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qol-bref台灣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 李昆樺所指導 郭永芳的 中年跑者的跑步動機在韌性及生活品質影響的差異性 (2021),提出whoqol-bref台灣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年危機、跑步動機、韌性、生活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健康管理組碩士在職專班 劉芷菁所指導 洪雨萱的 大學教師工作特性、自覺肌肉骨骼症狀與生活品質關係之調查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大學教師、肌肉骨骼不適、生活品質、橫斷性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whoqol-bref台灣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whoqol-bref台灣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年跑者的跑步動機在韌性及生活品質影響的差異性

為了解決whoqol-bref台灣版的問題,作者郭永芳 這樣論述:

運動在提高中年者的生活品質和心理適應上有積極的影響並在文獻中也有充分記載,然而很少有研究關注不同的跑步動機對心理適應和生活品質的影響。本研究目的在四種跑步動機(身體健康動機、社會動機、成就動機和心理動機)對中年跑者韌性和生活品質的差異情況, 以期了解跑步型態對於提高跑者身心影響之程度。透過網路招募201名中年跑者(40-64歲),在知情同意後完成四項問卷: Motivations of Marathoners Scales (MOMS)、過去三個月跑步相關行為調查、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以及WHOQOL-BREF台灣版的生活品質量

表。藉由描述性統計來分析參與的人口和跑步相關變項,並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比較高低跑步頻率、高低跑步量及性別在身體健康動機、心理動機、成就動機、社會動機、韌性和生活品質的差異性。研究發現177名有效參與者其平均年齡為44.4(SD =.572),男性105人佔59.3%,女性72人佔40.7%,大學(大專)或研究所畢業佔91.5%。每週高跑步頻率組平均值為5.42(SD =.49),高跑步量組是44.28公里(SD =11.75);每週低跑步頻率組平均值為2.13(SD =.99),低跑步量組是13.33公里(SD =4.74);四項跑步動機中以身體健康動機有最高平均值5.12(SD =.9

9),第二高平均值是心理動機4.60(SD = 1.26); 韌性平均值3.03(SD =.622),生活品質平均值2.82 (SD =.43)。成就動機在跑步頻率上比其它動機高;成就和社會動機在跑量上比其它動機高;男性比女性較注重成就和社會動機;在頻率、跑量及性別比較時,韌性和生活品質沒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不僅支持運動於提升生活品質有所有幫助,更進一步的指出對於提升生活品質,追求健康是中年跑者之主要動機,此外,對於中年跑者而言,在跑步中與人際互動似乎有助於提升跑步的路程,但對於追求成就感之跑者而言,則更著重於跑步的頻次與路程,此比較也反映出性別上的差異,相較於女性跑者,男性跑者更強調參與跑

步的社交關係及跑步後帶來的成就感。受到研究設計之限制、跑者收案的限制,建議未來應以縱貫研究和大樣本研究進行驗證。

大學教師工作特性、自覺肌肉骨骼症狀與生活品質關係之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whoqol-bref台灣版的問題,作者洪雨萱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大學教師的身心健康會影響大學教師的工作表現,進而影響教學品質和社會發展。因此,大學教師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狀況應受到重視。然而,過去僅有鮮少研究探討大學教師肌肉骨骼不適和生活品質的問題。為此,本研究探討大學教師肌肉骨骼不適盛行率及生活品質得分和其與工作特性之相關;並分析肌肉骨骼不適與生活品質得分之相關。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調查研究,問卷調查期間自2022 年 4 月至 5 月,以方便取樣共針對全台灣40所大學之381位現職專任教師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調查之結構式問卷、北歐肌肉骨骼問卷及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 台灣版)。本

研究以邏輯式迴歸分析大學教師工作特性與發生肌肉骨骼不適之相關;並利用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大學教師工作特性、發生肌肉骨骼不適與生活品質得分之相關。結果:大學教師任一部位肌肉骨骼不適盛行率為91.30%,其中以肩膀(76.12%)、脖子(71.65%)、腰部或下背(68.50%)及上背(59.06%)為最常見肌肉骨骼不適部位。二元邏輯式迴歸發現「過去一學年平均每日工作坐著時數」與發生任一部位肌肉骨骼不適呈現正相關。過去一學年平均每日坐著時數≧8小時者在脖子(76.89%)、肩膀(81.33%)、上背(63.56%)、腰部或下背(72.44%)、手肘(47.11%)、手或手腕(58.22%)及腳和腳踝(

47.11%)之肌肉骨骼不適盛行率顯著高於<8小時者。教師在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範疇之生活品質平均得分分別為12.21±0.81、13.51±2.10、14.15±2.53、14.72±2.28,而整體之生活品質得分為54.6±7.39。多元線性迴歸發現「每週平均休息天數」與整體和環境範疇生活品質得分有顯著正相關;「過去一學年工作中有每日安排休息(午休、吃飯時間除外)與生理範疇生活品質得分有顯著正相關;「教師職級」與心理範疇得分有顯著相關;「擔任執行計畫主持人之計畫數目」與心理範疇和社會範疇生活品質得分有顯著相關。此外,自述有膝蓋不適者和無膝蓋不適者相比之生理生活品質低(11.93分)及心理

生活品質低(13.19分)。結論與建議:大學教師之自述任一肌肉骨骼不適盛行率高達9成以上,且過去一學年平均每日工作坐著時數與發生任一肌肉骨骼不適呈現顯著正相關。大學教師整體生活品質得分介於普通至良好之間,且在心理範疇之生活品質得分低於其他生活品質範疇。特定工作特性為特定生活品質顯著相關之因子。自述膝蓋不適與生理和心理生活品質有顯著負相關。建議政府和學校衛生單位應更加重視教師肌肉骨骼不適之問題和生活品質狀況;並未來可將上述會影響教師肌肉骨骼不適和生活品質的相關因子納入職場健康促進相關政策或活動之規劃參採,以預防教師之肌肉骨骼不適和改善教師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