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伯讓寫的 都是大腦搞的鬼:KO生活大騙局,揭露行銷詭計、掌握社交秘技、搶得職場勝利。 和林天賜的 養魚,先養水:一位頂尖老業務員的30年成功筆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首頁)也說明:為降低群聚風險,本會即日起暫停臨櫃申請投保紀錄及業務員相關證明(含合格證書補發)服務。 澄清外界對壽險業投資俄羅斯之疑慮 · 現售提供未滿15足歲被保險人喪葬費用保險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早安財經所出版 。

銘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謝佳宏所指導 陳曉柔的 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商業模式與策略行銷4C觀點探討之 (2021),提出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商業模式、策略行銷4C、外顯單位效益成本、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專屬陷入成本、草創期、成長期。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詹雅嵐所指導 張展帆的 以UTAUT探討消費者對保險業遠距服務使用意圖之研究 - 以台灣N壽險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整合型科技模式、保險業、遠距服務、使用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光人壽官方網站則補充:新光人壽走過半世紀,守護台灣800萬保戶的希望與保障。為了提供國人全方位守護,積極開發創新商品,以長照與大女子保險,雙雙獲得年度風雲保單;用心服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是大腦搞的鬼:KO生活大騙局,揭露行銷詭計、掌握社交秘技、搶得職場勝利。

為了解決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作者謝伯讓 這樣論述:

史上最淺顯易懂的腦科學研究報告 揭露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 腦科學專家帶你拆穿生活中的諸多騙局, 從此不被行銷戰術牽著鼻子走、輕鬆成為萬人迷、職場升官一帆風順。   ˙為什麼餐廳使用小盤子可以提高翻桌率?   ˙為什麼臉書放上團體照可以把到妹?   ˙為什麼候選人的照片可以決定選舉的勝負?   ˙為什麼保險業務員總是坐在你的右邊?   ˙為什麼日本女生特愛花美男?   ˙為什麼吃到飽餐廳可以降低你的掏錢心痛感?   我們的生活被各式各樣的訊息塞滿擠爆,常常來不及消化,就被迫接收下一個訊息,因此,導致訊息的傳遞流於無意識的資訊處理,沒有空間深入的思考,長期下來,大腦容易被制約,被既定的觀念

限制。商人、推銷員、詐騙集團,緊抓住人類大腦的這個缺陷,巧妙操弄各種生活中的資訊製造騙局,我們則容易落入圈套,。   身為腦科學研究專家的作者,即將以詼諧風趣的口吻,藉著腦科學的角度解析生活中常見的行為盲點與騙局,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為什麼我們會被訊息控制,以及我們又將如何突破重圍,爭取大腦的主導權,保持腦筋清醒,讓自己不容易上當。   讓腦科學實驗來揭穿其中內幕,幫助你對抗生活中各種資訊的潛藏影響! 作者簡介 謝伯讓   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   ˙美國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心理與腦科學系首位台灣學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博士後研究員   ˙擔任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至今     發表國際學術期刊與會議論文數十餘篇。   合著有《波士頓》、《指指點點玩美國》。   譯有《用心法則》、《糧食戰爭》、《瞎吃》、《哲學是什麼》、《謊言實境秀》、《扒糞救地球》、《水資源戰爭》、《人體解剖全書》、《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等書。   長期受邀至哈佛、加州理工、MIT、UCLA等大學進行國際學術研討與大眾演講。 自序   序章-騙局的根源在於大腦漏洞百出   騙局的根源一:其實你活在大腦創造的虛擬世界中   騙局的根源二:各種捷思幫倒忙   *到底是藍黑洋裝?還是白

金洋裝?   *凸臉錯覺   騙局的根源三:無意識資訊處理歷程出現漏洞   Chapter.1消費騙局   Part.1無所不在的行銷手法,你被騙了嗎?   想提高翻桌率?餐廳老闆應該這樣做!   菜單價格讓你還沒進餐廳就先中招   金錢符號,該放嗎?   吃到飽,掏錢不心痛   商場中的音樂催眠行銷術   好名字、好天氣讓你投資股票衝衝衝   Part.2操弄人心的推銷員   暖氣、熱咖啡、軟椅、巧克力,提高店家好感度   以大搏小的圈套   搬出商品組合手法,荷包只能投降   肢體接觸拉高成交率?   試用,讓你更想擁有   後記   Chapter.2職場騙局   Part.1保險業

務員的心理學機密   笑臉操弄你的潛意識   讚美偷走你的心   右耳根子比較軟?   小商品引誘大買賣   數字心理遊戲   後記:保單的下落   Part.2你到底把票投給了誰?   看臉蛋投票   人的帥度和智商無關   長相影響薪水?   預測選情   Part.3權力使人腐化   史丹佛監獄實驗-把好人變壞人   掌權者的馬腳   Part.4基因決定政治傾向?   政治意識影響心理特質   同卵雙胞胎的政治傾向一致   天生的好奇自由派基因   大腦結構洩漏政治傾向?   體味和政治立場的正相關   Chapter.3社交騙局   Part.1網路正妹的溫柔陷阱   假網愛,真勒索

  激起你的抱抱賀爾蒙   甜頭嚐不嚐?   心痛的後記   Part.2暗訪詐騙集團   美女照片的威力   「目標漸近效應」用錯時機要人命   性慾惹禍上身   後記:騙子吐真言?   Part.3掌握社交秘技,讓你變成萬人迷!   混在人群中可以變帥?   低頻男聲無往不利   觸覺悄悄讓人產生好感?   紅色的致命吸引力   Part.4草食男對肉食女的迷戀   環境影響人類對臉部特質的喜好   陽剛男的臉型,是為了抵擋拳頭?   弱男愛悍妻,賀爾蒙做梗   Part.5美是演化後的產物   別被美女特質制約   求偶偷懶,禍延子孫   Chapter.4知識騙局   Part.1

吃糖變笨?   高糖飲食讓人變笨   胰島素下降,記憶力消退   記憶的關鍵:海馬迴   HM病人是何許人也?   為什麼人類有空間記憶?   Part.2記憶也能遺傳?   祖先的經歷決定你的基因   外遺傳學點燃演化生物學界的戰火   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   記憶可以遺傳的逆襲   Part.3右腦開發的真相!   裂腦病人   語言不是只在左腦,藝術不是只在右腦   Part.4睡眠學習有效嗎?   睡眠學習法的始作俑者   睡眠能幫助記憶   只能學習簡單的聲音氣味配對!   Part.5偏見不一定有害   定勢效應   機率偏見與派系偏見   智商和偏見有關嗎?   偏見幫助思考

的效率   自序   在江湖上打滾,似乎都得先報上名號:我名叫謝伯讓,人稱「布朗」。   之所以叫作「布朗」,是因為我的好友幫我取了一個與「伯讓」諧音的英文名字:「Brown」。此英文名字翻回中文,就變成了「布朗」。這個布朗,也就是在國語日報上連載「布朗博士的腦科學世界」的那位布朗博士。   我是一名腦科學家。嚴格說起來,是認知神經科學家。但是我不太喜歡說我是認知神經科學家,因為這個名詞聽起來有點像是在吊書袋,而且每次一說「認知神經科學」,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是研究精神病的嗎?」、「是神經外科醫師嗎?」、「需要每天接觸病人嗎?」   答案都不是。      腦科學,基本上就是透過

科學方法研究心靈與大腦的一門科學。而腦科學家,就是研究大腦的科學人。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每一個腦科學家,其實都是一顆試圖瞭解自己的大腦。   仔細的說,我們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的認知能力,也就是如何感知並和世界互動的能力。它可以說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但採用了神經科學的生物實驗方法來進行研究。由於人類的認知能力主要來自大腦,因此也可以稱之為「腦科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主題非常廣泛,人類的任何一舉一動,都是它的研究對象。由於人類的任何行為,幾乎都必須用到大腦,看書、下棋、思考、記憶、語言、情緒、睡眠、意識、聽音樂、注意力等各種行為無所不包,因此,這些通通都可以是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主題。

  為什麼我會選擇研究腦科學?   對我來說,腦科學是全世界最棒的研究領域,因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瞭解自己,透過研究人類一舉一動背後的生理機制和心理原則,或許我們將有機會領悟人的本質和意義。   這個研究的方向,是我還在大學念書時就做下的決定。對我來說,瞭解自己、瞭解人類自身的行為,是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在大學時,我選擇念生命科學。但是後來我發現,人類的大腦和心智其實才是生命中最特殊的現象,而生命科學似乎無法在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層次中觸及到心靈的本質。因此大學畢業、當完兵之後,我進入了中正大學念心靈哲學研究所,希望從比較理論的角度重新探討心智與心靈的本質。   哲學

碩士畢業後,我理解到一件事:就是在研究心靈的各種取徑中,哲學扮演的角色,就是透過邏輯和概念分析來提供各種可能的理論;而科學所扮演的角色,則是透過實驗與經驗證據來排除各種錯誤的理論。換言之,哲學就是不斷的丟出想法來極大化可能的理論空間,而科學則是不斷的排除錯誤理論以極小化實際的理論空間。   在當時,我已經受過了基本的哲學訓練,但是,科學方面的訓練卻仍有不足,因此,我決定在念博士班時挑戰科學的訓練。那時我也下定了另一個決心:如果我要把做研究當成我一生的職業,那我一定要挑戰最困難、最深刻的問題和領域來研究。所以我選擇心靈與腦科學中的關鍵問題做為我的研究主題:「意識」。   在這些決心之下,我進

到美國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採用實驗心理學和腦科學的方式繼續研究人類的大腦和心靈。經過五個寒暑之後拿到學位,先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年,開始在新加坡的杜克大學醫學院任教,並成立了「腦與意識實驗室」。   《都是大腦搞的鬼》   在研究大腦與心靈多年之後,我發現這個充滿趣味且與眾人切身相關的領域,一直沒有機會被大家好好認識。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之下,決定出版這一本科普書,來介紹各種與生活和生命現象密切相關的腦科學研究。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針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有趣與特殊的現象,特別是各種騙局和錯誤,提出腦科學的解釋

、背後的研究故事、以及我的分析和批判。第一到四章,分別是消費騙局、職場騙局、社交騙局與知識騙局。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我的臉書「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和部落格「The Cry of All」釋出書中的片段資訊。有在留意的讀者,應該記得我常常會在上面簡短地介紹一些有趣的研究。那些簡短的介紹,其實少部份就是來自這本《都是大腦搞的鬼》書中的節錄。由於臉書和部落格不適於長讀,當時發文必須割捨掉研究背後的歷史、典故、爭議以及理論。現在,你除了可以在這本書看到這些研究的完整故事與來龍去脈,更可以看到各種自然與社會現象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反思。   你準備好了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腦科學的世界

,成為一顆嘗試瞭解自己的大腦吧! 我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讀書時,校方給的獎助學金總是算得剛剛好,每個月都一分不差的花到見底,實在是存不到什麼錢。由於經濟拮据,但有時又會想吃亞洲食物,於是常常去鎮上一家價格便宜、食物尚可的吃到飽中式自助餐。這家餐廳有個特色:音樂輕快、盤子不大,而且服務生不常來收餐盤。每次去這家店,我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吃很快,好比在行軍打仗似的,囫圇吞棗後便匆匆離去。 一直到快要畢業時,我翻譯了一本美國飲食心理學家寫的書《瞎吃》(Mindless Eating)後才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家自助餐店的老闆是大隱於世的心理學達人啊!音樂輕快、盤子很小、外加不收餐盤,全都是提高翻桌

率的狠招! 如果各位還不明白商場中各種隱藏訊息的可怕之處,那就讓我一一道來,告訴你為什麼音樂、天氣、餐盤大小、定價方式、付費方法、廣告模式、發言人的形象、推銷員的話術、商場中的免費糖果、眼前的其他同質商品,還有銷售員端給你的熱咖啡和舒服椅子, 甚至是公司名字和廣告文件上的字型,全都會偷偷影響我們的消費決定。 想提高翻桌率?餐廳老闆應該這樣做! 《瞎吃》的作者,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汪辛克教授(Brian Wansink)。他曾經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餐盤或包裝的大小,會偷偷的影響消費者的食量。汪辛克教授的研究團隊在電影院前發放免費的爆米花,有些人拿到中桶爆米花,有些人拿到大桶的(無論中桶或大桶都是容量

多到一般人吃不完)。結果發現,當觀眾獲贈大桶爆米花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吃下的量,竟比獲贈中桶爆米花的觀眾多出45%。 而且,事後的問卷調查顯示,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觀眾裡,有77%的人認為,即使自己拿到的是中桶爆米花,吃的量也不會增加或減少。由此可知,許多受測者都不知道自己的食量已經受到桶子大小的影響。 同樣的,除了包裝大小會影響食量之外,盤子大小也會影響食量。汪辛克教授甚至發現,小孩子的食量也一樣會受到盤子大小的影響。總而言之,就是盤子越大吃越多,盤子越小吃越少! 原來,達特茅斯自助餐店的老闆就是用這招,故意用小盤子,讓我不知不覺少吃了很多! 至於音樂的影響,更是早有許多研究發現其中奧妙,研究指

出,快節奏的音樂會加快進食的速度,而緩慢、輕柔的音樂則能夠讓餐廳中的客人留得更久並且願意花更多錢來消費。很顯然的,對於吃到飽自助餐店來說,播放柔和緩慢音樂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客人都已經支付了固定的費用,讓他們待越久,老闆只會損失更多的食物。

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商業模式與策略行銷4C觀點探討之

為了解決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作者陳曉柔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環境迅速改變,對於消費者之行為影響甚鉅,也因保險公司之業務人員陸續轉移至保險經紀人公司,大大改變了國人購買保險之觀念與行為。自從西元2007年金融海嘯之後,全世界之經濟環境亦大幅產生變化,使得臺灣保險公司之商業生態驟變,單一壽險公司之業務人員生存空間不斷受到侷限且人數逐年減少,而保險經紀人公司之業務員登錄人數卻逐年攀升。保險經紀人公司的經營與發展不斷的擴展與茁壯,引發本研究對於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營運之商業模式作探討,藉此深入了解同業之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業務經營模式之差異性、互動性及資訊的流通性。根據本研究之訪談內容,有下列研究發現:一、正面積極、利他的商業模式價值主

張是成就一家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之最主要因素與出發點;二、在外部行銷部分,宣揚事業單位價值主張,並持續發揚光大,透過良好的理念與服務形成一個愛與關懷的商業生態圈;三、在內部行銷部分,將業務人員個人生涯規劃與工作價值投入,感動身邊周遭的同行同儕,形成一個共好與利他之商業生態系;四、在事業單位的經營上,無論是在B TO B 或B TO C之部分,持續地降低4C成本是經營一家保險經紀人公司事業單位之最主要因素。

養魚,先養水:一位頂尖老業務員的30年成功筆記

為了解決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作者林天賜 這樣論述:

  保險界今年最轟動的一本書!富邦人壽董事長鄭本源等感動推薦!  台灣百萬圓桌教父林天賜,首度公開30年成功傳奇!   他是台灣第一位百萬圓桌(MDRT)終身會員;他是世界百萬圓桌創會74年歷史中,第一位華人終身會員;第一個代表台灣拿中華民國國旗,站上百萬圓桌舞台的人,也是他;他是第一位百萬圓桌台灣地區主席,創立百萬圓桌台灣分會,擔任第一任會長   他是世界百萬圓桌大會中,第一位用中文演說的講師…   外表像是鄰家阿伯,敦厚老實、木納拘謹,沒有流利的口才,不像做業務的林天賜,卻是全世界第一位MDRT華人終身會員,他是怎麼辦到的?   因為他悟出《養魚,先養水》的道理:要先創造一個優質環境,才能

吸引到優質客戶,也才會有好的收獲。就像養一缸魚,得先準備一缸好水好環境,才能把魚養好。 要做一個成功的業務,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客戶最喜歡什麼顏色的口紅?  跟別的業務比起來,你有什麼特色?  你知不知道該怎樣養大case?  出門拜訪的那一刻,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這位正在與帕金森氏症搏鬥的成功業務,用這本書,傳承一輩子的經驗…… 作者簡介 林天賜   自認是個傻子,堅持做自己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現為中華保險與理財規劃人員協會理事長、富邦人壽區經理。從事保險業三十年,曾是百萬圓桌(MDRT)台灣分會發起人及第一任會長,目前接掌協會,不為私利,出錢出力為壽險業建立

學習交流平台,投注向上提升的力量。 傅瑋瓊/執筆   崇尚慢活的SOHO族,享受簡單的幸福。   喜歡文字、愛好自由當了二十幾年的財經新聞記者,被稱為「資深媒體人」,但拒絕八卦和爆料,決定忠於自己,做一個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 目前努力尋找、書寫精采的人生故事。出版過的書:《堅持,就對了!》《複製千萬業績》《打造人氣咖啡屋》《房地產致富全書》《黃金這樣買就對了!》等十餘本。 第一部 成長越是世態炎涼,越是要講義氣我不敢碰別人的衣服你自己不努力,沒人幫得了你成長,從脫離「舒適圈」開始穩紮穩打很重要學會在挫敗中認識自己 第二部 起步當老闆的我,怕死了拉保險的人天下的菜鳥業務都是一樣的從零開始,沒

什麼好怕的怎樣踏出陌生開發的第一步不愛家的人,不懂得賣保險重視專業,就是尊重自己你是不是「變態」的「勤售」決心就是你的高度 第三部 學習找一個具有推薦能量的人選擇一個屬於你的市場常去打高爾夫,不等於就能接到大案子養魚先養水,保單別亂賣補魚,要找對地方你知道她喜歡什麼顏色的口紅嗎?客戶買了保單,要更關心他推開門的那一刻,你真的準備好了嗎?你能不能跟客戶平起平坐?你不信任他,怎敢跟他買保單?讓自己有特色,客戶才會愛上你做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策略千萬別求客戶專心做跟保險有關的事,你就不必有應酬客戶的質,遠比量重要養大case,很重要客戶關係像輪子,越圓滾越久 第四部 成功我要拿到成功者的門票讓學習的渴

望,取代你心中的恐懼從今天起,把自己放在國際舞台上成立台灣MDRT分會,打造分享平台光光的地,暗暗的來第一個用華文演講的講師看見中國保險業的改變找一個心目中的偶像,去模仿他就好了MDRT,是一個追求夢想指標不只承諾,更要實踐想像一下,二十五年後的你永遠的聯盟認真學習,勝於舌粲蓮花先設定大目標,再拆解成小目標 第五部 人生功課幸好,我幫客戶做成了保單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我的馬來西亞山城奇遇帕金森氏症給我的人生功課你是誰?大聲告訴山谷吧! 自序 打造屬於你的人生軌跡與回憶吧!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回顧前塵往事,感觸良多。   我常告訴年輕人,現在大家見面都會交換名片,一個人有多重要,彷彿從名

片上就能看出來。   錯了,名片上有的,不過是個名字以及職稱,人生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你真正做了哪些事,讓你身邊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如果墓誌銘代表的是生命之書的總結,到了生命終了的那一天,你希望在墓碑上刻上什麼字呢?   「這裡長眠著一個傻瓜,從來不會為自己想,總是固執而堅持地為別人想的、一個無可救藥的傻瓜。」這句話,是我看待自己一生的結論。   我一直也鼓勵身邊的朋友們,一定要走向國際舞台。只要走出去,你必定會有截然不同的視野,也更有自信地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留下一些與別人不同的軌跡和回憶。   還記得一九九五年,我在加拿大多倫多被指派擔任MDRT大會的國旗手。國旗在舞台

上飄揚的那一刻,不只是台灣壽險業在國際舞台上劃時代的歷史畫面,更是我一生中難以抹滅的生命歷程:一個高職畢業生、不會英文、做親友不看好的壽險業務,終於能在國際上揚眉吐氣。   這本《養魚,先養水》,記錄我從少年到創業,從經商失敗到轉戰保險業的經過;以及我如何從一個不會跑業務的門外漢,漸漸愛上保險,而且堅持服務了三十年的心路歷程。   我發現,追求人生目標,就像是養魚──魚要養得好,要先把水養好。也就是說,要先培養一個有利於你達成人生目標的環境。這是我的人生體悟,也是我這三十年來,從保險工作、從MDRT精神中學到的價值觀。   回想這一切,我一直非常感念新光人壽公司,當年讓我有機會進入保險領域,深

耕三十年,讓我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一路走來,生命中有太多要感謝的人。例如我在喬治亞人壽的兩位長官──總經理、現任蘇黎世產物保險鄭林經總經理;以及同是MDRT會員的副總經理、現任宏泰人壽金段宇總經理,都全力支持我推動MDRT。   同時也要感謝富邦人壽的大家長鄭本源董事長,全力支持我在保險理財協會的付出,並慨然提供資源協助。還有就是我在富邦人壽的主管劉約崙處經理,他也給予我許多工作上的方便和支持。   在推動MDRT方面,要特別感謝王嘉雲、莊介博、古翠瑾、汪育朱、邱正弘等同業夥伴的鼎力相助,如果不是他們有情有義、不怕死地跟我一起做,台灣MDRT就沒有今天的局面。   還要感謝MDRT大

中華區主席祁彬及前任主席梁偉明、中國大陸區主席李虹,近來極力邀請我到中國大陸各地分享MDRT,並一路陪同和盛情招待。   另外,一路走來能得到許多APFinSA國際友人全力協助,我也非常感恩。二○○八年,我在新加坡度假時,臨危受命接下中華保險與理財規畫人員協會(IFPA)理事長職務,當時,我的身體狀況已不太好,但若不接任,台灣在亞太理財服務協會(APFinSA)的會籍可能會被除名,為了大局著想,只好咬緊牙根扛下。   非常感謝現任總會長彭祥洋、前任會長奈奈(Ms Nenette N. Aseniero)女士,及二○○五 ~ ○七年會長黃錦輝,及會員國香港LUA前會長劉國明和馬來西亞歷任會長的鼎

力相助。他們不辭辛勞地幫英文不好的我翻譯,並發出正義之聲,為台灣爭取權益,今天台灣才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這一切,都讓我銘感五內。   這裡要特別提及我在美國的好友尤中正,從我第一次到美國及參與MDRT大會的前十年,多虧了他不厭其煩地為我翻譯,全力幫我安排赴美的食宿交通等瑣事,我才能在美國暢行無阻。感謝他所付出的一切。   最後特別要感謝的是好友張志強。一九九五年我第一次擔任MDRT國旗手,那是全新的體驗,我不會英文,又急著想要了解程序,因而認識了當時馬來西亞的會長兼國旗手張志強。這些年來,每當我想散心時,就會遠赴沙巴旅遊,和他互相切磋、交換心得或紓解心中的壓力和苦悶。兩個人像傻瓜一樣

地,經常在沙巴的海邊穿著短褲踏浪、潛水,或在森林裡看大象,真是人生中難得的知己。   希望讀者能善用這本書。如果我的人生經驗能給社會大眾、給讀者一點值得參考的價值,我的心願足矣! 林天賜大事紀   .1947年11月1日出生於台北縣三峽鎮  .1959年畢業於板橋國校  .1963年台北商專初中部畢業  .1966年台北商職畢業  .1971年創業開設木材行  .1981年10月進入新光人壽  .1985年7月轉換到國華人壽  .1987年1月轉任環宇保險代理人公司  .1990年5月進入喬治亞人壽  .1991年壽險公會外勤績優人員表揚  .1992-2011年MDRT會員  .1992及1

996年壽險公會外勤績優人員表揚  .1995年起3次代表台灣擔任MDRT大會上的國旗手  .1996年中華民國成功經理人  .1996-1997年MDRT台灣地區主席(Local Chairman)  .1997-1998年MDRT台灣區域主席(Area Chairman)  .1997年發起成立MDRT台灣分會籌備處  .1998-1999年MDRT台灣區主席(Zone Chairman)  .1999年第一屆全國保險「信望愛」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2000年MDRT邀請成為第一位中文演講者  .2000年台灣地區第一屆美國壽險訓練學院院士(LUTCF)  .2000年MDRT台灣分會成立

  .2000-2001年首位MDRT台灣分會會長  .2000-2001年MDRT國際委員會(IMCC)區主席  .2001年台灣及兩岸華人首位MDRT終身會員  .2006年MDRT曼谷體驗大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及國旗手  .2006-2009年中華保險與理財規畫人員協會第四、五屆副理事長  .2009-2011年中華保險與理財規畫人員協會第六屆理事長

以UTAUT探討消費者對保險業遠距服務使用意圖之研究 - 以台灣N壽險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產物保險業務員英文的問題,作者張展帆 這樣論述:

全球自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各地,人們生活習慣丕變,許多必須面對面處理的商業模式也跟著有所不同,保險業即是其中一環。過往基於道德風險與個人機密必須親視親簽的投保方式,隨著防疫規定而產生變化,消費者不再需要與業務員面對面的親自簽名,投保資料也可以藉由安全的加密網路上傳至保險公司,這是目前最新型態的保險業遠距服務方式,消費者只要在電腦或行動裝置前就可以完成投保和保險服務。然而並非所有保險準客戶都熟捻電腦的操作環境,更有許多消費者不信任電子投保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本研究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

se of Technology)探討商業保險公司未來的服務方式,特別是指南山人壽保險遠距服務對民眾的使用意願。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使用南山人壽遠距服務的消費者並加以分析,從而得知保險消費者對南山人壽保險遠距服務的使用意圖。從研究結果得知消費者認為保險公司所提供的遠距服務易於使用,其對於使用意圖與使用行為亦有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認為,保險業的遠距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另一種服務選擇,因此亦同時有提昇保險公司與業務員的服務品質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