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imCollins寫的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企業為何走向衰敗,又該如何反敗為勝(暢銷新裝版) 和詹姆.柯林斯的 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暢銷新裝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產品公告】默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Merck & Co., Inc. - 台新銀行也說明:【產品公告】默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Merck & Co., Inc.,股票代碼MRK )宣布將於2021/6/3進行股票分拆。 回列表. 2021/05/27. 親愛的貴賓客戶,您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遠流所出版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馬嘉應所指導 陳佩姵的 生技產業之資訊透明與股價關聯之研究 (2021),提出台灣默克股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訊透明、臨床試驗、事件研究法。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連志誠所指導 林奇亨的 結合資料探勘技術與基因演算法預測股票市場買賣信號以提升投資效益-以道瓊指數成分股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基因演算法、支援向量機、隨機森林、技術指標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默克股票的解答。

最後網站選台灣而不選韓國? 因台積電的這個要求竟吸引德國半導體 ...則補充:德國半導體材料大廠默克在高雄打造的半導體園區(Merck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Mega Site)昨日動土,新廠佔地15公頃,此園區預計2025年陸續落成,總投資金額達170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默克股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企業為何走向衰敗,又該如何反敗為勝(暢銷新裝版)

為了解決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作者JimCollins 這樣論述:

當世界失控時,你更要戒慎恐懼。 以衰敗者為師,是企業從A到A+的關鍵!     當世界經濟巨幅震盪,A+企業能挺過風暴,還是就此一蹶不振?如何知道看似光芒萬丈的企業領頭羊,其實已經開始走向衰敗?     A+企管大師柯林斯著手探討最偉大企業走上失敗之路的歷史證據,試圖解答下列問題:   ●企業衰敗過程是否有清楚的階段?如果有,能否及早察覺敗象?   ●一旦走下坡,是否還有扭轉頹勢的機會?   ●如果能夠扭轉乾坤,又該如何逆轉勝?     他深入分析由盛而衰的企業,研究為什麼即使A+巨人有時也難逃衰敗的命運,最後歸結出企業衰敗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成功之後傲慢自負   成功往往令卓越企業盲目。但當人們變得傲慢自大,認為自己理應成功而忽略了當初之所以成功的背後因素,那麼企業便是邁向衰敗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多、更快、更大   第一階段的傲慢直接導向第二階段,當企業走到這個階段,便失去了原本有紀律的開創力,也就是當初令他們躍升到卓越的特質,反而不知節制的跳進不擅長且無法達到卓越水準的領域,或放棄了對卓越的堅持。     第三階段:輕忽風險,罔顧危險   跨入第三階段表示內部已出現警訊,但由於外部成果依然亮眼,以致對惱人的數據置若罔聞。此時領導人開始輕忽負面警訊、放大正面數據,

他們開始冒進,不但承擔了過高的風險,還拒絕正視冒險的後果。     第四階段:病急亂投醫   面對日漸累積的危險和日益增高的風險,這時領導人是病急亂投醫,還是重拾紀律?病急亂投醫的公司可能就落入第四階段,情急之下可能改聘魅力型領導人、採取未經檢驗的大膽策略、推出轉型計畫、展開企業文化大革命……,一開始的行動或許能帶來正面效果,但終究無法持久。     第五階段:放棄掙扎,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   到了這個階段,一路累積的失敗結果和昂貴的錯誤行動嚴重侵蝕公司財力,有些公司日漸沒落,甚至遭淘汰出局。     只要及早了解衰敗的徵兆,便可以讓健康的企業知所警惕,讓正在走

下坡的企業及時踩下煞車,甚至重整旗鼓後,變得更加健康茁壯!投資人亦可透過五個階段的判斷準則,評估大環境下的公司現狀,同時警醒自己,是否為了追求獲利而輕忽風險,定斷出一個不落入衰敗的投資策略。   強勢推薦     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花梓馨(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推薦書評     透過本書的解析,可以讓你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多點心

思……提升你在經營上的敏感度,提早警覺與掌控。──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成功無法複製,失敗卻能避免!柯林斯的提醒,一直是我經營事業的準則。──花梓馨(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是柯林斯著作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如果說柯林斯的前幾本書寫的是企業經營的Do's,那麼本書寫的就是Don'ts,企業領導人應該時時溫習。──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在柯林斯的著作中,我認為八百萬台灣股民最需要讀的就是這本書。──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最聰明的人,就是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的人。──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這本書裡所提的每個例子,都是我向失敗借鏡的絕佳教材。──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保持高績效的其中一個關鍵就在於了解為何卓越公司不再卓越。最好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而不要無知地重蹈覆轍。——柯林斯

台灣默克股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我又看到覺青們額手稱慶......等等,以覺青的國文能力可能看不懂成語,我要改成:【今天我又看到覺青們說好棒棒,我國大陳時中部長昨天一抱怨,立刻德國的BnT就低頭說願意賣給台灣疫苗啦啊哈哈哈,果然我們是被上天祝福的!】

但是等等,覺青是不是英文跟邏輯都不好啊?昨天因為陳時中上電台抱怨之後,消息上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標題說的是:【Taiwan accuses China of blocking efforts to buy Covid vaccines】,台灣指控中國阻擋購買疫苗的動作!而且內文裡面非常特別,陳時中並沒有指名道姓說是中國,反而是一個自稱有參與台灣疫苗採購的匿名資深官員說是中國復星在最後關頭介入。可是文末陳時中又說他認為上海復星透過跟台灣的商業管道接觸以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沒甚麼好指責的。【There is nothing to say against Fosun protecting their commercial interests】。

而且該篇報導最後有說撰稿記者詢問了BnT的亞洲公關公司、詢問了復星、詢問了中國政府都沒有回應。

所以後續Bloomberg和路透社的記者才會繼續去追問,不是甚麼陳時中逼著德國公司必須要回應好嗎?

十小時之前路透社才寫出了報導獲得了回應。但原文並沒有說得很明確,沒有像台灣這邊忽然之間大肆慶祝說對方已經答應要賣給我們了,原文沒說啊!老是這樣腦補會讓大家有錯誤期待啊!

因為BnT的回應非常官樣文章而且小心,【“BioNTech is committed to help bringing an end to the pandemic for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and we intend to supply Taiwan with our vaccine as part of this global commitment. Discussions are ongoing and BioNTech will provide an update.”】(BnT努力協助全球的人們結束這場疫情,而我們打算要提供疫苗給台灣,成為我們這個努力的一部份。我們還在持續議約,而稍後BNT會提供更新的消息。)

ㄟ,內文的進度跟之前台灣CDC的抱怨一樣,對方有意願,但是還在議約啊!沒有像很多媒體所寫的甚麼突破中國封鎖,抱怨有效,BnT承諾銷售疫苗給台灣,根本沒有這樣的文字啊!BnT沒有承諾任何事情啊!現在是不是高興得太早了,台灣的防疫成就是靠擔心太早,不是靠放心太早而獲得的啊!大家是不是忘記了這個教訓?!

而且路透社的內文還強調了一件事,上海復星為了買疫苗和獲得大中華區代理權,花了八千五百萬美金,更注資五千萬美金成為擁有德方BnT 0.7%股票的股東!媽呀!這下子BnT不就是中資了嗎?這樣他的疫苗我們到底要不要用,能不能買啊?

另外,根據聯合報跟中央社的報導,在今年二月三號的時候:【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副主任江正榮今天在「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研討會中表示,指揮中心不只和輝瑞及BnT、莫德納(Moderna)、阿斯特捷利康(AZ)洽談疫苗,檯面下也正和嬌生(J&J)、默克(Merck)、諾瓦瓦克斯(Novavax)接觸。】但是等等!我看了覺得有甚麼不對啊!CNN在一月二十五號的時候就報導了【Merck stopping development of its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s】,因為研發出來的疫苗效果不佳,所以他們已經轉而開發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了。已經新聞報導出來九天的事情,怎麼會疾管署的疫苗專家會不知道呢?這樣是不是太尷尬了?

好啦,最後在減肥的 @謝曜州 特別強調,他今天還可以談談香菜小編治國的部分,還有他特別強調要吃沙拉不要放醬!囉哩巴唆點了一堆!多運動不就好了嗎?囉嗦~~~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補上一堆新貨到啦)

本日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e9Xbzj
https://reurl.cc/3NOAX0
https://reurl.cc/bz7bVv
https://reurl.cc/jql4WZ
https://reurl.cc/6yN4vM
https://reurl.cc/5oMLvV

生技產業之資訊透明與股價關聯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作者陳佩姵 這樣論述:

從國外的大型企業安隆、默克藥廠,至國內近期的康友、浩鼎、基亞等,這些國內外企業引起的爭議,皆使得投資人對企業所揭露的資訊產生懷疑。生技產業為近年發展的重點產業以往的財務報表已經無法表達出投資人所需要的完整內容和資訊的即時,且因公司的資訊投資人取得上易受到時間和成本的限制,無法取得完整的資料,所以管理階層和投資者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的現象。本研究探討從臨床試驗結果發布股票價格、交易量變動去分析是否存在消息比市場先行,並從大股東持股價量的變動去觀察市場是否存在資訊揭露不對等。 以台灣上市櫃生技醫療發布臨床試驗結果之公司為樣本,以事件研究法確定事件日及事件期,並使用傳統t值檢定對樣本進行實證分析

。研究顯示,新藥公司臨床試驗發布日前後,股價產生異常報酬,股票產生異常交易量,大股東以及投資市場主力大戶持股股價及交易量,產生異常報酬以及異常交易量,顯示出有消息比市場先行,臨床試驗結果發布存在資訊揭露不對等狀況,投資人應充份了解產業資訊,審慎判斷謹慎投資 。

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暢銷新裝版)

為了解決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作者詹姆.柯林斯 這樣論述:

  「優秀」是「卓越」之敵!   這不只是企業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人類共通問題。   全球狂銷超過2,200萬冊經典鉅作,   帶領企業與個人看見盲點、邁向卓越!     全球企業推崇影響最深商管書   ●亞馬遜總裁貝佐斯採用《從A到A+》中的原則,建立組織營運的良性迴圈,造就今日的亞馬遜奇蹟。   ●英特爾、蘋果、微軟、星巴克、嬌生等知名公司深受本書影響,推動企業改造。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盛讚:   這部經過嚴謹研究、寫作又極出色的著作,推翻了許多目前流行的管理概念──從吹捧超人執行長、崇拜資訊科技到購併熱等。平庸的公司或許無法靠這本書提升競爭力,但本書應該能幫助

已具競爭力的公司躍升至卓越境界。     柯林斯花了五年時間,從1435家企業篩選出11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抽絲剝繭分析之後,透過本書指出他們成功的關鍵與祕訣,這些祕訣包括:     ●第五級領導:能推動企業邁向卓越的領導人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他們通常沉默內斂、不愛出風頭,甚至有點害羞,謙沖為懷的人格特質和不屈不撓的專業堅持齊集於一身。   ●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麼:柯林斯團隊原以為「從優秀到卓越」的領導人上任之初,一定先提出新願景、新策略,卻發現他們忙著找到適合的人上車,請不適任的人下車,並且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然後才釐清該把車子開往哪個方向。   ●面對殘酷現實,但絕不喪失信心

:所有從「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邁向卓越之路,都先從誠實面對眼前的殘酷現實開始。因此,領導人必須塑造能聽到真畫且不掩蓋事實的企業文化。   ●刺蝟原則:從優秀躍升到卓越,必須以能反映三個圓圈交集的簡單概念來取代原有的核心事業。刺蝟原則不是目標、策略或意圖,而是深入的理解。   ●強調紀律的文化:當有紀律的文化和企業精神相結合時,就能點石成金,創造卓越的績效。   ●以科技為加速器:「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對於科技的角色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柯林斯發現,「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會把科技當做動力加速器,而不是啟動器。   ●飛輪和命運環路: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轉變的過程好像無休無止

地推著巨輪朝一個方向前進。     這些祕訣不僅是從優秀到卓越的恆常法則,而且是可以學習的。任何組織都有可能變成卓越公司,只要用心研讀本書,就會找到許多可以應用於公司(無論公司大小或新創公司)及個人生涯規畫的實用法則。價值投資人更可以依循這些法則,進行「人」、「能力圈」及「護城河」三項選股要素的質化分析,找到最具潛力成長標的。 得獎紀錄   全球狂銷超過2,200萬冊,好書認證獎不斷   ●《哈佛商業評論》年度好書   ●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   ●台灣經濟部「金書獎」 卓越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Jenny Wang(JC 趨勢財經觀點創辦

人)   Mr. 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丁菱娟(新創團隊導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于為暢(資深網路人、個人品牌教練)   艾蜜莉(財經作家)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林以涵(社企流執行長)   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洪雪珍(斜槓教練)   張孝威(竹科廣播董事長)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鄭志凱(矽谷Acorn Pa

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   盧世安(「人資小週末」專業社群創辦人)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優秀,是卓越的敵人。當現狀不錯時,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現在的方法是最好的,甚至是業界最優秀的,這時你很難再聽進任何建議,甚至失去了成長的動力,結果就是遲早有一天將會被超越。   《從A到A+》並不是教你如何選出好的投資標的,具備了書中提到的能力特質也不保證企業未來必然卓越。我認為它最大的價值是透過大量的研究傳承經驗,幫我們避開前人的錯誤,找到自己忽略的盲點。     丁菱娟(新創團隊導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當年《從A到A+》這本書問世的時候,幾乎是每家公司領導人必讀的一本教科書,也是企業讀書會上指定的長青書。   讓我思考如何成為一家有願景、理念和價值觀的公司,並開始著手建立企業文化,這本書幫助我在經營公司上獲得很大的啟發。   很高興這本書能夠重新改版,讓新世代的年輕人有機會閱讀。好的書不會消失,也不退流行,它永遠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想要追求好還要更好的人。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柯林斯的研究與思想,在我學習成為第五級領導人的路上影響甚鉅。他的三環交集、推動飛輪、人才優先、面對殘酷現實等世界觀,是我每天思考策略、決定工作先後最仰賴的心理模型。從十

八年前第一次擔任新創中國分公司總經理,到後來創辦 AppWorks,到現在接手市值四千億的台灣大,《從A到A+》一直在我身邊,陪著我成長。     林以涵(社企流執行長)   社企流的使命,在於打造華文界社會企業的知識中心與交流平台,用商業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為了能夠永續發展,《從A到A+》中追求卓越的概念,一直是我們凝聚團隊共識的思考基礎與行動原則。   在創立第二年,我們決定從志工組織轉型為公司,當時正是以刺蝟原則為核心,試圖找出自己有熱忱、擅長又能專精的事。但如何驅動社會創新,「找到對的人」就非常重要。   我也非常認同柯林斯說的,在內部建立強調紀律的組織文化,一方面讓員工承

擔責任,但又能享有充分的自由度。尤其我們是一個小型公司,合作對象多為大型企業,如果缺乏紀律,就無法獲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隨著時勢潮流發展與環境變化,我們每年仍會定期自我檢視,致力發揮最大的社會影響力。     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從A到A+》探討了企業成長到巔峰的過程及必要條件,也就是十一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關鍵密碼,記得出版當年也是太毅國際從深耕多年的新竹即將北上的高速成長時期,當時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並奉為公司二○○三年戰略圭臬。實證結果,十五年後我們成長四○○%,並且連續十年成為台灣最主要的企業培訓提供者。這段時間,我們走過順風順水也曾低谷徘徊,因此更能以此書實踐者的身

分來推薦。   時代變遷快速,帶來眾多機會和威脅的焦慮感,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甚至確保自己奮力抓緊時代的潮流,還不如好好審視自己的優勢與資源,清晰公司的定位與戰略(初心),掌握從優秀到卓越的原則,邁向企業願景。     洪雪珍(斜槓教練)   我做了一年斜槓教練,已經有三千人來上過我的基礎課、三百人跟我學習實做的要領。其中我有一個發現,一般人會羨慕多才多藝的人,覺得他們比較優秀,可以拉出不僅一根斜槓,多角化經營生涯,成功機率較高;但奇怪的是,最後成功的竟然比較多是具有一項才藝、起步只做一項斜槓的人。為什麼?   多才多藝的人像是狐狸型,看似選擇多,但是會有選擇困難。就算先選擇一個項目去做,在

經歷挫敗時,會順勢閃躲到其他項目,無法專注其中一項全力以赴,反而無法卓越,不易成功。   相反的,只有一項才藝的人屬於刺蝟型,只能做一種斜槓項目,一開始容易聚焦,不致三心二意。在遇到困難時,由於只有一條路可走,便會想盡辦法尋求突破,比較容易從優秀到卓越、從A到A+。   所以從我個人教斜槓的實務來看,非常同意柯林斯說的,不論上班找工作或下班後做斜槓,都要找到最有熱情、最有技能、最能獲利的經營項目,不滿足於優秀,而是追求卓越。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從A到A+》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商業書,也一路對我的經營影響深遠。   很高興這本書又要重新出版,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好好閱

讀這本好書,提升個人領導特質,建立企業飛輪,最終走向卓越!     鄭志凱(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   《從A到A+》出版接近二十年,可以說是經營管理書籍的常青樹。只是當初選入樣本的十一家卓越公司有一家倒閉,一家曾被政府接管,一家遭併購,一家股價只剩十分之一。可見即使卓越,也不能保證企業長生不老,逆轉技術或市場的典範轉移。   長生無門,健康依然有道。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基本功,都是企業的健康之道。諸如:人比事重要,該學習刺蝟的專注,要像飛輪般不斷累積動能,並以科技來加速等。儘管時隔多年,仍然歷久常新,值得台灣大小企業的經營者參考。     盧世安

(「人資小週末」專業社群創辦人)   《從A到A+》是影響我最多的企管書之一,而在本書眾多嚴謹繁複的概念中,「飛輪效應」則是影響我最深的一個概念。因為企業經營在「策略管理」層面上,所需要的有機的、動態的多元核心商業發展連結,都在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充滿實踐挑戰的飛輪效應展示中表露無疑。我個人認為,考驗一本書的經典價值有個很簡單的判準,那就是在跨世代多變的環境遷移後,書中的「洞見」能否經得起考驗,應用在新世代與新事物進行解析的框架詮釋力。而更重要的是,當你因這本書而思考得愈多時,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愈能感受到它跳脫於嚴謹的論述之外,有股強大的力量催促自我提升。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   本書繁中版發行至今約二十年,它陪伴我度過在外商業務工作期間最辛苦卻值得回憶的六年。   每當覺得業績夠好、可以停歇時,「Good to Great」不斷在我大腦盤旋,最後幫助我攀登最高山峰,讓我得到「全球總裁獎」的殊榮。   如今離開大公司,我刻意保持小規模,因為「小,是刻意的」,我用小組織博取高影響力,用的就是「有紀律的專注」這項書中法則。   這是一本隨時看都不會太遲的好書。  

結合資料探勘技術與基因演算法預測股票市場買賣信號以提升投資效益-以道瓊指數成分股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默克股票的問題,作者林奇亨 這樣論述:

摘要 IIIABSTRACT V目錄 VI圖目錄 VIII表目錄 IX1. 緒論 1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2 研究架構與流程 22. 文獻探討 32.1 技術指標 32.1.1 技術指標相關文獻 42.2 資料探勘 42.3 決策樹 52.4 隨機森林 52.4.1 隨機森林相關文獻 52.5 支援向量機 82.5.1 支援向量機相關文獻 82.6 基因演算法(GA) 92.6.1 基因演算法相關文獻 103. 研究方法 123.1 研究設計 123.1.1 個股數據蒐集 123.1.2 統計數據分析 133.1.3 技術指標 133.

1.4 隨機森林 143.1.5 支援向量機(SVM)與建構模型 143.1.6 利用基因演算法(GA)進行參數最佳化 143.2 個股操作策略-KD 超買超賣操作策略 153.2.1 KD指標公式 153.2.2 KD指標運用方式 163.3 績效比較 163.3.1 績效比較基準 164. 研究結果分析 184.1 道瓊成分股實驗分析 184.2 道瓊成分股實驗結果彙總 215. 結論 25參考文獻 27附錄-道瓊成分股詳細實驗結果 3001. 微軟MSFT 3002. 蘋果AAPL 3003. 摩根大通JPM 3104. 嬌生JNJ 3205. 沃爾瑪

WMT 3306. VISA V 3407. 寳鹼PG 3408. 埃克森美孚XOM 3509. 迪士尼DIS 3610. 家得寶HD 3711. 威訊VZ 3712. 可口可樂KO 3813. 雪佛龍CVX 3914. 聯合健康保險UNH 4015. 默克藥廠MRK 4016. 波音BA 4117. 思科CSCO 4218. 英代爾INTC 4319. 輝瑞製藥PFE 4320. 麥當勞MCD 4421. 國際商用機器IBM 4522. 聯合技術UTX 4623. 耐吉NKE 4624. 美國運通AXP 4725. 3M MMM 4826. 高盛GS

4927. 開拓重工CAT 4928. 沃爾格林WBA 5029. 旅行家集團TRV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