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 generals ww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南華大學 歐洲研究所 楊仕樂所指導 盧彥宇的 希特勒征俄的再評析:大戰略與戰略的觀點 (2013),提出german generals ww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希特勒、巴巴羅薩計劃、征俄戰爭。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朱浤源、譚傳毅所指導 田立仁的 中日戰爭與第一次緬甸作戰(1931-1942) (2000),提出因為有 緬甸、中日戰爭、抗戰史、太平洋戰爭、歷史戰略學、戰略研究、中緬印戰區、東南亞的重點而找出了 german generals ww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erman generals ww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希特勒征俄的再評析:大戰略與戰略的觀點

為了解決german generals ww2的問題,作者盧彥宇 這樣論述:

  希特勒進攻蘇聯往往被認為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最大的大戰略與戰略錯誤。大戰略上,納粹德國還未屈服英國,即揮軍進攻廣土眾民、兵多將廣的俄國,儘管最初取得輝煌的勝利,但終究還是難逃兩面作戰的困局而導致敗亡。而在戰略上,德國專注於包圍殲滅俄軍,耽誤了進攻莫斯科的時間,使得德國唯一成功的機會也隨之破滅。然而,本論文嘗試駁斥這兩個常見觀點。透過地理態勢、資源與軍力的比較,本文主張,德國其實足以攻打俄國,而不足以攻打英國;透過戰史記錄的分析,本文主張,德國包圍殲滅俄軍的戰略也沒有錯誤。意即,德國攻打俄國在大戰略與戰略上都是正確的。

中日戰爭與第一次緬甸作戰(1931-1942)

為了解決german generals ww2的問題,作者田立仁 這樣論述:

中日兩國一九三七年夏爆發的全面衝突,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以爭奪滇緬公路為目的,而延伸到英屬緬甸。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至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的第一次緬甸作戰,是中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首次派遣國軍出國進行的聯盟作戰。我國的抗日國策、日本帝國的北守南進政策,及同盟國與軸心國之亞太區域聯盟戰略,乃至英屬印度、緬甸之人民獨立運動,均在第一次緬甸作戰期間,做了一次激烈的對抗。 第一次緬甸作戰既有多國參與,又是世界大戰之一環,便不能忽視其國際衝突的本質。本研究建構史實考證與戰略理論並重的「歷史戰略途徑」,將該軍事行動提升至聯盟戰略層級,並置於國際體系下觀察,探究此一軍力使用的國際政治背景與戰

略環境,進行科際整合式的重觀。研究範圍自日本帝國在西太平洋之興起開始,至侵略東亞大陸,引發亞太戰爭,最後於一九四二年夏佔據英屬緬甸的長期擴張史。以增加第一次緬甸作戰時間深度的方式,歸納本戰役發生之國際因素,正確釐清英屬緬甸在各階段對各國之戰略價值。在史料上,本研究亦比較中、英、日、美四國文獻對各次戰役記載之差異,副及印、緬人民獨立運動與緬甸華僑之戰時生活,以增加第一次緬甸作戰廣度的方式,發現比較後的真實,並發掘非軍事面之政治、經濟等因素對是役的影響。 研究發現,同盟國是役之失敗,根源於珍珠港事變前,中、英、蘇三國已先後捲入了消耗國力甚巨的工業時代總體化戰爭,各國為因應戰爭長期化,均避免或

無力於亞太採取積極之對日軍事行動。我國為確保滇緬路,雖早於一九四○年末,即有協防緬甸之議,但先受制於緬甸主權屬英,只能被動配合英緬軍允許之防衛部署;後因美國於一九四一年春與反軸心國家接觸後,決議先於大西洋採取攻勢,卻因英美自利心態,遲未整合其亞太區域的守勢戰略,波及中英聯防緬甸計畫之定案,致事倍功半。相較之下,軸心國將亞太區域戰略由日本全權負責,反而使日軍在對緬軍事準備與行動時,避免了聯盟國政治干擾,而享有相對的行動自由與效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同盟國在亞太地區立刻陷入各自為戰。英軍戰前輕敵自負,戰時又不當劃分戰區,三軍戰術低落,緬甸人民復反英助日,致中國遠征軍三月入緬時,英緬軍戰力已大幅削弱

,日軍在緬南也取得海空基地,加以盟軍指揮官互相輕視,在緬作戰目的不同,致聯盟作戰徒有其名。遠征軍基層官兵雖將士用命,但統帥部出國作戰之補給草率,情報缺乏,遙控大軍,終至戰線過長,備多力分。是役之決定性作戰,為西湯橋、同古兩役,及日軍南盤河河谷作戰。綜觀全局,英軍在戰略戰術上均甚拙劣,而國軍縱有戰術勝利,惟全局軍略錯誤,終被軍略一致、素質較優,並有緬甸獨立軍民協助之日軍所乘,第一次緬甸作戰,遂以敗局收場。所幸者,日軍於印度洋及東南亞取得之優勢,受到太平洋中途島會戰慘敗所抵消;德軍又受阻於南俄及北非,使兩國會師中東之企圖成空,日緬軍復受雨季影響,維持守勢,未向印度進攻,同盟國始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