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最佳參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dmi最佳參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元大期貨,陳昱宏,黃俊晏寫的 技術指標帶你進入選擇權交易(附贈折價券) 和王錦樹的 點睛技術分析:心法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DMI指标参数如何设置最准确 - 百度知道也說明:但是神奇的dmi最佳参数有哪参数:N 统计天数;M 间隔天数,一般为14、6 DMI指标实际应用:买点的选择:(1)日K线显示某股票下跌二浪之后小幅波动,量缩至其流通股的千分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寰宇 和寰宇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資訊系 楊耿杰所指導 張珊菱的 交易策略績效之實證分析–以臺灣五十成分股為例 (2021),提出dmi最佳參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程式交易、技術分析、技術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班 余泰毅所指導 鮑葳妮的 運用隨機森林模型及技術指標建立臺灣50ETF的買賣策略 (2021),提出因為有 隨機森林、台灣50ETF、技術指標、風險值的重點而找出了 dmi最佳參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發問] DMI加上ADXR指標後的顯示問題 - MultiCharts則補充:請問: 我新增二個指標,一個為DMI,另一個為ADXR,其Length預設參數均為14。 問題來了,我想要把這二個指標合並成為同一個指標圖示,但我發現,合拼後,ADX的線,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mi最佳參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技術指標帶你進入選擇權交易(附贈折價券)

為了解決dmi最佳參數的問題,作者元大期貨,陳昱宏,黃俊晏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透過大數據系統(Big-Data-System)回測技術指標在台指選表現的書籍,並打造「進化版選擇權策略指標」以協助投資人找尋最佳的交易聖杯。   本書出版的目的,乃希望透過選擇權策略的回測結果,引導投資人進入選擇權策略交易的領域。內容除了著重在簡易上手的技術指標應用外,於選擇權策略的改良上,作者更特地保留原先指標的運算思維,僅加入有限的參數,方便讀者在策略運行上能有所遵循,此外更達到優化績效的目的。   由於選擇權具有較複雜的組合部位與風險計算方式,故作者特別建立「大數據系統」(Big-Data-System),使各組合績效一目了然。此系統以台指期做為基礎,除了具有最佳

的參考性之外,也期許能為投資人打造最佳的交易聖杯   【進化版指標策略優勢】    1.以台指期為基礎,最具參考性。    2.以大數據系統回測,客觀破除傳統指標迷思。    3.設置停損機制,達到雙重保險。    4.進出場時機效率化,減少過度交易。    5.各選擇權組合績效一目了然,快速篩選最佳部位組合。   隨書附贈價值$4600折價券,內容包含:   元大MULTICHART   元大策略贏家   元大期貨顧問課程   使用期限至2016/06/30止

交易策略績效之實證分析–以臺灣五十成分股為例

為了解決dmi最佳參數的問題,作者張珊菱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灣五十指數(FTES TWSE Taiwan 50 Index)成分股作為研究標的,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之研究期間在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為止,以日資料進行交易模擬回測,並且考慮交易成本。本研究利用嘉實資訊公司的XQ系統建構六種技術分析交易策略,分別為策略一(KD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策略二(CCI指標+ATR指標)、策略三(MTM動量指標+ATR指標)、策略四(RSI相對強弱指標+CCI指標)、策略五(RSI相對強弱指標+MTM動量指標)、策略六(ATR指標+KD隨機指標),藉以檢定技術分析策略之有效性,並且與買進持有(Buy and Holding

)策略進行比較,驗證是否可以透過策略組合操作臺灣五十成分股獲得超額報酬。實證結果如下:一、六種操作策略的總報酬率皆優於買進持有策略之績效。在六個策略中,策略二(CCI指標+ATR指標)之績效表現最佳;策略三(MTM動量指標+ATR指標)之績效最差。二、透過單一樣本T檢定的結果顯示,六種技術分析策略與買進持有策略,其回測績效皆顯著高於銀行一年期定存。三、透過成對樣本T檢定的結果顯示,在2017年至2021年間,2018年在∝=5%顯著水準下,顯示六種技術分析策略與買進持有策略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針對本研究之樣本進行檢驗效率市場,臺灣股市支持弱勢效率市場,表示技術分析失效。其他四年,在∝=5%顯著

水準下,顯示六種技術分析策略與買進持有策略有顯著差異,因此針對本研究之樣本來進行檢驗效率市場,臺灣股市否定弱勢效率市場,表示技術分析有效。最後本研究由上列幾項研究發現提出實證結果,並提出建議與改善,期望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點睛技術分析:心法篇

為了解決dmi最佳參數的問題,作者王錦樹 這樣論述:

  本書中,作者率先提出將技術分析區分為演繹法與歸納法的觀念。基於現今股巿中,對技術分析普遍欠缺演繹法的應用觀念,多數人不瞭解如何建立技術分析演繹法的方法與概念。而在歸納法的使用上,多數人則缺乏使用統計分析與機率分配的觀念。   本書的最大貢獻,是建立起移動平均線及量價關係的完整演繹法分析觀念(於本書第1至4章),使投資人能從成本、巿價與供需曲線開始,建立起紮實的技術分析基礎。其次,在歸納法的使用上,作者提出一般性的技術指標機率理論的計量方法(於本書第33章),為傳統技術指標派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理論基礎。這兩部份在國內外的股巿著作中尚無人提及,是本書開創性貢獻。   使用技術指標後到底能不能

獲利,是投資人極為關心的課題,因此本書對五種技術指標,如兩條簡單平均線、MACD指標、KD指標、隨機OBV指標(王氏指標)及寶塔線等,進行了最佳參數的績效模擬實證,並提供模擬績效最佳的前200家個股名單,提供讀者們投資時的參考。作者並從研究過的100多個技術指標中,精選31個介紹給讀者,本書對每個指標公式的設計理念,都有深入的解說,並都附有詳細的計算範例。   作者藉由本書傳達一個理念—原來設計新技術指標,其實是很簡單的事。讀者在本書中所看到的股價指標圖,除了嘉實XQ系統的圖之外,全部是作者自行撰寫的程式所繪的圖,比如本書第9章的王氏指標、第31章的漲跌動量指標,就是作者發明的新指標。每個技術

指標都有其獨特的設計理念,也可顯示指標公式的內含訊息。本書也提出專章討論有關基金投資的課題,包括如何進行投資組合、定期定額投資法、基金的資產配置等。 作者簡介 王錦樹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現國立台北大學)經濟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   經歷   歷任匯豐證券研究員、大順綜合證券研發部經理及自營事業部副總經理、富鼎投信總經理、國際    投信副總經理兼策略師

現職   嘉實資訊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 著述   《突破傳統技術分析》、《技術分析贏家經典》

運用隨機森林模型及技術指標建立臺灣50ETF的買賣策略

為了解決dmi最佳參數的問題,作者鮑葳妮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運用隨機森林法以及22個短中長期技術指標(KD、MA、RSI、MFI、風險值)建構台灣50ETF的買賣策略,研究期間為2006年5月8日至2016年1月21日,共2414筆資料;資料來源為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aiwan Economic Journal,TEJ)。本研究比對類神經網路、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及專家判斷等方法之買賣策略差異,並以混淆矩陣、成交矩陣及報酬率作為評估買賣策略優劣之依據。靈敏度分析考慮投入本金、每次買賣金額或資金比例上限、訓練集比例與隨機森林各項參數(建構的模型數量、樣本大小、最大節點數、最小子節點大小),嘗試獲得隨機森林買賣策略的最佳參數。混淆矩陣的精確率與準

確率績效高低表現為,類神經網路>支持向量機>隨機森林,報酬率的高低排序為,類神經網路(477%)>支持向量機(471%)>專家判斷(462%)>隨機森林(422%)>買進持有(29%),以隨機森林法建構元大台灣50的買賣策略,實際買賣點差異中,隨機森林所制定的買賣點會提早於專家1至2天,因此具有先行指標之優勢。重要性最高的前三個技術指標,買點為收盤價、成交量及MA20;賣點為MFI9、成交量及K9。變數至少保留16項(73%)以上,可以維持良好的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