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公尺等於幾公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500公尺等於幾公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玟斌寫的 圖解統計學 和陳弘美的 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第一章物理量及其單位 - 鼎文公職也說明:例 在S.I 制中,物理基本量的單位是? 厘米、公克、秒 公尺、公斤、秒 呎、. 磅、秒 公里、公噸、小時。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麥田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應用化學研究所 陳永祺所指導 陳秀隆的 影響南磺溪及北投區溫泉水質變化因素探討 (2002),提出500公尺等於幾公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灌注水、湯櫃、人工溫泉、環境影響評估。

最後網站「8500公尺等於幾公里」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則補充:8500公尺等於幾公里資訊懶人包(1),公分,公尺,公里,市尺,臺尺.吋,呎,碼,哩,國際浬.容量單位換算.公撮,公升,英液盎司,美液盎司,美液品脫.英加侖,美加侖,英蒲式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500公尺等於幾公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統計學

為了解決500公尺等於幾公里的問題,作者許玟斌 這樣論述: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統計基本概念。 ※即學即用,面對新聞報導與政府統計資料不再理盲。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大數據時代來臨,這些躺在雲端與其他地方的儲存媒體,耗費大量資源收集而來的資料,正在等待我們去處理、應用;而統計學就是一門讓數字說話的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知識工作者不得不盡快學習。   即使是一般善良市民,每天一早翻開報紙或打開收音機時,看到或聽到的各類政治、社會、財經、運動、健康、氣象和股票的新聞,除了重要事件的敘述與追蹤,也會參雜許多統計表格、圖形與數字,可見統計跟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幾乎是離不開的。   面對社會與生活上的各種資訊與議題,若沒有清晰的統計觀念,很

容易陷入五里迷霧、摸不著頭緒。本書即是幫助你劈開迷障的利器。   作者簡介 許玟斌   一位關心全民生計的統計學博士。不僅擁有一身解讀數字的好功夫,更關心一般社會大眾的統計素養;曾出版《巷子口統計學》一書,拯救了無數國民的統計概念。離開教職後,仍持續潛心研究,著書立說。閒暇時喜歡閱讀、思考、游泳與打高爾夫球。   學歷   美國懷俄明大學統計博士   經歷   東海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   東海大學資工系主任   東海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第一章 綜觀統計方法 Unit 1-1 無所不在的統計名詞 Unit 1-2 統計如何讓數字說話? Unit 1-3 那些人該懂些統計

? Unit 1-4 明確定義問題 Unit 1-5 常用統計分析方法 Unit 1-6 可用資料集合 Unit 1-7 資料彙整與呈現 Unit 1-8 催生統計推論的隨機現象 Unit 1-9 以隨機樣本概全的邏輯 Unit 1-10 統計分析演算法 Unit 1-11 為甚麼統計偶爾被人詬病 第二章 產生統計結論的原料 Unit 2-1 可用資料集合的性質 Unit 2-2 資料來自何處? Unit 2-3 直接觀察取樣設計 Unit 2-4 簡單隨機抽樣 Unit 2-5 分層抽樣 Unit 2-6 群聚抽樣 Unit 2-7 系統抽樣 Unit 2-8 非機率抽樣 Unit 2-9

 試驗設計 Unit 2-10 物件屬性度量標準 第三章 彙整與呈現資料集合 Unit 3-1 彙整與呈現資料集合的特徵 Unit 3-2 類別資料的表格 Unit 3-3 類別資料的圖形 Unit 3-4 數值資料的表格 Unit 3-5 數值資料的圖形 Unit 3-6 表示時間序列的趨勢 Unit 3-7 數值資料的趨中位置 Unit 3-8 數值資料的分布位置 Unit 3-9 數值資料的分散程度與狀態 Unit 3-10 莖葉圖、五數彙整與盒子圖 Unit 3-11 統計指數 第四章 細說隨機變數 Unit 4-1 模式化隨機現象的隨機試驗 Unit 4-2 已知樣本空間,計算事

件發生的機率 Unit 4-3 數值化出象的轉換規則 Unit 4-4 隨機變數的機率函數 Unit 4-5 常用理論機率函數 Unit 4-6 常態隨機變數 Unit 4-7 柏氏隨機變數 Unit 4-8 二項隨機變數 Unit 4-9 均值與均等隨機變數 Unit 4-10 指數隨機變數 Unit 4-11 波氏隨機變數 第五章 辨識理論母布 Unit 5-1 辨識理論分布的步驟 Unit 5-2 假設檢定的步驟 Unit 5-3 檢定硬幣出象序列 Unit 5-4 樣本獨立性檢定 Unit 5-5 篩選理論分布步驟 Unit 5-6 參數估計式 Unit 5-7 卡方檢定的理論背景

Unit 5-8 常態分布適合度檢定 Unit 5-9 均等分布適合度檢定 Unit 5-10 確認理論分布之後 Unit 5-11 計算隨機事件出現的機率 Unit 5-12 常見樣本分布 第六章 母體參數區間估計 Unit 6-1 母體參數信賴區間 Unit 6-2 常態參數區間估計 Unit 6-3 常態變異數區間估計 Unit 6-4 變異數已知,常態平均數區間估計 Unit 6-5 變異數未知,常態平均數區間估計 Unit 6-6 大樣本非常態母體平均數區間估計 Unit 6-7 母體比率區間估計 Unit 6-8 指數參數區間估計 Unit 6-9 波氏參數區間估計 Unit 6

-10 小樣本母體參數 Unit 6-11 兩常態母體平均數差異 第七章 母體參數假設檢定 Unit 7-1 參數假設檢定的緣由 Unit 7-2 變異數已知,常態平均數檢定 Unit 7-3 變異數未知,常態平均數檢定 Unit 7-4 母體比率假設檢定 Unit 7-5 指數參數檢設檢定 Unit 7-6 波氏參數假設檢定 Unit 7-7 常態變異數假設檢定 Unit 7-8 小樣本指數母體參數假設檢定 Unit 7-9 小樣本母體比率假設檢定 Unit 7-10 小樣本波氏參數假設檢定 Unit 7-11 兩常態母體參數假設檢定 第八章 漫遊政府統計資訊網 Unit 8-1 解讀農

藥殘留新聞報導 Unit 8-2 檢視內政部天然災害網頁 Unit 8-3 檢視檢肅毒品統計表 Unit 8-4 檢視台北市平均每戶每月水電支出 Unit 8-5 檢視高雄市道路交通事故檔案 第九章 從一張亂數表說統計 Unit 9-1 亂數產生器 Unit 9-2 檢視一張隨機亂數表的步驟 Unit 9-3 彙整亂數表的敘述統計 Unit 9-4 植基於系統抽樣的推論 Unit 9-5 植基於群聚抽樣的推論 Unit 9-6 亂數表個案研究的結論   序 統計數字可靠嗎?   每一個人為自己或為你/妳管理或負責的人群,時時不斷地製作各項決策,而主要決策流程是訂立一組決策標準,分析可

行方案,與選擇最佳效益方案。決策過程當中,有些人唯有依靠神助、主觀或直覺,不過為了有效說服自己與他人,大都數人們寧願相信隱藏在資料集合裡的資訊或統計數字。然而面對一個接一個的選擇,我們依賴的統計數字可靠嗎?   2016年7月6日20點30分,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編號第1號(國際命名:NEPARTAK,中文譯名:尼伯特)。隔天7月7日13時15分颱風警報單,發布海上陸上警報,內容包括目前中心位置北緯 21.4 度,東經 123.6 度,即在花蓮的東南方約 350 公里之海面上。7級風暴風半徑 200 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 80 公里。以每小時18轉14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近中心最大

風速每秒55公尺,相當於16級風等數據。2016年7月7日,氣象局台中市觀測溫度攝氏32.8度,雨量0。某天氣預報網站更有過去30年這一天下雨的機率11/30,降雨紀錄59.9毫米,平均6.8毫米,平均高溫、平均低溫、最高、最低分別為攝氏32、26、34、23度。   風雨溫度等描述天氣狀況的變數,在使用工具觀察或度量之後,自然現象的一個觀察值就是事件的事實,或稱為隨機變數的一個例子。有些數值並不是直接度量所得,而是利用敘述統計方法彙整例如加權、平均、最高、最低或經驗機率等間接度量結果。如果度量工具與方式沒有瑕疵的話,這些統計數字當然可靠,因為它們是描述事件的事實或事實的函數。所以我們在媒體

看到聽到的外匯、黃金或石油價格,景氣指標與股票市場指數等等,無論計算公式多麼複雜,都是可靠的統計數字。   很可惜,描述事件事實的統計數字,對於決策的幫助並不顯著,因為這些數字只是隨機現象的特定或部分觀察值集合,我們要的不只是過去事件的紀錄或特徵,我們要的是能夠輔助因應未來事件的預測或估計的資訊。例如一般人並不在乎颱風在哪裡生成、名字編號、或之前的行進路徑與性質,我們要的是預估登陸時間、地點、風速、方向與雨量等資訊。   大約距離3000公里遠人們就開始關切將要或可能誕生的颱風,相關地區的學者專家們無不應用各式模式在不同時段預測未來的發展,氣象局的颱風警報單當然也有包括未來某時間點颱風動向

的預測。預估颱風動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許是變數的取捨或人算不如天算,因此各氣象機構的預測常常大為不同。哪一個預報比較可靠呢?   大多數天氣預測系統,是一種天氣變化的模式模擬研究,從收集與彙整模式輸入資料或參數,模擬過程與輸出數據分析,無不與統計方法息息相關。從統計的角度來說,一次模擬結果也只不過是隨機現象的一個例子,如果根據數次甚至只是一次預測的結果就評斷某機構或某模式的表現,大有可能形成瞎子摸象的結論。   預測隨機現象出現某一事件,或估計出現某事件的機率,基本上是在沒有規則的觀察值數字堆中找尋規則,是一種植基於機率理論無中生有的技術。從機率的定義來說,某事件發生的機率等於無限多

次的觀察出現這事件的相對次數。然而發生機率很高的事件,沒有發生就是沒有發生,相反的發生機率微小的事件,發生就是發生了,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自然現象,本來就是無緣無由就發生了,統計理論嘗試依據一定數量的觀察值尋求代表一個隨機現象的一個理論機率函數,然後某事件發生的機率才得以計算。如果觀察值數量不足以辨識一個潛在的機率函數,敘述無頭無尾的隨機現象的方式是使用相對次數或經驗機率表示某一個事件出現的可能性或機會。   我們可以不知道氣象組織如何發展模擬模式、進行模擬、輸出分析與解讀等過程,但是我們可以依據一個氣象組織的過往紀錄,計算正確預測某事件例如風向西北、平均風速15級或累積雨量介於(3

00-500)毫米之間的相對次數,進行評估這個組織預測颱風動態的統計數字的可靠性。   度量與收集隨機現象的觀察值,彙整與呈現資料集合特徵的圖表數字,辨識代表觀察值集合的理論機率函數,估計未知參數的信賴區間與檢定參數是否落入某一範圍,介紹與舉例說明這些形成可靠統計數字的過程,構成本書的內容。   感謝   感謝發行者五南圖書公司,主編侯家嵐小姐,責任編輯劉祐融,文字校對鐘秀雲、許宸瑞,美工設計張淑貞,封面設計盧盈良,以及前副總編輯張毓芬小姐,衷心感激各位在發行本書各個階段的協助、支持與辛勞。   Unit1-3那些人該懂些統計?每天一早翻開報紙或打開收音機,就會看到或聽到各類訊息,包

括政治、社會、財經、運動、健康、氣象、股票的新聞,除了重要事件的敘述與追蹤,也會參雜許多統計表格、圖形與彙整數字。購買新車時人們大都以售價、大小、顏色與品牌來度量一部車的價值。有一個試驗將100位男士隨機平均分成兩組A與B,根據些微差異的兩輛新車相片請A組的50位先生評估哪一部車子較為值得購買,而給B組的兩張相片僅其中一張是一位美女與車子的合照。結果B組50人中的37人認為那輛美女加持的車子較為值得,而同一輛車子在沒有美女合照相片的A組中僅有13人選擇它。同理根據多次這類試驗,廣告行銷人士可以利用統計技術,了解市場走向、需求數量、包裝方式與獲利狀態等輔助決策的有用資訊訂定未來策略。每當大約距離

台灣幾千公里,遠在東方太平洋海面出現熱帶性低氣壓時,大家就開始關切是否形成颱風或會不會放颱風假。新聞媒體每天採訪氣象局人員並參考相關國家的預報,組合所謂最新動態,近乎瘋狂的程度真是不可思議。氣象局的專家們除了忙著觀測,也必須應用統計理論與技術進行耗時的模擬,發布包含無可避免的誤差的預測,因此大約每隔30分鐘,預報員或電視主播說明颱風動向的內容不外乎,目前是否形成颱風或未來行進路徑變數很多,不排除有發生大雨的機率,也不排除有襲台的機率。如此不確定性的訊息似乎沒有任何價值,又機率是度量事件出現的機會或可能性的一個0與1之間的實數,可以增減但不該使用於有或沒有的敘述。人類怎麼知道某種病症應該服用哪些

食材或藥品呢,在以前只能透過親嘗百草的經驗,今天醫學科技分析病因或缺乏元素以決定對應成分的比例與劑量。抽菸導致肺癌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雖然世界各地幾乎出現相同的數據,顯示肺癌病患中抽菸者人數大約是非抽菸者的9倍1,但是沒有辦法透過人體實驗斷定形成因果關係的結論。

影響南磺溪及北投區溫泉水質變化因素探討

為了解決500公尺等於幾公里的問題,作者陳秀隆 這樣論述:

南磺溪流域是大屯山地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少數可供作為自來水源地之一;經實地勘查得知,影響溪水水質因素主要為:源頭竹子湖地區的小油坑硫氣孔、觀光農園肥料及化學用藥、民宅飲食店有機廢污水、遊客車輛排污廢棄物、頂北投與雙重溪谷溫泉露頭與廢水、支流陽明溪彙流溫泉廢水及行義路中下游業者民宅排放生活廢污水等。本研究檢測南磺溪可供利用水域的溪水及可被用於灌注湯櫃生成白磺泉(人工溫泉)的地表水,另分析附近自來水源地溪水作比較,以瞭解溪水、灌注水及溫泉業者用水水質狀況。 據研究結果瞭解,南磺溪主要污染質為竹子湖地區的人為污染,NH4+、PO4-3、NO2-等雖尚未造成飲用水衛生問題,但卻是

一項隱憂;而Si(OH)4-(總矽酸鹽)濃度高,顯然係南磺溪流域安山岩中釋出所致。管線更換工程土層開挖,為溪水Pb等重金屬污染之外在原因。溫泉業者用水水質、微生物存在變化:青磺溫泉符合微生物衛生標準,與其pH(2以下)低有關;白磺溫泉則與溫泉水輸送貯存過程污染有關。龍鳳谷溫泉業者有將不同泉質溫泉混用情形,造成水質不穩定變化。 水資源有限,維護水源安全,宜早作開發限制規劃,定期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

為了解決500公尺等於幾公里的問題,作者陳弘美 這樣論述:

  對日本311浩劫最完整的一本「社會紀錄」的書。   當天、地、人三方起衝突時,這是「人」的成績單!  人性、人智、人為在浩劫中袒露無遺,其中有多少可以是借鏡?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地震、海嘯、核電爆炸,  台灣人民愛心捐款200億日圓。  台灣與日本的地理相似度猶如孿生兄弟,  我們在愛心捐款之餘,  可以為自己親愛的家人,  以及這一塊讓我們安身立命的小小土地先做些什麼?   人,無法祈求天災不要降臨。  但是,  每一個人都有權拒絕文明的「非禮」!   陳弘美從東京深入災區當志工,採訪災民、地球學專家、海洋學專家、全日本核電訴訟律師團團長,以及有「電視新聞天后」之稱的主

播、強行進入禁區救動物的女人等,將311以來的劫難、真相、人民的心聲、志工的愛和全國如何面對這場浩劫完整收錄成書,記錄這個最原始的天災結合最先進文明的核災一年來的點點滴滴。   .天災機率人人平等,我們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同樣是災區,為什麼有個小漁村無人傷亡?有些地方卻連家人的屍首都找不到?  .為什麼最美麗的海岸漂浮著最多的屍體?  .日本電視公司新聞部如何在內部格鬥這場首次的浩劫報導?  .天災過後,為什麼銀樓的業績大幅成長?  .為什麼新幹線在9級強震中可以安然無恙?  .避難所的災民井然有序,非災區的居民搶購食品像在辦年貨,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日本人?  .為什麼核電在日本是兩大禁忌

話題之一?  .什麼是「核電吉普賽」?  .為什麼311之後法官的表情從不屑轉成帶著敬意?  .為什麼發現鈽、超鈾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在遺囑裡寫:「我是死神,給地球一個不該有的東西。」  .為什麼省電措施讓日本的年輕人與家人的關係改善了?  .日本前總理菅直人在九個月後揭露內幕?  .獲准回到核災區兩個小時的居民,每個人在小小的袋子裡都裝了什麼? 作者簡介 陳弘美   國際顧問,現居東京。外祖父許丙先生曾為日本貴族院議員,因而與日本淵源深厚。   生於台北市,國中畢業後就讀台北美國學校、日本上智大學國際學部,在大學時即擔任各種國際會議(包括聯合國大學世界會議)中、英語口譯,展開其國際性人脈。曾任職

於富士電視公司國際部,期間曾與歐洲傳統知名、位於維也納的禮儀學校Elmayer策畫東京分校,並編輯社交禮儀教學課程。之後獨立為電視製作人,專攻國際議題,包括台灣民主化運動紀錄片等。   透過家庭背景、國際性工作和私人交遊、與世界各國各階級人士交流,以及本身愛好世界旅遊的經驗,著作國際修養和禮儀書暢銷於海內外。現為國際顧問,參與跨國事業,包括台灣高鐵建設工程高峰會議等。   著有《現代社會人的國際禮儀》、《餐桌禮儀:西餐篇──用刀叉吃出高雅》、《餐桌禮儀:日式、中式篇──用筷子夾出美味》、《名媛養成班》。 自序 第一章  被文明遺忘的天災當文明與自然交集時311那天地球怎麼了?美麗的海岸是海嘯

的幫凶生死分界點日本斲傷了左臂 第二章 日本是「平等一致法西斯」日本「平等一致法西斯」的民族性背景日本是「平等法西斯」平等法西斯的優點平等法西斯的缺點災難時刻,人格見真章另一種人禍 第三章 地球被曝—核災是三次元災、四次元災日本最危險的五天最先進緊急設備純供欣賞!!!生死關頭之際仍節外生枝天災?人禍?與分界線為何當時不公布實情? 第四章 我們活在「原子村」的掌控裡核電「翼贊會」「原發Money」(核電鈔票)電力公司的利潤結構操縱輿論的事件薄最殘酷的買賣原子村終焉的開始? 第五章 脫韁的文明核電最不想面對的事實—地震學的進步核電三大神話已成講古脫韁的文明 第六章 「全日本核電訴訟律師團」河合弘之

團長與陳弘美對談沒有事故就等於安全?核電真的便宜嗎?沒了核電經濟會衰退?菅總理為何突然下令停運濱岡核電廠?該由誰來決定要不要核電 第七章 當時速三百公里的新幹線遇上九級地震當時速三百公里的新幹線遇上九級地震鐵路是日本、日本人的血管台灣高鐵與新幹線的親戚關係 第八章 志工的汗、淚與愛有心未必有路海嘯汙泥——另一個文明災默示錄如何將志工資源化未成年志工 第九章 大難中的那些弱小聲音目睹世紀天災的小朋友們我要保護大人……災難中的無助動物天天進入輻射禁區救動物的女人 第十章 全國全民互助沒有「腳」的那天晚上寒冷但暖心的地鋪全國自治體互動全民互助,貓咪也報恩被神格化的紅十字會的腐敗 第十一章 女主播的一

00小時電視報導面對七個新挑戰人性與職魂的掙扎窄門 第十二章 從那天起,日本改變了什麼?你劫電,我節電家電這樣用,省電又減碳公司內電氣省電法防災不如減災原點,永恆參考資料 推薦文   適逢日本311周年時刻,本書描述當時311強震海嘯之下,家園財產被海嘯淹沒,道路橋樑被巨震摧毀的殘破景象。這種前所未見的浩劫,被赤裸裸地呈現出來,讓世人重新檢視自然的反撲與文明下的代價。   陳弘美小姐花費極大心力與時間,不畏艱辛的深入災區訪查,用細膩獨特的筆觸,刻劃出日本民眾在311後,內心深層的轉變與強大生命力的再現,讓這場血淚的經歷,不僅永遠烙在日本人們的心中,更讓世界記取這天災與人為糾結的歷史教訓。  

 這是一本歷史書,也是一本文化書。我們需要歷史見證,並從中得到學習,「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正是我們見證與學習負責任的好書。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自序   天、地、人交會衝突時,人性、人為、人智,什麼經得起考驗?什麼經不起考驗?   此次代表「人」與天、地較量的是,在各方面均稱得上是地球的「狀元國」之一的日本。311是「人」的一個成績單。   美國AP通訊社在2011年的全球大事排行榜中,日本311居第二名(僅次於賓拉登之死,高於阿拉伯革命)。這次震撼世界的不光是災害的規模,更在於它是原始災和文明災併發的一個縮影,具有全球性普遍的含意。提醒了我們都同在一個不安穩的星球上,要以此為前提重新

認識我們自傲的文明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人智的極限在哪裡?天災提醒我們什麼?核災、人禍又警告我們什麼?   雖然書中沒有刻意去比較為什麼311時新幹線經得起考驗,核電經不起考驗?為什麼五體健壯的人會死於天災,而老弱殘障會無恙?為什麼設有超級防波堤之處反而災情慘重?乍看之下這些都互不相關,但是似乎有一個共通的法則:人,文明的發展方向是應該朝「衝、剋」大自然,還是「服、和」的方向選擇。   在寫完前面幾本禮儀書之後,因已達到了普及的效果,自覺完成了寫作的使命,便不再提筆了,但是311浩劫的震撼,我置身於日本社會的中堅層,深切感受到這個複合型的浩劫的內容意涵之大之深,不是國外(日本以外)媒體的膚淺報導

,也不是一些抄襲網路新聞刊物的表面資訊可以含括的。這場浩劫不是白有的,其背後有許多感人又令人深思的事實。311對全世界是個更深層的默示。   於是我又提起筆,也再度喚起過去在日本電視界的採訪經驗走訪了許多地方、許多人物做深層的紀實。我有一個發現,在災區,當人的眼前出現過於淒絕的情景時,反而按不下照相機的快門……。這是一本沉重的紀錄。   說真的,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為這既不是自己的本行付出這麼多,只覺得是冥冥之中被敦促。而當出現在眼前的真人實景,都是在這先進又祥和的國家裡令人難以置信的光景。許多次眼淚滴溼了筆記、稿紙,光是這些珍貴的感動就覺得已經得到回報了。   「地殼變動」在日文裡有另一個意

思,從根底的大改變。   311是對目前的文明的一個考驗。   全人類活在核電的實驗室裡有半世紀了,核電悄悄地變成了「國策」,但是核災時,國家、專家對付得了這自然界的破壞力嗎?對國民負得起責任嗎?福島就是答案。   天、地、人三者都是不穩定的未知數,人有可能百分之百安全掌控核嗎?   核災的機率雖低,但是一旦發生波及到每一個國民,因此要不要與核共存,和參政權一樣每國民應該以自己的思考來決定,而不是被國家、專家壟斷。   311是對人性的一大考驗。   日本人素質雖高,但不是像外傳般地「聖人」?在災區確實彼此禮讓,但也有爭奪食物;沒有行搶但有偷竊;人就是人,不必吹捧哈日,也不必盲目仇日。正視人的

本質的優、缺點才能有所借鏡,投影自己,反照自己的國家。   浩劫之後的一個大變化是,311之後所流的眼淚大半是,這向來缺乏大愛、無機體質的國家日本在災後激起的前所未有的無償的慈悲大愛(包括對受災的動物)的感動之淚。   日本不是我的所謂「第二個祖國」,而是「另一個祖國」,就如同人有父、母雙親兩方一樣。因外祖父曾是日本貴族院議員的這個淵源,大學就學在日本,之後就業於日本的電視公司,幾乎三分之二的人生是在東京度過的。災後若不是因為父親的忌日必須回台,否則實在不想離開國難當頭的日本一步。之後美國公差返日後立即赴災區開始我人生第一次的志工,也同時唸唸大悲咒普渡不知所措的亡魂。開始寫此書的動機原本是要以

「日本的底力」為題激勵日本一定會再站起來,但是當我越深入問題越發現實在無法再一味的褒勉下去,因而改變整個主題的方向。311是許多生命、財產換得的珍貴經驗,這個data是全人類的財產。正視,並傾聽它告訴我們的默示。 一、被文明遺忘的天災1. 文明和自然交集時日本沒有搭便車的習俗,「搭便車」沒有日文,只有外來語「hitch hike」。我住日本三十餘年,來到災區石卷市搭便車是頭一次,因為災後兩個月確實無其他交通手段。這裡不是世界的角落,石卷市在3.11之前是世界屈指的先進漁港,計有500億日圓的經濟效果在此流動、是日本的三大漁港之一。這位開車的先生是在巷口等紅綠燈時我攔截下來的,當時下著濛濛的冰

雨不像5月天,而昨天是在炎陽下作志工。為了也要照顧我的「美白」,在口罩上蒙上絲巾,又拿著鐵鏟的樣子一定很滑稽,但是來到了這非常空間沒有餘裕去管什麼形象名不名媛,好不好意思,敢不敢搭便車等,這些平常在東京絕不會作的。我今天單獨離開志工團隊要去下一站叫蛇田的地區去採訪另一個志工單位「震災動物救護中心」必需在下午3點之前回來集合搭巴士回程。時間緊湊,人生地不熟,又背著沈重的背包裡面是可以活三天的食物用品。因為震災後兩個月,大餘震頻頻發生,上個月有個6級的大餘震發生。在災區隨時隨地可能有交通阻斷被孤立的危險。另一個會去敲車窗搭便車的原因是,災區是個「非常空間」。像是戰爭電影的情景:瓦礫、碎木,飛砂走石

之外,平常在東京幾乎看不到的自衛隊靡彩吉普車和軍用大卡車倒處奔馳。另一個看不見的「非常」之意是,自從這千年一次的大震災海嘯後,日本人平時最在意的「體裁」(表面形式,體面之意),以及和他人之間距離感,也就是人造的垣牆也被震垮了,人心都歸零了。並且親身經歷過那場浩劫的災民,現在即使是外星人來敲車窗也不會楚動了吧。我敲敲車窗問是否順路去石卷車站。這位先生立刻知道我不是當地人,臂上又有貼著志工單位的名稱,他欣然請我坐後座。後座有一位女士,她向我點頭打招呼,像似想微笑但是牽不動她已經僵硬很久的下垂的兩個口角。無力又黯然的表情,這是我在避難最常看的表情,大都是在災難中喪失親人的表情。沒任何予告,任何前兆,

大地震2點46分之前他們的生活是和你、我現在一樣,突然的天災一下子失去親人的遺屬們的表情在一般的葬禮喪家的表情不同。不服、不解、不情願、不知該對誰怨的表情。沒錯,她是這位先生的妹妹,她的丈夫是警察,明知海嘯要來襲仍勇赴靠海的村町用擴音器大喊要居民逃往高處。他在十字路口整理堵塞交通時被海嘯捲走。這是生還者告訴她的。那個災情慘重的地方叫渡波,地震後地盤下陷80公分。至今漲潮時如同威尼斯般水汪汪一片。過了2個月遺體尚未找到,在這情況下是否能夠辦理死亡證書。因為法律上沒有遺體是歸「失蹤」而已,仍要繼續繳付各種稅金、每月的行動電話費,沒有死亡證書也無法申請人壽保險金,等等這些平常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今天

她要去區公所尋問。開車先生聽我是從東京來作志工就一邊開車一邊行個禮,「我們真的受志工極大的幫助,由衷的感謝」。他說有一句諺語:「給人的恩情,一天會回向自己」,他在1995年阪神地震時,他在茶葉公司捐贈了許多茶葉,自己也赴災區作過志工,真沒想到有一天會真的需要他地志工的幫助……。到了車站我正準備下車時,他問我目的地是去那裡,我告訴他後,他說:「噢!我也正要去那裡」。我知道他一定不是,是出於好心,但我也不推辭,因為我想到當人楚於劣勢低潮時,反而有一個幫助他人的立場會成為自己一種信心。並且可以對一位陌生人傾吐壓抑了兩個月來的心聲也是一種發洩。(有一種志工是專門聆聽災民的恐懼、悲傷,也是一種心療)。1

6萬人口的石卷市的海嘯達20公尺高,亡者達4千多人,是死傷最多的地方。9成是溺斃於海嘯。老人是溺在家中,最多犧牲的是因交通堵塞,被困在車內溺亡在市區內。而地震發生至海嘯來襲至少有30分鐘以上,為什麼還滯留在市區內呢?包括我,大部份的日本人,都以為亡於海嘯的人是太大意,避難太遲緩,才被捲走。因為靠海地區的居民,只要一地震,不論大小,一定都立即意識到海嘯,這不是當地人的常識嗎!?老先生說:「我想大多日本人都這麼想,但是你若問一百個石卷市當地的人,一百個人會說,一生中從來沒想像過會有海嘯。包括我自己,生長在此66年,祖先代代,從來沒聽說有海嘯,以為海嘯只是在電影裡的故事。」「石卷市是很得天獨厚的地。

倚山傍海,水產豐富,風光明媚,而且在東北是唯一很少下雪的暖港。我們老朋友大家喝酒時常說笑,「唉喲,石卷市這麼一個好地方,太幸福的話,不知那天真會受到天譴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