說是一場由尋夢、築夢到圓夢的歷程。十年來,我們生活在這裡,真誠投入,用心傾聽,透過走入基層、身體力行的實踐,不斷修正,凝聚出與市民朋友共同的願景,更有一群同樣對台中懷抱希望的夥伴,和我們一起實踐,一起構築這個城市未來的夢想,挑戰圓夢的可能。   我們相信,理想經過修正

之後的實踐,將會帶來城市真正的改變。年底這場選舉,不是我個人或政黨的挑戰,而是一群人由夢想到行動,追求改變台中的集體實踐。更期盼能透過市民的共同參與,讓我們集體的夢想不再只是書上的願景,而是市民每一天美好的真實生活。這也正是我對這段十年圓夢之路的總結:「真誠行動、如願成真。」感謝有你,給我力量,一起實現台中的希望! 導 論│創意城市 生活首都自2005年定居台中以來,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這個城市的現況與未來。這並不只是從台中的本位思考,更是從整個台灣的發展高度,乃至世界各主要城市的進展趨勢,去全盤考量與規劃。因此,早在2010年台中縣市合併上路之際,我和團隊夥伴就已出版了《城市夢想家》一書。在

該書中,就台中整體發展的問題與未來願景,皆有初步的論述與想法。四年過去了,回頭省視該書,令人憂喜參半。憂的是,讓胡志強市長多主政四年的結果,台中並沒有重大的起色,台中在世界城市的競爭中落後了;喜的是,該書當初對台中市政的觀察、分析與建議,還是禁得起考驗。但不管怎麼說,胡市長終究會成為過去,台中還是要繼續往前走。考量四年來國內外時空環境的變遷,以及我個人更多的基層洗禮、國會問政與國際閱歷,乃決定將《城市夢想家》改版,向台中市民及其他社會大眾,分享我對台中發展的最新看法。以「人」為本的城市願景新版的《城市夢想家》,更名為《城市行動派》。本書明確指出,要將台中打造成為一個「創意城市」與「生活首都」。

高舉這樣的願景,絕非憑空而來,而是根據台中原有的優勢與特色而提出。台中位處台灣南北交通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既不像北部那樣多雨,也不像南部那樣炎熱。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相對便宜的土地供給,使得全台灣將近三分之一的產業聚集在此,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同時,台中也吸引為數不少的國際人士聚居,展現出多元風貌。再加上,在六都晚近的發展當中,台中起步較晚,有後進者優勢,使得台中不僅是一座宜居城市,更蘊藏豐富的創新潛能。從城市的發展歷史觀之,這樣的結論不令人意外。因為一座城市最初之所以會發展起來,通常是因為本身具備比較優勢,比方說優異的地理位置,能夠吸引人聚集在此生活。然而,當城市發

展與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便會產生「都市治理」的議題,如公共衛生、交通、治水,乃至於文化議題等。換言之,城市的治理者,必須重新找到適合人居住的理由。而這就是台中目前最迫切的課題!

食物權保障之研究 - 以美國食物券計畫為借鏡

為了解決食物銀行 台中的問題,作者鄭淳晉 這樣論述:

對於低收入者之生活保障,乃我國憲法上生存權保障之範圍;聯合國經社文公約第11條有關於「食物權」之概念,事實上可分為「生存需求」、「食品安全」與「經濟市場」三層面,其中「生存需求」方面對應到我國法制體系即為憲法生存權保障之範圍。檢視我國國內社會法對於此「食物權」之保障極為缺乏,民間社會工作實務上以「食物銀行」之方式事實上承擔不少應由國家負擔之給付責任。在立法方式參考上,本文選擇參考「美國食物券計畫」之原因,乃其為美國現行眾多社會安全制度中,唯一對於「具有勞動能力者」提供社會救助之聯邦計畫,亦為美國參與人數以及支出金費最高之實物給付計畫,其60年來發展之歷史以及現在發展之情況、運作形式與法條規定

均值得我國於立法時之參考。由比較法之研究可知,美國食物券制度在「受領資格」方面之認定較其他現金給付性質之社會救助為寬鬆;在「運作形式」方面,其公私協力之給付形式顯現出實物給付制度之特性。考量政府本身之行政量能,以及民間商業運作之特性,以廣泛吸引民間食品零售商加入計畫之方式,提供符合資格之低收入家戶維持生存之食物,而費用則由聯邦政府承擔;在「給付額度」方面,食物券計畫之給付額度為每月定量,依據聯邦精算局(類似我國行政院主計處)考量健康品質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計算每個受領戶需要之食物量與花費在食物之金額所得出。回頭檢視我國法制以及社會工作實務現況除台中市外,其他地方政府並無整合食物銀行並立法使政府建

立一普遍式具有「食物給付」之社會救助制度。本文認為基於現金給付「資力門檻」以及「家戶成員的保障」等問題,我國未來應比照美國食物券制度之形式,建立一普遍由食品零售商參與,提供食物予低收入人民「實物給付」形式之社會救助制度。而現行於民間運作之食物銀行仍可繼續扮演民間團體本身之角色,對於無法獲得國家救助之貧困者或是遭受急難者提供援助。現行台中市將民間運作之「食物銀行」轉型為市政府提供「食物給付」之場所,並將該場所委由民間團體經營乃短期內可達成之便宜作法,長遠發展還是應建立一普遍由食品零售商參與,提供食物予低收入人民之社會救助制度。最後本文擬出具體之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共修正社會救助法第2、5、10條

之1、11、14條以及「增訂專章」等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