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anMorris寫的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趙玉玲、何家珩所指導 曾文健的 香港男同志劇場:兩齣作品之比較研究 (2019),提出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香港同志戲劇、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性別意識、酷兒理論、比較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明通所指導 張昀徽的 香港居民對立法會及法院的信任變遷研究~2001-2016年四波調查的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政治信任、一國兩制、香港、立法會、香港法院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為了解決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問題,作者JanMorris 這樣論述: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它的命運,似乎永遠都無法自己作主…… 一百五十年,英治香港的桑田滄海 五十年,馬照跑、舞照跳的不變承諾 二十年,香港政權轉移後的巨大變化   「作者描繪了一座帶有悲劇性格、在殖民歷史與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之間遊蕩的城市。她記錄了香港的矛盾和瘋狂,宛如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紀錄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香港自一八四二年從大清割讓給英國,至一九九七年政權移交給中國為止,有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處於獨特的時空背景下,正是這樣的機緣,使它從最邊緣的海島漁村躋身為遠東金融大港,看似與英國親密,卻也始終脫離不了中國的羈絆。   本書寫成於一

九九七年香港政權轉移前,被譽為追探香港發展史最經典的報導寫作。作者珍.莫里斯採用雙線敘事,一邊穿插親身見聞,一邊探尋當地的歷史變革,最有特色之處便在於,作者以大英帝國的角度和香港「局外人」的身分現身書中,觀察香港與中國、英國密不可分的關係。   香港在每個階段的變遷都與中國的內部動亂有關,同時也被動盪不定的國際局勢左右,而生活在當地的政商名流、妓女、海盜更影響著香港的社會發展。作者以老練精湛的筆法描繪了這座華洋雜處的城市、它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形象;固然它與英國的關係更貼近,但實際上,這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從來不曾真正脫離過中國,從來不曾失去骨子裡的華化之感。   既然香港最終要與大英帝國分

道揚鑣,那麼,英國最後還能為自己的最後一塊殖民地留下些什麼,足以讓後世來評價呢?這便是作者寫作本書最重要的初衷,也因此使得作者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再一次來到香港,記錄下了殖民帝國的最後一頁。   在本書出版二十周年、香港政權轉移二十周年及自身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當下,更值得以此書檢視這座偉大的城市──沒有了英國,香港究竟走向一條怎樣的路?而作者在本書終章裡對香港未來的可能發展,在二十年後恰如預言般精準,讓讀者留下深刻的省思。 特別推薦       「作者雙線描繪了香港從小殖民地到繁榮耀眼的過往今昔,並且忠實地為大英帝國最後一個殖民地做了最後一年的記錄與見證,她的成績令人讚嘆。」──《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編年的寫法巧妙,銳利的目光道出一切細節,清楚捕捉了該地的感覺。」──《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作者描繪了一座帶有悲劇性格、在殖民歷史與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之間遊蕩的城市。她記錄了香港的矛盾和瘋狂,宛如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紀錄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香港男同志劇場:兩齣作品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問題,作者曾文健 這樣論述:

  香港同志劇場的發展,承載錯綜複雜的歷史環境,模糊不清的身份認同,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導致眾人對酷兒之偏見與看法各有不同。酷兒身份的同志族群分為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變性人等。由於酷兒類別較多,香港有關同志之博碩生論文比較缺乏。因此研究者著重在香港男同志為主,以土生土長在香港,生於斯、長於斯的角度出發,透過本研究集中記錄香港過往關於同志的歷史背景,並記錄香港男同志劇場從2000-2019年的歷史脈絡,以十年為一個時期,探討其發展。並在兩個時期中,選出 2008年《攣到爆》、2019年《男孩》兩齣香港男同志題材舞台劇,進行比較研究。本研究需針對香港男同志劇場之文化發展蒐

集資料和文獻,為讓研究更紮實詳盡 將使用比較研究法及俗民誌訪談法。由「描述」、「解釋」、「併排」、「比較」四面向針對和分析 文本台詞,抽出有特意意涵之台詞後,加以整合兩劇的文獻資料,運用於文本之台詞、情節、圖片等,探討 背後之涵義,定義兩者的差異性與相似之處。將以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性別意識、酷兒理論、同志戲劇之五大社會文化特色理論,分析《攣到爆》、《男孩》兩劇之異同。面對社會之衝擊與傳統思想抗衡,社會內外對同志反對與贊成聲音不斷,導致研究者在兩者比較時發現兩齣文本在台詞選擇之手法,也因應當時環境而表現。從文字到內容、或是演員在舞台上詮釋,或在訪談過程中等。研究者發現,不管同志劇場或同志戲劇

也好,再不是大部分觀眾為同志對象,而是異性戀的女性及男性進入劇場,對酷兒、對同志的認識。也發現社會、政治、文化影響文本,讓文本味道與別不同,同志議題也伴隨著一股本土意識,讓劇場跟隨著,漸漸顯露。  期盼本研究能在學術界上,為香港同志的文獻資料奠定基石,為往後有關香港同志戲劇、同志劇場相關作品、文本研究提供參考,一同推動香港同志平權發展,為香港未來寫下美好的一頁。

香港居民對立法會及法院的信任變遷研究~2001-2016年四波調查的分析

為了解決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的問題,作者張昀徽 這樣論述:

在「九七」主權轉移後,中共當局施行「一國兩制」已逾二十週年,香港居民面對中共「一國兩制」所遂行的政府體制,感受與觀點如何,除了將影響未來中共統治香港的路線修正,也是臺灣親中或支持統一民眾的一個重要參考典型。本文為瞭解香港居民在「一國兩制」下對立法及司法體制之政治信任,以臺灣大學東亞民主研究中心「亞洲民主動態調查香港調查研究計畫」分別於2001年、2007年、2012年、2016年所進行之四波調查為時序進行分析。透過該調查及理論回顧與文獻探討,並運用「二元勝算對數迴歸分析」,解讀香港居民之人口學變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社會學變數(社會階層及宗教信仰)及政治學變數 (政黨認同及民

主價值取向)等對立法會及法院的信任有何差異性及其原因。研究發現:一、 香港居民對立法會的信任最高峰為2007年有五成七左右,但是到2016年降低至三成七左右,落差近兩成。顯示香港居民對立法會有越來越不信任的趨勢。二、 香港居民對法院在2007年及2012年之信任度都大於2016年,雖然數據落差未若對立法會之信任有落差近兩成之差距,但也相當反映出香港居民對法院信任的趨勢有下滑趨勢。三、 人口學變數方面,香港居民對立法會與法院有一共通點,僅家庭收入最低者與家庭收入最高者相較不信任立法會與法院。社會學變數方面,香港居民對立法會與法院有一共通點,社會階層中自我認同為中層者、中下層者都比對照類別底

層者信任立法會與法院。政治學變數方面,香港居民對立法會與法院有一共通點,在民主量表部分,僅自主權取向達顯著的差異;平等權、自由權取向均與信任立法會與法院呈現負相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