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 ai BDI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Stock ai BDI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杜金龍寫的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 和杜金龍的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獨家親筆簽名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球波羅的海靈便型指數:1300.00000-Stock-ai也說明:本期數值:1300.00000(Index),較上期減少2.62,:-2.62%;與去年同期相同。波羅的海靈便型指數簡介:波羅的海靈便型散貨船指數(BHSI):靈便型散貨船(Handysize bulk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今周刊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國際企業研究所 林靖所指導 曾翊程的 跨市場航運運價指數對跨國航運公司股價波動外溢效果之研究 (2021),提出Stock ai BDI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跨市場航運運價、跨國航運公司、航運股票市場、波動外溢、GARCH-MIDAS、蘇伊士運河堵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供應鏈管理研究所 洪榮耀所指導 簡愉文的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預測之樣本區間敏感度分析 (2017),提出因為有 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時間序列、ARIMA的重點而找出了 Stock ai BDI的解答。

最後網站海岬型(BCI) - 股價走勢- HiStock嗨投資理財社群則補充:海岬型(BCI) 波羅的海航運指數, 股價2432.00, 漲跌76.00, 提供最即時的股價走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tock ai BDI,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

為了解決Stock ai BDI的問題,作者杜金龍 這樣論述:

從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看見未來股價的趨勢!   認識每一指標的定義、應用原理、研判買賣原則、優缺點及使用限制,   結合國際大師理論精華與國內股市實戰經驗,   教你有方法、有目標輕鬆成為獲利達人。   投資人一旦進入投資市場,勢必要懂得技術指標,隨著股齡和應用的技術指標增加,非但沒有互補,反而出現矛盾的買進或賣出訊號,為了解惑,只能繼續找尋更多書籍或網路資訊。坊間有關技術指標的理論與實證數據多如過江之鯽,多數都是翻譯作品,將各種技術指標有系統地應用於國內股市的書,幾乎付之闕如。   本書正足以填補這塊空缺!   技術指標的分析是以統計學為工具,幫助投資人以較客觀與科學化的市場資

訊,以及明確的數值及機械化的買賣訊號來研判買賣時機,也就是尋找能預測股市買賣點及買超賣超現象的指標,目的在於決定買賣時機。   運用技術分析之所以可以決定買賣時機,就是透過圖表型態解析,或計量化技術指標的買賣訊號,研判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的走勢,以推演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   本書內容力求完整性、實用性,讓投資人在使用各項技術指標時,能利用計量分析方法,以更客觀的態度,分析各項技術指標衍生的資訊,以擬定投資策略及管理資金,並定期評估投資績效,經由不斷嘗試、累積經驗,擇取最合適自己的技術指標。 本書特色   ◆台灣股市開市來最完整的技術指標指南 名人推薦   「作者先從理論上探討四十幾

種可計量化的技術指標、訂定出買賣研判原則,並以國內股市59年來的實際成交資料為實證分析內容,據此檢討使用技術指標的優點、缺點及限制狀況。 從書中的實證分析可看出每次交易買賣的獲利能力,這些參考數據是非常實際的投資參考資料,以研判使用各種技術指標的效果……這是一本將國內股市技術指標系統化整理的實證分析書籍。」--黃宗仁(前精誠〔精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跨市場航運運價指數對跨國航運公司股價波動外溢效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Stock ai BDI的問題,作者曾翊程 這樣論述:

隨著國際突發事件頻繁,導致航運運價及股價的波動持續性加劇,使航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時至今日,航運金融市場之間溢出效應的影響日益備受重視。本研究以蘇伊士運河塞港日期為研究斷點,藉由GARCH-MIDAS模型中使用混合頻率數據的優勢,實證分析跨市場航運運價指數的日波動率與國際航運公司的每小時股票收益率之外溢效果。 本研究試圖彌補過去文獻較少去考慮到國際航運公司股價和跨市場航運運價之間影響的研究缺口。實證顯示,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FBX)相較於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以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於此次塞港事件中與各國際航運公司股價關係更為密切。此外

,塞港後期發現,散裝子運價的波動與部分航運公司股價存在間接效應。本研究利用航運公司股價與航運運費的時變波動性之間的影響對航運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並為航運投資實務提供投資啟示。

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獨家親筆簽名書】

為了解決Stock ai BDI的問題,作者杜金龍 這樣論述:

◆台灣股市開市來最完整的技術指標指南 從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看見未來股價的趨勢!   認識每一指標的定義、應用原理、研判買賣原則、優缺點及使用限制,   結合國際大師理論精華與國內股市實戰經驗,   教你有方法、有目標輕鬆成為獲利達人。   投資人一旦進入投資市場,勢必要懂得技術指標,隨著股齡和應用的技術指標增加,非但沒有互補,反而出現矛盾的買進或賣出訊號,為了解惑,只能繼續找尋更多書籍或網路資訊。坊間有關技術指標的理論與實證數據多如過江之鯽,多數都是翻譯作品,將各種技術指標有系統地應用於國內股市的書,幾乎付之闕如。   本書正足以填補這塊空缺!   技術指標的分析是以統計學為工具

,幫助投資人以較客觀與科學化的市場資訊,以及明確的數值及機械化的買賣訊號來研判買賣時機,也就是尋找能預測股市買賣點及買超賣超現象的指標,目的在於決定買賣時機。   運用技術分析之所以可以決定買賣時機,就是透過圖表型態解析,或計量化技術指標的買賣訊號,研判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的走勢,以推演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   本書內容力求完整性、實用性,讓投資人在使用各項技術指標時,能利用計量分析方法,以更客觀的態度,分析各項技術指標衍生的資訊,以擬定投資策略及管理資金,並定期評估投資績效,經由不斷嘗試、累積經驗,擇取最合適自己的技術指標。 名人推薦   「作者先從理論上探討四十幾種可計量化的技術指標

、訂定出買賣研判原則,並以國內股市59年來的實際成交資料為實證分析內容,據此檢討使用技術指標的優點、缺點及限制狀況。 從書中的實證分析可看出每次交易買賣的獲利能力,這些參考數據是非常實際的投資參考資料,以研判使用各種技術指標的效果……這是一本將國內股市技術指標系統化整理的實證分析書籍。」--黃宗仁(前精誠〔精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者序  技術指標大有用武之地 推薦序  言而有據的實證分析      黃宗仁 PART 1 價的技術指標 第1章 移動平均線(MA)                                      第2章 乖離率(BIAS)  

                                    第3章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第4章 隨機指標(KD)                                      第5章 威廉指標(WMS%R)                                   第6章  趨向指標(DMI)                                     第7章  動量指標(MTM)與變動率或振盪指標 (ROC or OSC)     第8章  相對強弱指標(RSI)             

                      第9章 停損點轉向操作系統(SAR)                           第10章  隨機相對強弱指標(Stoch RSI)                      第11章 動量振盪指標(CMO)                                第12章 寶塔線(TOWER)                                   第13章 逆勢操作系統(CDP)、天羅中軸地網與樞紐分析(PIVG)  第14章 量化陰陽線(Qstick)                               第15

章 商品通道指數(CCI)                                第16章  買賣氣勢指標(AR)與買賣意願指標(BR)               第17章  包寧傑帶狀(Boll)                                 第18章  承接/出貨指標(A/D)                                 PART 2 量的技術指標 第19章 平均成交量(MQ)                                 第20章 調量移動平均線(VAMA)                                

第21章 波動難易度(EOM)                                第22章 勁道指數(FI)                                   第23章 能量潮(OBV)                                     第24章 逆時鐘曲線                                     第25章 量強弱指標(VR)                                第26章 每一加權股價指數點數的成交值(TAPI)             第27章 每筆委買委賣張數與每筆成交張數(江波分

析法)   第28章     柴京振盪指標(CHKO)                           第29章 資金流量相對強弱指標(MFRSI)                      PART 3 時間的技術指標 第30章 股市周期循環                                    PART 4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 第31章 漲跌比率(ADR)                                     第32章 騰落指標(ADL)                                  第33章 阿姆斯指數(AI)          

                       第34章 股市驅動指標(MT)與驅動振盪指標(TO)             第35章 麥克里倫振盪指標(McClellan)                    第36章 超買超賣指標(OBOS)                            第37章 心理線(PSY)                                     PART 5 其他技術指標 第38章 融資融券餘額表與現股當沖及零股交易             第39章 股價指數的比較                                    PA

RT 6 總論 第40章 各種技術指標在台灣股市應用的實證分析總論 導讀   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心理分析及資金管理,是構成股市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四個層次,環環相扣,且彼此相互影響。本文針對技術分析這個層次加以深入探討,因局限於可計量化的技術分析指標,匯集國內股市有關各項交易的資訊,以民國51年2月9日起,國內股市59年來的交易資料為計算樣本。儘量求取樣本的完整性,並進一步實證分析國外所引進的各項技術指標理論,使投資人能了解各種技術指標在國內股市中應用的訣竅。   效率市場假設   證券市場在使用資訊的效率上,可分為三種:   1.弱式效率市場(weak form efficienc

y market),因目前股價充分反應了過去股價所提供的各種資訊,因此即使投資人運用各種方法分析股價,仍無法獲取超額報酬。在這樣的市場中,技術分析將趨於無效。   2.半強式效率市場(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market),基本分析將趨於無效。   3.強式效率市場(strong form efficiency market),投資人無法獲取超額報酬。   國內股市因有漲跌停板之限制、投資資訊管道不足,再加上一般投資人在知識與經驗兩方面稍嫌欠缺,使得國內股市不具備弱式效率市場的條件,當市場連最基本的弱式效率市場都不具備時,投資人除了可從未公開的內幕資訊與目前已

公開的資訊中了解市場外,還可以從過去股價及成交量變化的各種資料中,找出可以持續獲取超額報酬的資訊。此外使用技術分析也可賺取差價超額報酬,故技術分析在國內股市始終有其用武之地。   技術分析的定義及基本假設   技術分析是透過圖表型態解析(Chart analysis),或計量化技術指標(Technical index)的買賣訊號,研判過去及現在股價變化的走勢,以推演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trend)。   圖表型態解析的技術分析,是運用股價變化走勢所構成的各種圖形,以推測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及由趨勢線所畫出的支撐線、阻力線、W底、M頭等價格型態,皆屬於這類技術指標,但方

法受個人主觀意識影響。    計量化的技術指標,是利用股市交易的價格、成交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股價變化所產生的資訊,再經由特定公式所計算出的數據,來反映目前股價的趨勢,並用以研判股市買賣點及超買超賣的現象。   技術分析是以統計學為工具,發展出一些幫助投資人以較客觀與科學化的市場資訊,以及明確的數值及機械化的買賣訊號來研判買賣時機,也就是尋找能預測股市買賣點及超買超賣現象的指標,因此技術分析的目的在於決定買賣時機。技術分析利用交易資料偵測市場供需變化,掌握套利機會,並藉此獲取超額報酬。   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如下:   1.股價由供需關係決定,以形成趨勢型態變動。   2.歷史將會一再重

演,投資人可利用過去股價的變動資料或趨勢,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亦即,貪婪與恐懼(或害怕)是影響投資人的主要情緒。   3.股價將反映出所有市場基本面、消息面及心理面的一切資訊。亦即,由於股價完全由供需關係所決定,而供需關係又取決於理性及非理性的各項因素,再加上供需關係的改變,可以由市場動向中察覺,因此研究股價的動向,只要研究供需關係即可,不必分析各種決定供需關係變化的因素,於是構成了技術分析的精神,只要分析市場本身,不必顧慮市場以外的因素。   買賣研判原則   技術指標應用的原則如下:   1.選擇適當的技術指標:因投資策略短、中、長期的不同,在短線操作中強調敏感度,中長期投資中求穩

定性,要依此選擇不同基期參數的技術指標。   2.建立各種技術指標買賣紀錄:選擇個人所偏好的技術指標使用,採用兩項以上的技術指標,再配合圖形分析,並累積過去各種技術指標所出現的買賣訊號,以便長期追蹤其使用效果。   3.時常檢視各種技術指標使用結果:須了解各項技術指標的優點、缺點及限制狀況,並彙總實際買賣結果,以掌握不同狀況,才能靈活選用合適的技術指標。   4.擬定投資策略及資金管理模式:依所擬定的投資策略,妥當分配資金,按比例投入股市。   5.定期評估投資績效:定期審核資金成本及投資報酬率,以評估投資績效的優劣。   實證研究結果   自民國51年2月9日至109年12月31日止,計

59年期間,國內股市大盤指數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成交股數、成交值、漲跌家數、上漲成交張數、下跌成交張數、漲跌天數、融資融券餘額表、信用交易當日沖銷、現股當沖,與委買委賣張數及筆數、零股交易等股市交易資訊為計算樣本。以價、量、時間及市場寬幅等層面的技術指標,分別用於下列研判中。   1.以技術指標交叉點,研判股市買賣點。   2.以技術指標上下限值的範圍,研判股市超買超賣現象。   3.以技術指標走勢圖,研判大盤的未來走勢,如牛市背離與熊勢背離。   4.圖表型態解析中的趨勢線原理與價格型態,皆可應用於計量化技術指標,國內常以9日KD值或20日RSI值畫趨勢線與價格型態,研

判大盤的未來走勢。功能三的「背離」,每當價格與技術指標(如動能指標)之間產生背離現象,務必等待價格本身出現反轉的確認訊號。確認訊號可以來自:   (1)價格型態突破(或跌破)趨勢線。   (2)移動平均線MA穿越(向上或向下)。   (3)反轉或繼續型態完成。   (4)一系列高峰到谷底(或谷底至高峰)演變的反轉。譬如,背離現象若發生在均衡線(零線)附近,如果經價格確認,隨後經常會出現急遽走勢(漲勢或跌勢)。   就如同烏雲和驟雨之間的關係一樣。天空烏雲密集,可以判定下雨的機會很高,但實際下雨之前,畢竟還是不能確定。換言之,烏雲(背離)代表天氣(技術面)惡化,但唯有第一滴雨水(價格本身出現趨

勢反轉訊號)才代表真正下雨(趨勢反轉)。這個比喻或許可以更近一步延伸:烏雲愈密集(背離次數愈多),雨勢(價格跌勢)愈大。   以上技術指標的四項功能,因實際賣賣訊號只能來自實際價格的趨勢反轉,不能來自技術指標(譬如動能指標)。故動能指標反轉,只代表動能的反轉。在正常情狀下,動能與價格會一起反轉,雖然可能存在時間上的提前或落後,但只因為振盪指標改變方向,未必就代表價格也一定改變方向。原則上技術指標的動能趨勢反轉,能夠用來確認價格趨勢反轉訊號。事實上,技術分析「充分證據」來說,動能訊號就是強化「證據」的因素之一。   5.市面上以技術指標為主的兩本書分別是:《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

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作者是Edwards,Robert D.、John Magee。此書公認是技術分析之經典,作者提出趨勢線原理,重點有:   (1)如何判斷趨勢線有效突破(breakout),收盤價穿越趨勢線的程度至少必須是3%(個股以3%為有效突破,大盤可以2%為有效突破)。   (2)底部型態的上升三角形(3/4機會為繼續型態,有1/4機會為反轉型態)。   (3)頭部型態的下降三角形(3/4機會為繼續型態,有1/4機會為反轉型態)。   (4)多頭旗形與空頭旗形的測量等幅垂直距離。   (5)算術K線圖與對數(LOG) K線圖。   另一本是《

技術分析精論》(Technical Analysis Explained, The Successful Investor’s Guide to Spotting Investment Trends and Turing Points),作者Martin J. Pring,書中對MTM及OSC有詳細描述,OSC書中以ROC表示,也介紹了成交量、時間週期、市場寬幅ADR、ADL。新版本提出新觀念如下:   (1)藉由技術指標預測市場轉折點   (2)提供心理策略:讓投資人得以掌握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狀態,並轉化為實際的交易策略。   (3)運用目前最先進的交易技術,提升預測精確性。   此外也增添

了新章節:   (1)包含兩支線型反轉排列,如外側線形(outside bar)與內側線形(inside bar),對於當日沖銷與波段操作有幫助。   (2)另外,將陰陽線自附錄移到正文。   (3)在動能指標,加入趨向系統(Direction Movement System,DMI),錢德動量振盪指標(CMO)(請見第11章)、RSI與 SAR、相對動能指標(Relative Momentum Index,RMI)(請見第8章)。   (4)以及一些動能新概念如:極端擺動(Extreme swings)、極端超買(Mega-overboughts)與極端超賣(Mega-oversolds),

如圖40-8極端擺動與極端超買賣現象所示。   (5)成交量部分新增須需求指數(DI)、柴京資金流量(CHKO,請見第28章)。   (6)最後,以反向指數探討交易與投資的心理議題。   (7)近年來,技術分析大量運用個人電腦。   (8)將圓形頂與圓形底列為反轉型態或繼續型態。MA延後標示可提高交叉買賣獲利。兩條MA的交叉買賣功能穿越訊號不適合單獨使用,只可以用來確認趨勢變化,不代表價格實際轉折點。應該與其它技術指標配合,藉以提供技術分析所需要充分證據。包寧傑帶狀(Boll)可搭配MACD、KD、RSI、KST或趨勢線等其它振盪指標,加以佐證。   (9)一目均衡圖(Ichimoku Kin

ko Hyo)。   作者探討各種技術指標適用於何種研判上最有效,顯示國內股市使用技術分析仍可賺取差價超額報酬,故不具備弱式效率市場的條件。實證結果顯示技術分析在國內股市尚有用武之地。   5各種技術指標適用於短、中、長期的狀況如下:   長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MA、MACD、DMI、TOWER、SAR、AR、BR、終極振盪指標(UOS)。    ※量的技術指標:成交量移動平均線、逆時鐘曲線。    ※時間的技術指標:股市周期循環。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麥克里倫振盪指標(McCellan)、麥克里倫加總指數。   中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RSI、BIAS

、3-6日BIAS、WMS%R、Kinder%R、MTM、OSC、Qstick、CMO、CCI、Boll。    ※量的技術指標:VR、OBV、VAMA、EOM、FI、VK、柴京振盪指標(CHKO)、MFRSI。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ADL、ADR、PSY、ARMS INDEX、MT、TO。    ※其他技術指標:融資融券餘額表。   短期趨勢指標    ※價的技術指標:當日分時走勢圖、CDP、KD、Stoch RSI、A/D指標。    ※量的技術指標:TAPI、電腦輔助交易每一分鐘與每五分鐘委託成交筆數、張數及成交值表、成交量A/D指標。    ※市場寬幅的技術指標:OBOS。 

  ※其他技術指標;信用交易當日沖銷比例與現股當沖比例,零股交易。   6.有些專業投資人把技術指標分為三大類:   (1)順勢指標(Follow Trend Index),適用於趨勢明確的行情,但在橫向走勢發展過程中,訊號素質將嚴重惡化。包括MA,MACD,DMI,OBV,A/D等等。順勢指標屬於同時或落後指標,指標轉折往往發生趨勢反轉之後。   (2)擺盪指標(Oscillators Index),擅長於捕捉橫向走勢的轉折點,但當行情開始呈現趨勢時,經常會提供過早而危險的訊號,包括MACD-柱狀圖、ROC、MTM、KD、RSI、WMS%、FI等等。擺盪指標屬於領先或同時指標,經常領先價

格轉折,可以協助掌握轉捩點。   (3)雜項指標,主要是反映群眾心理。可以突顯市場多、空看法的強度,包括新高–新低指述、賣權–買權比率,多頭共識等等。這些指標可能是領先或同時指標。   運用任何技術指標之前,務必要弄清楚它們試圖衡量的是什麼,為何有效。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掌握它們所提供的訊號。   7. 技術分析建立在下列幾種觀念之上:   ※股票價格代表所有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共識,股票價格(P)也就是代表這些人認定的股票價值(V)。   ※價格代表一切。技術分析者相信價格是反映股票所有可能影響因素的代表。雖說如此,技術分析仍然需要引用一些其他指標。   ※不論是漲勢、跌勢或橫向走勢,股價發展

都有型態脈絡可循,這些型態就是技術分析的考量重點。   ※股價的歷史型態會重複發生,過去有效的型態,將來通常還是有效。   ※股價代表人類行為的結果,由於人類行為受到一些隨機因素影響,所以技術分析的結論具有濃厚的機率成分,不是必然發生的結果。不論你的技術分析功力有多高,股票市場絕對沒有萬無一失的預測,因為涉及了情緒。總之,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藝術,絕對稱不上嚴格的科學。   ※在股價出現重大走勢變化之前,經常會陷入橫向的區間盤整。   ※承接或出貨的期間愈長,隨後發生的股價走勢變化通常也愈大。   ※每支股票都各有股性,每支股票的價格波動率與股價區間差異往往很大。   ※身為技術分析者

,雖然沒有必要特別重視價格走勢圖,但絕大部分的技術分析者都是如此,你恐怕也不例外。一般來說,股價走勢圖是技術分析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論基本面的情況如何,通常都適合在股價支撐區買進,在壓力區賣出。   使用各種技術指標的優缺點及限制   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是歷史將會一再地重演,投資人會再重蹈覆轍。技術分析認為股市本身就是最完美的資訊來源,只要研究股市的歷史,就可以獲得珍貴的教訓。現就優點、缺點及使用限制狀況說明如下:   優點   ※計量化的技術指標,是以科學的客觀統計方法產生規則性的買賣點訊號,且以數字大小顯示股市的超買或超賣區現象。   ※技術指標簡單易懂,且容易操作。應用技

術指標時,並不需要對於經濟、產業,乃至於公司本身有深刻的了解。因這種易學易用的特色,正好迎合大部分投資人並非專業人員的要求,使它更廣泛流傳。   ※技術分析的目的在於掌握大盤趨勢,亦即儘早確認大盤頭部和底部的形成訊號,而洞燭機先,研判股市買賣訊號。   ※使用技術指標時,   (1)愈簡單的理論和指標愈好,複雜的方法,不一定好;   (2)愈熟悉的股價理論、指標愈能得心順手,效果愈佳;   (3)股價理論及指標不斷有新的出現,要能不斷學習,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4)要長期累積作戰經驗,認識各種指標的長、短處及研判技巧,才能熟能生巧。   (以上節錄自《杜金龍技術指標聖經》)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預測之樣本區間敏感度分析

為了解決Stock ai BDI的問題,作者簡愉文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圖目錄.........................................VI表目錄.......................................VIII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3 1.4. 研究架構.................................3第二章 文獻回顧.................................5 2.1. 散裝航運與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5 2.2. 時間序列.................................9第三章 研究方法................................12 3.1. ARIMA (p, d, q) 模型...........

.........12 3.2. 單根檢定................................13 3.3. ARMA模型的估計..........................15  3.3.1. 判斷落後期數........................15  3.3.2. 模型診斷............................16  3.3.3. 模型選擇準則........................17  3.3.4. 以統計檢定模型選擇準則...............18第四章 實證研究與分析...........................20

 4.1. BDI 運價指數資料之分析...................20  4.1.1. 各序列區間BDI 運價指數之敘述性統計分析.20 4.2. 單根檢定分析結果.........................23  4.2.1. 階次差分之判定.......................23  4.2.2. ARMA之判定...........................25 4.3. ARIMA模型診斷結果....................... 27  4.3.1. ARIMA模型自我相關檢定................27  4.3.2. ARIMA模型

選擇.......................33  4.3.3. ARIMA迴歸模型.......................35 4.4. ARIMA模型預測結果........................40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1 5.1. 結論....................................41 5.2. 建議....................................43參考文獻 ......................................44 一、中文部分

.................................44 二、英文部分.................................47 三、網路資料.................................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