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公務員調薪懶人包|2024公務人員加薪4%,軍公教調薪一覽表也說明:行政院公告公務員113年起調薪4%,根據過往政府調薪流程,法案通過後,人事行政總處會統計各考試及等別相對應薪資,而調薪後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楊銀興所指導 張淑茹的 國小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看法及改革前後理財規劃之研究 (2018),提出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年金改革、理財規劃、國小教師。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項靖所指導 陳素桂的 公務人員待遇調整機制改革之探討 (2015),提出因為有 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因素、激勵、公平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的解答。

最後網站軍公教調薪追不上物價漲幅? 人事總處提「這數據」打臉則補充:台灣社會面臨低薪、物價持續上漲的困境,不只讓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怯步,就連軍公教人員也受波及,薪水永遠趕不上物價上漲,民進黨執政7年玩弄數據,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小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看法及改革前後理財規劃之研究

為了解決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的問題,作者張淑茹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小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看法及改革前後理財規劃的情形。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國小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看法及改革前後理財規劃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施測工具,從臺中市國小教師中抽出樣本作為問卷調查對象,所得649份有效樣本資料,採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混合設計分析、卡方分析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一、國小教師對年金改革的認知及看法整體情形分別為中認知及中低認同;對年金改革的老有所善終的目標及臺灣退休基金所面臨的財務困境原因認知及看法沒有顯著差異外,其他在認知及看法則有顯著差異。二、國小教師改革前理財規劃在理財認知

、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準備三層面皆為中等一半;改革後都增高;但只有退休理財準備卻呈現不高。已退休、年齡較大、月平均收入為80001元以上及月平均儲蓄50001元以上的男性國小教師在年金改革前後理財規劃是最高的。三、國小教師改革後理財規劃以「調整心態,不靠政府、只靠自己」為因應的人數最多;男性教師比女性教師積極採取改革後理財規劃因應。四、國小教師年金改革認知和改革前後理財規劃皆呈正相關,以改革前理財認知最高;但年金改革看法和改革前皆呈正相關,和改革後則為負相關。五、國小教師年金改革認知、看法和改革後理財規劃因應除年金改革認知和理財態度轉趨積極呈正相關外,其他則呈負相關。

公務人員待遇調整機制改革之探討

為了解決113年退休軍公教調薪的問題,作者陳素桂 這樣論述:

公務人員待遇調整議題,長久受政治、經濟與輿論等因素的影響,公務人員待遇調整並無明確依據,在法律層面上,公務人員待遇調整法令僅以『全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為依據,而公務員待遇調整涉及國家預算支出,金額不可謂之不大,豈能祇以行政規則實行。另外,在經濟層面,近來公務人員待遇未調整之原因似乎皆以國家財政窘困為由,而顯少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如物價指數)。故本研究為使公務人員待遇調整相關問題受到重視,並希望能儘快得到解決方案。 公務人員待遇調整時常受到輿論或執政黨反對的原因,主要是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尚存有被質疑之處。如在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因素上,究應以何者為待遇調整考量因素?考量因素優先順序

為何?及各官等待遇調整比率是否該一致?本俸(年功俸)和加給考量因素應相同嗎?又在待遇調整程序上,如公務人員參與待遇審議委員會組織之可行性,或是由公務人員協會派代表參與?公務人員待遇調整資訊公開的程度為何?公務人員調整之時機應為何?等問題仍待釐清。 本研究以次級資料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針對次級資料方面,係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財政部統計處和勞動部之網站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處之國民所得年刊、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與銓敘部之銓敘統計年報取得公務人員待遇調整相關資料,另外,再加上我國總人口數、公務人員人數、基本工資及失業率等,分析其對公務人員待遇之

影響;另外以問卷調查之方式,以獲取公務人員對待遇調整上述相關問題的看法。 研究結果發現,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幅度並未依民間薪資水準(工業及服務業)、消費者物價指數與上一年比較變動情形、平均每人GDP、經濟成長率等因素做考量,與消費者物價指數與上一年比較變動情形雖有顯著關聯性且呈正相關,但解釋力並不強,另外,政府財政因素以全國賦稅實徵淨額總計為變項分析,亦與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幅度呈現負相關,故公務人員待遇調整應有其他因素之干擾。在公私部門薪資影響關係上,研究發現除失業率及基本工資外,私部門薪資對公部門無影響力,而公部門待遇調整對私部門薪資稍有影響但並不高,若想要以私部門薪資影響公部門待遇,應實際

依各經濟指標、國民所得及政府財政等相關因素,做為公務人員待遇調整之指標變項。 其他在公務人員待遇調整內容上,其程序及資訊應以公平、公開之方式,摒棄過去黑箱作業方式,不但可去除民眾心中之疑問,使公務人員待遇調整能發揮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