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栗原毅寫的 搶救肝臟大作戰 和白澤卓二,宗田哲男的 生酮飲食讓孩子變聰明:醣類DOWN,學習力UP!日本名醫教你提升孩童免疫力與專注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高雄醫學大學 臨床藥學研究所 張榮叁所指導 黃婉綾的 Atorvastatin的使用適當性及安全性評估 (2012),提出默沙東口服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Atorvastatin、適當性、安全性、交互作用。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生物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莊祚敏所指導 童文銘的 卓蘭地區高齡果農其健康情形與用藥行為之探討 (2008),提出因為有 高齡者、用藥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默沙東口服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默沙東口服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搶救肝臟大作戰

為了解決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作者栗原毅 這樣論述:

~肝臟專門醫師親授~ 透過「減醣&高蛋白飲食」×「適量飲酒&吃巧克力」×「確實刷牙&提升肌力」 不用看醫生就能輕鬆改善肝功能的66個撇步!   ──什麼?吃巧克力和喝酒可以預防脂肪肝?   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有著豐富的可可多酚與植物纖維,不僅能預防脂肪肝,甚至具有治療的功效。研究數據顯示,每天的酒精量控制在20到40公克的人,肝功能比每天喝不到20公克或滴酒不沾的人要好。   ──只要減少10%醣類攝取,就能消除脂肪肝?   許多人為避免罹患脂肪肝,會在意食物的卡路里與脂質,但這是錯誤的。真正應該減少的是醣類。攝取過多醣類會增加中性脂肪,造成肝功能下降。實行減醣10%的飲食法兩個月,就

能幾乎消除脂肪肝。   ──要確實刷牙?牙齒和肝臟有關係嗎?   有一種牙周病菌會從出血的牙齦微血管侵入體內,妨礙胰島素的運作,提升胰島素抗性,使血糖值高升。而血糖值上升是引發肝炎或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本書作者為執業42年的肝臟專門醫師。   在本書中,栗原醫師除了闡明肝臟的運作機制和肝病成因之外,還提供了許多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簡單小撇步,幫助各位靠自己的力量找回肝臟的健康。   ◆保護肝臟不只能預防肝病,也能避免慢性病上身   您是否曾在健康檢查中被診斷出「肝功能異常」呢?若因為沒有出現症狀、平時生活忙碌等理由放置不管,很有可能會後悔一生的。   最近頗受矚目的肝病既不是慢性C

型肝炎也非慢性B型肝炎,而是「脂肪肝」。脂肪肝若置之不理,會惡化成肝硬化或是肝癌,除此之外還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肌梗塞、腦梗塞、牙周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肝臟是「沈默的器官」,等到出現症狀就來不及了!   即使有些肝細胞壞死,肝臟仍會忍耐默默工作。但如果放任不管,直到被診斷為肝硬化時,肝臟的功能已經大幅衰退,難以再回復到原先的狀態了,而且接下來有很高機率會惡化成肝癌。   ◆「脂肪肝」是肝臟異常的徵兆,絕對不能置之不理!   如果肝臟產生負擔,就會慢慢囤積中性脂肪。健康肝臟的中性脂肪為3~5%,若增加到30%就會被診斷為脂肪肝。對脂肪肝不理不睬,肝細胞就會發炎逐漸壞死,惡化成肝炎。

  酗酒或體型肥胖的人是脂肪肝的高風險族群,但是不喝酒、身材苗條的年輕女性也有可能因為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而罹患脂肪肝,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本書特色   ◎提出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行的肝功能改善法,讓你不用跑醫院,靠自己就能搶救肝臟!   ◎破解「肝臟功能不好=酒喝太多」等等常見迷思,徹底解析肝臟疾病的成因及護肝方法。   ◎理論與實踐性並重,在解說肝臟知識的同時,也提供大量具體、容易實行的肝功能改善法。  

Atorvastatin的使用適當性及安全性評估

為了解決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作者黃婉綾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Atorvastatin為高單價藥物,廣泛用於治療高血脂症,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在臺灣,使用atorvastatin需依照中央健保局規定,在服藥後三至六個月檢驗血脂濃度以評估療效並監測副作用的產生。Atorvastatin易與其他CYP 3A4抑制劑產生藥物交互作用提高不良反應的風險。此外,民眾不當的就醫行為更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因此atorvastatin的用藥評估十分必要。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別以2010年3月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2008年3月份“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進行門急診使用atorvastatin之高血脂症病患進行用藥評估。兩

者均分別記錄為期十個月內病人所有相關就醫資訊。依照中央健保局藥品使用規範進行藥品使用適當性評估,藥品不適當使用的定義為半年內未檢測血脂濃度與肝功能指標;藥品處方安全性則依Micromedex®與Lexi-Interact™ Online交互作用資料庫進行評估;atorvastatin引起的肝毒性與肌肉副作用則分別依照CIOMS與醫學文獻定義statin肌肉副作用進行評估;最後了解民眾就醫情形影響處方藥品間的交互作用。結果:Atorvastatin主要是由醫學中心處方,主要使用於心臟內科及新陳代謝科。監測期十個月內未曾檢測任一血脂濃度者,在單一醫學中心及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中分別為7.2%及

8.1%;未曾檢測任一肝功能者分別為20.2%及20.8%;未曾檢測CPK者分別為93.4%及84.5%。若以「服用藥品半年內未檢測完整血脂數據與任一肝功能」判定藥品不適當使用,單一醫學中心及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不適當使用比率分別為42.5%及63.3%;若依「服用藥品半年內未曾檢測過任一血脂數據與任一肝功能」判定藥品不適當使用,則不適當使用比率皆約23%。研究期間出現肝功能異常並經CIOMS評估可能(possible)為atorvastatin引起者為0.4%。不論在單一醫學中心或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用藥評估中,約10.5%病人接受具潛在交互作用的處方,增加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處方藥

物以diltiazem、fenofibrate、amiodarone、colchicine、verapamil和gemfibrozil為主;8位病人在同一時間服用兩種以上的statins。本次研究並未發現atorvastatin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使用atorvastatin病人的年平均就診次數、平均處方品項、年平均藥費均高於整體平均值;使用atorvastatin的病人中接受具藥品交互作用處方者該月份平均門診就診次數、平均處方品項、平均藥費均高於未接受藥品交互作用處方者。不同的民眾就醫行為並未增加處方中藥品交互作用的風險。研究結論與建議:Atorvastatin使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然而在

測量血脂濃度確認藥品的療效與處方安全性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生酮飲食讓孩子變聰明:醣類DOWN,學習力UP!日本名醫教你提升孩童免疫力與專注力

為了解決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作者白澤卓二,宗田哲男 這樣論述:

全台第一本針對學齡兒童/青少年的生酮飲食書!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陳俊榮、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總醫師 黃威勝 專業推薦   白澤卓二醫師聲名卓著、著作等身,已被翻譯出版的中文作品有二十餘冊,主要著眼於長壽、健康、抗老與失智症等議題,近年來則專研低醣與生酮飲食法,提倡食用椰子油達到養生與健身的效果,獲得廣大迴響。   《生酮飲食讓孩子變聰明:醣類DOWN,學習力UP!日本名醫教你提升孩童免疫力與專注力》是白澤卓二醫師繼《生酮奇蹟實現教科書》與《斷糖生酮飲食法》後的力作,提倡將生酮飲食法應用在兒童的日常飲食中。   白澤卓二醫師認為,學童不但三餐經常食用澱粉(麵包、飯

、麵),還會在放學後吃甜點,攝取了過多醣類的結果,就是影響學習力,使成績每下愈況。因此白澤醫師認為不只是成人,兒童也應該從小開始落實健康的低醣生酮飲食法,這項飲食方法不但能緩解異位性皮膚炎,更有助提升學童的專注力、判斷力,讓他們在餐後不會打瞌睡,還能維持心情平靜、不焦慮且提升抗壓力。最重要的是,學齡兒童實踐生酮飲食後,在課業表現上往往有顯著成長。   《生酮飲食讓孩子變聰明》一書引用了四個實踐生酮飲食的兒童案例,不論居家或在校皆貫徹生酮飲食的他們,並不是一下子就斷絕所有醣類,而是以魚、肉、蛋、豆製品、蔬菜等食材為主,取代以米飯、麵條為主食的習慣,並且在餐點中適時添加椰子油。其中一對兄弟在一個

月後,不但弟弟的異位性皮膚炎獲得了改善,哥哥臉上的皰疹也消失殆盡,而且在專業測試中,兄弟兩人的認知力、記憶力、思考力都有所提升。   此外白澤醫師也建議孕婦實行生酮飲食,並邀請婦產科醫師宗田哲男(曾出版《生酮飲食:現代人的健康救星》)現身說法,分享將生酮飲食應用在懷孕期間、餵母乳時期以及嬰兒離乳食等方面,以減少新生兒的過敏現象。   《生酮飲食讓孩子變聰明》針對兒童生酮飲食提供完善的建議,從理論基礎出發,強調生酮飲食的各種好處與實際執行的方法,呼籲天天必吃米飯、麵條、甜點、零食的兒童務必試著減少醣類的攝取,甚至在最末章提出了專門針對考生、為期一週的生酮飲食菜單,只要按部就班,保證學童都能因

此提升學習力、取得好成績。  

卓蘭地區高齡果農其健康情形與用藥行為之探討

為了解決默沙東口服藥的問題,作者童文銘 這樣論述:

隨著老年人口所佔比例逐年增加,老人的福利及醫療照顧應更被重視,老年人因自然老化及各大小健康問題造成身心功能的衰退,較會有用藥的問題發生。老年人常因罹患多種慢性病,需長期使用多種藥物,且也常會自行購買藥物、健康食品,或是服用中藥及草藥的偏方,所以發生藥物的交互作用等不良反應的機率就提高。本研究藉由問卷訪談五十位卓蘭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果農,了解本地區高齡者的健康狀況、噴灑農藥對健康的影響、服藥認知、購藥行為與就醫習慣,並做相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