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成長率 負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野村:投資抗波動股債平衡當道 - 自立晚報也說明:在今年經濟成長上調,失業率下修,以及通膨見頂後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將對 ... 市場預期,盈餘下修已見終點,市場預估企業季度盈餘成長有望在今年由負 ...

長庚大學 管理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詹錦宏所指導 呂坤龍的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整併之企業評價-以大聯大控股合併策略為例 (2010),提出盈餘成長率 負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評價、股價淨值比、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康榮寶所指導 邱承志的 上市公司季盈餘宣告與投信持股比例關係之研究 (1997),提出因為有 mutual fund的重點而找出了 盈餘成長率 負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合一(4743) 稅後淨利成長率(季增率) 財報分析 - 嗨投資則補充:合一(4743) 歷年稅後淨利季增率 ; 2023Q1, 負值, -187.34% ; 2022Q4, -335.18%, -68.82% ; 2022Q3, -17.65%, 67.74% ; 2022Q2, -13.87%, 轉正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盈餘成長率 負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整併之企業評價-以大聯大控股合併策略為例

為了解決盈餘成長率 負數的問題,作者呂坤龍 這樣論述:

企業透過併購方式來達成外部成長,併購雙方如何合理評估彼此企業價值?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如何透過一項持續性的評價工作,來了解企業真實價值,並且掌握企業真實價值的關鍵因素,才能在投資與營運決策過程當中取得公司合理價值? 本研究主要探討企業之合理價值,以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世平與品佳,於2005年合組大聯大控股集團起,陸續併購同業凱悌、詮鼎、友尚為主,利用歷史文獻探討適合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之合理價值的模型,並以此模型對照合併當時市場價格,是否符合評價的企業價值。 價格乘數法之股價對淨值比(price to book value, PB),使用參數都取自於財務報表資料,而且容易作為買賣雙方溝通

的工具,符合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產業。因此本研究以股價淨值比為大聯大已併購的個案,計算當時欲併購公司之合理價值,再對照併購後結果,供往後欲併購者之企業及投資者作為參考。 本研究結論發現大聯大個案公司所併購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適用於股價對淨值法(price to book value, PB),具有一定參考價值,而評價的結果都是基於部份假設性資料的輸入,所計算出來的結果為一個區間值,而不應該是單一數值, 以作為企業併購出價或議價的參考。

上市公司季盈餘宣告與投信持股比例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盈餘成長率 負數的問題,作者邱承志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探討「上市公司季盈餘宣告」與「投信持股比例」之關係,希望瞭解季盈餘資訊對基金經理人投資決策之影響方向與程度。樣本涵蓋期間為民國八十四年第四季至八十六年第一季,以國內全體基金及其投資標的研究對象,採用t檢定(單尾、雙尾)及簡單迴歸分析進行研究,實證結果如下:  一、關於「季盈餘成長率」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之相關性:  就整體樣本而言,此二項變數間的關係並不顯著,但就產業別而言,「金融類股」與「其他類股」則出現顯著的結果,顯著水準分別是1%與5%。  二、關於「好消息」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之相關性:  「季盈餘成長率」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均達到1%的顯著水準,且後者的t值

為正數,顯示好消息確實會引起持股比例顯著增加。  但就變動幅度的相關性加以分析,整體樣本的迴歸分析結果並不顯著,在產業類別方面,僅有「其他類股」出現顯著的狀況,達到1%顯著水準。  三、關於「壞消息」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之相關性:  「季盈餘成長率」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均達到1%的顯著水準,但後者的t值為負數表示壞消息的出現反而造成持股比例顯著增加。  若就變動幅度的相關性加以分析,全體樣本迴歸分析結果達到10%的顯著水準,至於在產業別方面,計有塑膠、營建、金融等三種產業出現顯著的結果,顯著水準分別是10%、1%、1%。  四、關於「好消息的幅度」與「持股比例增加幅度」的分組檢定:  

四組「好消息的幅度」均達到1%的顯著水準,而四組「持股比例增加幅度」亦均達到5%的顯著水準,顯示只要出現好消息,不論幅度大小,均會引起持股比例顯著增加。  但在迴歸分析方面,四組皆未達到顯著水準,顯示「持股比例增加的幅度」與「好消息的幅度」並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五、關於「壞消息的幅度」與「持股比例減少幅度」的分組檢定:  四組「壞消息的幅度」均達到1%的顯著水準,而四組「持股比例減少幅度」亦均達到5%的顯著水準,顯示只要出現壞消息,不論幅度大小,均會引起持股比例顯著增加。原因可能亦為投信基金進場承接的結果。  至於在迴歸分析方面,四組皆未達到顯著水準,顯示「持股比例增加的幅度」與「壞消息的

幅度」並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亦即只要出現壞消息投信基金就可能進場承接,但承接時買進的幅度與壞消息的幅度並未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六、關於「本季盈餘成長率大於前一季」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之相關性:  不論是全體樣本或細分的三組樣本(正正、負正、負負)均出現顯著的結果,除了「負正組」的顯著水準為5%外,全體樣本與其餘二組(正正、負負)的顯著水準均為1%。顯示投信業者相當重視上市公司盈餘改善的訊息,只要本季盈餘成長率大於前一季,不論前後二季盈餘成長率究竟是正號或負號,投信基金均會顯著增加持股比例。  七、關於「本季盈餘成長率小於前一季」與「持股比例變動百分比」之相關性:  不論是全體樣本或細分的

三組樣本(正正、正負、負負)均出現顯著的結果,全體樣本與「負負組」的顯著水準為1%,「正正組」與「正負組」的顯著水準為5%。但四種情況的t值均為正數,與假說之預期正好相反,表示本季盈餘成長率小於前一季時,確實會引起投股信基金進場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