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硬碟外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許孟超所指導 許煜瑋的 嵌入式系統之IDE控制器 (2003),提出ide硬碟外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嵌入式系統、硬體描述語言、硬碟、狀態機、並列傳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de硬碟外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嵌入式系統之IDE控制器

為了解決ide硬碟外接的問題,作者許煜瑋 這樣論述: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資訊家電﹝IA﹞已成為市場上的新寵,而嵌入式系統的應用也相當廣泛,如果能設計出低價的硬體週邊與儲存設備相互結合,其衍生出的附加價值更是無可限量。 在資訊家電中,網路應用與資料儲存已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為了能處理大量資料、多工系統與降低成本,因此常使用32位元的RISC處理器﹝ARM7﹞為核心,而由於ARM7本身並未支援目前技術成熟且低價的IDE介面,所以在資料傳輸上須以CPLD為輔,進行資料儲存並擴展應用領域,其優點是價格便宜、功能強大,且搭配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或VHDL﹞後即可任意規劃內部電路,對於本系統而言可增加不少的使用彈性。

本系統可對IDE介面作PIO或DMA模式傳輸,並適時切換傳輸速度,整體效能最高可達DMA Multiple Word Mode 1。然而,受限於系統時脈﹝50 MHz﹞與CPLD無法對Clock作正負緣觸發,因此本系統僅以DMA為最終目標,在長時間測試中,DMA傳輸平均讀寫速度為10 MB/s。 在低廉的產品成本與可程式化的外接電路結合下,本系統得以穩健地進行高效率傳輸,為資訊家電開創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