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韓東寫的 人工智慧:商業化落地實戰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雷軍:AI會取代50%的人| 人工智慧+醫學影像應用案例分析也說明:目前基於深度學習的醫學影像識別準確率能達到90%及以上,輔助診斷效果顯著。 ... 第一類專注於醫療影像服務,比如影像雲平台及影像智能分析。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曾育裕、余啟民所指導 林巧雯的 數位醫療下的資訊保護法制 (2020),提出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數位醫療、醫療軟體、資訊安全、安全性、醫療器材、個人醫療資料、去識別化、健保資料二次利用。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余啟民所指導 黃律嘉的 智慧醫療生態系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智慧醫療生態圈、隱私、個人資料、資訊安全、醫療器材、消費者保護、商品責任的重點而找出了 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解答。

最後網站技術論壇 - AIGO-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則補充:辨識 技術類(影像、圖片、臉部識別等) 醫療影像AI智慧醫療 ... 等等, 國人越來越重視的健康醫療議題也慢慢導入AI的應用,像是智能診療、健康管理、輔助機器人、 智慧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工智慧:商業化落地實戰

為了解決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問題,作者韓東 這樣論述:

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本書選取具有代表性的AI科技與AI產品進行系統的講述。在介紹理論時,本書會結合經典案例進行解讀,以便讓晦澀的理論變得易於理解。而且書中選取的案例都極具代表性,以便文章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當然,本書並不是簡單的案例描述,而是系統分析AI產品案例成功的要點,讓致力於AI產品落地的讀者能夠學到更多的落地技巧。 本書介紹的大量優秀的AI應用、AI產品、AI專家及AI公司的案例,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例如,亞馬遜的Echo智慧音箱、IBM的智慧醫療、谷歌的無人駕駛、百度的度秘智慧語音系統等。這些優秀的AI公司及AI產品案例,能夠為其他有志於打造AI業

務的企業提供良好的借鑒。在語言風格上也更接地氣,更具生活氣息。另外,選取的這些優秀案例,都是近年來時尚、成功的商業案例,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讀者能夠對AI的歷史、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本書選取的案例大多與生活場景相關,能夠與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文藝相聯繫,因而讀者在讀書的過程中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本書架構完整,邏輯清晰,語言表述嚴謹,但又不失活潑,將為讀者提供愉快的閱讀體驗。 韓東 北京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前合夥人兼CEO。深知無限是由人工智慧科學泰斗、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思克爾特教授及其團隊發起,專注於做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的孵

化器和投資機構。 韓東畢業於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電腦研究所,獲得電腦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曾作為歐盟瑪麗·居裡學者從事人工智慧的學術研究,並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獲得了MBA學位。 陳軍 原名陳順軍,浙江省杭州市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天使投資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人工智慧發展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研究院顧問,移動互聯網資深創業導師,浙江大學EMBA客座教授。2013年涉足人工智慧家居行業,夢想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為人類打造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 第1章 人工智慧將引領下一場科技革命 / 2 1.1 AI大潮下,商業巨頭們紛紛搶灘 / 2 1.

1.1 穀歌:探索新演算法,研發AI新應用 / 2 1.1.2 Facebook:開源三款圖像分割軟體工具 / 4 1.1.3 蘋果:佈局語音、圖像、機器學習 / 5 1.1.4 微軟:推出虛擬機器人小冰和小娜 / 7 1.1.5 亞馬遜:押注AWS雲服務與Alexa平臺 / 9 1.1.6 BAT紛紛佈局人工智慧戰略 / 11 1.2 眾人口中的“AI”到底是什麼 / 12 1.2.1 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12 1.2.2 真正的人工智慧是“有用”的 / 14 1.3 AI三次熱潮 / 15 1.3.1 第一次:圖靈測試 / 15 1.3.2 第二次:語音辨識 / 16 1.3.3 第

三場:大資料+雲計算+深度學習 / 17 1.4 人工智慧的研究價值 / 18 1.4.1 幫助“人腦”完成複雜工作 / 19 1.4.2 AI引流人類社會、促進商業變革 / 20 基 礎 篇 1.4.3 解決人類疑難問題,非超越人類智慧 / 21 第2章 人工智慧崛起的三大基石 / 23 2.1 大數據 / 23 2.1.1 新一代人工智慧離不開大資料 / 23 2.1.2 大資料融入人工智慧,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 25 2.1.3 ImageNet開啟洪荒之力 / 26 2.2 雲計算 / 28 2.2.1 CPU→GPU→FPGA / 28 2.2.2 雲計算發展的新趨勢 / 30 2.

3 深度學習演算法 / 32 2.3.1 落地引擎:機器學習演算法 / 32 2.3.2 核心引擎:神經網路演算法 / 34 2.3.3 深度學習促成AI與商業場景結合 / 37 第3章 人工智慧開啟商業化落地 / 39 3.1 AI實現商業落地的痛點 / 39 3.1.1 AI落地仍處於“磨合期” / 40 3.1.2 AI無法實現規模化應用落地 / 42 3.1.3 To B領域AI突破行業障礙重重 / 44 3.1.4 AI很難走進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 46 3.2 AI實現商業落地的關鍵 / 49 3.2.1 數據 / 49 3.2.2 演算法 / 52 3.2.3 服務 / 54

3.3 AI有哪些商業落地應用場景 / 55 3.3.1 出行方面:自動駕駛成為主流 / 56 3.3.2 娛樂方面:AI掀起玩具領域新風向 / 57 3.3.3 購物方面:AI引領新零售 / 59 3.3.4 教育方面:AI讓教育重新洗牌 / 61 3.3.5 金融方面:AI讓銀行業務更便捷 / 63 3.3.6 物流方面:AI幫助快遞行業高效率運作 / 66 3.3.7 生產方面:AI代替人類完成複雜工作 / 68 3.3.8 情感方面:AI讓人類精神不再空虛 / 70 第4章 智慧生活:AI影響人類的衣食住行 / 74 4.1 人工智慧走向平民化 / 74 4.1.1 智能家居:體驗科

技改變生活 / 74 4.1.2 虛擬試衣間:體驗360°試衣 / 76 4.1.3 植物工廠:讓你吃出健康 / 78 4.1.4 智能家庭監控:給你更安全的生活 / 79 4.1.5 可穿戴技術:讓出行更方便 / 81 4.2 AI生活應用大盤點 / 83 4.2.1 AI為“阿爾法一代”打造智慧生活 / 83 4.2.2 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走上大街小巷 / 85 4.2.3 智慧音箱實現家庭化 / 87 第5章 智能娛樂:AI讓你玩出“高大上” / 90 5.1 人工智慧要“泛娛樂”化 / 90 5.1.1 AI泛娛樂化不代表低齡化、庸俗化 / 90 5.1.2 找到人性弱點並給予關懷 /

92 5.1.3 從感知範疇走向認知範疇 / 94 5.2 AI娛樂應用大盤點 / 95 5.2.1 室內無人機:成為智慧娛樂新風口 / 96 應 用 篇 5.2.2 智慧電視:螢屏裡的智慧生活 / 97 5.2.3 AI遇上迪士尼:開啟夢幻樂園 / 100 5.2.4 新AI語音系統:人聲的魔性複製 / 103 第6章 智慧醫療:AI成為醫生最得力的助手 / 106 6.1 AI與醫學結合領域 / 106 6.1.1 醫療機器人 / 106 6.1.2 精准醫療 / 109 6.1.3 輔助診斷 / 111 6.1.4 藥物研發 / 113 6.1.5 醫學影像識別 / 116 6.2

AI醫療應用大盤點 / 118 6.2.1 穀歌演算法:高精度診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118 6.2.2 IBM:Watson輔助診療 / 120 6.2.3 虛擬護士湧現:病人與護士雙受益 / 122 6.2.4 醫療AI健康管理專家 / 125 6.2.5 “智慧外骨骼”產品:ExoAtletⅠ和ExoAtletPro / 127 6.2.6 Smart Specs:幫助盲障人士重新看見世界 / 128 第7章 智能金融:AI引領金融業“反覆運算”更新 / 131 7.1 “AI+金融”的最佳切入點 / 131 7.1.1 拓展金融服務邊界 / 131 7.1.2 降低金融服務成本

/ 134 7.1.3 加強金融風險防控 / 136 7.2 AI金融應用大盤點 / 139 7.2.1 智能信貸:便民利民 / 139 7.2.2 智能投顧:機器人擔任理財顧問 / 142 7.2.3 智能投研:投資師的新興武器 / 145 7.2.4 金融諮詢:人性化、智慧化、高效化 / 149 7.2.5 AI保險:變革保險業態 / 151 7.2.6 AI賦能金融監管合規 / 154 第8章 智能文化:AI讓文化作品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 / 157 8.1 文化受益于智慧技術,推動創意文化 / 157 8.1.1 圖像演算法創新視覺文化 / 157 8.1.2 AI視覺變革科技文化 /

160 8.1.3 NLP技術促進跨文化交流 / 161 8.1.4 深度學習技術全面融入文化創新 / 162 8.2 AI文化應用大盤點 / 164 8.2.1 Prisma讓你的照片變名畫 / 164 8.2.2 智慧聊天機器人“敦煌小冰” / 167 8.2.3 寫稿機器人,讓媒體開啟智慧化生產 / 169 8.2.4 全息投影技術,娛樂演出異彩紛呈 / 172 8.2.5 情感語音合成技術,讓粉絲與偶像“互動” / 174 8.2.6 “百度大腦”運作《魔獸》,提升票房收入 / 175 第9章 智慧教育:AI在教育領域異軍突起成新風口 / 177 9.1 AI如何賦能教育 / 17

7 9.1.1 用大資料描繪學生畫像,分析優缺點 / 177 9.1.2 製作知識圖譜,制訂學習計畫 / 179 9.1.3 NLP技術,語言與文字互相轉化 / 181 9.1.4 AI視覺,打造神奇課堂 / 182 9.1.5 智能測評,減負增效提成績 / 183 9.2 AI教育應用大盤點 / 185 9.2.1 因材施教,教育千人千面 / 185 9.2.2 創新教學環境,遊戲化教學平臺 / 186 9.2.3 深度學習演算法,提高教育決策準確率 / 188 9.2.4 藍海市場:幼兒早教機器人 / 189 第10章 智慧工業:擁抱AI重塑製造業 / 192 10.1 製造轉型“智造”

三大維度 / 192 10.1.1 市場銷售層面:利用新科技連接企業和客戶 / 192 10.1.2 生產智造層面:利用新科技讓製造更有效率 / 194 10.1.3 物流層面:利用新科技加快產品流通速度 / 196 10.2 工業大資料推動智慧製造發展 / 197 10.2.1 研發創新設計模式,做個性化定制設計 / 198 10.2.2 建立先進生產體系,做智慧化生產 / 199 10.2.3 優化經營管理體系,做精益化管理 / 200 10.2.4 創新商業模式,做服務型製造 / 202 參考文獻 / 204 物質水準的提高與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在這個時刻變化的新時代,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ee,AI)成為人類文明演進的技術源泉之一,是一種頂尖的、智能的科學技術。 “舊時書齋AI燕,飛入尋常百姓家。”AI曾經很神秘、很神奇,仿佛是世界上的一種“黑魔法”。只有熟知“黑魔法”的AI科學家,才能夠知道它的秘密。隨著大資料與雲計算技術的提升、深度學習演算法的演進,人工智慧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人工智慧逐漸從科學家的“魔法書閣”中走出來,走進人間,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其實,AI已經有60餘年的研究歷史了,它的發展曆程可謂一波三折,如今正處於它的第三次發展熱潮。自AlphaGo(阿爾法圍棋)戰勝圍棋九段高手柯潔,人工智

慧又再次被廣為人知。社會的廣泛認知以及市場的需要,也促進了AI的再次蓬勃發展。 在這60餘年裡,AI有過很多精彩的故事,有過很多傳奇的人物,有過令人驚歎的科技,也有過令人惋惜的“寒冬”結局。 在AI科學界,有許多浪漫的、傳奇的甚至是令人震撼的人物和故事,其中艾倫.圖靈註定是最富傳奇又最令人哀歎的科學家。他癡迷於科技,在“二戰”期間成功破譯納粹的軍情密碼,成為著名的科學英雄。戰後他醉心於AI研究,設計出了著名的“圖靈實驗”。可是這位天才科學家卻因“同性戀”問題,受到當時世人的誹謗,以及身體上的迫害。最終他吃了一枚浸染過氰化物的蘋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AI科學界令人崇拜的英雄,但他的人生結

局卻令人哀歎。 但正是由於有著像艾倫.圖靈這樣偉大的科學家,才使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好。在AI發展的道路上,湧現出眾多的AI奇才。例如,在達特茅斯會議上,推動AI發展的科學家約翰.麥卡錫和馬文.閔斯基;被人稱作“人工智慧領域三大奠基人”的雅恩.樂昆、約書亞.本吉奧和傑佛瑞.辛頓,其中傑佛瑞.辛頓還被稱為“深度學習之父”;醉心于機器學習的吳恩達和李飛飛。 正是這些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才有碩果累累的AI應用和AI產品。如今,AI產品已經隨處可見,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成為必備品。智能手機、智慧音箱、智慧型機器人等智慧產品點亮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無人駕駛技術的演進與智慧城市的佈局,將逐漸優化我們

的出行;智慧診斷與智慧藥物研發將會使我們的醫學更進步、人們的身體更健康;智慧寫稿機器人與智能譜曲軟體的開發,能夠豐富文藝形式,激發文藝工作者的創意,豐富我們的精神文明。 以上案例,告訴我們AI商業化落地的關鍵在於融入生活。只有AI融入生活場景,造福于廣大民眾,它才會有新的商機,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AI未來已來,社會各界應聯起手來,用AI裝扮生活,共同書寫一個更具科技感的AI文明。 本書內容及體系結構 本書分為基礎篇和應用篇兩大部分。前3章為基礎篇,重點講述AI的內涵、歷史、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及如何開展商業化落地。後7章為應用篇,每一篇都有一個具體的AI應用場景。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書中用

大量的案例來論證如何進行AI產品的商業落地開發。 第1章:講述AI的內涵、AI發展的三次浪潮、研究AI的意義及AI浪潮下互聯網巨頭的AI佈局之路。本章內容能夠讓讀者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人工智慧,並整體把握人工智慧目前的佈局狀況。 第2章:講述AI崛起的三大技術基石——大資料、雲計算以及深度學習,並論述了這三大基石之間的關係。其中,大資料是AI發展的燃料,雲計算是內燃機,深度學習則能夠全面提升AI的水準,促進AI的欣欣向榮。 第3章:講述AI如何進行商業化落地。重點講述AI商業化落地的三大痛點與三大關鍵點,並詳細地介紹了AI商業化落地的八大應用場景,分別是:AI出行場景、娛樂場景、購物場景、教

育場景、金融場景、物流場景、生產場景和情感場景。在每一個場景的介紹下,都有生動的案例和可操作的落地流程。 第4章:講述AI進入生活領域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及一些典型的應用。例如,智慧家居、智慧試衣間、植物工廠及無人駕駛等。這些AI產品都能夠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增加樂趣。 第5章:講述AI娛樂的本質,以及AI進入娛樂領域給娛樂生活帶來的改變及典型的娛樂案例。AI娛樂化不是低俗化和惡搞化,而是要借助AI豐富人們的娛樂生活,彌補社交上的不足,帶來心靈的慰藉。典型的AI娛樂產品有室內無人機、富有魔性的智慧語音系統等。 第6章:講述AI進入醫學領域,給醫學帶來的變化及一些高能的應

用。例如,AI藥物研發能夠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IBM智慧診斷能夠有效地預防各種疾病;智慧醫療服務機器人,能夠充當智慧護士,向病人噓寒問暖。AI進入醫學領域,人間註定會有更多的歡聲和笑語、更多的健康和快樂。 第7章:講述AI進入金融領域給金融界帶來的積極影響及代表性的AI金融應用。例如,智慧投顧機器人能夠擔當客戶的理財顧問,為客戶提供最精准的理財方案、最有效的理財產品。另外,智慧金融諮詢和AI保險業務,也都能提高金融領域的服務能力。 第8章:講述AI進入文化領域給文藝帶來的創新與發展。無論是AI視覺技術、智慧語音技術還是深度學習演算法都能夠影響文藝的發展。從形式上來看,AI譜曲與AI寫稿都能

夠豐富文藝創作的形式;從創作內容上來看,AI的賦能可以激發文藝工作者的想像力與靈感,最終達到文藝創新,創作出令人心醉神迷的文藝作品。 第9章:講述AI進入教育領域給教育工作帶來的深刻變革。例如,NLP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教學語言與文字的轉化,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雙師課堂的打造能夠增加教學的互動性,傳授給學生更多有趣實用的知識; 教育機器人的落地,則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教師展開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最佳方法。 第10章:AI進入工業製造領域,能夠提升製造力,打造“智造”力。在工業4.0時代,資料化的生產經營理念能夠促進製造業的全面升級改造。“智造”業將會為社會創造

出更多的生產資料與社會財富。 本書讀者對象 ● AI科技研究人員 ● AI商業落地開發人員 ● AI教育與醫療工作人員 ● AI文娛工作人員 ● 對AI感興趣的社會各類人員

數位醫療下的資訊保護法制

為了解決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問題,作者林巧雯 這樣論述:

隨著高齡化與老年化社會來臨,長照、慢性病照護,醫療體系負擔增重等議題隨之而來,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惟工業4.0的來臨,帶來科技技術的突破,為此問題帶來曙光,各國紛紛投入科技技術與醫療結合的研發中,包括結合雲端技術發展出的電子病歷系統,搭配資通訊技術相互而生的遠距醫療技術、與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所進行診斷判斷的協助與醫療文獻的分析等,統一被定義為「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技術的運用多需要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運作,且模式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類,(1)以醫療軟體的形式與醫療硬體相結合,多為醫療器材的附件,用來控制與影響醫療器材的運作與功能,如胰島素幫浦,(2)獨立於醫療器材單獨運作,此類醫療軟體多與醫

療器材分開上市,功能上多係用以分析與處理醫療儀器產生的資料,達到協助、治療的用途,(3)行動應用程式,此類醫療軟體主要安裝於行動裝置或其他電子產品上,具有健康管理或輔助診斷的功能。 由此可知數位醫療技術不論以何種技術為基礎,多以醫療軟體的型態單獨或與醫療器材相結合的方式運作,運作結果往往涉及患者的人身健康安全,故數位醫療技術的運用中安全性議題為其核心,尤其資訊安全議題,因近年來多起駭客侵入醫療資訊系統導致手術中斷的事件,使各國更加重視此議題,故本文中將就數位醫療技術領域中,國際間對於醫療資訊系統資訊安全維護的相關規範與標準為探討。 並鑒於數位醫療技術的發展上需要大量個人健康醫療資料,以演算

法餵養,以確保數位醫療技術發展出來的結果,得以符合臨床上醫學的運用結果,惟於蒐集大量個人健康醫療資料時,將面臨侵害個人隱私權的問題,故本文以外國立法例中如何規範個人健康醫療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與二次利用的規範為探討。

智慧醫療生態系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ai智能診療及影像識別的問題,作者黃律嘉 這樣論述:

我國在1993年業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且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預估將於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此高齡化的現象,使醫療照護的需求不斷增加,也讓原本已過載的醫護人力,更為緊張。如何借助科技來擴增醫療效能,遂成為近年來重要的議題。我國資通訊產業、醫療服務品質在國際間備受肯定,加以我國自1995年施行全民健康保險,並於1997年起,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之建置,迄今20餘年,因而累積了龐大的病歷紀錄的數據,這些巨量醫療數據的累積,悉屬台灣發展智慧醫療的利基。而隨雲端運算、5G通訊、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所促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使醫療產業出現典範的轉移,形成

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生態系。此智慧醫療生態系的樣貌為何?其又涉及那些法律議題?尤其,在人工智慧黑箱下,所產生的風險疑慮,應如何辨識及控制,實有探討必要。本論文於第一章援引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就智慧醫療之定義,並以採用人工智慧之智慧醫療為主要研究範圍;再於第二章說明5G通訊及人工智慧等相關科技在智慧醫療的運用,以及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美國、中國及台灣等組織或國家在智慧醫療的政策發展外,並經由整理、分析科技產業利用人工智慧在醫療照護產業的現況;接著於第三章建構出以人為中心、以人體為數據來源的智慧醫療生態系的三個層級,即感測層、雲端層及服務層;之後在第四章就智慧醫療生態系所涉的法律議題,由安全方面切入,

聚焦於隱私保護(包括生物資訊隱私及個人資料保護)、資訊安全、醫療器材之監管及商品責任與消費者保護等議題,同時,就2019年12月暴發的新冠肺炎,再次檢視遠距醫療在法規面臨的困境;最後,在第五章提出本論文的結論、建議與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