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鄉公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信義鄉公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田哲益,全妙雲寫的 布農族四社神話與傳說:濁水溪上游祕境傳說 和鄭安睎、許維真∕譯著的 烏來的山與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公告南投縣信義鄉公所辦理東龍段19地號等7筆原住民保留地 ...也說明:公告南投縣信義鄉公所辦理東龍段19地號等7筆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名單及受理聲明異議事宜 張貼日期:109-09-24 更新日期:109-09-24. 公告內容:. 檔案下載:.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玉山社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劉華宗所指導 魏秀清的 偏遠地區漢籍教師流動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重點學校為例 (2020),提出信義鄉公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偏遠地區、漢籍教師、教師流動、留任意願、原住民重點學校。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王秀燕所指導 全蘭花的 當制度遇到部落-原住民部落居家服務員工作困境及因應經驗 (2020),提出因為有 布農族、長期照顧、居家服務員、壓力因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信義鄉公所的解答。

最後網站名間鄉公所則補充:名間鄉公所防災專區 行政院人事總處全球資... 民生示警資料公開平台 災後復建工程查詢 台灣動物狂犬病防疫網 狂犬病防治專區 公保服務網頁 臺北惜物網 司法院ADR專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信義鄉公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布農族四社神話與傳說:濁水溪上游祕境傳說

為了解決信義鄉公所的問題,作者田哲益,全妙雲 這樣論述:

  小矮人很厲害,他們經常與布農族人作戰……善於使用弓箭,躲在土裡面,有的躲在草叢裡,布農族人不知道他們藏身在那裡,他們會突然從樹上射擊布農族人,有時候從土裡面冒出來,也會從草叢裡面發箭突擊布農族人。   後來他們很像被關起來了,不知道是誰關了他們,也不知道他們被集中在那裡關起來,其後就不知道他們的下落如何了?     早期的布農族人,深居在高山部落,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狩獵生活。閒暇時用歌聲表達情緒,部落耆老也會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述古老的的神話傳說故事,「小矮人消失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本書深入調查的濁水溪上游四社部落(達瑪巒、迪巴恩、馬拉飛、羅羅谷),皆各具特

色:達瑪巒部落是「布農族象形文字的故鄉」;迪巴恩部落是「布農族織布的故鄉」;馬拉飛部落是「布農族巫術的故鄉」;羅羅谷部落則是巒社群的大本營。而從口傳中也得知,各社族群的最初原生地及生活範圍、幻想世界與理想、哲學與思想等;知道祭祀活動的始末及對生活的影響、動物與布農族的密切關係、布農族人化解災難的能力等,可知其在族人的重要性。故為瞭解布農族群的最原始資料,甚具參考與研究的價值。 本書特色   1.本書作者在濁水溪上游布農族的四個部落調查數十年,深入訪查的濁水溪上游四社部落(達瑪巒、迪巴恩、馬拉飛、羅羅谷),皆各具特色:達瑪巒部落是「布農族象形文字的故鄉」;迪巴恩部落是「布農族織布的故鄉」;馬

拉飛部落是「布農族巫術的故鄉」;羅羅谷部落則是巒社群的大本營。本書為瞭解布農族群的最原始資料,甚具參考與研究的價值。   2.本書神話與傳說故事,有部分是作者與俄羅斯漢學家李福清(B.Riftin)教授一起採錄。李福清(B.Riftin)教授是國際知名的漢學家,在中國民間文學、古典文學、民間藝術等研究領域有非凡的成就。本書的採集成果極具國際上的價值與意義。

信義鄉公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偏遠地區漢籍教師流動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重點學校為例

為了解決信義鄉公所的問題,作者魏秀清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偏遠地區漢籍教師流動與留任意願,採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與文件蒐集等方式蒐集研究資料,透過六名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重點學校漢籍教師之訪談,瞭解他們到偏鄉任教的緣由及探討影響其留任意願的因素。  本研究共分成五個面向探討,一、個人因素:婚姻狀況、父母與子女需求;二、學校物質環境:交通、住宿、生活機能;三、學校組織生態:行政工作壓力、組織氣氛、校長領導風格;四、社會因素:學生學業表現、原住民文化特色、家長支持;五、政策及制度因素:調動及甄選加分、福利奬金、學校規模。  經訪談資料分析其結果顯示教師在「婚姻狀況」、「父母與子女需求」、「住宿」、「組織氣氛」、「學校規模」等項目,都是漢

籍教師留任偏鄉學校意願的重要考量因素;而「校長領導風格」、「家長支持」、「福利奬金」這部分,對於留任偏鄉意願的考量,因個人而有所差異。依據分析結果,「交通」、「生活機能」、「行政工作壓力」、「學生學業表現」、「原住民文化特色」、「調動及甄選加分」對於偏鄉教師留任意願影響力不大。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之建議。

烏來的山與人

為了解決信義鄉公所的問題,作者鄭安睎、許維真∕譯著 這樣論述:

  台灣「登山運動」的發展,只有百年的歷史。  至於,烏來山區的登山活動,  更是遲至日治昭和年間才逐漸蓬勃。   然而,日本政府本著強健國民體魄的觀念,  對登山運動多所重視,  並因此留下大量的登山文獻。   本書作者基於對台灣山林的熱愛,  將珍貴的日文資料詳加翻譯、註釋,  不但考察其中所記載的動、植物名稱,  將泰雅語的譯音轉換成今日泰雅族的記音系統,  更親自調查、確認文獻中所描述的登山路線,  映照古往今來的人文空間與自然地景,  開創出有別於「登頂」、征服三角點的新登山文化,  讓富含歷史情懷、文化深度、生態關照的登山理念,  成為登山戶外休閒活動的新典範。 本書特色   

1.有別於坊間介紹台灣山岳的書籍,大多是以高山、百岳作為論述對象,本書是國內少數以台灣郊山為主角的作品。  2.書中除了譯註早期日人攀登烏來山域的作品外,並依據日人文章中所述的攀登過程,模擬描繪出他們的攀登路線地圖,除了讓過往的歷史與當下的時空作一結合,也可以提供山友開發新的登山路徑的可能。  3.本文作者為學界人士,但因長年從事登山活動與調查,並且在相關登山機構擔任講師,讓本書學術與實務結合,讓本書的內容有更紮實的理論依據。  4.本書企圖打破台灣登山僅以攻頂為目的的登山文化,希望能夠創造關懷在地歷史、生態、人文的新的登山文化。 譯著者簡介 鄭安睎   1972年生,政治大學歷史學學士、民族

學碩士,2003年起攻讀民族學系博士班。政大登山隊OB(Old Bird,俗稱「老鳥」,意指資深登山者),目前擔任《台灣山岳》雜誌特約編輯、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顧問,擅長台灣史、原住民史、原住民舊社歷史考古等相關研究,曾研究調查清代「開山撫番」及數條日治時期「理蕃」道路,也重視日治原住民「集團移住」研究。近年來,戮力整理與研究台灣登山史與戶外裝備史。著有《台灣最後秘境——關門古道》(2000,晨星出版)、《2002年信義鄉布農族五大社群尋根活動專輯》(2002,南投縣信義鄉公所出版)。 許維真   1980年生,政治大學日文系學士(2002),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研究科

碩士(2009),從2003年起擔任《台灣山岳》雜誌特約作者,翻譯日治時期台灣相關登山文獻。

當制度遇到部落-原住民部落居家服務員工作困境及因應經驗

為了解決信義鄉公所的問題,作者全蘭花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從居家服務員的觀點,探究現行長照制度下原住民部落居家服務員的工作困境與因應工作壓力的策略為何?為此,本研究採訪談法針對南投縣信義鄉7位部落居家服務員進行質性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可分成三項說明:(一)原鄉照顧需求殷切,但在地照顧資源卻有限,當中討論照顧服務員願意從事照顧服務工作的原因可能有幾項,包括:可照顧自家長輩、具照顧服務經驗、能有經濟收入、考量部落在地服務及親朋好友鼓勵等。在服務過程,居服員積極參加訓練提升照顧技巧,且對薪資和獎勵也表示肯定,但也面臨一些難題,包含:服務使用者不清楚照顧工作而要求過多的服務、族群屬性差異影響居服工作、年輕人不願屈就居服工作等。(二)居服員

在溝通、族語及照顧技巧等專業能力獲得族人信任,且在地人服務長者終究能得到族人認同。不過,原鄉陡峭地理環境讓居服員處於高風險,至今仍難克服。(三)居服員在服務過程的壓力,包括:長者與家屬對居服制度認識不足而苛求業外服務、遭受語言或肢體暴力及新案家質疑專業等。凡此,常導致居服員身心俱疲,而居服員常尋求督導、親人、朋友的情緒支持,有時有透過聽音樂、看電視及唱歌抒解身心壓力。依此,本研究建議分兩項說明:(一)政策面的改善:1.強化居服業務的宣導、2.增加專業培訓機會、3.加碼獎勵制度、4.建構完善職場安全、5.重視及傾聽一線人員的聲音、6.提升居服工作的專業地位、7.培植部落長照組織。(二)實務面的改

善:1.長照組織應協助居服員舒緩壓力和提供職場願景、2.增進居服員的多元文化能力、3.強化在地人服務在地人之文化安全的優勢、4.職訓納入族語培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