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地方特考增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110地方特考缺額1729人地特各縣市/地區缺額資訊一覽表也說明:地方特考 為年底最大宗公務員招考,今年缺額共計1,729人,另外還為減少宜蘭考生舟車勞頓至台北考區,今年也特別新增了宜蘭考區,方便當地考生直接在該 ...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朱武獻所指導 黃崇文的 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運作問題研究 (2005),提出110地方特考增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務人員、任用考試、甄補、考選制度。

最後網站110年地方特考增列需用名額403名 - 奇摩新聞則補充:110 年地方特考增列需用名額403名.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1年11月24日 ·1 分鐘(閱讀時間).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5日電)針對110年特種考試地方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0地方特考增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運作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110地方特考增額的問題,作者黃崇文 這樣論述:

自政府遷台後公開考試制度確實陸續提供許多原為台灣農村社會人力有機會成為新的中產階級,有助於台灣社會階層的流動,同時也因為其具有公平性及正當性,因此深獲台灣社會及執政者的支持,進而考試及格人員漸漸成為政府遞補人力的主要途徑,然而,由於環境因素日趨多元,故今日政府的公務人力的甄補不僅要強調以公平、公正與公開之考試程序,更要發揮積極的作用,使甄補工作儘量符合用人機關特質及應徵者的工作需求。從相關的人事統計資料中獲知,目前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運作中,產生用人機關-不願進用考試錄取分發人員及考試錄取分發人員-不願久任用人機關,流動率高等問題,而目前相關的公務人員考選文獻中亦均偏重提升現行考選制度的

實質效度,甚少實際研究前述用人機關與應徵者間的供給與需求日漸失衡的危機,因此,本研究以用人機關及考試錄取及格人員觀點出發,就前述運作問題,探究我國現行任用考試發展與形成(價值)、考試內涵與程序(規範、結構)及任考制度對於用人機關與錄取人員間需求與供給間的落差(人員行為),並以公務人員高普考試為例,藉由對用人機關深度訪談及考試錄取人員的問卷調查等的實證分析,希能驗證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缺失之真因,而針對缺失的真因,以參酌當代國家在公務人力甄補上的趨勢實務及我國民族性、當前政治環境及行政生態等因素,由國家公務人力資源管理長遠發展角度思考問題,研擬改進現行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本研究分為六章,第一章

為緒論;第二章係藉由公務人力甄補理論的探討及當代各國家公務人力甄補制度的評析,重新檢視我國在公務人力甄補制度上的缺失及尋找改進的方向。第三章及第四章為本研究探究及驗證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在運作上缺失的過程,首先藉文史資料由規範、價值、結構及人員行為來檢視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的沿革,針對目前各機關以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暨普通考試考試錄取分發人員為錄用途徑的運作實務面來探究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在運作上的缺失。為能描述問題的內涵,故由用人機關及考試錄取分發人員二方面進行動態的實證分析,藉以解釋「用人機關-不願進用高普考試考試錄取分發人員」及「考試錄取分發人員-不願久任用人機關,流動率高」二現

象,並利用歸納兩造意見,尋求真因。第五章係對於前述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運作缺失的要因分析與對策,期能整合機關與人員的雙向供需失衡問題,藉以評析我國公務人員任用考試制度的缺失因素,並研擬改進對策,以使我國公務人力甄補制度更為完整。至第六章即綜合各章的發現與結論,重新經過歸納,整理出完整的結論,由法制面、程序面及實務面提出具體之建議,以提供有關機關未來修法之參考與決策或有志賡續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