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上野千鶴子寫的 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東大教授寫給女孩與女人的性別入門讀本 和顧燕翎的 女性主義經典套書: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女性主義經典選讀、台灣婦女運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相關報導 - Yahoo奇摩也說明:最新最豐富的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相關新聞就在Yahoo奇摩新聞,讓你快速掌握世界大事、財經動態、體育賽事結果、影劇圈內幕、社會萬象、台灣在地訊息。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這邊出版 和貓頭鷹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鍾宗憲所指導 徐鈴茹的 蕭颯小說中的「外遇現象」研究 (2021),提出婦女新知基金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蕭颯、外遇現象、場域、人物、女性自覺。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戴伯芬所指導 歐栩韶的 生理假的論述與差異實踐:以第三級產業從業女性經驗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生理假、職場女性、性別工作平等法、母性保護、女性勞動經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婦女新知基金會的解答。

最後網站婦女新知基金會 -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則補充:標籤: 婦女新知基金會 · 【專題報導】疫情衝擊中勞動者甘苦談 · 永鋕不忘性平教育契機就在生活小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婦女新知基金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東大教授寫給女孩與女人的性別入門讀本

為了解決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作者上野千鶴子 這樣論述:

Girls, be ambitious!  從家庭、校園、感情、職場到社會, 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性別議題,妳意識到了嗎?   性別的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 想當全職主婦難道不行嗎? 所謂的「女子力」其實是一種詛咒!? 錯的明明是色狼,為何受害的女性還會被譴責? 女性專用車廂算是一種逆向歧視嗎? 身為女兒就應該負責照護年老的父母? 女性求職路上陷阱一籮筐!? 性別歧視是不是沒有終止的一天?     ‧東大名譽教授、《厭女》作者上野千鶴子最新力作   ‧完整收錄2019年度東京大學開學典禮致詞     書中內容大大突破性別分野,我認為不分性別的青少年都該閱讀,若有父母因為沒有養育女兒就錯過這本

書,那就太可惜了。……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擁有「覺得不對勁」的權利,而且不分性別,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自由選擇,過得自由自在。──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這是一本為女孩而寫的書,家長、老師也應該看一看,沒有集合全宇宙的力量,要達成性別平權的目標,仍會走得跌跌撞撞。……上野教授以女性主義者及教育者的角度,為女孩寫下此書,社會不動,女孩自己動,一代一代地接力打造一個「任何人都不拘泥性別的社會」。──謝美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身而為人,人人都擁有特定的一套生理條件,也必然會發展出與他人相同又不同的生命經驗──真正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問清楚自己想要活出

怎樣的人生?無論那是什麼色彩的人生,只要是全力以赴,必然光彩奪目,也必然會為其他女性帶來光芒,為年輕女孩的未來照見新的道路。──許菁芳(作家)     2019年,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女性主義者暨知名作家上野千鶴子以性別為切入點,在東大的開學典禮上向新生致詞,開頭便提及前一年(2018)東京醫科大學入學考試不公的醜聞──校方為了壓低女學生的錄取率,長期透過人為手法操縱分數使女考生落榜,消息曝光後,頓時輿論譁然。而這樣的歧視與不公平,正是日本女學生所置身的現實。     至於貴為日本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即便沒有這類性別歧視的黑箱作業,隱形的歧視仍舊無所不在。突破重重「男」關、考上東大的女學生比

例出乎意料地只有兩成,東大男學生還會忌憚和自己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優秀女生,只願意找崇拜東大生的外校女子大學生聯誼。在致詞中,上野教授更一針見血地指出,等在所有學生面前的,是「就算努力也得不到公正回報的社會」,不僅努力無法獲得回報,還有更多人(尤其是女性)會在發憤努力之前就被周遭的人潑冷水澆熄了志向。這番振聾發聵的致詞發表後,不僅立刻在日本國內引發諸多迴響,也獲得海外各國的廣大共鳴。     另一個鄰近的亞洲國家南韓,儘管握有先進國家的資源,性別意識卻仍落於人後,不只有82年生的金智英暴露出傳統與保守的側面,性別爭議更在2022年的總統大選中成為關鍵因素,由於性別政策而引起撻伐的尹錫悅

甚至選上了總統。至於台灣,我們有民選的女總統,更有許多女性議員與立法委員,但在乍看女力當道的表象下,卻動輒必須承受針對女性身分的歧視發言與不理性的人身攻擊,甚或淪為家暴受害人。在標榜性別平權的現代社會,隱而未顯的刻板印象和明目張膽的厭女言論卻仍無所不在,不只流露在個人的言行舉止間,也反映在社會風氣與大環境裡。     上野千鶴子教授長年投身性別研究與女性運動,在本書中,她著眼於家庭、校園、感情、職場與社會等面向,透過淺顯易懂的筆法,以一問一答的QA形式回答44道乍看單純卻十分值得深入討論的性別議題,囊括女孩子在成長路上與出社會之際會面臨的各種困境,令人對性別意識有更多的認識和啟發,既是一冊性別

教育的入門讀本,也可以視為一門女性主義的先修課,從學生、教師到家長,人人必修的性別學分。   專文推薦     許菁芳|作家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謝美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誠摯推薦     王如玄|財團法人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   王婉諭|立法委員   李屏瑤|作家   杜瑛秋|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律師娘林靜如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陳怡嘉|作家/教師/學習策略專家   陳珊妮|音樂創作人   張美蘭(小熊媽)|親職作家/閱讀推廣人   張婉昀|Womany女人迷主任製作人   郭葉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覃玉蓉|財團

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番紅花|作家   黃越綏|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作家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依首字筆畫排序)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5星好評     上野教授以女性主義的觀點痛快地一刀砍向男性社會的荒謬!採用一問一答的QA形式,讓讀者不管從哪一篇開始都可以輕鬆地閱讀,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備受好評的東大開學典禮致詞,希望接下來要思考未來方向的中學生與高中生都能讀到這份熱切的訊息。──瑪蒂達圓舞(マチルダ円舞)     我前陣子正在煩惱自己到底算不算是女性主義者,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可以肯定地說自己就是一名女性主義者,這本書給了我這

樣的鼓舞。因為是由上野教授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回答學生的問題,所以不論從哪一題開始讀、想讀幾遍都可以!而且這本書真的很老少咸宜,不僅是青少年,希望大人也可以讀讀看,而且不管是什麼性別都好,真希望那些既得利益者也都能一讀。──松本美優(松本ミユ)  

婦女新知基金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廣告與「Dr. May 美博士」合作播出

痘痘都不會消,卻不知道怎麼辦嗎?🧐
或許你可以試試「B3專業抗痘精華」!
👩‍⚕️百位皮膚科醫師有感推薦
出油、粉刺、痘痘 OUT!
一起擺脫痘痘危肌,有效煥新肌膚!✨
🔗 https://drmay.tw/E4SFY

#DrMay美博士 #危肌處理專家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Dr. May 美博士 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跟蹤騷擾防治法 #跟騷行為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6「美博士抗痘精華」廣告段落
03:10 什麼是跟蹤騷擾行為
04:27 現行法令無法保護被害人
05:54 民團的訴求
07:25 2021年政院版《跟騷法》草案內容
09:06 對《跟騷法》的各種疑慮
10:30 我們的觀點
12:28 提問
11:5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黑毛
|腳本:黑毛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屏東假車禍真擄人命案 凶嫌曾性騷擾死者:https://bit.ly/3blQinc
→立委曾推「跟蹤騷擾防制法」 因認定、執行困難遲遲未過:https://bit.ly/3hgWYH3
→愛慕者死纏爛打逼交往 跟蹤騷擾防制法卻撤回! |行動法庭 第13集:https://reurl.cc/ramkk1
→一次看懂跟騷法!呂秋遠直指要落實可能出現的問題:https://bit.ly/2RgmjWN
→【跟蹤騷擾防制法立法】公聽會:https://bit.ly/2QavWWv
→假車禍真擄人!屏東女慘遭殺害!跟蹤騷擾該立法防制?(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reurl.cc/DvRYeO
→糾纏犯罪防治法草案總說明:https://bit.ly/2RNGyLC
→立法院第 9 屆第 4 會期第 15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https://bit.ly/3hrYwOe
→重案重啟/台大宅王情殺案!當街砍女友47刀、逃死判無期:https://bit.ly/3hh5d5S
→世新情殺案定讞 男大生5年不斷纏戀學妹判刑6年須入獄:https://bit.ly/2RQ2JAz
→台南長榮女大生命案 兇嫌梁育誌性侵殺人棄屍今被起訴:https://bit.ly/33PBYiN
→婦女新知基金會針對4/22政院版草案的回應 :https://bit.ly/3vZA5Md
→政院通過跟騷法草案 8種跟蹤騷擾行為全入罪:https://bit.ly/2R3zz17
→政院版跟蹤騷擾防治法全文:https://bit.ly/3tGwGjR
→【新聞稿】說好的母親節禮物在哪裡?給我反跟騷法 記者會:https://bit.ly/3ydZDaD
→警政署防制跟蹤騷擾案件宣導資料:https://bit.ly/33BoKpx

【 延伸閱讀 】

→《跟騷法》引PTT仇女發言還扯生育率 王婉諭:一點都不好笑:https://bit.ly/3fe5lQS
→「跟騷法」草案立院初審通過 預防性羈押等9條文待朝野協商:https://bit.ly/3w0TQTH
→V太太:從跟蹤騷擾到少子化,「進步台灣」的厭女反撲?:https://bit.ly/3w3r0BZ
→假車禍真擄人!屏東女慘遭殺害!跟蹤騷擾該立法防制?:https://bit.ly/3o7k9F8
→構築社會安全防護網 :《跟騷法》困境如何解?:https://bit.ly/3uI2KW2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蕭颯小說中的「外遇現象」研究

為了解決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作者徐鈴茹 這樣論述:

蕭颯是臺灣八○年代蜚聲文壇的女作家,她擅以冷靜寫實的筆觸描繪當時代人們在五光十色的臺北都會生活下,所面臨的內在掙扎與精神寂寞。八○年代的臺灣受到工業化的影響,逐漸成為高度消費的工商掛帥社會,而在此一社會轉型期中,價值觀的遽變使家庭型態與人際關係受到了直接的衝擊,「外遇」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社會問題。古繼堂以「擅寫外遇的蕭颯」為標題、陳碧月以「外遇殺手」稱呼蕭颯,均點出了蕭颯對於「外遇」題材的高度關注;劉紹銘則以「時代的抽樣」評論了蕭颯小說的內在意涵與價值。 本研究遂聚焦於蕭颯小說中涉及「外遇現象」的文本,分別從「場域設定」、「人物形象」、「內在桎梏」及「現實意義」等面向來探析其側重於「外遇現象

」題材創作所展現的深刻內涵。蕭颯在外遇事件的場域設定上以「職場」高居首位,正反映了當時受到了社會的經濟重心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化的影響,「職場」上劃分了權力階層後的人際互動模式背後所潛藏的問題,而蕭颯再藉由「外遇者」、「受傷伴侶」者、「第三者」及「旁觀者」的人物外在形象及內在心靈桎梏的刻畫,進一步揭露了潛伏在外遇事件下所深藏的社會共相--人們在高度慾望主宰的精神荒原中迷失茫然,無法找到自我的價值與心靈安適的歸鄉。 而後,本研究將蕭颯個人遭遇婚變的生命經驗與其在小說中對外遇現象的創作表現相互觀照,以此探析婚變事故是否對作家的創作造成影響,發現確實對她的創作意識造成了鮮明的改變,此時,蕭颯對於

外遇題材的敘寫已從反映現實生活中社會問題的流行題材昇化成對內在生命經驗的體現,以此,更全面地探究蕭颯小說中高度關注外遇現象所存有的社會關懷與時代意義。

女性主義經典套書: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女性主義經典選讀、台灣婦女運動

為了解決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作者顧燕翎 這樣論述: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具備家暴法和民事保護令的國家,但台灣,因此性別平等了嗎?   2019年性平處依據世界銀行統計數字,推估台灣性別平等居亞洲之冠。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難說台灣已經兩性平權,不妨想想,職場上高階主管的男女比是否相近?社會觀感與期許是否已然跳脫性別框架?甚至近年更掀起了一股厭女風向。看來要向性別平等邁進,大概還有好一段距離要走。   為此,貓頭鷹與台灣婦運健將顧燕翎老師合作推出女性主義三部曲:《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女性主義經典選讀》《台灣婦女運動》。我們相信,真正的觀念翻轉,不只是體制與法律的變革,而是要以「理論」、「經典」和「臺灣婦運」三個方向一同並行,從根基知識建立性別平

等意識。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用「理論」翻轉腦袋、開擴視野   本書爬梳數世紀以來的女性主義理論與婦運行動,歸納為十一種主要流派,剖析其理論內容與歷史歷程,以及不同流派間的相互啟發與激盪。全書由十位長期在婦女運動和女性主義耕耘的本土學者通力合作,不僅引介理論,也省思女性主義的論述和實踐。期待透過本書,我們能以深入且平衡的視角,透視女性處境,並想像和規劃未來。     《女性主義經典選讀》   用「經典」擴充知識,強化思辨能力   本書由台灣婦運健將顧燕翎主編,全書收錄兩百年來51篇重要著作,將其摘譯與改寫。試圖從多面向重現女性主義者的心路歷程和重要論述,不僅有女性主義對父權和資

本主義社會的分析、批判,婦運的軌跡、自省,也包括前瞻性的另類思考和方案。希望給台灣人理解、思索性別議題時,提供一些思辨基礎。     《台灣婦女運動》   在前人奮鬥的道路上,探索性別平等的未來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具備家庭暴力防治法和民事保護令的國家。但這樣的成果,是來自許多人漫長的努力。台灣在1970年代呼應國際婦女運動的聲音,開始注重從女性立場發聲。雖然當時重在呼籲「女子有才」,開發女性對社會的貢獻,未提出「女子有權」,根本性的翻轉傳統社會,卻也因而得到開明保守人士的支持,創造極大的媒體聲量。此後透過開辦《婦女新知》雜誌等刊物,提升對女性自主和平權的認識,正面提倡女性權利。加上後來社會案

件推波助瀾,促使家庭暴力防治法推動。90年代以後,也有更多性別議題在社會上引起討論,進入國會,納入國家法律,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皆由此而生,台灣因此成為亞洲第一個具備家庭暴力防治法和民事保護令的國家。 作者簡介顧燕翎本系列主編。1970年代參與拓荒者出版社,推動婦運;1980年代參與創辦婦女新知雜誌社、婦女新知基金會、台大婦女研究室等、台灣首開女性主義課程(交大);1990年代進入台北市政府,台灣首位女性主義政務官;2000年代參與各級政府的性別主流化。曾任交通大學通識教授、臺灣大學婦女研究室研究員、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

心主任及社會局局長、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YWC董事、台灣銀領協會理事長、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臺北市及其他各級政府女性權益促進/性別平等委員會等委員。相關著作:《女性主義經典選讀(重要著作選譯與評介51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完整修訂版)》《台灣婦女運動:爭取性別平等的漫漫長路》《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1. 追求自由、平等與獨立——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顧燕翎 2. 烏托邦的追尋與失落——烏托邦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黃淑玲 3. 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鄭至慧 4. 顛覆一切壓迫的根源——激進女性主義 顧燕翎、王

瑞香 5. 探測陽具的版圖——精神分析女性主義 劉毓秀 6. 解析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范情 7. 突破異性戀機制的壟斷——女同志理論及酷兒理論 張小虹教授、鄭美里 8. 連結女性與自然、永續共存救地球——生態女性主義 王瑞香、顧燕翎 9. 突顯多元與尊重差異——後現代女性主義 莊子秀 10. 由上往下推動性別平等——國家女性主義 顧燕翎 11. 突破種族、階級和文化交織的盲點——後殖民女性主義 林津如   《女性主義經典選讀》 第一章 女性意識覺醒 第二章 性別角色反思 第三章 父權管轄的女體 第四章 女性情欲和同女發聲 第五章 婦運初心 第六章 女性主義新世界 第七章 理

論檢驗與重構 第八章 策略選擇與行動   《台灣婦女運動》 導論 第一章 歷史探源 第二章 拓荒的腳步 第三章 女性主義的耕耘 第四章 百花齊放--新團體、新議題、新挑戰 第五章 性、生殖與工作 第六章 婦女╱性別研究建制化 第七章  體制內婦女運動

生理假的論述與差異實踐:以第三級產業從業女性經驗為例

為了解決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問題,作者歐栩韶 這樣論述:

台灣是世界上唯六立法保障女性生理假的國家之一,其於2001年完成的「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即包含國際上母性保護主義的概念以及生理假的規定。然而現實中我們卻時常在新聞看到女性請生理假遭刁難的情形,因此筆者認為生理假應該被提出並以下提問重新檢視:國際上的母性保護主義在台灣的政策實踐為何?生理假在台灣職場上的執行狀況及影響女性請生理假的因素為何?從性別平等的角度應如何看待女性專屬的假別?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訪談15位於第三級產業任職的女性,試著從他們的職場經驗理解生理假在職場上的執行現況,希望以三級產業中職場女性的視角,理解目前生理假在職場上所面對的執行現況與困難,提出保更符合女性需求的修正建議。研究

結果發現女性在職場上是否願意請生理假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並可將其成因分類為「工作制度」或「組織文化」:「工作制度」乃指職場女性工作場所中的相關制度;「組織文化」則為外於工作制度的公司環境氛圍。對於生理假的改革建議包含:「增加天數」、「以類特休取代」、「請假時數彈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