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lance概念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系 闕河士所指導 王菁瑩的 資訊不對稱與債臺高築──台灣電子業之實證 (2021),提出new balance概念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債臺高築問題、投資不足問題、資本投資、資訊不對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國際企業系 姚名鴻所指導 陳英祥的 公司治理對股價異常報酬影響之研究—以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事件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中美貿易戰、公衛事件、SARS、COVID-19、事件研究、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的重點而找出了 new balance概念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ew balance概念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資訊不對稱與債臺高築──台灣電子業之實證

為了解決new balance概念股的問題,作者王菁瑩 這樣論述:

Myers (1977)證明在負債具有風險以及利害關係人資訊不對稱的前提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較大時,可能會導致公司不願意募集資金去投資淨現值大於零的方案,這就是所謂的債臺高築問題或投資不足問題。此種問題已經廣泛地被認識並且仍持續進行研究中。但是,很少有研究以實證方式檢驗資訊不對稱對債臺高築問題的影響。本論文利用台灣324家電子業上市櫃公司的資料對此議題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與負債融資較少的公司相比較,負債融資較多的公司未來的投資相對較少。此外實證結果還發現,資訊不對稱會強化債務與投資之負向關係。也就是說,資訊不對稱較高的公司比資訊不對稱較低的公司存在更嚴重的債臺高築問題。

公司治理對股價異常報酬影響之研究—以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事件為例

為了解決new balance概念股的問題,作者陳英祥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以資本市場投資人觀點,探討兩項事件:一、探討中美貿易戰事件對於台灣科技業公司之影響。二、公衛事件(COVID-19)對上市公司之影響。以中美貿易戰為探討方向:首先,採用事件研究法檢測中美貿易戰事件宣告對於公司股價異常報酬影響,其次,探討公司是否揭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及公司治理機制,交互作用下能否減少中美貿易戰下對於股價異常報酬的不利影響。實證結果顯示,中美貿易戰事件對於台灣科技業股價異常報酬存在不利影響,然而,公司揭露社會責任資訊,且配合公司治理機制,能較不受該事件之不利影響。以公衛事件(COVID-19)為探討方向:關於公衛事件我國過去也發生過SARS事件,相較於過去公衛事件

(SARS),COVID-19的疫情期間也相當漫長,本文同時探討二個公衛事件,對於上市公司的股價報酬,由於2020到2021年,我國與中國大陸以防疫政策以「清零」為主要方向。以市場投資者之角度,首先採用事件研究法探討公衛事件宣告,對於上市公司股價報酬率不利影響,其次,探討公司治理之特徵,能否減少COVID-19下對於上市公司股價異常報酬的不利影響。實證結果顯示,在SARS事件方面對公司股價存在不利的影響,在COVID-19事件方面存在股價不利的影響,其次,公司治理以董事會規模、董監事持股比與經理人持股比,雖然在SARS事件中,並未發現顯著影響,但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不同的事件宣告,

董事會規模在武漢封城與台北市與新北市發佈三級警戒事件可減輕不利的影響,經理人持股比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發佈三級警戒事件中,有助於穩定市場參與者對公司的持股信心,良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可以平衡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如:員工健康、供應商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