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idp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佛光大學課程查詢也說明:☆〈 學年度第學期課程查詢〉☆ 「敬請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不法影印」 佛光大學課程網查詢以條例方式顯示: 以課表方式顯示註冊與課務組. 重要熱門學程IDP課規開啟通知~4月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甘懷真所指導 李志鴻的 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 (2019),提出佛光大學idp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東亞文化交流、佛教王權、寫經、舍利、禮儀空間。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鈕方頤所指導 姜怡雯的 我國哲學系發展與經營之個案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高等教育、發展與經營、哲學系的重點而找出了 佛光大學idp的解答。

最後網站佛光大學行事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則補充:佛光大學 學生系統,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学生专区.行政资源.健康状况管理系统·学程IDP系统(请使用Chrome浏览器);导师导生辅导系统·学生系统·学生住宿系统·场地预约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佛光大學idp,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

為了解決佛光大學idp的問題,作者李志鴻 這樣論述:

本文以「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為題,探討此一時期唐、新羅、日本王權如何藉由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認識與運用佛教知識,在自國建構王權的統治正當性與神聖性,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與使用多元的媒介:佛教書籍、聖物舍利、禮儀空間,來形塑讀者與觀眾眼中的佛教聖王形象。在七至九世紀的東亞大陸,佛教是儒教之外,王權建構統治合理性的核心文化與知識資源。除了東亞的諸王權外,亞洲跨域交流的僧人也是重要的行動者,他們在面對政治挑戰或困境時,以佛教經典、理念、傳說為行動的依據或靈感,藉此強化與穩固統治的正當性。另外,他們也透過東亞跨域的文化交流,利用他們取得的佛教書籍、聖物、圖像等,作為權力施展的媒介,並根據

自國的政教需求,進行調整或創新。本論文透過考察多元的媒介,嘗試多角度地分析唐、新羅、日本佛教王權的特質,以及他們如何運用多樣的媒介,在自國建構與展示佛教王權。在第一部分「唐代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第一章至第三章筆者分別透過「佛教書籍」、「聖物舍利」、「禮儀空間」三個角度,來探討七至八世紀唐代佛教王權的特質。第一章分析與討論唐代前期官方如何透過「聖教序」的書寫,藉由佛教書籍、石碑等多樣的媒介,來向臣民傳播其佛教聖王的形象。「聖教序」位於新譯經卷與一切經的「卷首」,具有提示讀者的效果。透過書寫「聖教序」,皇帝成為讀者眼中的贊助者、作者與受到佛陀囑付的國王,有利於官方形塑皇帝的政教形象。在唐太宗(

598-649,626-649在位)至唐中宗(656-710,684/705-710在位)統治時期,「聖教序」成為歷任皇帝支持與贊助佛教的政教宣言,也乘載著他們對於國土與佛教世界觀的認識與想像。第二章則以考古出土的舍利容器為中心,從「器物」的角度探討七至八世紀王權如何利用舍利構築統治合理性,以及舍利容器如何視覺性地展示王權。在隋代,舍利成為隋文帝建構統治合理性的重要聖物,透過仁壽舍利塔的設置,隋文帝(541-604,581-604在位)彷彿就是阿育王(西元前304-西元前232,西元前268-西元前232在位)。隋代舍利石函上的佛教圖像與銘文,除了表達四天王鎮護國土的觀念,也是皇帝神奇感應的象

徵與符號。在唐高宗(628-683,649-683在位)至武曌(624-705,690-705在位)統治時期,舍利容器出現了新的變化:金棺銀槨,同時「舍利」也被視為佛陀的「真身」,居住於塔下的墓葬空間。當武曌稱帝後,她以隋文帝為靈感,利用舍利來強化君王的統治合理性與神聖性。此時,舍利容器與地下墓葬空間的新變,反映著武曌如何藉由禮儀改革,來伸張其權力。第三章則以「禮儀空間」為焦點,探討安史之亂(755-763)後的唐政權,如何在僧人不空(705-774)的影響下,建構新型態的佛教王權。在唐肅宗(711-762,756-762在位)至唐代宗(727-779,762-779在位)統治期間,不空透過多

樣的佛教禮儀,在不同的空間形塑佛教王權的視覺性。在長安城大明宮,他替皇帝灌頂,內道場成為皇帝私密的神聖空間。大興善寺與青龍寺,則是為國念誦密教真言、為國祈願的禮儀空間。除了皇宮與寺院,資聖寺與西明寺的「仁王百高座」與遊行隊伍,都形塑著人們眼中理想佛教國家的形象。藉由修功德的禮儀,不空連結都城長安與聖地五臺山,期盼文殊菩薩與護法善神能護佑王權與守護國土。第二部分「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的建構與展示:新羅與日本」,利用東亞跨域交流的視角,探討新羅與日本王權如何在自國建構佛教王權,以及佛教如何形塑新羅與日本的王權與世界觀。第四章則藉由亞洲海洋文化交流的視角,探討新羅如何透過中國南朝的中介,在自國建構

佛教王權與國土的宗教論述。六世紀梁武帝(464-549,502-549在位)所構築的佛教王權與世界觀,影響著新羅官方的佛教認識。在七世紀,慈藏(生卒年不詳)深刻地影響新羅佛教王權的內涵與視覺表現。高聳的皇龍寺佛塔、巨大金銅佛像與「仁王百高座」禮儀,都形塑著新羅佛教王權的視覺性。另外,在慈藏的論述中,新羅不是東亞世界中的東夷,而是繼承阿育王的海上佛緣國土。在第五章筆者以孝謙女帝為中心,探究奈良朝的孝謙女帝(718-770,749-758及764-770在位)如何使用佛教,來強化與穩固女帝的統治合理性與神聖性。武曌可能啟發著孝謙女帝,我們可以見到孝謙女帝利用舍利的感應來構築王權的統治合理性。但不同

於武曌,孝謙女帝贊助與製作《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百萬塔,並利用印刷術來大量製作經卷。這反映著佛教王權的使用,是日本奈良朝技術創新的動力,亦可見到孝謙女帝的創意與能動性。最後,本論文以入唐求法僧空海(774-835)為焦點,分析空海如何利用入唐取得的佛教書籍、器物、圖像等,在日本平安朝前期建構佛教王權。空海十分崇拜不空,並強調密教傳承自不空與惠果(746-805)。在空海的佛教經典著疏中,我們可以見到空海對於理想佛教國家的論述,以及他對於不空教團佛教知識與政教論述的認識。此外,空海調整並改變平安朝初期的佛教禮儀,平城京東大寺、平安京大內裏與東寺都成為新穎的佛教神聖空間,在此進行新的密教禮儀。特別

是東寺,空海以唐長安的青龍寺為範本,建構密教守護王權與鎮護國家的禮儀空間。

我國哲學系發展與經營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佛光大學idp的問題,作者姜怡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法以及文件分析法對某所學校進行探究,了解我國哲學系發展與經營之個案情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一、瞭解個案學校哲學系發展現況與運作情形。二、了解課程安排對學生就讀意願的影響。三、瞭解個案學校哲學系未來規劃。四、瞭解推廣高中哲學對個案學校哲學系的幫助。五、依據研究結果為我國哲學相關科系提供建議。依其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一、課程內容的豐富與教師教學創新會影響學生就學意願。二、哲學系希望透過發展跨領域,引起更多共鳴。三、透過在高中推廣哲學,幫助打破大眾迷思。四、要創造對哲學友善的環境,須先從向大眾推廣哲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