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週報背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168週報背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exandervonSchönburg寫的 外帶一杯世界史:從世界之都、重要理念、最酷發明、英雄與惡魔……等視角趣看人類歷史 和YankoTsvetkov的 俗辣與他們的產地套書:《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偏見地圖2:航向海平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農產品能否複製2012反聖嬰行情? ⭐️鮑爾表示物價上漲可能 ...也說明:銅產業週報. 農產品貴金屬. 【群益早安】⭐️能源價格高漲、通膨升高背景下,農產品能否複製2012反聖嬰行情? ⭐️鮑爾表示物價上漲可能比預期還久;拜登表示能源價格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行路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 王萬睿所指導 黃唯碩的 鍾孟宏電影的黑幫形象: 黑色美學、男子氣概與底層文化 (2021),提出168週報背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鍾孟宏、幫派、後新電影時期、黑色電影、場面調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謝錦堂、蔡顯童所指導 林佩儀的 YouTuber如何影響觀看者資訊採用意願?-多元理論觀點之模型 (2021),提出因為有 YouTuber、推敲可能性模型、社會影響、社會認同、創新行為、趨同行為、資訊採用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168週報背景的解答。

最後網站三森與168周報的戰爭 - 熱血流成河則補充:全球最大沈香木商三森集團遭168週報毀謗委律師提告鉅亨網新聞中心※ ... 歲創辦KISSBUS創富教育,這樣的背景具根本不具備財經專業的條件,台灣的公司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68週報背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外帶一杯世界史:從世界之都、重要理念、最酷發明、英雄與惡魔……等視角趣看人類歷史

為了解決168週報背景的問題,作者AlexandervonSchönburg 這樣論述:

史書界的濃縮咖啡:超濃郁、超有深度、超級提神!且看幽默大師笙堡如何從特殊視角看人類歷史!農業革命雖讓食物不虞匱乏,卻也讓悠閒度日成為絕響?!使徒保羅不僅讓基督教大眾化,更是「個人主義」的首創者?!羅馬人的祖先全是罪犯,羅馬廣場就像今日的臉書?!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當紅之時,就好比今日的史蒂芬.史匹柏?!當代俄國總統普丁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查里曼大帝竟有雷同之處?!比起希特勒,拿破崙更像是惡魔的原型?!……    從石器時代的掌中石斧到現代人的自拍棒,人類到底經歷了哪些變革?史上到底發生過哪些徹底改變世界的「大霹靂」事件,這些事件又帶來何種影響?為什麼面對巨變,人類總是「遲了」才能看懂?    亞

歷山大.封.笙堡筆下的世界史輕鬆幽默又富知識性,他不僅帶我們神遊史上最偉大的城市,為我們細數備受愛戴的英雄人物和背負千古罵名的世界罪人,還列舉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觀念和最投機的發明……。這冊世界史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又富深度,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從亞當到「蘋果」不一而足!    本書最教人驚豔之處在於,內容打破東西方傳統史書寫法、屏棄歷史資訊的大轟炸,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聊」歷史,既縱貫人類數千年的發展史,又聚焦一則則奇聞軼事和一個個人物特寫。各種觀點妙趣橫生,將帶來全新的史書閱讀經驗。各界讚譽:書名「外帶」有著作者的深意:通常我們講到外帶食物時,不論是正餐還是咖啡,總有簡單、非正式、附帶的含意,

但事實上,外帶食物(例如咖啡)能夠不受店內享用的拘束,而我認為這正是作者的深意,不受傳統記一堆年代、人名、事件始末的拘束,而能將思考至於「怎麼來,怎麼去,影響因素是什麼?」──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笙堡所具備的「輕鬆閒聊」功力,已渾然天成到簡直把這門藝術融到骨子裡了!──《時代週報》(Die Zeit)笙堡提供了一種具高度娛樂性的歷史觀點,這方面他真是個行家!──《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笙堡能夠以優雅、輕鬆的方式將重要內容傳遞給讀者,這是德語文學圈人士向來罕見的天賦。——《每日明鏡報》(Der Tagesspiegel)優雅、機智、如細心修飾的敘事型演唱,通篇文詞中肯,風格躍

然紙上。——《週五報》(Der Freitag)了不起,這本書完全讓人對歷史的興趣大增。——Fritz廣播電台 不管笙堡寫任何主題,總是讓人覺得步伐輕盈又饒富意趣……每當讀完他的書,心智總會向上提升一層,這雖然已是眾讀者共同的心得,但在此還是值得一提。——奧地利娛樂媒體雜誌Film, Sound, Media   作者簡介亞歷山大.封.笙堡Alexander von Schönburg1969年生,曾為《Vanity Fair》、《Vogue》等多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並曾任《法蘭克福匯報》編輯、德國時尚雜誌《公園大道》(Park Avenue)主編。2009年加入德國《畫報》(Bild)主編

群。作品《窮得有品味》、《聊得有品味》等本本暢銷,常駐排行榜。目前和家人定居柏林。譯者簡介闕旭玲(前言~第四章)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綿羊偵探團》、《告別甘地》等書。陳宣名(第五章~第七章)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敬畏哲學的廣大統攝兼具細緻深沉,特別愛好希臘與德國哲學。喜歡玩味歐洲文字的互通性。許嫚紅(第八章~第九章)曾旅居德國數年,喜愛德文,鍾情蘊藏於這門語言之中的邏輯,以及由此建構而出的世界觀。張淑惠(第十章~致謝)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德國慕尼黑口筆譯學院肄業,現任專職德文譯者,譯有《愛,一切從簡

》、《經濟蕭條中:7年賺到15,000,000》、《VW總裁心》、《集書人》、《成交!讓兩性都買單的行銷術》、《死亡閱讀者》、《GEIM遊戲》、《猶豫藝術家》等。 推薦序 外帶,比店內享用來得自在 公孫策 002不寫前言,但事先聲明一下 013第一章 梗概——迅速翻過四十五億年的世界史 031第二章 歷史上的「大霹靂」時刻——重大事件總要等到事後(或遲了)才能看懂! 045           認知革命 047           農業革命 051           此外,這些也算大事 055第三章 下一個世界中心在哪裡?——論世界之都的興起與沒落 061         

  雅典 064           羅馬 071           美茵茲、哥多華、巴黎 075           佛羅倫斯、紐約、上海  079第四章 從不可一世的英雄到無名小卒——論歷史上的大人物和他們的瑕疵 087           歷史上的女性賦權 088           為什麼英雄一定得是英雄,不能是狗熊? 096           又是猶太賢人 101第五章 破蛋難圓——我們能修復這個世界嗎? 如果能,該如何做?迄今為止一些最重要的觀念 111           誰有觀念? 113           和平之屋 118           迷人女子 128第六章 難

道可以捨棄它?——我們也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說歷史,例如,用藝術! 135           當人們開始認真看待自己…… 138           教宗是造橋人 141           所有文藝復興的大師都閃耀著光芒嗎? 146           那現代藝術又是什麼呢? 152第七章 從亞當到蘋果——超級棒的發明⋯⋯ 可惜的是,它們從未替人類帶來過幸福 157           DIY! 最棒的配方 163           歐洲實驗室 165           關於世界方程式這件事 168第八章 怪物集團——關於歷史上的邪惡,以及為何我們對此著迷不已 175        

   希特勒是普通人嗎? 179           拿破崙,惡魔的原型 182           從鑑識科學的角度看歷史上的邪惡 187第九章 看不見的軍隊——曾經改變世界的話語 199           路德,說得好! 207第十章 凡事有開始,就有結束……——為什麼現在是關鍵時刻 223後  記  世界歷史上最頑固的錯誤 241           德國的高速公路是誰發明的? 247           埃及的亞歷山卓圖書館是被伊斯蘭教徒燒毀的嗎? 247           美國前總統布希年輕時曾是德州牛仔? 248           愛因斯坦的數學很遜? 249        

   以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平的嗎? 250           誰是最先駕駛飛機橫越大西洋的人? 251           羅馬時代真有囚犯被判得在船上划槳嗎? 251           伽利略為什麼被判刑? 252           錢真的讓世界變得圓滿了嗎? 253           古羅馬競技場上的鬥士如何向凱撒致敬? 253          「德國製造」過去也是一種品質保證的標籤嗎? 254           每個人都是座孤島嗎? 254           卡斯蒂利亞的瘋女胡安娜一世真的瘋了嗎? 255          《印度慾經》是一本性愛教科書嗎? 256      

     食人族會將獵物塞入鍋子烹煮嗎? 258           哥倫布發現美洲? 260          《世界大戰》首度透過收音機播出時造成了什麼影響? 260          「讓他們吃蛋糕吧!」是誰說的? 261           拿破崙很矮嗎? 261           羅馬城大火時,尼祿做了什麼? 262           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哪裡舉辦? 263           海盜真的是海盜嗎? 264           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封為「紅男爵」? 264           羅賓漢真的是劫富濟貧的化身嗎? 265           

塞勒姆審巫案共燒死多少女人? 266           奴隸問題是美國內戰的核心嗎? 266           鐵達尼號是不是想破競速紀錄?  267           誰是環航地球第一人? 268           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 269           時空旅行真能做到嗎? 269參考文獻 271謝詞 279 推薦序  外帶,比店內享用來得自在                             公孫策這本書不只開了一扇窗,它開了一個門。當初讀《萬曆十五年》時,欣喜若狂,因為它開了一扇新的窗子,從此讀歷史學會上下縱橫,還會橫逆思考:逆向思考「這件事如果不發生或結

果相反」,橫向思考「興亡盛衰是一整個社會的影響」。但始終難以回答的問題是「學歷史有什麼用?」標準答案是「鑒往知來」,而鑒往還容易,知來卻事實上做不到。本書開了一個門,或許可以通到「鑒往而能知來」。這怎麼說呢?我四年前為一群創業青年開了一個課堂「長風萬里堂」,取義「乘長風破萬里浪」,起初是借鏡春秋戰國的歷史,作為應對當前「全球化天羅地網」的心法。三年後,我調整了教材,開始從「人類為什麼能在地球上勝出?」講起。簡單說,之前是遵循錢穆先生說的「在現實裡找問題,到歷史裡尋答案」,那已經儘量貼近「鑒往知來」的實用性了,但總覺哪裡不足。後來我歸納人類能在萬物中勝出,主要歸因於幾種能力:使用工具、複製知識、

複製食物、學會交易、戰勝疾病等等。而每次人類發明新的、跟這些能力有關事物的時候,人類社會就出現一次大躍進。春秋戰國時代的科技大躍進是鐵工具開始普及,影響到生產、築城、戰爭,乃至階級重組(士農工商出現),因此造成一個「巨變時代」。然而,春秋戰國的歷史只能用於「遇到狀況有哪些人物或故事可以借鏡」,也就是只能鑒往、無以知來。要想知來,必須曉得「新發生的這個狀況會不會造成根本上的變革」。換個角度說,從石器時代進步到鐵器時代,不能說明「人類為什麼能夠在萬物中勝出」,而只有能夠造成知識、工具、食物、交易、疾病根本上的變革的新發明(用時髦語言說就是Killer Application),才會發生巨大變化,然

後能及時跟上,也就接近鑒往知來了。此所以我對這本書另眼看待,並且真誠推薦:本書的觀點跟前述我的心得完全一致。作者自謂「記者出身所以擅長去蕪存菁,敢於篩選資料」、「唯有這種業餘者的簡化,才能讓讀者有機會掌握住整體歷史梗概」、「業餘代表的是,因為熱愛這件事(讀歷史)才會去做它」,這些都深得我心,因為我也是記者出身,也是充滿熱忱的業餘歷史工作者。然而,我自己深感不及的是本書作者的學識淵博,他能夠從宇宙起源「大霹靂」談到AI人工智慧,從西非峽谷原始智人的手斧談到自拍棒,如此上下縱橫的好書(近二百八十頁講完人類文明史),不但值得推薦給讀者,我自己也會將它的內容納入我的教材。書名「外帶」有著作者的深意:通

常我們講到外帶食物時,不論是正餐還是咖啡,總有簡單、非正式、附帶的含意,但事實上,外帶食物(例如咖啡)能夠不受店內享用的拘束,而我認為這正是作者的深意,不受傳統記一堆年代、人名、事件始末的拘束,而能將思考至於「怎麼來,怎麼去,影響因素是什麼?」內容就由讀者自己消化了——自在的享用外帶,沒有壓力,但千萬不要只是讓文字從眼睛前面流過去而已,這不是一本故事書或純文學作品,它是有用的知識,在讀到「哪個時空背景出現怎樣的情況」時,對應一下眼前的巨變時代,能幫助你看到「啊,這個變革的影響會很大(或很小)」。我本人感覺不舒服的部分,也在此誠實向讀者報告:作者選擇的「十大」(如十大城市、十大演說,甚至十大惡棍

等),是他個人的主觀,基本上是歐洲人本位思考,但不必太介意那些,重點在於本書的方法與思考邏輯。就如外帶咖啡,他喜歡卡布奇諾,你喜歡拿鐵,重點在享用外帶那分自在。(本文作者為專欄作家,著有「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夕陽紅》、《大唐風》、《勝之道》。另著有《去梯言》、《冰鑑識人學》、《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以上皆為商周出版〕。)  不寫前言,但事先聲明一下 歷史書大多聚焦於農業革命後的一萬二千年,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項庸俗卻實際的理由。這理由其實非常簡單:萬事萬物,只要在時間和空間上距離我們越近,就越有利於進行觀察,也越容易取得詳細的研究資料。此外,要

探討農業革命前的歷史還有一項困難:我們對人類進入定居生活前的事所知甚少,因為當時並未留下文字紀錄。獵人和採集者顯然不愛寫字。其實,書寫是一種極為現代的發明,一直要等到城市興起後才漸漸普遍。 人類在過去一萬二千年來所成就的進步與發展,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因為那真的是一段值得記載的輝煌歷史。人類在這段時間裡以極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一開始,我們只是生物鏈中介於綿羊和獅子間的一種動物;今天,人類已經能從外太空發送推特訊息回地球,甚至為了醫學所需、為了測試新藥而利用人造神經元打造出小型迷你腦,並且開始操縱基因,研發超級人工智慧。 其實,真要說世界史的話,它一共長達四十五億年。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概

三百萬年前才出現了會使用工具的人猿。至於在生物特徵上與我們相同的人類則出現在十五萬年前,但人類從七萬年前起才開始變成會思考、會擬訂計畫的人。面對四十五億年的世界史,七萬年的人類史短得像一眨眼。從人類懂得劈開石頭,到現代人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發展出Google,打造出機器人和自駕車,這一段人類的發展史相較於完整的世界史,真的非常短暫。如果說世界史是一部一百分鐘的電影,那麼人類的發展史甚至占不到千分之一秒,但在這段微不足道的時間裡,卻發生了無數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凡的事。

鍾孟宏電影的黑幫形象: 黑色美學、男子氣概與底層文化

為了解決168週報背景的問題,作者黃唯碩 這樣論述:

自 1987 年臺灣解嚴後,電影審查制度放寬,讓臺灣電影導演能夠更為自由的選擇題材,尤其「幫派」為主軸的電影題材一直被眾多導演廣泛使用,透過男性幫派角色來再現當代社會議題。隨後臺灣電影沉寂一陣子,於 2008 年進入「後-新電影」時期,一批後新電影時期的導演逐漸嶄露頭角,而其中鍾孟宏導演被認為承繼新電影時期的寫實風格,且他的電影作品也多以「幫派」來命題,不過鍾孟宏所形塑的幫派角色形象不單只是再現社會議題以及新電影時期的美學風格,也呈現猶如西方黑色電影的美學風格,故具有深入研究價值。 本論文將透過鍾孟宏電影作品《停車》、《一路順風》、《陽光普照》三部劇情長片來探析鍾孟宏電影中幫派角色的形象與意

義,並透過西方黑色電影理論框架與在鍾孟宏場面調度下,是如何處理這些幫派角色的銀幕空間表演和拍攝鏡頭,以此梳理鍾孟宏如何賦予電影作品內幫派角色的形象,並試圖回應為何鍾孟宏多以幫派角色來推進電影敘事劇情。

俗辣與他們的產地套書:《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偏見地圖2:航向海平線》

為了解決168週報背景的問題,作者YankoTsvetkov 這樣論述:

喜歡網路上的各式各樣的「從地圖看○○」? 那你更不該錯過把這門藝術玩到極致的先鋒《偏見地圖》。 ——中文版獨家收錄英文版沒有的隱藏版地圖共十八幅——   在「地球是圓的」變成天文學正解之前,地圖勾勒的不只是現實中的相對位置,更反映出精神上的理想世界,例如耶路撒冷必須位在世界中心,又例如依照基督教地形學,世界應該長得像聖體櫃。科學勘測當然好處多多,可是把玩地球儀或許有助於記憶各國方位,卻絕對看不出它們拋給彼此的是媚眼還是白眼。2009年一月,一場外交風暴刺激了楊科・茨維可夫的玩心,他大筆一揮,以圖代文分析歐洲情勢,成為新時代裡點評國王新衣的屁孩,《偏見地圖》先在網路引發全球鄉民瘋傳、帶動各

國媒體熱議,隨後集結出書,售出多國語言版權,德國《明鏡週刊》形容,這是在被譯為百餘種語言的歐美知名漫畫《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之後,首次有人用這麼有趣的方式,點破國族偏見。   ❖「梅毒」一詞出現之前,義大利人和日耳曼人叫它「法國病」,法國人稱它「義大利病」,荷蘭人說這是「西班牙病」,鄂圖曼土耳其人直接叫它「基督徒病」。這揪~竟是什麼原因?   ❖對自認有腦袋的美國人來說,讓代代相傳的王室當國家元首離譜至極,就算國家元首只具象徵意義也一樣。對於自認會思考的歐洲人來說,選舉投票不用有照片的身份證明,是要怎麼證明你的身份?!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婚姻算盤打得精不精,足以影響帝國擴張或分裂。

當權貴族由於不想跟下里巴人分享權力,開始近親通婚,嚴重程度可從某國王的囂張頭銜看出端倪……(請翻閱本書第五十頁——)   ❖公認的歐洲頭號豬哥憑什麼拿下三次義大利總理大位?五年後的歐洲,會是什麼樣子?……   ❖維京人捕完獨角鯨,就把獨角鯨的長牙賣給歐洲貴族,誆稱是獨角獸的角,連達文西都是埋單的二楞子之一,還精闢闡述怎麼捕抓這種珍獸。   ❖穆斯林以天價拿黑胡椒當春藥販售多年之後,推銷西方基督徒客戶一款終極藥王——木乃伊。歐洲人怕馬鈴薯有毒,花了兩百年才把它擺進菜單,至於木乃伊卻是一吃就蔚為風潮!   ❖瑞士最重要的發明是咕咕鐘?錯!是Helvetica這組字體,它的設計哲學是淨化現代

設計,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細節,其狂熱程度足以讓所有自殺炸彈客汗顏。   ❖魁北克那邊受洗的美洲原住民雖有了新歡耶穌,卻不願在守齋時拋棄舊愛「河狸肉」,教會進退維谷之下決定以「改寫分類學」的方式創造雙贏——把河狸歸類為魚類。   ❖很多人以為,哥倫布時代的人相信地球是平的,而哥倫布得費盡唇舌說服他們——根本沒這回事。這種搞笑想法在人類史上是後來才出現的。 名人推薦   焦元溥/音樂作家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國際關係學者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創辦人 推薦記錄   ▌在《阿斯泰利

克斯歷險記》之後,從來沒有人用這麼有趣的方式點破國族偏見。——德國《明鏡週刊》   ▌這不是一本「地圖集」,也不那麼認真與你較勁「偏見」。不論作者如何處處機鋒,甚至藏著些微諷刺,我們都能感受到他說故事的真摯──從自身家庭故事與經驗開始,為讀者展開的一大幅世界史。在這些歷史經驗與敘事中,他輕巧地點評,或撥開你我的自以為是,邊界/國界在他的筆下被玩弄,於是像哈哈鏡一般,成為變體的「偏見地圖」。我以為先坦然面對無知,才是認識世界的最佳取徑。——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歐洲曾是西方文明的濫觴之地,在今天亦是不同宗教、文化與社會經濟元素匯集的萬花筒。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在這片土地上交流、碰

撞,產生偏見是在所難免;但若能不為偏見本身所局限,轉而探求種種成見背後的歷史淵源與文化掌故,我們更有機會認識一個豐富多彩的歐洲。本書中各幅「偏見地圖」在互聯網早已備受追捧,今次地圖作者以輕鬆詼諧的語調,述說種種偏見背後的故事,為讀者認識歐洲風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體驗。——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哎呀,台灣的偏見地圖也很精彩啊!像是住天龍國的都是有錢的笨蛋,三重跟艋舺的名產是八嘎冏,台中最大的餐飲集團是慶記,桃園以南就是中南部,原住民人人都是歌手,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偏見就是這回事,用偏頗資訊錯誤印象來理解這世界。這是本有趣的奇書。很實在,很荒謬,很好笑,然

後你會發現,其實外國人也沒什麼國際觀…..。——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   ▌當偏見化為地圖,它就無所遁形!——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老少咸宜的絕佳地理課本。——法國《電視全覽》(Télérama)   ▌他對成見的嘲諷既令人發噱,又有助於文化理解。——《時代週報》(Die Zeit)

YouTuber如何影響觀看者資訊採用意願?-多元理論觀點之模型

為了解決168週報背景的問題,作者林佩儀 這樣論述:

本研究整合多元理論探討YouTuber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具體而言,以「推敲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社會影響理論(Social Influence Model)」與「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SIT)」,建構YouTuber如何影響觀看者的資訊採用決策模型。本研究採用非隨機準實驗設計法(Quasi-Experiment Method)進行多元實證資料蒐集,以偏最小平方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與假說驗證。透過620位曾使用社群媒體或YouTube的樣本分析結果顯示:YouTuber的「可信賴性(T

rustworthiness)」、「專業性(Expertise)」與「相似性(Similarity)」,內容的「創新性(Innovativeness)」、「豐富性(Richness)」與「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會透過「來源吸引力(Source Attractiveness)」與「資訊可信度(Information Credibility)」中介機制進一步影響觀看者的資訊採用意願(Adoption Intention),涉及了「順從(Compliance)-關鍵多數」、「認同(Identification)-來源吸引力」與「內化(Internalization)-資訊可信度」三

個社會影響過程。此外,本研究深化過去學理,發現YouTuber與觀看者間的「相似性」及內容的「創新性」,對於「來源吸引力」與「資訊可信度」的影響關係呈現非線性的現象。最後,本研究也延伸過去資訊採用決策的學理,發現YouTuber的「性別」與「年齡」會促進「YouTuber屬性特徵」對「來源吸引力」與「資訊可信度」之影響,觀看者的「性別」會促進「來源吸引力」與對「資訊採用意願」之影響;除了深化過去行銷傳播與社群媒體的文獻之外,也提供行銷經理人擬定行銷推廣方案之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