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辰漁,張文綺,陳力航寫的 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 和羅承宗的 地方法制的理論與實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地價稅也說明:1 基隆市地方稅延期或分期繳納作業原則 2021/11/09 地價稅科; 2 基隆市社會住宅及公益出租人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自治條例 2021/11/09 地價稅科; 3 基隆市促進民間參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翰蘆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呂育誠所指導 徐浩哲的 地方政府內部跨單位合作之研究:以基隆市執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策為例 (2015),提出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跨單位合作、地方政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林海清所指導 唐興華的 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北部五縣市為例 (2008),提出因為有 地方教育視導、工作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基市清潔隊員集體貪瀆喝花酒收賄1收押5交保則補充:委員名冊&組織規程 · 法規/標準/規範事項 · 檔案下載 · +看更多 · 環境教育 · 簡介 · 環教成果 ... 基隆地檢署調查,基隆市資源回收場清潔隊員集體收賄圖利業者,聲押業者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

為了解決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作者張辰漁,張文綺,陳力航 這樣論述:

☆ 用漫畫把台灣找回來 ☆ 【漫談台灣——通往黎明的路上】系列漫畫第二彈! 台灣始終在漆黑又塌陷的洞窟裡,僅以殘存微光徒手搬運石塊, 試圖在黑暗之中尋找歷史的真相。   人權、自由、台獨皆無罪 大學生的車頭佔領行動   台灣解嚴後捲入惡法「二條一」的獨台會案   冠華始終不懂為什麼阿公的個性會整天疑神疑鬼,吃飯時都必須緊閉門窗,也不懂身為火車站務員的父親,時常訓誡著絕對不要碰政治。直到冠華參與了大學社團的讀書會,翻閱了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   五月九日,中華民國政府調查局違法逮捕了陳正然、廖偉程、王秀惠、林銀福,指稱他們受到史明的資助,在台灣發展獨立台灣會的組織,並以懲治叛亂

條例第二條第一項起訴四人,最重高達死刑,此舉令社會嘩然。   冠華與社團同伴立刻聚集在中正廟靜坐抗議,隨後又展開罷課行動,到了五月十五日便升級行動,串聯各大學罷課的學生,匯集在新落成的台北車站,高舉「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的訴求布條進行靜坐抗議。   在社運界、知識界、政治界的奔走努力與輿論壓力下,兩天後立法院火速廢除了懲治叛亂條例,並釋放了四人。結束行動的冠華,見到原本漆黑的家中也迎來久違的明亮…… 本書特點   ☆從「無花果打字行」到《台灣人四百年史》,那年無法讀台灣史的日子   90年代是個還無法自由閱讀任何台灣史的日子,發生於1991年的「獨台會案」,似乎可以簡化脈

絡解釋成因為觸碰台灣獨立等敏感議題的「台獨案」,但也可以視為中華民國政府的情治機關對台灣民主浪潮與知識份子最後的反撲。而《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這本漫畫,就敘述著當時台灣90年代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主角在大學社團讀書會接觸台灣史,被政府迫使須面對歷史、政治、人性的選擇。其中參雜著解嚴、刑法一百條、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親情理念衝突、台北車站佔領行動、自由、民主、人權還有些許的台灣獨立……   這是一本試圖把「獨台會案」梳理成較輕鬆但不失去史實考證的台灣歷史漫畫。以事件聲援者的視角,去凝視台灣從1949年戒嚴至1987年解嚴後,台灣老中青三代面對白色恐怖、政治話題、台灣歷史的不同態度

,以及如何在解嚴後去面對台灣的新生社會。更希望藉由《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讓親子間促膝交談、同儕間傳遞學習、師生間傳承教育、社會間展開對話,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才能夠繼續向前走。   ☆兼具歷史、編劇、漫畫、考據四位一體的輕.小.書   歷史層面:選擇了台灣近代可能會以「二條一」唯一死刑判刑的「獨台會案」做為故事主軸出發;編劇層面:藉由「獨台會案」的史實基底,進行故事發想,以聲援者的視角進行敘事,再擴充成完整的改編劇本;漫畫層面:以輕鬆易讀的漫畫媒介改編「獨台會案」,並由專業漫畫家親手繪製,重現台灣90年代的台灣街頭景致重現眼前;考據層面:經田調人員根據史實,並專業考證台灣當年的

時空背景,從服裝、飲食、情境、交通工具到日常民生用品皆一一琢磨考證。   《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將過往的歷史事件,進行基於史實的事實改編與專業田調考證,且又不失輕鬆易讀的漫畫形式,把台灣歷史事件做為教育傳承般的撒下台灣漫談種子。   ☆一本獻給「解嚴後世代」與「天然獨世代」無記憶時代的漫畫書   時序回溯到大約30年前的台灣,肅殺氣氛漸緩的90年代,街頭擁有自由的氣息、處處充滿著新奇有趣的事物、歷經完野百合學運、政治也逐漸鬆綁、即將進入網路世代、人們心中懷抱著未來新希望,然而尚有一條惡法「二條一」致使台灣無法實質脫離戒嚴。   《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的故事背

景就發生在這樣的時代,一個解嚴後世代與天然獨世代處於呱呱墜地、尚未懂事甚至從未知曉的年代。這本書藉由漫畫形式凝視過往錯誤、述說歷史事實、傳達台灣意識,喚起過去的歷史事件,與新世代的歷史傳承義務,並試圖以漫畫形式傳達出台灣自由、民主、人權以及台灣獨立的重要性。   《最後的二條一:1991叛亂的終結》僅獻給現在正享受著自由、人權、民主的「解嚴後世代」與「天然獨世代」,期望該世代的青年,能帶領台灣走向未來正確的道路。 專文推薦   「目前地球上幾乎找不到像台灣這樣特殊的存在:幾乎具備一切主權國家條件,卻還不敢大聲要求全世界承認自己是獨立國家。」──苗博雅(台北市市議員)   「戒嚴離現在並

不遙遠,每一個戒嚴對台灣人所種下的創傷仍在隱隱作痛著,要透過訴說與反思,盡可能清創掉殘留的病毒。」──張之豪(基隆市市議員)   「一九九一年的獨立台灣會案,幾乎是情治機關面對民主化浪潮的最後一次反撲,逮補雖造成威嚇,卻也引發學生與社會反彈,更刺激了刑法一百條的廢除行動。」──藍士博(史明文物館籌備計畫協同發起人) 齊聲推薦   A RAY(漫畫家)   Cheap(知名歷史科普Youtuber)   Nagee(台派最愛&統派最恨的漫畫家)   王子碩(聚珍台灣總監)   台灣歷史回憶探險團(台灣歷史粉絲專頁)   朱宥勳(作家)   林莉菁(旅法漫畫家)   鬼門圖文(陰森幽

默系圖文創作者)   魚仔林(勞動服務樂團)   黃敏紅(史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嘉行(焦糖哥哥)   盜哥 Daubro(服務業代言人圖文作家)   幹幹貓(漫畫家)   鄭運鵬(立法委員)   謝東霖(漫畫家)   難攻大士(你哥)   蠢羊與奇怪生物(漫畫家)   魔魔嘎嘎(漫畫家)   按照筆畫排序  

地方政府內部跨單位合作之研究:以基隆市執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策為例

為了解決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作者徐浩哲 這樣論述:

本研究試圖從公共行政的角度,以基隆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策為個案,去探究地方政府內部跨單位之合作。運用文獻分析法,檢視目前跨單位合作的相關學理、既有研究成果,以及現行相關法規,亦透過深度訪談法,探討目前基隆市在執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策時,市府參與單位之間實際互動的情形。其次,將上述兩相對照,分析既有學理與現行相關法規,與實務上執行跨單位合作的政策應用,以歸納出影響跨單位合作的障礙因素與促進因素。同時,納入筆者曾經參與過之〈基隆市社區照顧與關懷服務機制之研究〉與〈基隆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研究〉研究案中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問卷結果,提供民眾的觀點輔以分析。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作

為基礎,檢討提出地方政府內部跨單位合作的展望,一方面檢討文獻概念與實務的落差,另一方面則描繪本研究個案基隆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政策,與地方政府內部跨單位合作未來可能的發展走向,以及針對後續研究者的研究建議。

地方法制的理論與實踐

為了解決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作者羅承宗 這樣論述:

  地方自治乃檢驗一國民主政治是否真正落實,乃至於人權保障機制是否具備時效性的重要指標。過去長久以來,台灣地方自治的運行卻是在悖離憲政秩序下,以行政命令充為規範的時代。直到1999年地方自治法通過施行,才算是地方制度法制化起點。惟由於起步甚晚,諸多亟待探討的法學課題,依舊經緯萬端。   本書集結作者近年於地方法制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探討範圍涵蓋地方人權保障組織、低碳法制、「市長不進議會」府會衝突、管線監理費、博奕公投與賭場法制、原住民文官制度以及地方民代助理費等諸問題。作為擺盪於實務派與學院派間的一介研究者,深感基植於地方實況的地方法制課題研究, 才能益加體現學術生命力。

期待本書出版,能為地方自治法學研究略盡綿力。  

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北部五縣市為例

為了解決基隆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的問題,作者唐興華 這樣論述:

方教育視導人員的滿意度最高,而後依序為省轄市、縣。本研究設定以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作為研究的議題,主要是希望能夠透過研究來瞭解影響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過程係參考相關文獻及瞭解目前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現況後彙整建立研究架構,並以自編「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問卷作為研究的工具,問卷施測對象為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五縣市教育處(局)編制內教育行政人員。本研究問卷回收經資料處理及SPSS套裝軟體以電腦統計分析147人份有效樣本後,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壹、目前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呈現「高」的狀態。 由我國地方教育視導

人員工作滿意問卷之填答情形來看,在八個層面48題中,僅有「薪資福利」整個層面及該層面之「26、29、30選題」,以及「工作績效與專業制度層面之第48選題」落於低指標外,其它44個選題皆落在間隔區分2.51-3.25之「高」指標間。顯見目前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呈現較高的現象。 貳、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對工作滿意八個層面的感受,均有顯著的差異。 依據本研究調查問卷填答選項分析、比例,以及工作滿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在工作滿意八個層面上的感受,均有顯著的差異。其中,以「人際關係」層面之滿意度最高,「薪資福利」層面之滿意度最低。滿意

度由高至低排序為:「人際關係」大於「主管領導」大於「社會地位」大於「工作本身」大於「工作環境」大於「工作績效與專業制度」大於「考核升遷與工作發展」大於「薪資福利」。 叁、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之不同背景變項與工作滿意度,除性別無顯著差異外,其他不同背景變項(年齡、職務、學歷、編制人數、服務地區)均呈現顯著的差異,即: 一、不同性別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均無顯著的差異。 二、不同年齡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僅有社會地位層面呈現顯著的差異。其中,以51歲以上年齡組之滿意度最高,30歲以下年齡組最低。 三、不同年資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

個層面上,僅有社會地位層面呈現顯著的差異。其中,又以服務26年以上之年資組的滿意度最高,5年以下年資組最低。 四、不同職務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僅有工作本身、工作環境、主管領導、人際關係、社會地位、考核升遷與工作發展六個層面有顯著的不同。其中,以教育處(局)長、副處(局)長、主任秘書、專門委員視為同一層級組對上述各層面之滿意度最高。 五、不同學歷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僅有工作本身、工作環境、人際關係、薪資福利、社會地位五個層面呈現顯著差異,以博士學歷對上述五個層面的滿意度最高。 六、不同編制人數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

僅有工作環境層面呈現顯著差異。其中,滿意度最高為36-100人以下編制組,最低為101人以上編制組。 七、不同服務地區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工作滿意度在八個層面上,僅人際關係層面有顯著性,其中,以直轄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