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重大傷病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一期癌症重大傷病卡也說明:只要確認罹癌(切片報告證實有惡性腫瘤且非原位癌),大多醫院都會協助辦理重大傷病證明,會直接註記在健保IC卡上。有重大傷病證明後,你的癌症相關就診 ...

崑山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高子荃、林清泉所指導 李依潔的 實物給付型重大傷病保險購買決策 -C保險公司之實證研究 (2021),提出原位癌重大傷病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實物給付、重大傷病保險、基因檢測、購買決策。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永源所指導 李日騰的 乳癌乳房攝影篩檢之成本效果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乳攝影篩檢、成本效果分析、遞增成本效果比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位癌重大傷病卡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3 防癌險規劃:重大傷病+防癌險才是最佳組合!則補充:重大傷病 險理賠非常乾脆,如果投保100 萬,理賠就一次理賠100 萬,不會只 ... 重大傷病的保障範圍廣,對於惡性腫瘤都會理賠,但容易治療的原位癌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位癌重大傷病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物給付型重大傷病保險購買決策 -C保險公司之實證研究

為了解決原位癌重大傷病卡的問題,作者李依潔 這樣論述:

本研究透過C公司建置的資料庫,取得2000年至2022年共1509位保戶的相關資訊,參考過去研究,將資料庫中之次級資料分為客戶基本資料、理賠經驗、購買行為與經驗及行銷服務等四個構面來探討實物給付重大傷病保險之購買決策與投保金額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以全部樣本分析未婚、有家族病史與五年內有購買保險經驗的被保險人購買意願較高;職業類別風險越低、五年內有購買保險經驗的被保險人對投保金額有正向影響。此結果顯示相較於沒有購買的保戶,單身且有家族病史的保戶,對於基因檢測實物給付保險的購買存在逆選擇的現象。另外,針對已投保的保戶分析,一年內沒有購買保險的經驗與有申辦行動服務,對實物給付保險之投保金額有

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建議保險公司在實物給付型重大傷病保險草創階段,其行銷策略可以一方面透過業務員針對單身、職業風險低、家族病史、最近一年內沒有購買經驗但五年內有購買經驗的客戶進行招攬,另一方面則透過APP行動服務向客戶傳達商品相關資訊,如此雙管齊下,讓客戶對實物給付的概念有深入的認識與更多元的選擇。

乳癌乳房攝影篩檢之成本效果分析

為了解決原位癌重大傷病卡的問題,作者李日騰 這樣論述:

摘 要研究目的一、探討曾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與未接受篩檢的成本。二、探討曾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與未接受篩檢的效果。三、探討曾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與未接受篩檢的成本效果遞增成本效果比。研究方法本研究為類實驗設計,採用回溯性次級資料分析法,利用健保百萬歸人檔資料庫,採用2010年度百萬全國抽樣歸人檔資料為資料來源,研究對象為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底診斷乳癌、乳房原位癌個案共3047人,將參與此研究的乳癌及乳房原位癌患者分為二組:1.為住院前乳房攝影篩檢患者2.住院前未接受乳房攝影篩檢篩檢患者;分析乳房攝影篩檢在乳癌乳房原位癌病患的成本與效果。本研究利用住院以及門診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承保資料

檔、重大傷病證明明細檔,串聯檔案及資料處理後,對本研究探討篩檢組及未接受篩檢組的乳癌、乳癌乳房原位癌病患經二項對數回歸分析進行一比一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後進行成本效果分析之比較。研究工具為SPSS 22統計軟體執行統計分析,分為描述性統計(包括平均值、標準差、次級分配及百分比)與推論性統計(包括卡分檢定、t檢定)之統計進行資料分析及驗證假說。最後針對兩組-篩檢組及未篩檢組進行成本與效果分析比較,並計算乳房攝影篩檢之遞增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 effectiveness ratio, ICER) 。研究結果(1) 20

07-2012年 乳癌以及乳房原位癌患者共3047人,其中篩檢組991人,未篩檢組2056人。經二項對數回歸分析進行一比一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消除年齡及共病差異後後篩檢組991人,未篩檢組991人。(2) 成本探討,篩檢組總醫療費用為485051.3199點,低於未篩檢組為527512.2977點,相差42460.9778點。F = 3.133, p= .077,未達顯著差異。以年齡分組比較,50-69歲組,篩檢組每人平均總醫療費用為469192.6986元,低於未篩檢組為550999.6967元,F = 8.150,p = .004,5

0-69歲篩檢組每人平均總醫療費顯著低於未篩檢組。45- 49歲組,篩檢組每人平均總醫療費用為416608.9849元,低於未篩檢組為456911.1550元,F = .871,p = .351未達顯著差異。50-69歲實施乳房攝影篩檢對降低每人平均總醫療費用較為有利。(3) 效果比較,在診斷原位癌方面,篩檢組原位癌佔13.52%,未篩檢組原位癌佔5.85%,卡方值為33.31 p值:.000,篩檢組原位癌比例顯著多於未篩檢組。以年齡分組比較,50-69歲組,原位癌佔9.44%,篩檢組乳房原位癌佔14.00%未篩檢組原位癌4.86%卡方值為17.091,p=.000 篩檢組原位癌比例顯著多於未

篩檢組。45-49歲組,原位癌佔11.78%,篩檢組乳房原位癌佔14.57%未篩檢組原位癌佔9.00% 卡方值為2.981 p值:.084,篩檢組原位癌並無顯著多於未篩檢組,50-69歲實施乳房攝影篩檢對早期診斷出乳房原位癌顯著有利。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顯示有乳房攝影篩檢50-69歲之女性無論在乳房原位癌比例、住院中存活率、以及之後醫療資源耗用均顯著優於未篩檢組。同時乳房攝影篩檢在50-69歲之女性效果較45-49歲女性為佳。建議:以政策制定者角度而言,提供更多資源在提高50-69歲之女性參與乳房攝影篩檢比率較符合成本效果。關鍵詞:乳房攝影篩檢,成本效果分析,遞增成本效果比(I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