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ertHockett寫的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和(美)H.肯特·貝克的 精明的投資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對方拿的本票超過時效了,我該怎麼抗辯?也說明:因本票是否超過時效,單從票據上的發票日或到期日應就可以判斷(最高法院94年台抗字第308號民事裁定參照)。但實務上支持此一見解者,也同意如果時效抗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樂金文化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逢甲大學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徐偉傑所指導 謝亞絹的 在臺菲律賓籍女性移工與新住民回應污名模式之研究 (2020),提出本票超過15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外籍移工、新住民、污名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姜世明所指導 黃嘉苓的 民事程序中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以民事裁判效力變更為中心 (2017),提出因為有 情事變更原則、情事變更判決之訴、既判力、羈束力、顯失公平的重點而找出了 本票超過15年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積電暴跌18元至540 台股下殺超過220點可能原因曝光則補充:美股4大指數15日終場盡墨,台股今天賣壓出籠,指數終場下跌222.68點,收在最低點16698.24點,跌破季線約16828點。盤面上,權值股台積電收盤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本票超過15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為了解決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作者RobertHockett 這樣論述:

「通膨居高不下,令人憂慮1970年代惡性通膨會歷史重演嗎?!」 「聯準會快馬加鞭持續加碼升息打通膨, 身為舵手,能引導經濟避開水深火熱、順利『軟著陸』嗎?」 ……這些在在都是全球關心的重要金融議題 就讓聯準會專家一次為你揭開央行背後的思路與作為     ◆為什麼萬物齊漲就是薪水沒漲?老百姓怎麼這麼倒楣!   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享受生活小確幸,像是活在一棟巨型建築中,即便對其中的管路系統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就可以活得好好的──直到有天發現漏洞百出或發生緊急事故。明明生活方式沒有改變,卻驚覺加班時間愈來愈多,存款數字愈來愈少,這才急著問:「錢都到哪裡去了?」「政府都在幹什

麼?」     ◆為什麼央行「升升不息」?說是為了救經濟,央行究竟在做什麼!   2008年金融海嘯和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政府為了救經濟,紛紛「大撒幣」;現在為了經濟過熱和一去不復返的物價指數,由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帶頭搶救,不斷調高利率(升息)。從金融危機的刺激景氣政策,到通膨升溫下的全球升息潮,央行的所作所為讓民眾不解,直呼吃不消,甚至對未來茫然、恐懼。這其實是因為民眾對於「金錢」與「聯準會(央行)」的理解不夠。     ◆現在,是了解「金錢是什麼」以及「央行在幹嘛」的最佳時機!   央行做為一個國家控制經濟和金融的權威單位,擁有可以影響其他經濟活動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貨幣

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就是央行可以透過控制貨幣的供給量來達到防止通膨或振興經濟的措施。常見的作法有調節利率(升降息)、監管私人銀行的放貸和公開市場操作等。     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後,傳統的貨幣政策已經無法改善經濟問題。美國聯準會擔負起央行的職責,開啟新型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來救經濟。     「量化寬鬆」中的「量化」,指創造指定額度的貨幣,而「寬鬆」則是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聯準會之所以最後得使出「量化」這個手段,是因為當時名目利率逼近或者達到0,控制利率已經失效。當時,聯準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在公開市場購買國家債券、借錢給存款機構、從銀行購買資產等手段,讓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和降低銀

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從而坐擁大量只能賺取極低利息的資產,這時就可以舒緩市場的資金壓力。此舉被大眾媒體批為「印鈔票」,事實上,量化寬鬆政策只是調整電腦帳目,讓銀行可以增加存款,透過借貸,再創造更多的貨幣供給,讓市場活絡。     自從施行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其風險慢慢提高,無中生有的錢(貨幣)過多,導致通膨高於預期。這時央行又會透過升息(調節利率)來穩定通膨率。     從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央行的工作,他們對錢的使用,以及他們控制經濟所使用的工具。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他們希望藉由介紹「錢」和「聯準會」,來消解民眾對印鈔的謠言與通膨的恐懼。     藉由本書,讓耶魯博士兼美國金融監管專

家羅伯特.霍克特、與哈佛博士兼暢銷哲學作家亞倫.詹姆斯告訴你:     ◆金錢,真的可以無中生有   事實上,「錢」不是央行印出來的,它來自於我們對彼此「無中生有的承諾」。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對金錢與聯準會的深刻認識,展開一場令人大開眼界又鼓舞人心的討論。他們不僅要探索「錢是什麼」、「錢怎麼來」,還要展示央行如何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經濟型態,而且不需加稅、不需額外的監管。     ◆央行,真的可以消除我們的恐懼   我們對央行感到相當陌生,它卻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無論收入、失業率、通膨率或貨幣供給,其實都與央行的政策息息相關。讀完本書,我們將了解圍繞在通貨膨脹的政治言論是多麼虛偽;被妖魔化的赤

字問題,實際上只是計算全體國民財富的另一種方式;強大的中央銀行,可以如何使我們擺脫私人銀行業務的濫用。     一旦更了解金錢的本質與央行的能力,我們將知道如何能擁有更多的錢,以及貨幣政策如何協助修補我們的社會契約,讓我們不必老是擔心社會瀕臨崩潰──最終,打造更繁榮、更健康的政策及社會。   各界專業推薦     Miula | M觀點創辦人   周岐原 | 風傳媒財經主編    股乾爹 | 股乾爹製作人   美股韭菜王 | 基金經理人   孫明德 | 台經院景氣中心 主任   乾隆來 | 今周刊專欄作家   張弘昌 | 股市觀察家     輕鬆而且有趣。本書帶來歷史、哲學和制度常識,告訴我們

經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貨幣、銀行、赤字和公共債務本身帶來的神祕現象。人們只希望能源、環境、金融詐欺、種族主義、全球化和冠狀病毒等真正的困難,就這麼容易被解決。──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不公:每個人都需要知道》(Inequalit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作者     理解金錢的意義並不容易。幸運的是,在本書中,我們擁有兩位了不起的老師!他們嘲笑自己,同時誘使你更深入理解金錢是一種社會契約。兩位作者不僅是智慧大師,也是絕妙的文字大師。──保羅• 麥考利(Paul McCully),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 前執行董事

暨首席經濟學家     一個及時、且令人興奮的新社會契約提案。書中的每一點都很值得討論。裡面包含許多挑釁的極端論點,以及一些重大財政問題的明智解決方案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本票超過15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角落小夥伴電影版:魔法繪本裡的新朋友》7/10即將在全台上映了。
★ 日本人氣NO.1 的「角落小夥伴」首躍大銀幕!全新角色「小灰雞?」獨家登場!
★日本票房大賣14億日幣,蟬聯4週日本動畫片冠軍,超過120萬名觀眾感動推薦!
★ 不只風靡兒童界!超感人劇情受封「給大人看的催淚神作」,進場必備衛生紙!
★ 榮登日本兩大知名網站「PIA映畫生活」、「Filmarks映畫」觀眾首日滿意度冠軍!

劇情簡介
為了夥伴,再踏出一步,勇敢走出角落吧!
這天,角落小夥伴們一如往常地窩在他們最熟悉的角落咖啡廳,卻意外發現地下室中一本古老繪本,正當大家看著繪本時,書上的圖案卻突然動了起來,將他們都吸進了繪本世界裡,還變成了桃太郎、小紅帽與賣火柴的女孩等童話故事的主角!正當小夥伴們不知所措時,遇見了一隻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的「小灰雞?」,為了幫忙這位孤零零的新夥伴找到回家的路,小夥伴們決定勇敢走出角落,踏上一段奇幻的童話冒險旅程!《角落小夥伴電影版:魔法繪本裡的新朋友》將於2020年7月10日全台戲院上映,更多電影資訊歡迎上威視官方粉絲團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VVPfans
拍攝商業合作資訊請洽粉絲專頁 https://pse.is/NLC4Z
工商合作連絡 : https://[email protected]
#sunnyyummy的玩具箱

在臺菲律賓籍女性移工與新住民回應污名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作者謝亞絹 這樣論述:

自從1980年代開始,東南亞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紛紛進入臺灣以來,至今總能在各個街道上看到他們的身影。回顧過去,由於外籍移工多從事本國勞工不願做的工作,以及新住民當時經歷「商品化婚姻」的年代,促使他們時常被貼上負面標籤,或是經常遭受歧視。因此,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的探討,以污名理論為基礎進行訪談大綱之設計,並採用半結構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針對生活在臺南市的五名菲律賓籍女性移工與五名新住民,探究兩者在臺灣面對污名化之歷程,藉此瞭解污名對外籍移工與新住民之影響,以提供推廣多元文化相關單位參酌。綜合研究資料與分析的結果,本研究發現外籍移工由於臺灣不完善的移工政策,因此遭受結構性污名,並間接的成為雇主、

仲介等有心人士爭奪利益下的受害者;新住民由於過去商品化婚姻的時代背景,導致他們在夫家中的家庭地位低,更被大眾貼上「賣身」、「假結婚」等壞標籤,該污名同時也進而對新二代造成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在新聞媒體以偏概全的報導下,社會瀰漫了對外籍移工與新住民不友善的氛圍,加上兩者因為語言的差異,導致他們遭受污名時,卻難以為自己發聲,漸漸地對個人產生心理傷害,因此在臺灣大多選擇忍耐、忽略污名的方式回應,並且積極地學習中文,以能更有自信地面對往後遭遇污名之歷程。

精明的投資者

為了解決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作者(美)H.肯特·貝克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整理63種思維陷阱和7種經典投資騙局 買理財,買股票,買基金,避開思維誤區和經典騙局,做出正確投資決策。   在重點介紹普通股和共同基金投資中的陷阱後,還會分析投資者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它們會讓你自身的缺陷成為你最難戰勝的敵人。   本書最後會帶你一睹常見的投資欺詐和騙局,教你如何在金融騙子的圍攻下保護好投資收益和本金。   如果你自覺尚未就應對投資風險做好萬全的準備,貝克、諾夫辛格和普特涅恩三位教授的有力指導必能大大增強你的裝備庫,讓你能避免在投資中遭受災難性損失,成為一名精明的投資者。 H·肯特·貝克 (H.Kent Baker) 工商管理博士和哲學博士,CF

A和CMA證書持有者,美國美利堅大學柯格德商學院金融學專業終身教授。作為一名備受讚譽的作者,他參與寫作和編輯了超過33本書籍,其中包括《投資者行為:投資計畫和投資心理學》和《投資陷阱:投資者錯誤和行為偏差導航》。貝克教授還參與了近300項其他出版物,是金融領域多產程度排名前百分之一的作者。   約翰R·諾夫辛格(John R.Nofsinger) 博士,美國阿拉斯加安卡拉奇大學商務和公共政策學院國際金融專業“威廉·西沃德”講席教授。他是行為金融學領域的世界前沿專家,是《投資心理學》和其他11本書籍的作者。諾夫辛格教授是能夠在多學科發表著作和論文的多產作者,還經常在行為金融、生物金融和公司社會責

任等領域發表公共意見。   維薩·普特涅恩(Vesa Puttonen) 博士,芬蘭赫爾辛基阿爾托大學商學院金融教授。他曾擔任赫爾辛基股票交易所高級副主席和堪維圖姆資產管理公司(赫爾辛基)總經理。普特涅恩教授已在戰略金融、風險管理、行為金融和投資等多個領域發表了18本著作和超過30篇期刊論文。 譯者序 作者簡介 致 謝 序 言 第1章 妨礙財務安全和投資成功的一般投資陷阱 / 1 陷阱1 對投資所知甚少 缺乏投資知識會如何導致你一生損失財富 / 2 陷阱2 低估自身潛力 是否必須要有錢、高智商或專業才配稱為精明的投資者 / 3 陷阱3 自身特殊論 你注意到自己的心理偏差會讓

你成為糟糕的投資者嗎 / 4 陷阱4 不做投資計畫或不遵循計畫 為什麼設定投資目標和計畫並加以實施對投資成功至關重要 / 6 陷阱5 投資風格和策略與投資目標不匹配 為什麼選擇合適的投資計畫對實現投資目標至關重要 / 7 陷阱6 選錯投資期限 為什麼只做短期打算會危害長期的財富積累 / 8 陷阱7 承擔風險不適量 過度保守或過度激進是如何妨礙你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的 / 10 陷阱8 風險和回報不匹配 為什麼充分理解風險回報權衡關係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原則 / 10 陷阱9 置於風險中的投資額度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何時開始投資是最合適的 / 12 陷阱10 未進行定期投資 為什麼定期投資是一個值得

培養的好習慣 / 13 陷阱11 誤將歷史收益率當成未來期望收益率 為什麼長期平均收益率與你當前的投資狀況無關 / 14 陷阱12 對投資物件的情況一無所知 為什麼不能投資超出自己“段位”的企業、行業或證券 / 15 陷阱13 不恰當的分散化程度 過度分散化投資和分散化不足各有何後果 / 16 陷阱14 遲遲未開通養老金帳戶 為什麼要儘早為退休儲蓄 / 18 陷阱15 不參與“雇主贊助的養老金計畫” 為什麼應該珍惜參與“雇主贊助的養老金計畫”的機會並提高自付金額 / 19 陷阱16 忽視稅收、傭金和其他成本 為什麼做投資決策應該考慮多方面因素 / 20 陷阱17 忽視通貨膨脹 為什麼真實收益率

比名義收益率更重要 / 22 陷阱18 指數化投資不足 為什麼指數化投資對於個人投資者是有意義的 / 23 陷阱19 未對長期投資組合進行定期評估和再平衡 為什麼不應根據短期因素下意識地調整投資組合 / 24 陷阱20 研究做得太少 為什麼做好“家庭作業”可以帶來更好的投資績效 / 27 本章要點 / 27 第2章 會導致巨大損失的普通股投資陷阱 / 29 陷阱1 無法分辨投資和賭博 參與股票市場和進賭場是一回事嗎 / 30 陷阱2 認為好公司必然對應好股票 為什麼好公司或好產品不一定是好的投資物件 / 32 陷阱3 忘記關注價值 為什麼應當關注股票的價值而非價格 / 33 陷阱4 買看似便

宜的股票 為什麼不要買入只是看起來划算的股票 / 34 陷阱5 只買市盈率低的股票 市盈率高的股票一定不是好的投資對象嗎 / 34 陷阱6 嘗試擇股 為什麼擇股往往不能成功 / 36 陷阱7 追逐最近業績好或收益高的股票為什麼要避免從後視鏡中選股 / 38 陷阱8 過度交易 為什麼過於頻繁的交易會侵蝕你的收益 / 41 陷阱9 試圖把握市場時點 為什麼擇時是傻瓜的遊戲 / 41 陷阱10 過早賣出股票 何時才應考慮賣出股票 / 43 陷阱11 放任小損失變成大損失 為什麼應該止損而不是等待價格恢復直到回本 / 45 陷阱12 高買低賣 什麼因素會導致你違反低買高賣原則 / 46 陷阱13 下跌

加倉以挽救虧損倉位 為什麼說下跌加倉策略暗藏風險 / 47 陷阱14 購買低價股 為什麼要避免對低價股的迷戀 / 49 陷阱15 將牛市帶來的收益歸功於自己的智慧 為什麼要在市場週期的背景下回顧自己的投資表現 / 50 陷阱16 過於相信“專家”和財經媒體 為什麼要排除噪音的影響並對所謂專家建議保持合理懷疑 / 52 本章要點 / 54 第3章 共同基金和ETF陷阱:你不知道的行業秘密 / 56 陷阱1 購買過去的贏家 根據歷史業績選擇基金有何危險 / 60 陷阱2 為基金買賣中的各項費用買單 買入和賣出共同基金涉及哪些成本 / 62 陷阱3 選擇費用高的共同基金 基金費用如何影響你的收益

/ 64 陷阱4 禁不住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誘惑 為什麼有時要避開主動管理型基金 / 66 陷阱5 忽略指數基金 為什麼指數基金是大多數非專業投資者最合適的選擇 / 67 陷阱6 為基金的資本收益分配納稅 為什麼投資者沒有賣出基金也要交稅 / 68 陷阱7 迷戀基金的帳面粉飾 你的基金真正投資的是什麼 / 70 陷阱8 買的時候以為基金處於某個風險水準但稍後發現並不是 為什麼基金會在1年中改變自己的風險水準 / 71 陷阱9 投資偽指數基金 什麼是偽指數基金 / 73 陷阱10 過於信任基金評級 基金評級到底代表什麼 / 74 陷阱11 持有業績差的基金 業績差的基金會一直表現不好嗎 / 76 陷

阱12 基金被合併後仍做新基金的忠實客戶 基金合併時發生了什麼 / 77 陷阱13 投資封閉式基金 投資封閉式基金會遇到什麼問題 / 78 陷阱14 ETF的相關問題 持有ETF會遇到哪些問題 / 80 本章要點 / 81 第4章 自身缺陷陷阱:心理偏差的危險 / 83 陷阱1 不肯通過止損來重新配置資產 什麼是損失厭惡偏差 / 84 陷阱2 讓後悔影響你正確決策的能力 後悔某個決定將如何影響你的投資決策 / 87 陷阱3 未控制住依本能行事的衝動 有哪些常見的自我控制偏差會對你的投資決策造成負面影響 / 89 陷阱4 過度自信 為什麼過度自信會威脅你的投資成就 / 90 陷阱5 因為成見而

犯錯誤 代表性偏差如何影響你的決策 / 93 陷阱6 投資自己過於熟悉的公司 熟悉性偏差會如何影響投資組合的風險水準 / 94 陷阱7 被問題呈現的方式愚弄 框架效應會如何影響你的決定 / 96 陷阱8 試圖影響你控制不了的事物 控制力幻覺對你的投資成功有何影響 / 98 陷阱9 不多方搜尋額外的資訊 可得性偏差會如何影響你的決定 / 99 陷阱10 記不住自己過去的真實表現 認知失調如何影響你的學習過程 / 99 陷阱11 允許其他人影響你的投資決策 什麼是社群偏差?它對你有何影響 / 100 陷阱12 隨大流投資 為什麼羊群效應經常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 101 陷阱13 允許情緒影響你的決

策 你可能會面臨哪些情緒偏差 / 103 陷阱14 持有有偏的信念和判斷 為什麼過於樂觀會讓你承擔不必要的風險並引發泡沫 / 104 本章要點 / 107 第5章 覬覦你財富的投資騙局 / 109 騙局1 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的機理是怎樣的 / 111 案例分析: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案 / 113 案例分析:e租寶90億美元龐氏騙局案 / 116 騙局2 傳銷騙局 傳銷的原理是什麼?它與龐氏騙局有何區別 / 117 案例分析:芬蘭WinCapita俱樂部傳銷騙局案 / 118 騙局3 熟人詐騙 什麼是熟人詐騙及為什麼它如此陰險 / 120 案例分析:喬治·希歐多爾3000萬美元熟人詐騙案 /

121 騙局4 拉高拋售騙局 拉高拋售騙局是如何運作的 / 122 案例分析:AJ迪斯卡拉 3億美元拉高拋售騙局案 / 124 騙局5 小公司股票騙局 什麼是小公司股票騙局?為什麼它如此盛行 / 125 案例分析:VGTel 公司1500萬美元低價股騙局案 / 126 騙局6 高收益投資項目騙局 為什麼這類騙局能吸引眾多受害者 / 127 案例分析:ZeekRewards高收益投資項目騙局案 / 128 騙局7 原始股騙局 原始股騙局是如何運作的 / 129 案例分析:JSG公司千萬美元原始股騙局案 / 130 本章要點 / 131 第6章 針對無防備投資者的其他詐騙和欺詐 / 133 騙局

1 外匯交易詐騙 如何識別潛在的外匯交易詐騙 / 134 案例分析:Exential公司2億美元詐騙案 / 136 騙局2 二元期權詐騙 什麼是二元期權?二元期權交易網站是如何被用於詐騙的 / 138 案例分析:傑瑞德·大衛斯1000萬美元二元期權詐騙案 / 140 騙局3 加密貨幣詐騙 為什麼加密貨幣騙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如此之大 / 141 案例分析:比特連接20億美元加密貨幣詐騙案 / 143 騙局4 線上平臺詐騙 線上平臺詐騙是如何運作的 / 147 案例分析:錢寶110億美元線上平臺詐騙案 / 149 騙局5 貴金屬詐騙 貴金屬詐騙有哪些形式 / 150 案例分析:西北地方造幣廠250

0萬美元貴金屬詐騙案 / 151 騙局6 頂級銀行詐騙 典型的頂級銀行詐騙是什麼樣的 / 153 案例分析:荷蘭億萬富翁和1億歐元頂級銀行詐騙案 / 154 騙局7 本票詐騙 什麼是本票?這種票據是如何被用於詐騙的 / 156 案例分析:成功貿易證券公司1400萬美元本票詐騙案 / 157 本章要點 / 159

民事程序中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以民事裁判效力變更為中心

為了解決本票超過15年的問題,作者黃嘉苓 這樣論述:

法律存在之目的在於實踐其正義精神。法律係抽象之規範,正義則動態展現於具體個案。「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褔」,在特定情形下,應有承認當事人得事後變更、調整雙方權利義務內容之必要。情事變更原則作為誠信原則之下位原則,向來認為其作用於民法領域,乃係法院平衡調整契約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之依據。惟此種強調當事人法律地位之實質平等,確保實質締約自由以及追求實體真實正義之動態法律正義概念,亦與當代民事程序法強調當事人程序地位平等及應公平賦予當事人合法聽審權之充足程序保障精神相符。本篇論文欲探討者係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民事程序法領域,所涉及之民事裁判效力變更之相關問題。本文將先介紹情事變更原則之概念源起,分別

探討其於德國法及我國民法及民事訴訟法之發展經過。藉由分析其發展脈絡,分析其適用於民法及民事訴訟法之異同與二者之關連性。其次,本文將探討情事變更原則與民事程序法之裁判效力變更之關連性。其於民事訴訟法領域將與確定判決既判力效力之破除相關;於非訟法領域則涉及非訟程序裁定效力可變更性之容許性問題。2012年家事事件法制定施行後,該法包含家事訴訟事件、家事非訟事件以及基於特定目的予以非訟化之真正爭訟事件。不同事件類型,其適用情事變更原則以變更裁判效力之理論依據將有不同,解釋上亦須符合家事事件之特殊性。再次,本文將介紹情事變更原則落實於民事程序法不同領域之具體規定。將分別討論民事訴訟法第397條之情事變更

判決之訴、非訟事件法第40條第3項之非訟裁定可變更性規定,以及家事事件法第83條第3項、第84第1項、第2項及第102條等關於家事非訟裁定、家事非訟調解成立及費用給付請求事件之裁定效力變更規定之相關學說爭議。本文亦將藉由整理並分析審判實務對於各該條文之解釋適用情形,探討相關規定之立法得失,並且參考德國法、奧地利法及日本法相關規定之學理及實務見解,提出建議。最後,本文將分析並比較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民事程序法之訴訟程序領域、非訟程序領域及家事事件領域之異同,嘗試提出一些建議。期能使情事變更原則於我國民事程序法領域之運作情形更為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