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真識知識內容機構寫的 風華樂齡 合勤共生宅年鑑 第三輯 和蔡青兒的 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彰化縣關懷據點倍增第310個在福興鄉萬豐社區照顧 ... - 蕃新聞也說明:(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512 15:17:53)彰化縣福興鄉萬豐社區今(12)日上午舉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儀式,彰化縣長王惠美、福興鄉長蔣煙燈、議員、民代等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策馬天下 和發光體所出版 。

育達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管理系碩士班 顏碧霞所指導 陳麗麗的 志工參與動機、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探討-以苗栗圖書館為例 (2021),提出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圖書館志工、參與動機、休閒參與、幸福感。

而第二篇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王金印所指導 陳春暖的 高齡者參與社區關懷據點滿意度分析- 以苗栗縣卓蘭鎮關懷據點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滿意度、高齡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彰化新聞20220512 疫情嚴峻仍發揮大愛議員揪眾贈粽家扶則補充:新彰化新聞20220512 疫情嚴峻仍發揮大愛議員揪眾贈粽家扶 ... 新彰化新聞20220512 照顧 社區 長者福興萬豐 社區 成立 關懷據點. 新彰化新聞. 新彰化新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風華樂齡 合勤共生宅年鑑 第三輯

為了解決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作者真識知識內容機構 這樣論述:

客製 / 優化 / 實踐 / 體驗 / 展望 土地開發建設經營,創新共生系統模式 推動高齡住宅議題,成就長者優質晚年 精準課程提升健康,智慧科技實踐理想   ◎關於本書   二○二○~二○二一年,世界歷史留下一個獨特且難忘的時間印記。這一整年,新冠疫情於全球延燒,與此同時,高齡化人口的危機並未緩下腳步,在這艱困辛苦的一年裡依然加快速度,整個世界面臨的高齡問題越趨嚴峻。臺灣高齡人口在今年八月正式突破百分之十六大關,人口首次開始負成長,如何照顧逐年增加的高齡人口,如何讓長者們安居樂業,不再只是政府或長照機機需要在意的事,這是身處在臺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的議題。合勤共生宅的創生、規劃

與實踐,不啻成為高齡社會浪潮下一個最佳的解決之道。   ‧旅宿服務經營;以經營旅館方式運營,除了規劃長住長輩的住宿區外,其餘空間則透過「康茵行旅」品牌為大眾提供服務,讓共生宅成為全齡友善的環境。   ‧餐飲服務提供:整體服務包括餐廳、咖啡廳、茶(酒)吧、烘焙坊、市集商店……等多種服務場域,提供入住長輩與來訪共生宅不同族群,提供符合個人化需求的餐飲服務。   ‧專業課程規劃:提供各種互動、體驗、遊戲方式的活動與課程,讓入住的高齡長者可以規劃自己的生活重心,從而重新擁有社交生活,完成自我實踐。   ‧康養照護系統:除居住環境與社區關係等內外共生協作,更有完整的康養照護系統,提供長者入住評估

、財務規劃及為其量身打造生活照顧方案,讓長者無需憂心未來生活。   「合勤共生宅」是一個陪妳我好好慢老的代名詞。以發展社區概念為核心,人們可以在地養老,晚年人生風華再現!讓銀髮族的照護功能回歸社區,從在地、社區出發,結合政府的長照政策,提供共學、共創、共食、共好、共遊的客製化共生照顧模式,將是未來超高齡化人口問題的重要解方。 產官學社會菁英‧聯名推薦   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   蔡壁如/臺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   賴勁麟/神腦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耀中/民主進步黨台中市南屯區議員   陳適卿/台北醫學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李正雄/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朱偉仁/八福

銀髮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愛長照網站)總經理   廖文章/大葉大學會計資訊學系副教授   曾思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   江哲銘/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蔡錦墩/福樂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慶光/樂齡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哲弘/祥寶健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第明/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涂心寧/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名譽理事長   莊承鑫/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施福忠/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所)專任副教授   李宗勇/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智慧雲林 全面升級
迎接大服務的雲林
 
雲林縣政府的組成與運作是為了解決縣民的需求而存在,新世代的雲林,麗善要讓縣民的需求更容易被發現、讓服務更迅速與方便,要建構繁榮雲林未來的藍圖,更要能真正落實執行!

 新世代雲林,是全民的雲林,

 每一分建設都必須用在對全民有利的地方,讓全民的收入能夠提高,這是重建雲林要完成的重要課題,必須要有全民的智慧一起投入,必須要大家一起來為雲林縣升級!

透明政府—效率智慧城市:
 愈透明,效率就愈高,將行政運作資訊化、透明化,可以降低行政複雜度、提升效率,更有利於民眾的服務。

效率行政:
效率提升討論平台:全民一起思考簡化流程,便利對民服務。
案件執行管考:重大施政、列管案件、專案計畫等,從計畫形成初期的討論、擬訂、執行、與成效檢討等。
民眾服務案件網路透明化查詢。
服務案件自動回報系統。
施政意見與討論平台。

智慧城市:
提升免費WiFi上網覆蓋率。
防災救護資訊系統:預測災害潛勢、即時通報災害狀況,快速統整救災資源。
農業產銷智慧系統:彙整生產概況統整行銷,預測市場行情,農藥殘留檢測,農業氣象預報。
老人智慧生活系統:結合公共衛生、人文關懷及醫療照護功能,提供居家老人生活資訊通信服務,包括長青學習、休閒、社會參與,以及長期照顧等。
數位教育資訊系統:數位化教材,與國際接軌的友善學習,課後輔導,終身學習。
結合節能與WiFi的智慧LED路燈。

雲林百科—永續發展的智慧庫!
 雲林百科是一個開放性的網路平台,一個全體縣民共同經營的大平台,就如同「維基百科」一樣,大家一起建立雲林的大小故事、文化、歷史,更重要的是對於政策的討論,每個人都能參與縣政與未來發展,零距離提供建言,全民都是雲林的智庫!

全民智庫:全民參與縣政運作!
社區智庫網:以國中小學校為智庫網絡據點,建構社區產業、觀光、文化、歷史、服務、個人之資訊、需求與建議,總合成為雲林智庫的基礎平台。
施政無距離:包括公共政策、雲林的未來藍圖、各項施政項目之討論平台。
求才與求職:求才、求職、職業訓練,建構產業發展的基礎。
創意新樂園:提供各種創意公開發表的平台,發掘天才的風水寶地。
觀光與物產:在地休閒觀光、特產銷售的平台。
雲林的全球:雲林與國際連結的資訊,方便國際參訪、交流、旅遊、遊學等,拉近雲林與世界的距離。

 重建雲林的重大任務,絕不是麗善個人、或是少數專家學者能夠完成,期盼大家的智慧一起投入,一起來為雲林縣升級!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志工參與動機、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探討-以苗栗圖書館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作者陳麗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志工參與動機、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關係,以苗栗圖書館志工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三個變數中的差異情形,相關情形以及影響性。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作為研究工具,採用便利抽樣方式,,以SPSS軟體進行分析,包含: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實證研究結果重點摘錄如下:一、不同年齡之圖書館志工之參與動機中之「服務他人」構面有顯著影響, 65歲以上比60-64歲以上更積極參與,原因可為65歲以上志工多以退休,因此在服務他人更為積極。二、不同教育程度之圖書館志工的休閒參與中「知識與藝術類」構面有顯著差異,大專與研究所畢業之志工對於此項評分相對較

高,原因可能為學歷較高的志工,對於知識與藝術之了解較多,因此對於此項之休閒需求也較高。三、不同服務單位之圖書館志工之幸福感「生活滿意」、「身心健康」、「人際關係」構面有顯著差異,苗栗市立圖書館高於苗栗縣立圖書館志工,原因可能為苗栗市立圖書館志工有較多與讀者直接的接觸。四、參與動機、對休閒參與和幸福感,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鼓勵民眾參圖書館志工服務,以提升休閒參與與幸福感。

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

為了解決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作者蔡青兒 這樣論述:

一個簡單的發心,展開豐盛的全臺閱讀之旅 不分城鄉,讓希望持續綻放 一連串好書、好人、好事,無數的奇蹟源源不絕的發生   「我不知道錢在哪裡,但我知道愛在哪裡。」 ──證嚴上人   「希望透過好書、好話,在孩子心中種下美善的人文, 讓一粒粒種子發芽、茁壯,充滿希望、充滿愛。」 ──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     ◆看見閱讀之美   從2017年7月啟用第一間「靜思閱讀書軒」,直至2021年年初,全臺已超過60個鄉鎮,超過150間校園設立閱讀書軒。不只臺灣本島,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也設立推廣閱讀,滋養學童的心靈。     ◆看見人情之真

  「靜思閱讀書軒」遍及全臺各鄉鎮城市,許多當地教師無私奉獻共同推動閱讀,也有許多企業家、師生、志工的長期耕耘和投入,他們對於「靜思閱讀書軒」的一份感情,以及發願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靜思閱讀書軒」所到之處讓閱讀成為甘霖,讓師生能領略書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意義,豐富人生智慧、養成品格,生命教化。透過閱讀,在「靜思閱讀書軒」充滿人心的美善與感動。     ◆看見人心之善   每間「靜思閱讀書軒」的成立,背後都有善願發心的推手用愛護持,也有許多感動的故事持續發生,許多實業家認養校園、設立閱讀書軒,共同將愛散播出去,不計回報。閱讀「這些人、那些事」的點點滴滴,更能認同:臺灣最美麗的

風景是人,是愛。     持續推動與募資成立的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親自撰述這些故事,出版這本書,寫下來自全臺各校園「靜思閱讀書軒」發生的點滴動人故事,紀錄這一段生命豐盛之旅。     「我們會帶著許多人飽滿的愛一步一步持續往前走,在臺灣各個鄉鎮的校園,偏鄉也好都市也好,希望可以成立更多的靜思閱讀書軒,讓孩子們閱讀到好書,讓希望綻放,更讓孩子們可以真正感受到書本裡所寫的愛跟溫暖。」   本書特色     1. 看見閱讀如何在校園綻放:「靜思閱讀書軒」遍及全台灣和離島,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將校園的所見所聞書寫下來,包括校方與孩子珍貴的情誼,人跟人之間的

誠與情、善與愛,完整無遺地記錄「閱讀在校園綻放」的點點滴滴。     2. 看見希望如何在社會綻放:「靜思閱讀書軒」四年來已成立150間,未來將會持續增加。這背後有許多靜思書軒小志工、各界社會善心人士默默支持付出,更有許多美好的人事物因此發生。這些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與人物,見證「希望在社會綻放」,將啟發更多的善念。   名人推薦       專序推薦  證嚴上人       各界喜閱推薦 ────     副總統|賴清德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臺南市長|黃偉哲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     聯電

榮譽董事長|曹興誠      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黑幼龍     作  家|張曼娟     媒體人、作  家|陳文茜     高雄餐旅大學教授|蘇國垚     財訊文化執行長|謝金河     寒舍餐旅董事長|蔡伯翰       題跋推薦  大小創意齋共同創辦人兼創意長|姚仁祿 作者簡介   蔡青兒     現任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是菲律賓華僑第三代,兼具東西方文化融合之特質。曾於學生時期參加慈濟青年社團、學校啦啦隊。大學畢業後獲得跨國企業工作,後志工假期來到花蓮慈濟靜思精舍,因為證嚴法師的一句話留在臺灣,

從志工變職工,擔任大愛電視台兒童節目主持人。     後來進入靜思書軒,成為靜思書軒旗艦店新舞臺店的店長,後續擔任靜思書軒營運長。為使靜思書軒的好書能進入全臺各鄉鎮校園,立志為學童打造閱讀空間。2017年起,創立和啟用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迄今設立已達150間,透過好書引領孩子走向正向、陽光的未來。     蔡青兒常說,在臺灣、在慈濟,她遇見了她心目中最好的老闆,找到了大愛,也找到了她人生的方向。   【推薦序】與書為友的閱讀之島 ── 釋證嚴 【各界喜閱推薦】  【緣  起】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 蔡青兒   【第一篇】我的校園有

書軒 第一章  點亮角落的光,分享愛與關懷  第二章  重建崩壞家園,點點滴滴都是愛  第三章  走遍嘉南平南,時時啟發善念善行 第四章  遠赴國境之南,成就美善點滴 第五章  行過太平洋之濱,扎根教育與人文 第六章  飄洋過海到離島,送祝福、感受愛 第七章  在社會大學深造,思考生命方向   【第二篇】這些人.那些事——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 人物側寫1.證嚴上人──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 人物側寫2.我的父母與菲律賓慈濟人——愛無國界,為孩子鋪人生道路 人物側寫3.誼遠控股體系董事長陳致遠——善念匯聚,讓愛傳出去 人物側寫4.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

—以母親之名行大愛 人物側寫5.榮成紙業董事長鄭瑛彬——以善以愛為寶,默默付出 人物側寫6.信義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傳播善念,帶動善的效應 人物側寫7.富華光學工業董事長黃喜三——捨得,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人物側寫8.和光工業董事長許吉欽——讓更多人的生命因教育而改變 人物側寫9.資深慈濟人劉寶足——不因時空不同而改變的珍貴情誼 人物側寫10.主幼商場負責人潘機利家族——抉擇轉念,贏回人生下半場   【期許】培育英才從閱讀開始 ── 釋證嚴 守之不動 ── 姚仁祿 【致謝】生命因為利他而豐富 ── 蔡青兒 【附錄】全臺靜思閱讀書軒地圖 全臺閱讀之

旅──走過的身影與印記   推薦序   與書為友的閱讀之島     近幾十年來,因為科技發達,閱讀習慣似乎也跟著在改變中。從紙本書籍進展到電子書,強調薄薄的一臺平板電腦就可以收納一座書城。從小學生、中學生的讀本到中外各種領域的書籍,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俄文的……等等,無不包容海納。看起來是很便利,但是,似乎缺少手指翻閱紙本書籍的溫度;再說,如若不用心閱讀,將知識納入自己的八識田中,書海浩瀚,終歸只是過客而已。     靜思書軒成立已有二十年歷史了,以推廣好書為宗旨。包括社會人文藝術、品格教育、醫療保健、科學知識、環境教育等等書籍,分布在全臺各地乃至

大陸、海外的分店,為步調緊湊、生活緊張的現代人,提供一個思索沉澱的空間。     推廣好書不遺餘力     很感恩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她心寬念純,推廣好書不遺餘力;其實她真正的夢想,是希望孩子能透過閱讀提升人文素養,進而陶鑄開朗寬濶的胸襟與視野。於是,二〇一七年春天,校園第一間「靜思閱讀書軒」在屏東縣高樹鄉高泰國中設立後,三年之間,全臺包括澎湖、綠島、金門、小琉球等離島,總共設立了一百五十間靜思閱讀書軒。學校規模從四千八百名師生的新北市南山中學,到離島偏鄉只有四十位學生的綠島國中,靜思閱讀書軒贈予的是等同無差別的五百本好書,包括社會人文、醫療保健、人文藝術、科學知識、勵志

故事、繪本,還有《靜思語》等等讀物。以及一對菩提鐘鼓,和福慧桌椅。     離島偏鄉因為學校規模較小,資源有限,孩子的受教權遠遠落後都市的學校。有了這方閱讀空間,每當下課鈴響後,孩子們就聚攏到學校的靜思閱讀書軒,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津津有味的閱讀著。閱讀不僅打開孩子的視野,也薰習他們的品德,還能增加知識,為人文素養增添養分。一旦閱讀養成習慣後,自然會帶動孩子自主學習。 靜思閱讀書軒的設置,不僅利益孩子,連家長也受惠了。譬如苗栗公館國中,家長在校門口等待接孩子放學,待久了不免心浮氣躁。現在有了書軒,家長可以進來小坐片刻,聽音樂、喝杯茶,瀏覽一下好書;即便是在等待中,也可以澄靜心

靈,增添慧命的養分。     無論哪裡,有因緣就去     學校設置靜思閱讀書軒,究竟會給孩子帶來何種啟示呢?來自臺東成功鎮,全校只有六十三位學生的三仙國小校長邵雅倩的見證最深中肯綮:「第一次接觸到靜思閱讀書軒優雅素淨及其背後感人的深義。在偏鄉獲贈圖書的機會很多,但把贈書和養心融合,將殷殷善意如此完整具體奉獻的只見靜思閱讀書軒。除了感動更是感恩!」     臺灣的國民教育很普遍,但不可諱言的,城鄉差距卻也愈來愈大了。由慈濟援建的杉林國小校長陳淑惠滿懷感恩的說:「這裡有很多孩子都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的孩子,靜思書軒可以讓孩子在優雅的環境中讀到好書,同時也在小小

單純的心靈種下善的種子。」     不論山陬海涯,或是監獄高牆,只要有因緣,都很樂意在該校設立靜思閱讀書軒,只希望好書能幫助兒童青少年接觸到正向的思維,豐厚自己的人文底蘊;也讓現代人紊亂緊張的心緒得到沉澱,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全臺一百五十所學校得以順利設立靜思閱讀書軒,特別要感恩所有在幕後出錢出力的慈濟菩薩,還有蔡青兒歡喜心的奔走促成,圓滿所有師生的心願,希望人人與書為友,社會更增祥和美善。   釋證嚴 緣起   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可以在靜思書軒服務近二十年,每天圍繞在書香、咖啡香、心靈香,是很幸福的事。     二○○二年,臺

北市信義商圈的新舞臺表演廳一樓,開了一間靜思書軒旗艦店,當時我承擔了店長的角色。繼新舞臺店之後,又在好多個據點陸續成立了靜思書軒,包括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慈濟醫院各地的分院、靜思堂,以及現在的誠品信義店等。目前臺灣的靜思書軒有五十個據點,加上世界各地的據點,包括美國、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菲律賓等等,共有一百多家。     將福分與更多人分享     在靜思書軒工作是一種幸福,因為可以受到許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物薰陶。   感恩上人及姚仁祿師兄(姚爸爸)的提拔,讓我在新舞臺旗艦店開始服務,之後在臺灣各地成立靜思書軒。     在靜思書軒多年,我

可以讀到上人的好書,在人生道路上有很清楚的方向。而上人所寫的每一本書,都是他以身作則、一路走來的點滴。書軒還有許多優秀作家的書籍,以及醫生、護士與各行各業的人品典範。透過這些書籍,為我開啟了世界的一扇窗,而這扇窗是光明幸福的。     我很慶幸自己每天身邊圍繞的,都是美好的人事物,總覺得應該把這福分與更多人分享,所以就想,可以到校園設立靜思閱讀書軒。多加了「閱讀」兩個字,因為與靜思書軒不同,這裡的書籍沒有流通,就是送給校園,讓老師、孩子甚至開放給社區閱讀。整個空間的布置,桌子椅子等等,都希望在校園的某一處帶來寧靜,是個充滿美善的空間。     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     

慈濟基金會為改建老舊危樓校舍,啟動「減災希望工程」。新校舍啟用後,我和志工到高泰國中贈書。當時的校長印永生,提出在校內設立靜思書軒的想法,這讓我興起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的構想。我很支持校長的想法,但應該不可能在偏鄉設置靜思書軒。因此,這念想我一直放在心上。     一次到花蓮贈書,我特別前往瑞穗國中,想了解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回饋母校所整建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原來,這座圖書館採誠品書店設計風格,並成為學生最愛去的地方。這個模式給了我靈感,衍生了「靜思閱讀書軒」的構想。這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把空間布置得明亮、整潔、溫馨,孩子就會喜歡閱讀。     兩年多前,我有機會帶著誠品書店

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到花蓮靜思堂走走。他看到我們的福慧桌椅、福慧床,認為很適合用到偏鄉,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他們所說的話,都給我很多的學習跟啟發。     善的種子在幼小的心田發芽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上人的《靜思語》,更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明燈。若能將《靜思語》好話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人生就不會偏差。因此,讓學子人手一本,讓善的種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發芽,這樣的輪廓漸漸清晰。     雖然開始計畫,但要辦理靜思閱讀書軒一定要有經費贊助。在企業家陳致遠鼎力贊助下,就這樣,全球首座「靜思閱讀書軒」在屏東縣高泰

國中誕生了。     「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學校也開放靜思閱讀書軒給社區民眾,畢竟,有些地區連書局都不容易經營。     留存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     我的父親蔡萬擂曾說,成立靜思閱讀書軒,讓師生可以接觸正知、正見的好書,比造橋鋪路善行更大,書是最好的良師益友,更是智慧的傳承延續。父親這些話,更加深我推廣靜思閱讀書軒到校園的決心,期盼培養人文與品德,尤其是翻轉偏鄉孩童的人生,為全臺閱讀風氣與資源短缺的學校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決定將這段期間到臺灣各地設立靜思閱讀書軒所看到的人、事

、物寫下來,出版成書籍,主要是將許多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留史。有些事可以忘記,但別人給予的愛,都要留下來。   蔡青兒 (精選書摘一)  第四章  遠赴國境之南,成就美善點滴 屏東高泰國中—— 探索志趣,對準方向努力 經過了快兩年,我們重返第一間成立的靜思閱讀書軒——屏東高樹鄉的高泰國中。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對這裡的印象就是風景秀麗、視野遼闊,四周分布著鳳梨園和芋頭園,不遠處有雄偉的大武山綿延。 新任校長孫訢益非常親切,他說:「你安心,我一定也會好好照顧這間靜思閱讀書軒,讓更多孩子讀好書,提升人文素養。」 特教吳民安老師及教務主任李宜靜,分享了孩子的閱讀心得,有一位孩子寫著:「看過靜

思語後,我喜歡的句子是『即使力量微弱,方向正確就應該鍥而不舍』。」 高泰國中地處偏鄉,慈濟決定援建成為減災希望工程。這裡的學生除了高樹鄉的泰山、南華、廣興、廣福、舊庄等村,還有一大部分是來自三地門鄉的排灣族孩子。師長用心的為學生準備好舞臺:體育班、五大職群課程、十六個社團,讓孩子從中探索自己的志趣,對準方向努力,展露光芒。 好幾位熟悉的主任,都在自己的職務上為教育而努力。已經任教十六年的吳英仲主任說,很感恩上人及慈濟為他們援建校舍,也感恩慈濟人林碧玉副總當初來這裡看過之後,決定增加體育大樓的興建及設施。他說:「請替我們轉達感恩,希望她再來看我們。」 上一任校長印永生交棒給現任、年輕有為的孫校長

。孫校長說:「青兒妹妹,有任何我可以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讓我知道,讓我們為社會盡一點心。來屏東時,請再讓大哥招待喔,謝謝!」 靜思語有一句話:「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感謝擁有快樂的一天!

高齡者參與社區關懷據點滿意度分析- 以苗栗縣卓蘭鎮關懷據點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開放的問題,作者陳春暖 這樣論述:

為因應人口老化問題及協助長者在地安老,促進社區高齡者身心健康,落實在地老化及社區營造精神,在「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之社會福利醫療層面下,衛生福利部自2005年起結合在地民間團體與志工夥伴,積極推動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建立連續性之照顧體系,就近提供長者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及餐飲服務,鼓勵長者參與。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探討高齡者接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後,哪些因素會影響高齡者接受服務之滿意度,提出合適建議與相關單位及政府機關參考,讓每項服務與政策都能持續追蹤,並且持續修正及完善,促進社區照顧關懷服務能更符合高齡長者的需求。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 透過關懷據點持續宣傳吸

引更多高齡者參與關懷據點活動。2. 關懷據點可針對電話問安、環境整潔性和交通便利性進行改善。3. 高齡參與者同意可酌收費用,關懷據點可評估收費之可行性,進而增加服務品質。4.大部分參與者皆希望增加關懷據點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