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 market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屏東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 陳正佑所指導 張瑜蘅的 不同交易制度下對台灣股市從眾行為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otc market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從眾行為、CSAD模型、當沖降稅、逐筆交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財務金融技術學系 陳美華所指導 周璟訢的 COVID-19時期之股利政策: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COVID-19疫情、訊號效果、股利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otc market中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tc market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同交易制度下對台灣股市從眾行為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otc market中文的問題,作者張瑜蘅 這樣論述:

台灣股市在2017年4月28日實施當日沖銷降稅,以及2020年3月23日開放盤中逐筆交易,因此本文沿用Wang and Huang(2019)之橫斷面報酬絕對差(the cross-sectional absolute deviation of returns, 簡稱CSAD)模型來探討兩者制度對於上市公司及上櫃公司從眾行為之影響,接者使用Chow test來檢驗是否有顯著的差異。最後使用t檢定來檢測上漲市場及下跌市場是否有顯著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在開放當日沖銷降稅之後,不論是上市公司或是上櫃公司皆有增加從眾現象,且上櫃公司相較於上市公司明顯,Chow test也表明出在此制度實施之前與之

後是有顯著的差異。而上市公司及上櫃公司之從眾現象在開放逐筆交易後,有減少的現象產生, Chow test也顯示出顯著的差異。另外,t檢定結果顯示上市公司之上漲與下跌市場在兩者制度實施之前與之後皆有顯著的差異。上櫃公司在當沖降稅實施之前有顯著的差異,實施之後並沒有發現差異,而在逐筆交易實施之前與之後皆有顯著的差異。

COVID-19時期之股利政策: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otc market中文的問題,作者周璟訢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在COVID-19疫情期間公司股利訊號效果,以了解企業在COVID-19疫情期間是否會將股利發放當作向投資人傳遞重要訊息的一種手段。本研究的研究樣本包括2014年至2020年之台灣845家上市公司與632家上櫃公司。公司與外部的投資人因為資訊不對稱的原因,會在市場狀況不佳或未來前景不明確的情況下,將股利發放視為一種與投資人溝通的訊號發散,藉以傳達對未來前景的看法,故未來前景愈不明確,股利訊號效果愈強。實證結果顯示,在COVID-19疫情期間上市與上櫃公司皆會增加股利的派發,這與信號發射理論觀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