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寫的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2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和張進德的 最新稅法與實例解說:法律邏輯分析與體系解釋(下冊)(十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個人台商匯回境外資金租稅措施懶人包也說明:稅務行政 · 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專區 · 納稅者權利保護專區 · 案件進度查詢 · 常用功能專區 · 行動支付專區 · 防疫期間免出門線上申辦專區 · 資訊圖像化專區 · 檢舉逃漏稅專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亞洲大學 會計與資訊學系 陳瓊燕所指導 洪佳音的 房地合一稅2.0與不動產交易之關聯性-兼論台商資金回台方案之影響 (2021),提出境外資金匯回個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房地合一稅2.0、台商資金回流政策、房地產交易。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林俊宏所指導 劉倩兮的 臺商境外資金匯回與租稅優惠之立法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兩岸經貿、租稅優惠、美中貿易戰、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產業創新條例的重點而找出了 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個人匯回三種海外資金免稅則補充:境外資金 專法上路一年多,已吸引逾2000億元海外資金回台,不過個人匯回資金,其實未必需要課稅,台北國稅局指出,包括過去匯出海外的本金、已完納最低稅負的海外所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境外資金匯回個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2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為了解決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作者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這樣論述:

  2022年新增──   2022年最新免稅額及扣除額   房地合一稅2.0   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   藝術品交易所得分離課稅   民法成年下修至18歲之稅務影響全解析   每年5月你收到稅單會不會心痛?你會不會想要少繳點稅?   你心裡是否有個疑問,每年到底是在繳什麼稅?   多數人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從不採取行動。   本書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   讓你知道個人所得稅制是怎麼一回事,也讓你知道如何合法節稅!   艾蜜莉會計師一次告訴你,25項一定要知道的節稅建議,讓你不繳冤枉稅!   你年年的「痛」和「疑慮」是因為稅制很難、稅法很雜,你搞

不懂,根本無法談論合法節稅這檔事。   因為你不懂,你心目中的節稅方法只有:把所得掛給人頭、多報撫養親屬等,但這些可能是逃漏稅的偏門,你可能一時少繳稅,但可能讓國稅局上門要你補稅加罰金。   本書讓你輕鬆而完整解決上述問題:   用圖來解釋難懂的概念;   用表格、邊欄呈現重要參考資料;   用淺白的文字說明所有重要法源;   用案例來說明規定如何適用。   本書為所有程度的讀者建立清楚的個人稅制系統概念,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你才能知道如何真正合法節稅。   例如,如果你了解個人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你自然

會知道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作者提出25項節稅訣竅,如提高勞保退休金的提撥比例,提撥的部分當年免稅,自然降低你的稅基。到退休領用時,因為你的收入低、稅率也低,自然比現在繳稅來得划算。增加儲蓄的同時,也省下稅金,一舉兩得。   中華民國萬萬稅,所以對個人(自然人)而言,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及贈與相關的稅賦問題,就格外重要,本書各以專章介紹,你的人生一定用得上。   你不愛繳稅,所以你想了解稅,進而節稅;不過稅又很難解,所以你永遠不懂稅,永遠多繳稅。本書讓你打破上述惡性循環。   本書在2018年出版後,廣受好評。由於稅務相關法規逐年修正,

因此2022年針對法條更新進行修訂,並新增專節介紹本年度最新且最重要議題。 本書特色           ◆本書在金融保險機構間造成搶購,因為「沒有想到有結構如此清楚的個人稅法入門」   本書作者經常應邀替銀行理專、保險從業人員及金融從業人員授課,他們需要對與個人相關的稅法有清楚的了解,以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而作者上完課之後,都會有數以百計的購書訂單湧進。原因很簡單,這本書讓非稅務專業人士可以快速搞懂複雜的稅制,提升自己的能力。   ◆圖解重要概念,讓你輕鬆建立正確觀念,不繳冤枉稅!   談論稅的書一定會有類似以下讓人頭腦打結的說明:「個人綜合所得稅採屬地主義,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只要有我

國來源所得者,即有繳稅義務。反之,若非我國來源所得(如台灣人於國外工作所得),則免課我國的所得稅。」   本書也有類似文字,但是涉及重要觀念,皆繪製圖表,讓讀者快速了解。   ◆完整說明個人稅制,讓你的稅法知識超越同儕!   「綜合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分離課稅」,才能構成完整的個人所得稅制。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答人生中不同階段或面向(職涯發展、投資理財、買房置產及財富傳承)所面對的重要財務及稅務議題。     ◆提供個人綜合所得、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傳承(含贈與)四大主題的節稅要訣!   本書提出25項可以運用的節稅建議,例如對房屋賣方而言,若是在2016年前就持有,建議房地拆分價格出

售。由於房地合一新制於2016年才上路,目前多數民眾持有的房地產還是適用舊制。房屋因為逐年折舊而減少價值,而近年來土地的公告現值逐漸調漲,長期持有後,房屋價格占不動產總價的比例通常會降低。因為「舊制」僅對房屋部分課所得稅,如果你持有的「舊制」不動產,購買時有拆分房屋、土地價款,未來賣出時建議拆分房地價格出售。   ◆不當稅務規劃完全解析,教你聰明節稅利人利己!   許多常見的稅務規劃方法,其實暗藏風險。本書在各以專門單元解說。   例如,利用人頭來分散薪資所得、分散股利所得或漏報收入,國稅局已經運用電腦提供異常薪資所得查核清單,對利用人頭列報薪資的公司商號全面選案查核。而一般人的薪資所得水

準不難判斷,因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單位工作。若個人受領薪水每月10萬元以上超過5筆,有違常情。此外,許多人頭與公司股東或員工具有一定的親屬關係(如配偶),且當年度申報所得極低或無應納稅額,若進一步查核資金流程,多半可發現有資金回流的現象。   《洗錢防制法》新制自2017年6月28日施行後,運用人頭帳戶進行租稅規避或逃漏稅,除了可能觸犯《稅捐稽徵法》,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下罰金外,還可能構成洗錢罪。依利用人頭的方式不同,還可能另外涉及違反《公司法》、《銀行法》、《刑法》等,不可不留意。   ◆2022年稅務法規

變動、修訂內容   2022年最新免稅額及扣除額   房地合一稅2.0   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   藝術品交易所得分離課稅   民法成年下修至18歲之稅務影響全解析  

境外資金匯回個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 我非常支持壯大臺灣、投資臺灣的政策目標;然而,此次政府推出的《境外資金回臺專法》,引發社會高度疑慮,包括臺灣透過專法匯回資金與過去匯回資金的差別待遇,以及此些接受高額租稅補貼的資金匯回後,到底會不會涉入炒房?

專法雖有規範匯回的資金五年內不得投資房地產,但投資的標的若為廠房或辦公處所,卻完全沒有禁止移轉之規範;此外,五年後還是可以直接炒房,政府依舊束手無策。

馬政府過去錯誤的政策,已經導致房價飆高,讓台灣的下一代深受其苦。為了不重蹈馬政府的覆轍,專法的設計應全面重新檢討,別再犧牲孩子們的未來。

2. 現行個人於中國的「所得」,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須合併綜所稅申報,適用最高40%的稅率。然而,若依專法匯回,卻僅適用8%的稅率,如符合專法中所認定的「投資」範圍,還可再退還50%的稅款。

離譜的是,依專法所匯回的「所得」未用於合法的投資範圍、甚至去炒房,竟僅須適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中20%的稅率。簡言之,一經專法過水,即使非法,仍可大幅降低適用稅率,等同為少數富人大開後門。這樣粗糙的條文設計,真的有符合專法原先的美意嗎?

3. 為因應美中貿易戰,中國貨品可能透過台灣來洗產地迴避25%的報復性關稅,財政部上週發布新聞稿闡述對策。但查找相關法規,無論是《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或《貿易法》,針對洗產地的罰則皆相當低,僅能罰3-30萬,更遑論若依經濟部國貿局的處分原則,初犯還有可能只是警告根本不用罰。

這樣毫無嚇阻效力的罰則,真的能有效預防可能發生的洗產地行為嗎?我要求各單位不能各行其是、大踢皮球,應嚴肅正視此問題並儘速修正。

房地合一稅2.0與不動產交易之關聯性-兼論台商資金回台方案之影響

為了解決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作者洪佳音 這樣論述:

房地合一稅自2016年起施行五年多來,台灣房地產仍持續高漲。財政部為防杜規避稅負及維護租稅公平,遂進一步推動修正所得稅法,自「房地合一稅1.0」修正為「房地合一稅2.0」,並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本研究欲了解房地合一2.0實施對房地市場之影響。此外,在房地合一稅1.0實施後發生美中貿易戰,引發台商回流,是否抵銷房地合一稅2.0對房價交易的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亦分析台商回台方案與房地交易之關聯性。採用實價登錄之資料,實證分析2016年起至2022年第一季之期間,在控制影響不動產交易相關變數下,探討2.0新制與台商資金回流因素與不動產買賣交易件數及單價變動的關聯性。利用成對樣本t檢定與多元

迴歸分析,探究2.0實施前後與台商資金回流對房地交易之影響。實證結果顯示:房地合一稅2.0前因受國內經濟成長及台商資金回流呈上漲之趨勢,實施後短期內未能如期有抑制房市過熱之效果,且房地合一2.0實施後,房地合一稅之稅收大幅成長,反應短期房價快速上漲之力道比政策還要強。另一方面房地合一2.0也把預售屋換約納入,大多適用45%的稅率,也可能進一步帶動房地合一稅收增加。

最新稅法與實例解說:法律邏輯分析與體系解釋(下冊)(十版)

為了解決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作者張進德 這樣論述:

  本書第一編稅法總論,係從憲法、最新修正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等法律之內容、法理及體系,申論稅法基本原則:(一)租稅法律主義、(二)課稅公平原則,進而申論依法課稅。第二編稅法各論,乃將各稅目法令相關規定及稽徵實務加以彙總歸納,析論各稅捐之構成要件:(一)人的要件(納稅義務人)、(二)物的要件(課稅客體、稅基、稅率、減免)及法律效果,論述清晰,條理分明,由淺入深,並舉釋例闡述,讀者閱之易於瞭解,融會貫通,並得心應手於租稅規劃。

臺商境外資金匯回與租稅優惠之立法分析

為了解決境外資金匯回個人的問題,作者劉倩兮 這樣論述:

自1991年我國政府核准臺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以後,回顧近三十年兩岸經貿,一路走來曲曲折折,從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陳水扁總統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馬英九總統的「擱置主權爭議、共創經貿雙贏」政策、到蔡英文總統的「尊重歷史,求同存異」政策,兩岸經貿政策的變化,顯示我國政府對兩岸經貿政策不同的思維。早年因中國大陸投資成本低廉及其推出的眾多投資優惠政策,吸引不少臺商到大陸設廠,形成「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外銷出口」的三角貿易關係,促使臺商資金大舉西進。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人力、土地成本上漲,對臺商的優惠條件逐年減少,從2007年宣布調降出口退稅、針對勞工權益保障公布實施「勞動合同

法」及調升所得稅率實施「企業所得稅法」,2017年大幅查稅,2018年因科技及智慧財產權議題爆發美中貿易戰,並推高貿易壁壘,2019年香港發生反送中抗議事件,到2020年中國大陸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中國大陸投資環境面臨嚴苛挑戰。雖然美中己達成部分貿易協議,但因近期大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起的經濟及金融恐慌,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可預測的重大變數。在成本增加及分散投資風險的情況下,臺商另尋生產基地以因應投資環境的變動,紛紛將投資設廠移出中國大陸。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適時推出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的優惠政策,希望藉由臺商回臺投資,促進國內生產及強化國內經濟體質。本次研究主

要係探討臺商資金回流之原因是否係因政府推出的租稅優惠或係信賴臺灣完善法治體系,找出吸引臺商回臺投資意願之關鍵因素以及政府應加強改進的方向,使企業根留台灣創造更大的經濟利益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