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廖敏齡,陳永文寫的 現代商用英文:書信與應用(第二版) 和廖敏齡陳永文的 現代商用英文:書信與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營所稅會計科目也說明:年度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xls. 所得額是指營利事業依照會計您好,營業稅及營所稅的稅率並不會因為營業項目不同而有差異,營業項目可能會影響營所稅結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新文京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 歐進士所指導 鍾作意的 銀行電子化與經營績效關聯之研究-以國內某銀行為例 (2009),提出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經營績效、平衡計分卡、經營策略、附加價值、資金收益、資金成本、資訊科技、電子銀行、電話銀行、行動銀行、網路銀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蕭代基所指導 李秋憙的 土石流之家戶損失評估 (2004),提出因為有 土石流、災害損失、家戶損失評估、災害損失函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常用會計科目表- 臺北市東湖國小焦點報導則補充:109年度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 若有隨教材搭配特殊輔助教具者,請依年級、科目、教具名稱、使用說明等,以書面資料表列說明或以實物擺設。 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商用英文:書信與應用(第二版)

為了解決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作者廖敏齡,陳永文 這樣論述:

  本書全書內容豐富、主題多元,是學習商用英文的讀者的入門首選。作者於企業界從事國際貿易多年,將職場上的實務經驗配合教學理論,加以整合編寫成書,本書主要特色是運用各式的書信案例,將各種情境分類說明,不僅學習英文,也學習面對客戶或是賣方各種需求時如何應對,可在職場上靈活應用。     各章章末皆有情境的練習題,並在書末附上參考答,讀者可將所學充分的練習,英文書寫只有不斷的練習、運用,才能讓商用英文的書寫能力更為精進。     在現今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時代,一位優秀的業務人員,需具備良好的英文書信能力,因大部分在國際間進行的商業活動,主要還是仰賴E-mail往來,寫好一封英文商業信有助於提升生

意的成交率、也能避免工作溝通上的錯誤。     第二版除了修正使用更簡明、扼要的英文書寫方式在實務上的商業溝通之外,對行銷手法的演進與E化方式有概要的介紹,並將現有主題做更有效的分類,如:報價章節,區分為主動式報價與被動式報價兩方面來說明,讀者能依據不同的情境採用。使全書能提供更簡明、更扼要的溝通方式,期望讀者在商業職場上能掌握書信溝通要點。

銀行電子化與經營績效關聯之研究-以國內某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作者鍾作意 這樣論述:

電子銀行無紙化作業方式,實體通路的成本為電子通路的三十倍之多,其功能的強弱是客戶選擇往來銀行的指標,為提高經營績效的主要關鍵,所以各銀行都相繼投入龐大的人力及金錢去開發,祈能夠創造亮麗的經營績效。本研究以各營業單位為重心,實證資料採用銀行電子化,透過電話銀行、行動銀行與網路銀行來解釋,再深入探討其「新增客戶數」及「交易筆數」為自變數的決定因素,而應變數為平衡計分卡衡量值總分,包括四大構面為財務面、客戶面、業務控制面、員工效率管理面等業務的得分,更進一步以電子銀行業務得分成果為依變數,然後,取放款平均餘額與區營運處為控制變數,進行迴歸分析,探討推動銀行電子化對提升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實證結果發

現,銀行藉由電子通路優勢,進入競爭市場先拓展「新增客戶數」為量的擴充,是成本支出,據有市佔率後,運用交叉行銷各種商品,增加「交易筆數」為質的提升,才會產生收益,隨著時間增長,繼續深耕舊客戶,越久越能提高銀行經營績效,通常每年調整經營策略的指標項目,而其成長率與成長額之比例為攸關各營業單位績效考核的公平性,將其效益分為三方面如下:一、增加資金收益方面,放款業務以消費金融表現特別突出,利用網路申請信用卡,大幅節省人工作業成本,將客戶差異化分析適用不同利率等級,以控制發生逾期放款率,為切入競爭市場核心之利器。二、降低資金成本方面,存款業務以提高活期性存款比率為關注焦點,因為其效益並不低於承作放款。三

、經濟附加價值方面,銀行以信託業務指標之基金網路下單交易的成效最為豐碩,創造「零資產、零風險」的手續費收入,呈現非常顯著的正向。銀行電子化的通路,其中網路銀行業務實施初年即見正向非常顯著效果,因費用低廉、速度快和便利性,其次為電話銀行業務,係因台灣電話普及率高而客戶已使用習慣、操作熟練,對銀行每年仍能維持穩固收益。而行動銀行不顯著,因費用昂貴、上網速度慢及操作繁複等因素,導致「新增客戶數」與「交易筆數」日趨式微,未來,資訊科技延伸到4G時代,將電話銀行、行動銀行與網路銀行整合,創新電子通路產生重大變革。因此,目前以推動網路銀行來擴大客戶基盤最有效,對顧客服務滿意度具有「無形」的深遠效果。

現代商用英文:書信與應用

為了解決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作者廖敏齡陳永文 這樣論述:

  本書作者於企業界從事國際貿易多年,將職場上的實務經驗配合教學理論,加以整合編寫成書,本書主要特色是運用各式的書信案例,將各種情境分類說明,不僅學習英文,也學習面對客戶或是賣方各種需求時如何應對,可在職場上靈活應用。   各章章末皆有情境的練習題,並在書末附上參考答,讀者可將所學充分的練習,英文書寫只有不斷的練習、運用,才能讓商用英文的書寫能力更為精進。   在現今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時代,一位優秀的業務人員,需具備良好的英文書信能力,因大部分在國際間進行的商業活動,主要還是仰賴E-mail往來,寫好一封英文商業信有助於提升生意的成交率、也能避免工作溝通上的錯誤。本書全書內容豐富、主題多元

,欲學習商用英文的讀者的入門首選。   作者簡介 廖敏齡 博士   經歷: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 兼任副教授   亞洲大學 兼任副教授   美商應用材料公司 行銷經理   加拿大阿格斯公司 財務顧問   美國財務協會 會員 陳永文 博士   經歷:   美國加州執業 會計師(CPA)   美國管理 會計師(CGMA)   美國會計師協會 會員(Member of AICPA)_   Chapter 01 商用英文的應用 1.1 何謂商用英文 1.2 寫好商用英文的要件 Chapter 02 商用英文的工具 2.1 電子郵件(e-mail) 2.2 書信(letter)

Chapter 03 促銷信(Promotion/Sales Letter) 3.1 賣方:對潛在客戶通知參展訊息 3.2 賣方:對曾經有過貿易的客戶通知參展訊息 3.3 賣方:對舊客戶通知參展訊息 3.4 賣方:公司參展後的後續追蹤客戶 3.5 賣方:專業雜誌上找到潛在客戶 3.6 賣方:透過政府機關協助找到潛在客戶 3.7 賣方:雙方朋友介紹找到潛在客戶 Chapter 04 詢價(Inquiry) 4.1 買方:看展後向賣方詢價 4.2 買方:參觀商展後向賣方詢價 4.3 買方:經政府機構得知賣方而來詢價 4.4 買方:經雜誌得知賣方而來詢價 4.5 買方:經雜誌得知賣方而來詢價,詳列

詢價項目與買方聯絡方法 4.6 買方:就產品詢問報價 Chapter 5 報價(Quotation) 5.1 賣方:依客戶來函詢問回答(Re範例4-1) 5.2 賣方:依客戶來函詢問回答(Re範例4-2) 5.3 賣方:依客戶來函詢問回答(Re範例4-3) 5.4 賣方:依客戶來函詢問回答(Re範例4-4) 5.5 賣方:依客戶來函詢問回答(Re範例4-5) 5.6 賣方:就客戶來函詢問的產品報價(Re範例4-6) 5.7 賣方:主動報價給舊客戶 5.8 賣方:通知舊客戶因原物料成本增加而漲價 5.9 賣方:通知舊客戶商品全面漲價 5.10 賣方:通知舊客戶商品全面漲價(含匯率因素) Ch

apter 06 還價(Counter Offer/Negotiation) 6.1 買方:客戶抱怨報價太高 6.2 買方:客戶還價 6.3 買方:客戶告知購買量要求重報價格 6.4 買方:客戶告知報價太高,需重報並大幅降價才有機會接到訂單 6.5 買方:客戶告知因市場競爭激烈,請不要漲價太多 6.6 買方:客戶還價,並詢問有無較便宜的替代品 6.7 買方:客戶的訂購量大,請賣方降價 6.8 賣方:答應降價 6.9 賣方:如果增價數量則同意降價 6.10 賣方:價格已是最低,無法再降 6.11 賣方:價格已是最低,無法符合對方價格要求 6.12 賣方:利潤有限價格已是最低,另推薦替代品 Ch

apter 07 樣品與規格(Sample & Specification) 7.1 買方:接受報價,索取免費樣品 7.2 賣方:回覆客戶並寄送樣品 7.3 買方:發現樣品少了,請賣方補寄 7.4 賣方:回覆客戶並補寄樣品 7.5 買方:同意賣方開模,並請先寄樣品 7.6 賣方:回覆客戶手製樣品需收樣品費 7.7 買方:樣品測試未通過,請賣方整理後再送 7.8 賣方:回覆客戶會研究測試報告後再寄樣品 7.9 買方:去函索樣 7.10 賣方:回覆客戶目前沒有現貨樣品,可否寄替代品 Chapter 8 追蹤(Follow Up) 8.1 賣方:參展後,追蹤來參觀過的客戶Ⅰ 8.2 賣方:參展後,

追蹤來參觀過的客戶Ⅱ 8.3 賣方:對新開發客戶的追蹤 8.4 賣方:拜訪客戶之後的追蹤 8.5 賣方:寄給客戶推銷信後的追蹤Ⅰ 8.6 賣方:寄給客戶推銷信後的追蹤Ⅱ 8.7 賣方:寄給客戶報價與樣品後的追蹤(單價下降,請客戶下單) 8.8 賣方:寄給客戶報價與樣品後的追蹤(已報價,請客戶下單) 8.9 賣方:寄給客戶報價與樣品後的追蹤(價格上漲,請客戶及早下單) 8.10 賣方:寄給舊客戶的追蹤Ⅰ(生產線忙,請客戶及早下單) 8.11 賣方:寄給舊客戶的追蹤Ⅱ(很久沒下單) 8.12 賣方:寄給舊客戶的追蹤Ⅲ(很久沒下單) Chapter 09 訂單(Purchasing Order)

9.1 買方下單 9.2 賣方接受訂單 9.3 賣方不接受訂單 Chapter 10 徵信 (Credit Inquiry) 10.1 賣方:請客戶提供企業備詢人 10.2 賣方:寫信給企業備詢作客戶徵信Ⅰ 10.3 賣方:寫信給企業備詢作客戶徵信Ⅱ 10.4 賣方:請本身往來銀行協助徵信 10.5 賣方:委託商業徵信所進行徵信 10.6 賣方:寫給新客戶進行徵信 Chapter 11 付款條件(Payment Terms) 11.1 付款條件(Payment Terms) 11.2 付款方法(Payment Methods) 11.3 信用狀(Letter of Credit, L/C)

Chapter 12 出貨 (Shipment) 12.1 賣方:通知出貨事宜 12.2 賣方:準備出貨通知 12.3 賣方:海運出貨通知 12.4 賣方:空運出貨通知 12.5 賣方:出貨延期,請客戶修改信用狀 Chapter 13 催款 (Collection) 13.1 出貨後的貨款跟催 13.2 逾期未償付貨款的跟催 Chapter 14 抱怨信(complaint) 14.1 如何撰寫抱怨信 14.2 抱怨信的處理與回覆 Chapter 15 代理(agency) 15.1 請求代理 15.2 請求獨家代理 15.3 回覆請求代理(接受)(Re 15-1) 15.4 回覆請

求代理(拒絕)(Re 15-1) 15.5 回覆請求代理(拒絕:當地已有代理商)(Re 15-1) 15.6 回覆請求代理(拒絕:合作一段時間後再談)(Re 15-2) Chapter 16 其他商業信函(other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16.1 通知函 16.2 祝賀函 16.3 邀請函 16.4 慰問函 16.5 弔唁函 Chapter 17 求職信(Job Hunting) 17.1 求職信 17.2 履歷表 17.3 推薦信 附錄 (Appendix) Ⅰ. 商用英文常用字與專有名詞 Ⅱ. 電郵中常見的商業縮寫語 Ⅲ. 部門名稱中英對照表 Ⅳ. 職務

名稱中英對照表 Ⅴ. 政府機關英文名稱 Ⅵ.銀行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Ⅶ.國際貨幣與代號 練習題解答  

土石流之家戶損失評估

為了解決會計項目代號名稱對照表的問題,作者李秋憙 這樣論述:

台灣天然災害頻繁,近年來接連傳出許多土石流災情,每年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許多坡地社區正面臨土石流災害的衝擊,常造成人員的傷亡及財產的損失,逐年攀升的傷亡統計及龐大的災害復原重建成本不斷威脅人民的安全及腐蝕國家的經濟成長。土石流不但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更傷害到人類生存環境,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土石流防災計畫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之安全,實為當前急迫之課題。有鑑於政府及人民每年必須投入龐大的災害防救及復原重建成本,故希望藉由減災計畫將每年損失降到最低,然而受限於國家財政預算,我們不可能無限制地投入,因此減災行動必須是以最經濟的投入來獲取最佳的效益。最有效率的防災行動應同時結合工程與非工程措施,藉由非工程

措施能彌補傳統工程不足之處。過去台灣在坡地災害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於坡災發生機制或防災工程的結構設計,只有極少數針對土石流災害的損失評估。為了加強風險管理,我們必須建立土石流災害的經濟損失評估模式,由於家庭為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戶的損失常對民眾造成最直接的衝擊與影響,因此家戶的損失評估將能提供相當重要的決策資訊。本研究以2004年土石流災害的問卷調查資料進行分析,以家戶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中的初級資料進行家戶的損失評估並建立損失函數,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為調查台灣土石流災害所造成家戶的損失,另外,建立災害損失函數並探討影響損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災害損失的評估方法將有助於未來損失評估模式的建立;

此外,災害損失估算結果有助於未來進行減災計畫之成本效益分析;而災害損失函數能有助於瞭解影響家戶損失的重要因素。希望藉由上述研究成果,協助政府及民間進行更有效的減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