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heses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parentheses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乃嘉寫的 中英論文寫作的第一本書: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研究計畫與論文(3版) 和任勝利 編著的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科學所出版 。

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械與機電工程碩士班 陳炳宜、陳正劭所指導 吳亞璇的 織構技術對錳摻雜鈦酸鉍鈉鋇陶瓷微觀結構及電性研究 (2016),提出parentheses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織構、異相性特徵、反應模板晶粒生長、無鉛壓電陶瓷、大應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arentheses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英論文寫作的第一本書: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研究計畫與論文(3版)

為了解決parentheses縮寫的問題,作者葉乃嘉 這樣論述:

  本書為初入門者理清觀念,稱得上是初學論文寫作的人士所必備的第一本工具書。──明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溫德生 本書特色   1.整合了作者多年任教、修改論文所得的經驗、閱讀論文時所碰到的文例、備課時所蒐集的議題,以及授課時為學生解答的問題等,可以說是教學相長的結晶。   2.內容包括研究報告、碩博士論文乃至期刊研究論文的撰寫原則,分為三篇:「論文資料管理與寫作準則」、「論文綱要與體例」、「資源補充篇」,又十一單元,各章深入淺出,兼顧了初學者及已經有相當論文寫作經驗者的學習及參考需要,適用各種領域的研究人員。   3.提綱挈領地引用了中英論文及報告的體例數百則,並

在許多英文範例後加上「中文單字表」,以利讀者對照閱讀,對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助益良多。   4.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入門書兼案頭參考書,不論你是初次寫作論文,還是經常需要寫論文報告,只要願意花幾個鐘頭從頭到尾閱讀一遍,你就能得到很具體的寫作知識,讓你在論文生產過程中少花很多力氣。

織構技術對錳摻雜鈦酸鉍鈉鋇陶瓷微觀結構及電性研究

為了解決parentheses縮寫的問題,作者吳亞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反應模板晶粒生長(reactive templated grain growth, RTGG)技術,使用經熔鹽法合成之鈦酸鉍(Bi4Ti3O12)製作具有異向性織構(anisotropic texture)鉍層鈣鈦礦(Bi-layer perovskite)結構,搭配刮刀成型法(tape casting) ,製作具織構(texture)之[(Bi1/2Na1/2)0.925Ba0.075](Ti0.998Mn0.002)O3 (縮寫為BNT-7.5BT-0.2%Mn)陶瓷。織構BNT-7.5BT-0.2%Mn晶粒高度排列在(h00)方向,依據Lotgering 織構度約0.81,經由

織構製程相結構為有序性(ordering) P4bm為主及微量R3c之相結構。另外,錳的L2,3-edges synchrotron X-ray吸收光譜顯示有價數轉移,氧的K-edge X-ray吸收光譜顯示,O 2p-Ti 3d/Na 3s/3p/ Bi 6s/6p混成軌域(hybridization)鍵結作用因錳摻雜而降低,傾向較弱離子鍵結之結構。電場誘發高應變達到0.495%,優於目前商用壓電致動器,大應變能夠歸因於可回復之電致伸縮效應,主要由於構技術強化取向性relaxor phase (P4bm);同時,錳摻雜弱化鍵結導致電場容易誘發晶格扭曲,形成relaxor to ferroel

ectric phase transition發生。在變溫high-resolution synchrotron XRD結構分析中,未極化 sample在room-temperature ~ 500℃區間相結構以tetragonal (P4bm)為主,500℃為cubic。搭配變溫介電量測(ε’),常溫以上展現明顯之頻率色散(frequency dispersion)與擴散向轉移(diffusion phase transition),證明為典型relaxor特徵。變溫拉曼光譜針對poled sample分析Raman shift,證明高電場(60kV/cm)poling下的sample在22

0℃附近有一Raman softening,建議為R(R3c) +T(P4bm) phases to T-phase ( P4bm)之相轉移,220℃以下極化後的介電常數也比未極化之介電常數高,可歸因於相變化R(R3c)的形成,織構工程實際應用對於無鉛壓電陶瓷將會是非常有前景的製程技術。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

為了解決parentheses縮寫的問題,作者任勝利 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是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的指南讀物。書中全方位地分析和展示了科技論文寫作的技巧與訣竅,從論文選題、擬投稿期刊的選擇及作者署名與分工等方面闡述了科技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工作,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介紹了論文題名和摘要撰寫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準確(Accumcy)、簡潔(Brevity)和清楚(Clarity),分別從寫作技巧、時態和語態的使用等角度介紹了科技論文正文各部分(引言、材料與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的撰寫,舉例說明了致謝的寫作要點及圖表制作的注意事項,總結了各主要參考文獻體例的特點、格式及相關著錄規範。 本書還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國際單位制(SI)及其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結合實

例舉證從選詞、重要語法和文體等方面系統闡述了科技英語寫作的文法與表達,較為詳盡地總結了英文標點符號的使用,從稿件錄排、投稿信寫作、校樣改正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投稿及與編輯聯系,綜述了作者、編輯和 審稿人在同行評議過程中的交流與互動。 本書可作為理工科研究生的教學用書或自學教材,也可供科研人員和科技編輯的案頭查閱和瀏覽。 序 前言 1 寫作前的準備 1.1 寫作計劃︰寫什麼和如何寫 1.2 選擇投稿期刊 1.3 閱讀“作者須知” 1.4 決定作者名單 1.5 小結 2 論文題名 2.1 題名撰寫的基本要求 2.2 題名的句法結構 2.3 實例分析 2.4 小結 3 摘要

3.1 摘要的類型與基本內容 3.2 摘要撰寫技巧 3.3 不同類型摘要舉例 3.4 英文摘要中的常用表達方法 3.5 小結 4 正文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3 結果 4.4 討論 4.5 結論 4.6 結語 5 致謝 5.1 寫作要點 5.2 基金資助項目的英文表達 5.3 實例簡析 6 參考文獻 6.1 參考文獻的選擇與標引 6.2 參考文獻的體例類型 6.3 參考文獻各著錄項的說明 6.4 小結 7 表格與插圖 7.1 表題與圖題的撰寫 7.2 表格的編排 7.3 插圖的制作 7.4 小結 8 國際單位制(SI) 8.1 SI單位 8.2 SI的制外單位 8.3 SI單

位及其倍數單位的應用與表達 8.4 物理量 8.5 量與單位符號的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9 文法與表達 9.1 選詞 9.2 重要語法 9.3 文體與表達 9.4 實例分析 10 標點符號 10.1 逗號(,comma) 10.2 分號(;semicolon) 10.3 冒號(︰colon) 10.4 破折號(-en dash或—em dash) 10.5 連字符或連接號(-hyphen) 10.6 括號(()parentheses) 10.7 方括號([]brackets) 10.8 引號(“”quotation marks) 10.9 斜線號(/slash,virgule,solidus或s

hill) 10.10 撇號(’apostrophe) 10.11 省略號(…ellipsis) 10.12 句號(或句點)(.period) 10.13 問號(?question mark) 10.14 驚嘆號(!exclamation mark) 11 如何投稿 11.1 稿件的錄入與排版 11.2 稿件的投寄 11.3 投稿信(cover letter)的寫作 11.4 投稿後的通訊︰與編輯的聯系 11.5 改正校樣 11.6 一稿多投與二次發表問題 12 科技論文的同行評議 12.1 科技期刊履行同行評議的現狀 12.2 審稿人的道義責任 12.3 同行評議的內容 12.4 同行評議的

結果︰作者、編輯和審稿人的交流與互動 12.5 小結 附錄Ⅰ 期刊名中常見單詞的縮寫 附錄Ⅱ 常見出版社名及其縮寫 附錄Ⅲ 1993-2003年被引頻率最高的各學科期刊一覽表 Ⅲ.1 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期刊總數:119 Ⅲ.2 生物學與生物化學(Biology & Biochemistry),期刊總數:264 Ⅲ.3 化學(Chemistry),期刊總數:310 Ⅲ.4 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期刊總數:873 Ⅲ.5 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期刊總數:165 Ⅲ.6 經濟學與商貿學(Economics &

Business),期刊總數:189 Ⅲ.7 工程學(Engineering),期刊總數:449 Ⅲ.8 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Ecoloty),期刊總數:143 Ⅲ.9 地球科學(Geosciences),期刊總數:173 Ⅲ.10 免疫學(Immunology),期刊總數:57 Ⅲ.11 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期刊總數:172 Ⅲ.12 數學(Mathematics),期刊總數:175 Ⅲ.13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期刊總數:66 Ⅲ.14 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期刊總數:

134 Ⅲ.15 綜合性學科(Multidisciplinary),期刊總數:19 Ⅲ.16 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Neuroscience & Behavior),期刊總數:136 Ⅲ.17 藥理學與毒理學科學(Pharmacology & Toxicology),期刊總數:96 Ⅲ.18 物理學(Physics),期刊總數:173 Ⅲ.19 植物學與動物學(Plant & Animal Science),期刊總數:372 Ⅲ.20 精神病學/心理學(Psychiatry/Psychology),期刊總數:270 Ⅲ.21 社會科學:、總論(Social Sciences,General),期

刊總數:614 Ⅲ.22 空間科學(Space Science),期刊總數:40 附錄Ⅳ 物理量、SI單位和符號簡表 Ⅳ.1 空間和時間 Ⅳ.2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 Ⅳ.3 力學 Ⅳ.4 熱學 Ⅳ.5 電學和磁學 Ⅳ.6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 Ⅳ.7 聲學 Ⅳ.8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 Ⅳ.9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 Ⅳ.1O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 Ⅳ.11 固體物理學 附錄Ⅴ 有關英文寫作與編輯的文體手冊簡介 Ⅴ.1 物理學 Ⅴ.2 化學 Ⅴ.3 生物學 Ⅴ.4 醫學 Ⅴ.5 地球科學 Ⅴ.6 數學 Ⅴ.7 心理學 Ⅴ.8 人文科學 Ⅴ.9 綜合 我很高興作為第一批讀者看到任

勝利博士編撰的這本書. 作為綜合性學術期刊《自然科學進展》的責任編輯,任勝利博士很早就打算出版一本有關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方面的專著,今天他的願望得以實現,我也衷心地表示祝賀!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是任勝利博士多年科技編輯工作的積累和寫作心得.任博士今年不到40歲,已經有多次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文章和參加國際性科技編輯與文獻計量學研討會交流的經歷.我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科學基金雜志社由于工作需要,與多個國空的科學基金組織、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國外著名學術期刊社或出版集團等保持有合作交流關系.多年來,在我們與這些國外單位的書信往錄和互訪交流中,任勝利博士都擔當著重要

的溝通工作,他本人也因之結交了一大批國內外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並與不少國際知名期刊的編輯保持有密切的聯系.我相信任勝利博士的這些經歷對本書的撰寫有很大的幫助. 任勝利博士有較好的英語功底,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背景和豐富的編輯閱歷.尤其可貴的是,他十分熱愛科技期刊工作,特別是從事科技編輯工作以來,作為學員或主講人先後參加過多次國內外的科技編輯與寫作研修班,這也使得他如今在儼如浩淼的國際科技期刊海洋的邀游中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出版實踐和切身體會,在紛繁的科技寫作與編輯工作中理出頭緒,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我覺得這正是本書的精彩之處. 我們在國內做科技期刊編輯

的都有切身體會,不少青年作者的投稿(尤其是英文稿件)確有能使得編輯和審稿人為之興奮的原創性成果,但是在文字表達上卻存在很多問題.這也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教學中缺乏足夠的科技寫作方面的專門課程和實習訓練,應該說這是目前我國科學教育中的欠缺. 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不僅要“做”科學,而且還必須要“寫”科學.科研結果無論怎樣重要,一直要到文章發表才能算是最終完成.隨著當今國際交流的日趨增多,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需要利用英文科技期刊這一重要媒介與國際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因此,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寫作水平不高經常會影響和耽擱優秀科研成果的發表.因而,為從事自然科學

各領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科研人員提供英語科技論文寫作的教學和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基金雜志社于2002年舉辦了一期“科技論文寫作高級研修班”,從美國哈佛大學、布朗大學等著名學府聘請了5位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教授擔綱授課,吸弓J了百余名青年科學工作者和期刊編輯現場聆听,學員結業時普遍反映收獲頗豐.這個事實也說明了活躍在國內自然科學各領域的青年研究人員對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教學和培訓的需求.任勝利博士的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起著適應需求、填補書面教材欠缺的作用,因此很有意義. 我本人認為,這本書不僅有助于青年研究人員和各學科領域的學生更好地準備學術論文,

同時也可以幫助年輕作者快捷而高效地與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溝通,從而增加所投稿件被錄用和發表的機會,最終達到學術交流的目的.當然,不同期刊的體例規範和投稿要求不盡相同,因此,盡管本書綜述了大部分國際主流期刊有關論文撰寫與投稿方面的規定或要求,但不可能覆蓋所有期刊的所有要求,作者在決定向哪個期刊投稿時還應當仔細閱讀該刊的“作者須知”或“征稿簡則”.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采用論述與實例結合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資料翔實,文字流暢,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是集中反映任勝利博士敏銳的學術眼光、系統的編輯與寫作知識的一部成功之作.本書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其中廣征博引了許多經典例證闡述撰寫

英語科技論文時要重點注意的各個方面,這對于廣大青年科研人員,尤其是那些打算或已經開始向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作者,將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