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學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翻轉學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昭民,ZCT寫的 超高效 Google 雲端應用:打造競爭優勢的必勝工作術 和方隆彰的 共讀美好的對話:開啟修心之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如何設計翻轉式教學也說明:103 年度地方教育輔導-歷史科電子報第二期/翻轉教學相關議題討論. 盧胡彬、陳雅青編輯 ... 翻轉課堂的概念起源於2007 年, ... teaching)、翻轉學習(flip learning).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碩 和香海文化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教育創新與人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林素卿所指導 陳幼翔的 桌上遊戲融入國小四年級特殊生國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1),提出翻轉學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桌上型遊戲、資源班、學習表現、學習動機、行動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陳文國所指導 詹益鳴的 創新教學影響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學思達、新型態教育、全民國防的重點而找出了 翻轉學習的解答。

最後網站4/11「學習翻轉.翻轉學習-以微積分教學為例」經驗分享會則補充:本活動邀請致力於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張其棟老師,從課程設計、班級經營與教學成效,分享翻轉教室活化微積分課程的經驗,歡迎校內師長報名參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翻轉學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超高效 Google 雲端應用:打造競爭優勢的必勝工作術

為了解決翻轉學習的問題,作者胡昭民,ZCT 這樣論述:

收錄 Google 諸多雲端工具的使用方法 體驗雲端服務的魅力,培養跨領域多元整合的IT競爭力!     生活中,總有一個地方會使用到 Google 吧!本書網羅 Google 所提供的眾多應用程式,將其使用方法以平易近人的筆觸進行詳細的解說。透過本書你可以徹底掌握這些應用程式的使用技巧,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上,必定有可以派得上用場的時候。善用 Google 所提供的雲端工具: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輕鬆提升工作效率。本書將是你快速入門與熟悉 Google 應用程式的最佳利器。     主要章節   ・說明雲端運算,介紹什麼是雲端服務   ・Chrome 瀏覽器的搜尋技巧,包含圖片/影片/學術

搜尋   ・最多可支援 10 GB 附加檔案的 Gmail   ・隨時隨地都能掌握行程的線上日曆   ・線上地圖(MAP)和申請我的商家   ・利用 Hangouts 即時通訊進行商務活動   ・Sites 協作平台:線上網頁設計及網站架設工具   ・提供上傳、分類、分享照片的網路相簿   ・可自由儲存在網路並且共用檔案的雲端硬碟   ・Google Meet:遠距教學/居家上課/線上會議的最佳選擇   ・Google Office 必備工具:文件/試算表/簡報   ・YouTube:影片上傳/編修/行銷   ・Google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關鍵字廣告、搜尋引擎運作原理、語音搜尋  

 ・人工智慧(AI):Google 的核心關鍵技術   ・Google Analytics 數據分析:輕鬆學會 GA 與 GA4 的入門輕課程     目標讀者   ・想將雲端工具運用在生活或職場上的人   ・想掌握 Google 應用程式相關基礎知識的人   ・對雲端服務或是人工智慧(AI)有興趣的人   本書特色     系統化整理:迅速掌握各項應用程式的核心功能   操作畫面豐富:搭配逐步解說,淺顯易懂好吸收   強化資訊知識:善用雲端科技,培養職場競爭力

翻轉學習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波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大家在家防疫的期間,經歷了很不一樣的 『遠距教學新型態』上課方式, 尤其 像我們家老四,打開電腦一聽到老師的聲音, 眼睛睜大的開心模樣, 好像很久沒看到同學們那樣的想念, 「停課不停學」 可苦惱了 不少爸媽, 四個孩子的電腦設定、每天來自四個不同的群發 訊息通知、 還得克服硬體上,在學習過程中帶來 的不便, 今天是孩子們的遠距教學, 或是我們在家辦公時,用的是 Zoom 、Skype、MicrosoftTeams、 Seesaw、CiscoWebex、 GoogleMeet 都可以使用到它這個神奇科技小物~

我看到網路上其實還看到蠻多高中、大學的老師, 都有推薦這款『愛比科技 IPEVO』的科技小物,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 和老師互動、寫答案或是講解的時候, 就不需要拿 「網紅手」對焦在鏡頭前苦惱對焦各半天, 它就是一款『視 訊教學攝影機』概念,組裝方式很簡單 #影片有介紹 可以安裝在各種螢幕厚度 6 公釐以下的筆電或 Chromebook 的鏡頭 前,Mirror-Cam 【筆電專用】翻轉學習鏡 只有 8.5 公克的小 巧設計,大小只有掌心這 樣,可輕鬆折疊成扁平形狀放入口 袋,超級方便, 家長們還能為孩子下載 IPEVO Visualizer 軟 體, 能更全方位將產品特性使用的淋漓盡致, 像是鏡像調 整、對比度、解析度、直播、錄影、掃描、閱 讀...等等多項 功能,還能搭配 IPEVO VirtualCam Controller 可調整水平、 垂直 鏡像及梯形校正&下載連結: https://www.ipevo.com.tw/pages/mirror-cam

其實,無非就是希望在整個視訊教學過程中,對方與我們都能同時擁有最佳的影像效果, 那感覺就像是你坐在我對面, 非常寫實又直接!

1. 愛比科技官網 : https://www.ipevo.com.tw/
2. Mirror-Cam 【筆電專用】翻轉學習鏡 產品連 結:https://www.ipevo.com.tw/pages/mirror-cam
3. 愛比科技 FB:https://www.facebook.com/ipevotw/
4. 愛比科技 IG:https://www.instagram.com/ipevo_taiwan/
5. 總經銷商佳能國際:https://condata-ai.com/ipevo

價格部分大家也可以去他們家的網站上查詢, 總之四寶媽咪 覺得它絕對是這段期間,最實惠的遠距學習工具, 廠商知道我們家族粉絲團的團友們,家家戶戶都有需求, 現在更提供 「愛比科技」一組 Mirror-Cam(1 組/6 入)市 價 1280 元給維 尼家族的粉絲們, 只要完成以下方式就能參與抽獎:
1. 需到愛比科技臉書粉絲團按讚,並在留言區貼上截圖畫面 從此去按讚支持科技好產品:IPEVO 愛比科技

2.在此篇動態下寫出這款小物最能吸引你的地方*美言幾句 吧 EX:「愛比科技 Mirror-Cam」解決了我們家孩子上網課時候的專心程度之類的唷

#愛比科技 #IPEVO #實物攝影機 #線上會議 #雲端會議 #視訊會議 #Coronavirus #新冠肺炎 #疫情 #視訊會議 #遠距教學 #遠距協作 #教育工具 #在家工作 #workfromhome #佳能 #佳能國際 #能率集團 #Seesaw #Zoom #Skype #MicrosoftTeams #CiscoWebex #GoogleMeet #投影 #實物投影機 #筆電

桌上遊戲融入國小四年級特殊生國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翻轉學習的問題,作者陳幼翔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桌上型遊戲融入語文教學對特殊生在學習表現和學習動機之影響。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以研究者任教國小四年級的2位學習障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二週的桌上型遊戲融入特殊生的語文教學活動。在教學前後予以識字與造句測驗前、後測,以瞭解桌上型遊戲融入語文教學後學生學習表現與學習動機改變之情形。質性資料包括課堂對話記錄、研究者教學省思札記、課堂觀察記錄、協同研究教師觀課與議課記錄、學生的學習單和訪談記錄等。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一、桌上型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適用於特殊生的語文教學。二、桌上型遊戲融入語文教學能提升特殊生的學習表現。三、桌上型遊戲融入語文教學能提升特殊生的學習動機。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包括對教學者的建議:根據學習單元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桌上型遊戲輔助學生學習;藉由參加工作坊或研習講座,增進桌上型遊戲教學知能;適度調整桌上型遊戲的難易度,以持續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擴展桌上型遊戲融入其他特教教學的領域;擴大研究參與的對象;延長研究時間,持續探究桌上型遊戲融入語文教學對特殊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的影響。關鍵詞︰桌上型遊戲、資源班、學習表現、學習動機、行動研究

共讀美好的對話:開啟修心之門

為了解決翻轉學習的問題,作者方隆彰 這樣論述:

繼《嚮往美感的讀書會》後 讓我們共啟共讀美好的對話     作者方隆彰老師,數十年來,在「讀書會」這方領域中持續播種、耕耘,帶領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讀書種籽茁壯成長,其暢銷著作《嚮往美感的讀書會》更是投身讀書會的培訓講師必讀的經典。     《共讀美好的對話:開啟修心之門》是方隆彰老師的最新著作,精闢匯集作者的七十二則讀書對話心法,帶給我們更加豐富的讀書七十二變。     讀書,不只是讀「書」,更像是一種生命的共享,從閱讀中對話、學習、互動;也許是自己與作者的對話,也可以是字裡行間的自我對話,更可能是共讀者相互的回饋學習。     而讀書會就像一個小型社會,聚集了各種不同特質、背景、經驗、價值觀

的獨特個體,每個人的表達習慣、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果願意用開放的心胸面對互動過程中展露的各種樣貌,同時,也能在他人的反應中如實地看見自己的狀態,並做及時的調整,那麼每一次讀書會都會是一場豐盛的生命饗宴,你我都可以經由共學,相互映照,在滋養本俱的覺性中持續成長。     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影響力,我們如果能真實了解自己的現況,不只是讀書,更能讀心,勇於面對所有的成長之路,而生命本具的潛質,必能豐富多彩地開展,是貢獻他人,更是成就彼此!   本書特色     當代社會中重要的課題「共讀翻轉學習」與「學習翻轉生命」,透過對話、閱讀,展開書即展開了無限的生命旅程。 作者簡介   方隆彰     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碩士。   曾任職於快樂兒童中心、洪建全基金會等機構,從事社會工作與人文教育推廣。     與讀書會的緣分源自1986年,和陳怡安老師學習「意識會談」、「讀書結構」、「研討法」等意象教育方法,將之融入讀書會的研討,於1990年5月自組讀書會迄今,並於1994年開始於台灣及亞洲、北美等地開授「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同時,自2020年起,推動「意象教育人才培育計劃」。     目前於台北大學、輔仁大學社工系兼課,開授「職場社工」與「社工會談技巧」課程;並協助相關社福機構進行專業培訓與督導工作。 【推薦序】 對話,翻轉生命的契機/ 釋覺培  讀書會,生命的加持與祝福/ 林美琴

  真正的「翻轉」,由「心」開始/ 王進財  【自序】 人生,對話的盛宴   PART 1 共讀翻轉學習 01. 在知性與感性交流中成長  02. 讀書會是一種「心」的翻轉  03. 有智慧的慈悲  04. 相互映照,滋養覺性  05. 自覺創造新意象  06. 讓讀書會的討論充滿生命力  07. 妙法要能正知善用  08. 真假學習一念之別  09. 學習把「人」當「人」看  10. 讓讀書會就是單純的讀書會  11. 讀書會活動知多少  12. 悲愍與智慧鋪成教育之路  13. 讀書會價值的取捨  14. 由他助到自助  15. 在發現中滋養生命  16. 學習「心存他人,反觀自照」的說

  17. 對話心態成就對話品質  18. 讀書會是學習有意識地活著  19. 經由對話打開自覺之門  20. 暫停,看見書中人生錦囊  21. 確立人生的恆星  22. 讀多不如讀懂活用  23. 言行合一而已  24. 為成就學習者而存在  25. 期許提升幸福感  PART 2 學習翻轉生命 01. 以貢獻所長,開展新人生  02. 由「自覺」到「自覺者」  03. 記錄生活,書寫人生──活在自覺中  04. 傾聽,無形的影響力  05. 打開心耳,有效聆聽  06. 在心念中成就  07. 單純的一念  08. 志工的修為  09. 迎向生命成長之路  10. 讓「對話」成為日常 

11. 什麼是重要的事  12. 緣起緣滅,盡心盡力  13. 心的空間  14. 在充滿愛的動力中精進  15. 不完美也是一種救贖  16. 中年婚姻的功課  17. 父母自在,孩子健康  18. 始於放鬆,成於放下  19. 自謙迎新,成就他人 20. 用師者必受其益  21. 視而不見謂之心盲  22. 找回人的自主性 23. 慢慢來啊,學習 24. 學習之路但求放心  25. 老天的悲愍  26. 立下決定,即知即行  27. 我與自己的距離  28. 學習與自己和解  29. 怨人不如修己  30.「修己」由自我負責開始 31. 轉換的密碼  32. 瞎忙時代的良方  33. 精修

道德智慧  34. 成就有重量的人生  35. 敬畏靈感,順應生命  36. 學會捨舊,才能更新  37. 學習「隨遇而安」 38. 新的一年,與自己重新和好 39. 新選擇:無為之用 附錄 01. 高效閱讀與解讀的法門 02. 同理心改革社會  03. 回歸「尊重生命」的本質  04. 身教是活教材 05. 活化思考,開啟潛藏  06. 結束是開始的前奏  07. 開啟婚姻生活的契機  08. 歡喜或生氣是一種選擇  自序   人生,對話的盛宴     寫這篇自序前,重讀這些文章,如同檢視自己一路走來的學習軌跡,一方面由持續參與讀書會,而更深刻感受到其背後的價值,另一方面則更能體會「生活

處處皆學問」的生命實相。     這樣的過程與學習,都是眾緣和合而有所成,也可以說是一場又一場的「對話」串接,諸如許多刊物提供發表的園地:任林教育基金會的會刊、泰山基金會的「真愛家庭」季刊、艋舺龍山寺季刊等;同時,在讀書會共讀群論與帶領人培訓過程,經由真誠對話,經常迸發出生命撞擊的火花;而在日常生活中,也發現大大小小的經歷,就是上天悲愍灑下的學習種子。     我何其幸運能受教於恩師陳怡安博士的對話精神與方法啟迪,提升對人事物的敏察,並於每日回應「今天生命教了我什麼?我又和自己學到了什麼?」中,持續將和自己的對話記錄下來。     回顧這些善美的機緣,心中自然湧現出「對話」、「自覺」與「覺他」

,也許這就是自上一本《嚮往美感的讀書會》出版至今近十年的修心課題吧!     共讀的核心是「對話」,對話的價值在「更新」,而群體對話的過程,讓靜態閱讀有了飛翔的翅膀,也幫助閱讀由平面進化到立體層次,可見學習若能在靈活對話中進行,生命必能在持續更新中成長,因此,我將這些文章分為「共讀翻轉學習」與「學習翻轉生命」兩大篇;同時,這些年與各領域、各層級及不同年齡層的成員接觸,發現「閱讀素養」是現代人必備的涵養,其中的基本功則是「深度解讀材料」的能力,因此,特別將探討閱讀與解讀的文章,以及數篇讀書筆記放在附錄,供讀者們參考。     二十年來,能藉由讀書會善巧地將學習的能量推廣到世界各地,首推佛光山人間

佛教讀書會,其中覺培法師是關鍵推手;而林美琴老師推動閱讀的熱力,多年來持續擴展增溫,還出版了多本相關好書;王進財董事長則本著「一人改變,全家改變」的理念,運用讀書會深入家庭教育耕耘二十年;他們在相關領域的貢獻,令人讚歎,同時又能在百忙中慨允賜序,銘感在心。     在新冠疫情起伏不定,打亂諸多工作節奏的情況中,此書仍能順利出版,要感謝香海文化的妙蘊法師及編輯團隊的投入,而有關英文書名的訂定,也要謝謝妙光法師及好友淑媛、淑娟的建議,這些過程都再次見證合作共成的美好。     願在共學的人生旅途,持續保有對話的動力!   推薦序   對話,翻轉生命的契機 釋覺培(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國際佛

光會秘書長)     在坊間要找到讀書會的相關書籍其實並不難,但是能夠深刻探討讀書會的對話精神,恐怕就沒有太多來源可以參閱。很高興方隆彰老師繼《嚮往美感的讀書會》提供99 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後,再次出版了他的最新著作──《共讀美好的對話──開啟修心之門》。整本書由「共讀翻轉學習」與「學習翻轉生命」兩大主題所構成,前者以「共讀」拉開讀書會的精神,既然是「共讀」,就要彼此互相傾聽學習,佛教稱為「同參道友」,在不同觀點的聆聽中,突破自己慣性思惟的有限性。     看似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卻剎見來自同參共學者多元視角的世界;透過對話,展開書即展開了無限的生命。擺脫過去傳統「一言堂」的灌輸式教育,轉為開

放交流的自主性學習,作者在文章中將這種學習的方式,形容從「餵食」到「覓食」的轉變,每一位參與者既是接收者,也是貢獻者。     誠如作者所言:「活在世界的價值,是將自己所能所有貢獻出來,讓他人受益,讓世界更美好,自己自然也會在其中有所收穫。」而菩薩行者也正是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在這本書的第二大主題「學習翻轉生命」中,引出「利他」的背後必需啟動本自具足的覺性,從「自覺」到「覺他」也正是一條修行的道路。也因此,共讀後能知不足,知不足後能有所省思,回到生活中就是一連串的修鍊。     從「知道」到「做到」,在通往「知行合一」之前,原本就是一步一腳印的過程,既要磨掉稜稜角角的個性,還要修剪煩惱的

葛藤,若沒有「被喚醒」的「自覺」,沒有「自覺」後的「起修」,又如何「翻轉」生命?也因此,「自覺」要從自發性開始,不只透過閱讀與對話中敏銳覺照,還可以用「寫日記」的方法,從生活中將所「發生」的客觀材料,進行觀照與思考,「發現」其內在世界的詮釋與映照,從而對自己有所調整與「發展」。     作者將「四層次」運用到日記的書寫,留下的文字正是生命「進化」的軌跡。這讓我聯想到毛毛蟲破繭而出成為蝴蝶,最後展翅飛向天空時,回首那曾經的黑暗,早已過眼雲煙。問題是:身而為人的我們呢?     總還在多生多世的煩惱黑暗中,找不到破繭的出口,殊不知解鈴人還需繫鈴人,是毛毛蟲到底也是蝴蝶,星雲大師說:「離開生活,談不

上修行」,能不能雲過天青,就在每日的生活裡不斷地「自覺」與「轉化」,否則又哪來的「煩惱即菩提」呢?     身為一個出家人,我始終相信這人間處處有菩薩,當我讀到作者曾經期待能得遇貫通古今、具儒者之風的「人師」,殊不知「好老師」的定義早已在作者的身上展現。當一個老師將其角色視為「聖職」,不敢率性、隨興而為,站在講台的那一刻,承擔的是一份對學習者全然的接納,且時時自我要求「紀律自修」、「踏實踐行」,如此以「虛懷若谷」的態度,盡一己所能利他的老師,又怎能不讓人尊敬與佩服!而這樣的菩薩,不就正在人間嗎?     這是一本教會我們從共讀的「對話」中發展學習,在不斷的釐清、判斷與抉擇的「自覺」歷程中,持續

修正與踐行,最後足以翻轉生命的人,也正是自己。     星雲大師曾說:「讀書,是自我心靈的探險」,願每一位讀者,都能藉由這本書的啟發,深信讀書的力量,深信自我探索的力量,深信對話的力量,乃至深信自覺轉化生命的力量!   讀書會,生命的加持與祝福 林美琴(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講師)     結識方隆彰老師在臺灣讀書會蓬勃發展的西元二○○○年前後,那時政府大力推廣「書香滿寶島」的文化政策,鼓勵各社區、機構成立讀書會,並策辦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和年度「讀書會博覽會」,各地讀書會會友匯聚一起交流分享。方老師和我是培訓講師,多年來也一起見證了臺灣讀書會的演變與發展,因此,更能領會書中讀書會的觀察與思考、帶領經

驗淬鍊的心法,以及讀書會對於人生助益的實證,不僅是給想參與讀書會者的一把鑰匙,也是為已參與者捻亮了一盞明燈,更是讀書會帶領人精進修練的寶典。      「讀書會」望文生意即是讀書的聚會,在這個基本立意下卻呈現了各式的樣貌,有的讀書會主力在聯誼,以書會友,至於書本內容讀進多少,就不是重點了;有的類似導讀會,藉由專業的讀書人說書給參與者聽;或是固定議程的讀書會,帶領人的職責比較像是會議主持人,負責引言與介紹流程,由會員輪流擔任導讀及指定分享的職務;還有讀書會類似心理小團體,從閱讀進行心理分析及治療;另外也有準備考試而發起的類似溫書或猜題的讀書會……,而方老師在書中談及的讀書會是他多年來帶領的讀書會

形式,由帶領人引領參與者從閱讀材料進行對話與討論,所有的參與者也皆是學習的貢獻者,帶領人不是知識灌輸者,而是帶動群體交流與覺察,啟發內省、轉變與成長的共讀團體。     在眾多的讀書會樣貌裡,方老師特別從學習的意涵來為讀書會定調,從「讀書」與「聚會」談起,若是以讀書為目的來參與聚會,那麼與會者對於讀書的想像為何?一個人獨自閱讀與眾人一起閱讀,除了激勵自己多讀書以外,是否還有更深刻的意義?因此,書中一再闡述讀書會的學習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更在於自主學習與自我覺察,而這閱讀行為的解讀也說明了讀書會從「聚會」到「交會」的意義,藉由書本、作者、自己以及共讀者的對話與討論,交流閱讀的思考、感受、聯想、觀

點和疑惑等等,帶領人引領這過程順暢進行,從閱讀材料的客觀理解到個人主觀見解的思辯,這樣的讀書會學習的不只是閱讀材料的內容,更深化為自身生命狀態的覺察,進而產生改變的願力與行動,生命得以重整與更新,這知、覺、證的學習歷程,帶動人生的翻轉,正是讀書會「共讀」的非凡意義。     因此,書中從「共讀翻轉學習」談起,論述讀書會的學習意涵、釐清帶領人的角色定位與知能,來到第二部分「學習翻轉生命」的篇章,雖然談的是親子、婚姻乃至於群體人際相處的日常,但卻與讀書會的論述意念相通,因為讀書會習得的對話與覺察, 有助於生活當下的敏銳感知,得以梳理生命的處境,汲取源頭活水安頓身心,篤定走向前行的道路。     對

於同樣帶領與培訓讀書會的我而言,相信這本理論與實例相互印證、學習與生命交融的書,能夠讓更多人認識與親近讀書會,並從讀書會的學習裡歡喜成長。從共讀的「發生」到對話的「發現」,進而「發展」生命美好的想望與實踐,這樣的讀書會是人生的加持與祝福,因為不僅看見閱讀美好的樣子,也發現了生命自在翱翔的姿勢。   真正的「翻轉」,由「心」開始 王進財(任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方隆彰老師是道地人文教育工作者。師承已故哲學大師陳怡安博士,致力於人文關懷的傳播與教育,浸淫讀書會帶領的傳道、授業、解惑超過三十年。     方老師不但博學多聞,而且是一位生命的修行者,有慈悲心腸,並將所學的善知識傳播海內外,今天

這本書的出版必可嘉惠希望透過閱讀來找到自在的自己、翻轉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人。     推薦本書給讀書會帶領者、想成為讀書會帶領者的人、想透過閱讀自我成長的人、以及助人工作者。讀者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什麼呢?本書的標題和兩個部分:共讀翻轉學習、學習翻轉生命,說出了作者的用意,讀書會是實踐「翻轉學習」的最佳場域,而真正的「翻轉」,由「心」開始。     很福氣的任林教育基金會和方老師因為讀書會而認識,提升了任林讀書會的生命故事流的能量,帶給許多的個人和家庭成長。     我摘錄本書實際應用於任林教育基金會運作的幾段精華如下,希望你也有同樣的啟發與收穫。     * 讀書會運作中使用的討論方法是將陳怡安博

士「意識會談法」轉化過來的「四層次討論法」,它是依據人類思考歷程的原理,包含:由具體到抽象、由熟悉到陌生、由淺顯到深奧、由簡單到複雜等,讓成員在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過程中,能夠順利的思考與表達。     * 「意識會談」顧名思義就是:意識的交流,經由會談將意識激發出來,並在交流中產生新的意識;而「四層次提問」只是意識激發和交流的媒介,關鍵在彼此互動中產生一種群體意識的「流」(flow),既然是「流」,就是一種連續的狀態,因此,帶領人除了要有效提問,還要能有耐心且接納傾聽成員和群體要表達的意識內涵,並進行適當回應與聯結等,具足這些「心法」,才能將具體的技法有效運用與發揮。     * 讀書會回歸

單純的本質,帶領人其實不需要具有那麼多超人本事,也不必進行許多心理工作,扮演專業助人角色,也不用將教導者、解救者、探索者、心理分析者,甚至治療者扛在肩上,只要做個「好聽眾」,打開心耳,開放聆聽成員的表達,將所理解的內容重點與內隱的感受、情緒不加批判地適當回應。     * 讀書會的對話提供一個安全自在的交流機會,往往在彼此真誠分享中,因信任而敞開心門,聽到別人的經驗,自然會有所反思,引發自我對話,自我覺照油然而生,一旦有所自覺,成長就啟程了!     * 也許,你我若能經常回歸服務的核心價值,以利他為本,單純貢獻,問心無愧,就能在服務的過程,深刻覺知志願服務是在成就「以生命滋養生命,以生命影響

生命」的教育大業。     * 「和有緣人分享我的所知和所能」。對,這就是我人生最後階段要做的要事! 在知性與感性交流中成長 三十多年來,台灣「讀書會」的發展已由陌生、新鮮到熟悉,在此眾多的讀書會中,你參加的讀書會與我參加的一樣嗎? 我參加的讀書會又與其他讀書會有何異同? 我們先由字面來看,「讀書會」是由三個部分組成:「閱讀」、「書本」與「交會」,其中「閱讀」與「交會」是動作,「書本」則是閱讀的對象,也是交會的根據,此意指:個人將閱讀產生的理解、感受、共鳴、聯想,甚至疑惑等,與其他人交流,可見「讀書會」是由靜態的個人閱讀延伸至動態的會流。 而在個人閱讀時,除了了解文本內容,往往也會與作者的價

值觀、思維邏輯、文字風格等進行對話,於此同時,個人的認知、經驗、價值偏好、情感等也同步參與對話,可見一位事先有閱讀的成員是帶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去參加交流的,而這些內涵又因人而異,有客觀的理解,也有主觀的見解,正是如此的「同中有異」與「異中有同」,使得討論與分享可以發生,也讓交流有了意義。 以上是由讀書會的本質看其意涵,而當我們回到讀書會的現場,看到的卻是多元的樣貌:有的將「書」置於核心位置,有的則放在邊緣,甚至只是裝飾用;也有讀書會只將成員「會集」在一起,各自表達,或進行心得分享,而無實質交流;因此,就出現「文本取向」、「心理取向」與「成長取向」三種偏向的讀書會。 「文本取向」的讀書會就是以「書

」為交流的重點,著重書本內容的理解與探討,它的過程是:先有自我閱讀,再到讀書會進行共同解讀與集體對話,以理解文本為基礎,進行理知與經驗的對話,而「以文為本」所進行的對話包含:(1)材料在說什麼;(2)作者想說什麼;(3)我自己怎麼說,他人又怎麼說;(4)我對材料有何不同理解或體會。若以一般讀書會常用的四層次討論法來看,此種取向的討論過程集中於第一層次「熟悉與複習材料」及第二層次「回應與消化材料」。

創新教學影響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翻轉學習的問題,作者詹益鳴 這樣論述:

新型態教育為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議題,許多研究發現,相較於傳統式教學,新型態教育方式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主要探討透過創意教學法是否能提高高中生學習全民國防成效。研究中運用學思達翻轉教學法融入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以臺中市某高中之高中一年級六個班級為研究對象,每班約36位學生。研究發現,利用學思達教學法,雖然在問卷調查結果中對於學習成效與議題皆無顯著差異,但在期末考成績方面是有所提升的,從研究中進一步得知, 將學思達翻轉教學法導入課程之中對於學生學習成效成長是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