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台海空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1958台海空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宗達寫的 中國核武載具現代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康曉嵐的 從各國軍用無人系統發展反思我國防衛作戰之運用 (2020),提出1958台海空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人系統、無人作戰系統、反制無人作戰系統、無人飛行/地面/水面/水下載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藍適齊所指導 王志淵的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2020),提出因為有 集體記憶、空襲記憶、戰爭框架、記憶移植、再框架的重點而找出了 1958台海空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58台海空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核武載具現代化

為了解決1958台海空戰的問題,作者林宗達 這樣論述:

  中國在韓戰和兩次台海危機(1954和1958年)期間,曾受美國核子武器的威脅,並在發展核子武器期間,遭到蘇聯拒絕科技援助。在此情況下,中國進行「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計畫。1961年,第一枚短程液體燃料彈道飛彈試射成功;1964年試射中短程液體燃料彈道飛彈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試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試爆氫彈成功;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至今日,中國不僅擁有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並且已經部署了長程攻陸巡弋飛彈,完全擁有與世界強權一較高下的核武載具。然此核武載具的現代化過程、成果與發展趨勢,正是

本書所欲探究者。   本書之〈第一章  導  論〉主要是從引介國際關係理論之嚇阻戰略概念,而論中國的核武政策與戰略,最後則是概略論述中國當前核武軍備之發展。〈第二章  彈道飛彈〉分成「短程彈道飛彈」、「中程彈道飛彈」、「長程彈道飛彈」等三大要項論述之。〈第三章  陸基攻陸巡弋飛彈〉論述要項有「研製技術基礎的發展」、「海鷹四型/長風一型巡弋飛彈」、「紅鳥/東海系列巡弋飛彈」與「綜合評論與分析」等四者。〈第四章  核子動力潛艦與潛射核子飛彈〉則分成「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與潛射彈道飛彈」、「核子動力攻擊潛艦與潛射巡弋飛彈」與「綜合評論與分析」等三部分論之。〈第五章  戰鬥轟炸機與空射式巡弋飛彈〉主

要有「戰鬥攻擊/轟炸機」、「轟六戰略轟炸機」、「空射式攻陸巡弋飛彈」以及「綜合評論與分析」等四部分。至於〈第六章  結  論〉則從「現代化的總體趨勢」、「現代化的關鍵助力」與「未來展望」等三大面向來做為總結本書之論。

從各國軍用無人系統發展反思我國防衛作戰之運用

為了解決1958台海空戰的問題,作者康曉嵐 這樣論述:

隨資訊及人工智慧科技發展帶動新一波的軍事事務變革,戰爭已經從傳統型態演進至智慧化戰爭,戰具以無人科技為主,在空中、水中及陸地等不同空間蓬勃發展,改變了未來作戰模式。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即曾預言,21世紀的核心武器是「無人作戰系統」。本研究採軍事學研究途徑及個案研究途徑,參照2020年世界軍事實力排名前3名的美國、俄羅斯及中共,外加獨特發展的以色列等國發展軍事無人系統之經驗,探討其在我國防衛作戰中的不對稱戰略下的應用,並聚焦於上述各國之軍用無人飛行、水面/下及地面等各類型載具、能力限制、未來發展趨勢、平/戰時運用、反制及國防產業發展等。本研究接續採文獻分析法及對比研究法,反思我國現階段無人作戰系

統發展與運用,並檢討出我們未來仍須強化的問題及目標,結論歸納出興革之處包括我國聯合戰力未規劃軍用無人系統發展、我國軍用無人系統運用缺乏實戰演訓經驗及我國國防產業推動困境;文末提出未來政策建議,包括汲取各國發展經驗、規劃三軍共用發展藍圖;權衡防衛作戰需求,彈性調整獲得來源;建立聯合作戰場景,落實演習模擬驗證;運用產官學研資源,發展軍民通用能量。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為了解決1958台海空戰的問題,作者王志淵 這樣論述:

  臺灣戰時為日本帝國殖民地,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並統治,隨著內戰失利,而將中央機關遷移至臺灣。作為遷佔者國家,為了強調自身與中國大陸歷史延續性,因此極力將臺灣社會「再框架」納入抗戰脈絡中,塑造臺灣民眾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其中戰時本土的盟軍空襲記憶,看似斷裂而遭掩蓋,但受到現實中共軍機威脅,日治時期「防空框架」在戰後仍延續並不斷加強。受到再框架影響,國民黨政府在形塑「防空框架」往往移植自身歷史經驗,並以「重慶精神」為精神指標之一來團結國民。由於防空與空襲具有一體性,為了教育國民空襲造成戰災的可怕性,日機轟炸中國城市的影像就成為實際例子,在重慶經驗與抗戰警世案例移植下,使戰後出生世代對於戰時來空

襲之敵者認知造成極大影響,形成統治者由上而下移植中錯置之記憶。  除了國民黨政權由上向下移植的戰爭經驗外,移入外省族群在與本省民眾開始通婚下,亦為臺灣注入不同的戰爭經驗,在社會上形成兩股戰爭記憶,一種為本省民眾親歷的「太平洋戰爭」記憶;另一種為國民黨政權移植或外省家庭的「對日抗戰」記憶。儘管本土戰爭記憶在主流抗戰框架中遭到掩蔽,但戰時未爆彈的出土,甚至是民間信仰中神祇保衛村里免於空襲戰災的傳說,顯示民間仍有媒介作為戰時記憶所繫之喚醒物,特別是遍布全臺灣的民間信仰神話,反映民間信仰的功利性與靈驗性等特性,反而使廟宇傳說成為臺灣本土戰爭記憶喚醒的重要媒介。縱使如此,受到國民黨政權主流抗戰記憶「再框

架」影響,神蹟傳說中出現日機轟炸臺灣等移植中而錯置的戰爭記憶。  隨著臺灣解嚴走向民主化,在本土化的浪潮中,臺灣戰時的歷史逐漸受到關注,但抗戰作為中華民國與國軍的歷史延續戰爭經驗,抗戰框架儘管不再是唯一的戰爭框架,亦不會因此消解,甚至在重新建構本土空襲經歷過程,仍會陷入是否值得紀念的「可悲傷性/不可悲傷」戰爭框架中,反映抗戰記憶與本土太平洋戰爭記憶至今仍持續挑選並論述。隨著108新課綱教科書中,空襲經驗被納入二戰時總力戰下民眾的生活脈絡中,東亞平民的戰時經歷開始受到關注,臺灣作為多元的移民社會,如何在不同群體的戰爭記憶間取得彼此的尊重與諒解,仍是未來戰爭記憶範疇中要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