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寫的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和馬翠華的 法律與生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行政院公報資訊網也說明:現行勞工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係以法律附表形式訂定,修正時須經修法程序始能施行。鑑於近年來失能項目因醫療技術發展逐漸變動,為適時保障被保險人權益,爰修正勞工保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泉 和新文京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藍科正所指導 鍾昀樺的 勞保失能給付申請爭議之探討:以胸腹部臟器為例 (2017),提出勞保殘廢給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保、失能給付、合理治療期、胸腹部臟器失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楊太宏所指導 黃政旭的 工業安全風險因素之分析與探討-以電線電纜公司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模糊德爾菲、層級分析法、詮釋結構模式、分析網路程序、工業安全風險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保殘廢給付的解答。

最後網站失能給付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則補充:2020年9月18日 — 4. 98年1月1日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條例施行後,失能給付是否只能按月領取? 5. 被保險人請領失能年金給付,如有配偶及子女,是否可加發眷屬補助?加發條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保殘廢給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為了解決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作者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 這樣論述:

  以前加班是領加班費,修法後只能選補休?   延長工時的加班費,例假、休息日跟平日的算法都一樣?   謬論一   休息日加班現採「核實計算」,休息日只來工作一小時後請病假,只給一小時休息日延長工資即可?   A:錯,後續未工作的約定時數,則須依該假別及時數給薪!   謬論二 公司不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嗎?   A:錯,公司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只是資遣的原因及理由,不可以是因為該女性員工懷孕而資遣。   謬論三   勞工已於工會、漁會加保或已加保農保,就不用再加保勞保?         A:錯,只要是受僱勞工,縱使短暫工作,還是為其加保勞保。   謬論四  

論件計酬工,不適用一例一休制度?                        A:錯,論件計酬工一樣適用。   謬論五    勞資會議有開就好?         A:錯,勞資會議開會仍需遵守「勞資會議實施辦法」所定事項。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不論是休息日加班費的計算,還是在職災問題上勞工的權益及雇主的義務,都有詳細的計算與說明。熟讀本書,您也可以變成勞資專家。

勞保失能給付申請爭議之探討:以胸腹部臟器為例

為了解決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作者鍾昀樺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胸腹部臟器失能請領爭議為例,探討申請過程。研究方法以質性訪談為主,受訪者有被保險人、勞保經辦人、醫師、勞保局與勞動部等共13位,於2016年12月起至2017年5月進行訪談;主要發現如下:胸腹部臟器之合理治療期合理性、實務執行、法令間競合等對被保險人有不利對待。其次失能診斷書與標準表之胃全切規定不一,致醫師認知有誤使其延後診斷書開立,申請者權益受損。再者請求權之有效有不同解讀,形成請領時點與申請者之生命存續產生競賽。又年金實施後產生競合,被保險人權益行使面臨程度之約束。最後因爭審流程之過程繁複,勞保業務經辦人會因自身立場之不同,進而產生協助處理態度也不同。本文建議被保險人多接觸勞動法

規,權益行使要積極應對。醫事機構與其人員強化勞保智識之涉取,失能診斷書開立之期間宜縮短與盡速交付。勞動部宜動態檢討政策與實務之矛盾,對於業務經辦者工作養成宜深入且持續,與醫療主管機關衛福部共同推動跨部會合作並培養長期夥伴關係。勞保局應立即修正診斷書使與給付標準呈一致性,診斷書發放宜採使用者付費,採用電子診斷書與醫事單位定期溝通。

法律與生活

為了解決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作者馬翠華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淺顯易懂,各章均有豐富且生活化的案例,引導讀者以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了解法律對生活各種層面的影響,適合做為大專院校法律通識課程教材。   全書共有11章,第1章介紹憲法,第2到4章闡述行政法、刑事法、民事法,第5到7章探討性別平等與性騷擾、海洋法、勞動基準法與勞動事件法等,第8章介紹與台灣較為相關的東協國家法規,第9到10章討論消費者保護及職業災害相關法律,第11章是綜合的案例探討。   各章先整理法律重點,建立概念,接著進入案例探討,每個案例先帶領讀者釐清案件問題所在,再進一步從法律層面分析此案例是否觸法?以及為何觸法?   章末均有習題,並於書末

提供各章習題解答及部分習題解析,不僅適合做為大專院校課程教材,也方便自學讀者。有志參加國考的考生,可藉由本書完全實務面之案例作為引導,結合理論與實務,達到考用合一之成效。  

工業安全風險因素之分析與探討-以電線電纜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勞保殘廢給付的問題,作者黃政旭 這樣論述:

我國從農業社會漸漸的轉變成為工商業社會,並使台灣經濟也隨之蓬勃發展。然而,隨著經濟的成長與工業化高度發展,製程技術日益更新,生產規模次漸擴大,但常因設計或管理之失當、人為操作疏失、儀器裝置異常等因素造成工業災害,其危害性亦隨之產生。根據勞工保險局的統計,我國2011年全產業職業災害的人次為11492人,其中又以製造業的6642人及運輸及倉儲業的1195人為前兩名,而屬於製造業的電線電纜產業如同其他的行業一般,職業災害的發生也時有所聞;以我國2011年勞保殘廢給付職災類別分析,電線電纜所屬的製造業勞保殘廢給付即佔 58%,是屬於職業災害發生最頻繁的產業。如何維護勞工的工業安全與健康並減少職業傷

害的發生,降低工業的災害,已成為現代企業必須面臨的課題。因此本研究經由文獻蒐集及探討,了解電線電纜產業勞工職業上可能面臨的工安災害因素;利用模糊德爾菲法結合專家意見,歸類導致發生工安災害之四項構面下的主影響準則作為探討基礎,分析得到14項主要影響準則,建立影響工業安全風險之層級構面及準則,再藉由層級分析法評估各準則間相對重要程度。結果得知環境因子、教育訓練、危害管理為發生工業安全風險關鍵因素。但因層級分析法未考慮跨構面準則間相互影響關係,因此運用詮釋結構模式找出相互關係並建構分析網路程序法,結果得知設置工業安全衛生人員、標準作業流程、使用前測試為降低工業安全風險關鍵因素,最後本研究將重要因素提

供個案公司作為改善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