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1176第五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子女能否拋棄繼承將全部遺產由母親取得?也說明:A:按民法第1176條第5項規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亦即子女均拋棄繼承,將由被繼承人的孫子女與配偶繼承;如 ...

國防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鍾秉正所指導 吳佳蓉的 我國軍人撫卹制度之研究-以勞工職業安全法制為借鏡 (2021),提出民法1176第五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軍人撫卹、職業病、社會保險、社會補償、退輔制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 郭玲惠所指導 洪廷玠的 論醫療院所對醫師過勞職災之責任-以工作時間為核心 (2020),提出因為有 醫師、過勞、工作時間、保護照顧義務、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動基準法、民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民法1176第五項的解答。

最後網站《民法親屬繼承(身分法)》【拋棄繼承】律師司法官 - YouTube則補充:... 繼承及拋棄繼承),而拋棄繼承後應繼分之歸屬,§ 1176 之規範稍嫌複雜, ... 提供律師司法官、司法事務官、檢事官、司法四/五等、法研所、證照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民法1176第五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軍人撫卹制度之研究-以勞工職業安全法制為借鏡

為了解決民法1176第五項的問題,作者吳佳蓉 這樣論述:

軍人執行職務導致生命、身體受有損害之情形,應如何救濟與保障?本文從職業災害角度檢視軍人在執行職務期間,因積勞成疾、引發慢性疾病或是因職務上原因致自殺等問題,分析現行因公致身心障礙之要件有何限制因素,並藉由勞工職業災害保障概念,研究軍人職業安全保障應有何改進與借鏡之處。而就所受損害部分,受害之軍人須負擔舉證責任,其因果關係應如何證明,又受限於時間歷程較長,往往難以評價,以致在現有法令下無法保護或僅以因病為由辦理撫卹,將使受害人承擔極高之風險;此外,對於受職場因素導致精神疾病,進而自殺者,其家屬亦只能請求因病之撫卹,對於當事軍人服役期間的辛勞與國家給予的保護照顧之間將有所失衡。本文從社會法角度觀

之,以軍人撫卹制度作為預防及補償的功能,而退輔制度作為預防與重建的功能,架構軍人職業安全保障網,使軍人受有完善的職業安全保障。

論醫療院所對醫師過勞職災之責任-以工作時間為核心

為了解決民法1176第五項的問題,作者洪廷玠 這樣論述:

有鑑於近幾年醫師因為過勞,發生數起造成醫師死亡、身體健康受損而不可回復之事件,深感此問題之嚴重。醫師過勞早已成為現代社會勞雇關係之重要議題,而我國依據憲法明定對勞工負有保護照顧之義務,應有積極之作為,但在現行的法秩序下,對防止醫師過勞之保障卻仍不完備。尤其是目前的醫師工時制度,造成醫師工時非常長,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將容易導致過勞發生。而過勞的醫師在醫療行為與照護中可能誤診、甚至造成醫療過失發生率上升之情形,此將間接損害病患之生命、身體與健康權益。因此醫師過勞之問題影響的不僅是醫師的勞動權,更關乎於全民的權益。 我國法規範與制度對醫師過勞之防治,則似尚有不足之處。首先雖住院醫師自108年

9月1日起適用《勞動基準法》,惟主治醫師卻仍不得適用之,此造成因身分不同,保障即不同的現象;再者,醫師工作時間制度僅對住院醫師有明確規範,其他級別醫師並無明文保障,欠缺明確性與安定性,而住院醫師工時參考指引所訂定的工時長度是否合理,亦非無討論之空間。第三,我國法規範依據醫師級別不同,對醫師之保護照顧義務密度有所不同之方式似不妥適,可能發生保護之漏洞。 本文之目標係尋求適用於「所有」醫師之雇主保護照顧義務與責任。並在不同級別的醫師遭遇雇主違反義務導致過勞職業災害時之求償方法有何不同進行分析,同時探討我國法規範對不同級別醫師之保護照顧是否完備。而本文研究之法規主要涉及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民法、勞動

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與「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重點將放在討論勞基法第84條之1、民法第483條之1與職安法規範下,醫療院所對防止醫師過勞之保護照顧義務與責任。除了本國法外,本文亦將討論美國紐約州住院醫師工作時間制度,以其制度與法規之優點與缺點與我國法規範比較,期望可成為我國未來立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