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ErikOlinWright寫的 理解階級:二十一世紀階級論 和(德)馬克思•韋伯的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經濟行動與社會團體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袖珍經典) - 抒書彿福也說明: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袖珍經典) 作者:(德)馬克斯﹒韋伯|譯者:胡景北 出版.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群學 和上海三聯書店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李安明所指導 黃崇勝的 學校組織制度的烏托邦化─以一所國小為例 (2021),提出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理念。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孫煒所指導 陳曉萱的 志願性社區組織與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育協力治理:桃園市老街溪流域水環境巡守隊的案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協力治理、志願性社區組織、環境保育、水環境巡守隊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解答。

最後網站【課程介紹/層級一】社會學 - Wix.com則補充:期末考:30% 週次主題01 序言、課程介紹、分組02 何謂社會(學)? 03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04 社會05 團體與組織06 社會互動07 個體、個人主義與個體化08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理解階級:二十一世紀階級論

為了解決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作者ErikOlinWright 這樣論述:

邁向經濟正義的社會民主 終結剝削才能消弭不平等   截長補短、指出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盲點。   知名公共知識份子、「真實烏托邦」概念發想者、   新馬克思主義大師Erik Olin Wright集大成之作!   「唯有像Wright這樣聰慧的思想家,才能在提出人們亟需的政治想像時,又不讓分析失去清晰與精準性。」──布若威/《製造甘願》作者   「二十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階級理論家。」──黃崇憲   Erik Olin Wright為知名社會學家,早期以計量經濟學結合馬克思主義所進行的階級分析聞名,1990年代起開展了「真實烏托邦」計畫,摸索抵抗資本主義的出路。本書結合Wrig

ht數十年的研究結晶,旨在釐清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內涵,諸如:階級、剝削、集體行動。與此同時,藉由探索真實存在的烏托邦,本書亦剖析了在當今資本主義的背景下,有哪些解放的契機。   關於如何界定階級,各學派向來莫衷一是。Wright試圖截長補短,整合各路學說,以便解釋經濟不平等的多種層次與維度。他提出的全新框架以遊戲為隱喻,將階級研究化為多重分析層次:要玩哪種遊戲,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其次,遊戲規則怎麼制定才好,要像美國,還是像北歐?藉此,讀者便能從更完整的角度,思索階級如何在各方面都左右著人們的選擇。   最後,本書指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金融化,使貧富差距再度擴大,破壞了戰後數十年間勞

資雙贏的局面。然而,目前已有許多挑戰資本主義的構想,舉凡工人合作社、ESOPs(員工持股計畫)、甚至無條件基本收入制,都讓我們看見「並非以剝削為基礎」的經濟關係,確實有可能存續。綜上所述,本書不僅診斷了資本主義如何加劇了不平等,更替公民指明了經濟民主之路。   佳句摘錄   ■馬克思主義……仍舊獨樹一格。它在規範面許諾階級解放,這是獨特之一;它鑒別出特定一組相互關連的因果過程……這是獨特之二。   ■階級衝突不是單純反映怎麼分配大餅所招致的利益衝突。不是的。將階級關係定性為剝削,那是強調剝削人的階級是如何依賴於被剝削的階級,謀求自身的經濟福祉,而且正因為這樣的依賴關係,被剝削的階級才擁有抵

抗的能力,抵抗能力是階級關係的有機成分。   ■有兩種機制特別有利於鞏固並擴大優勢:機會獨享與剝削。前者意謂控制資源的那幫人有辦法按部就班、周而復始地排除其他人……剝削還變本加厲,意謂那些資源使剝削者能控制其他人的心力。   ■社會不是像有機體那樣的系統,它比較接近一個生態系的耦合鬆散的系統,形形色色的過程交互作用,作用方式多半是偶連的(contingent)。多重「遊戲」同時間進行,規則時常不一致。   ■比起奉行資本主義成規的廠商,工人合作社彼此監督的誘因更強,此外,行動者的向心力可望鞏固反搭便車的規範與認同。   ■適度管制資本主義,長期而言資本才能順利積累,然而1980年代早期

開始,人們卻一頭熱解除管制資本主義的束具。   ■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階級往往訴諸霸權而不只是支配。   ■富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突飛猛進,意謂資本積累轉而扎根於投機過程,風雲變色只在一轉眼,比起過去,跟實質經濟發展的益發脫節。資本積累轉向金融部門潛在的去穩定效應,因金融市場全球化而進一步加劇。   ■社會民主制度能壯大非資本主義的經濟組織形式,但傳統上沒有被看重。它的核心意識形態是支援資本主義平順運作,再運用資本主義產生的剩餘(surplus)之一部分,資助社會保險和公共財。 本書特色   ◎與多位重磅級學者「交手過招」,包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知名歷史

社會學家蒂利(Charles Tilly)與麥可.曼(Michael Mann)。讓真理愈辯愈明。   ◎反省古典馬派理論過時要素(如經濟決定論),卻同時保留了馬克思主義的獨特性,亦即一方面探問導致不平等的因果機制,另方面也懷抱著規範性的關懷,不斷構思人民應當如何以集體之力,消弭社會不平等。   ◎打破想當然耳的經濟迷思,例如工人結社程度與經濟績效為負相關;反之,證據指出,結社程度不上不下的地區,市場表現才位於低點。   ◎反思21世紀階級兩極化加劇的現況,以作者曾深入研究的北歐模式為典範,對照出當前主宰全球的美式資本主義,為何令同為「99%」的你我陷入泥淖。   ◎在學院內,此書能與

經濟學、政治學、倫理學對話;在學院外,此書則能作為社運教戰手冊,讓運動者思辨「解放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與改革方向。   ◎納入賽局理論的思維,反映出作者被譽為「分析馬克思主義」泰斗的本色,進而為左派觀點開啟新頁;此書更嘗試整合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家的論述。   ◎圖表豐富,對案例或理論的比較均一目了然,亦提供了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例如:以生產、交換、國家來考察階級關係)。 齊聲推薦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馬克思本人浩繁的著作中,並沒有清晰定義或測量過剝削與

階級,這個任務直到美國社會學者Erik Olin Wright才有明確的進展,因此,本書作者Wright可說是新馬克思主義量化典範的奠基者。」──林宗弘   「他實踐並體現,社會學應肩負起『解放的社會科學』之艱鉅任務,求索叩問邁向更基進民主與平等的,『真實烏托邦』之另類可能。此外,他橫空而出創發的階級理論與實證研究,更是直接瞄準當代資本主義體制,日益惡化的「不平等」社會矛盾震央,進行診斷與審問。」──黃崇憲      「Erik Olin Wright在本書中展現了一種開放、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傳統:能夠截當代社會科學其他取徑之長,補馬克思主義之短,反之亦然。他的寫作帶有『分析馬克思主義』(

analytical Marxism)所強調的清晰、嚴謹以及對微觀基礎(microfoundations)的追求,但並不因此犧牲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關懷,也就是召喚行動、消除壓迫、追求解放。」──萬毓澤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就在前一個月,我為了想要嘗試衣著新風格,在搜尋了資料後,臉書開始大量推播服飾廣告給我,看著看著,腦波就漸漸變弱了。於是….我就被詐騙了😐。這個「#一頁式網站」的數位詐欺,其過程與後續處理,詳情請進下方聲音內容聽我娓娓道來👇
.
台大社會學系孫中興在2020年時,開了一堂「詐騙社會學」課程,探討了 #詐騙和信任(信賴)此息息相關的生活現象,詐騙與信任是一體的兩面。課程蠻有趣的,橫跨自我、愛情、家庭、教育、職業、政治、經濟、宗教等領域,以論述人類社會乃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孫中興的論點是,反過來看,欺騙卻也是有功能啦,除了人際互動中的各種立場的策略實踐外,它似乎也是某種通往更好的真實與真相的試煉。或許下次我會換別間購物網站試試看…
.
📌 #今天的內容有
.
▶數位時代的資本主義消費社會
▶社群網站連結購物功能
▶我在一頁式廣告買了爆爛的燈芯絨褲
▶於是我被詐騙了
▶架設網站的便利性、變動性、跨國性
▶特徵一:沒有公司地址與電話
▶特徵二: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
▶特徵三:常用限時倒數方式吸引購買
▶特徵四:免運+7天鑑賞期
▶特徵五:只能貨到付款
▶下單前先求證R~~
▶信任的社會理論
▶欺騙的社會理論
▶探索真相的積極意義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yoyr9casa708661mu6gsq6?ref=android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8qEh41eiDa_myCiAaN?lang=tc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o1WkrWYW2HrKDoFufeAUb?si=Y-O2TNAmR8y0vObni0qDcA&utm_source=copy-link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0-%E6%88%91%E8%A2%AB%E4%B8%80%E9%A0%81%E5%BC%8F%E5%BB%A3%E5%91%8A%E8%A9%90%E9%A8%99%E4%BA%86-%E8%A9%90%E9%A8%99%E7%9A%84%E7%A4%BE%E6%9C%83%E5%AD%B8-%E9%81%8E%E5%B9%B4%E8%B3%BC%E7%89%A9%E8%A6%81%E5%B0%8F%E5%BF%83-%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08393227
.
📲#fb完整論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0958017758483&id=208541192666847

|

👉 臉書廣告詐騙自救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advertising.self.help.return.union/

|

//// 完整論述 ////
.
▓ #數位社會中的消費行為
.
在Shoshana Zuboff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序文中,他從資本論的基礎提出,資本主義中的市場因素:勞力、原料、土地之外,數位時代中的商品與消費,以數據庫、物流、感官美學取代了傳統真實商品做為經濟的引擎,我們已經不是消費者(現在聽起來還蠻「公民」的),我們僅僅是被監控的對象。
.
從2019年的社群數聚報告來看,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和LINE的改革,持續增加社群軟體功能,社群不再僅限於交流,還多了「電商」身份。無論是開放式或是封閉式的網站,更多的商品購物行為在社群媒體上發生,當然也會帶上社群媒體的媒介化色彩,例如及時、互動、視覺化、感官化,還有萬惡的演算法。
.
於是,在上述的基礎上,網路購物蓬勃發展,其傳播性、便利性與隱蔽性,且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得交易量逐年顯著提升。然而,面對如此蓬勃的交易平臺,許多詐騙者開始混雜其中,謀取不法利益。詐騙的方式不但多樣化,且經常隨著數位技術的改變,令人防不勝防。
.
▓ #一頁式廣告的詐欺
.
大概也是因為我自己想要購買一些新年新衣,在搜尋、在傳訊、在聊天(?)時,提到了些關鍵字,大量的服飾廣告就出現在我的臉書與IG上啦。腦波弱加上先前電商購物的經驗,我就入了「一頁式網站」的坑了。總之經歷了各種令人心寒的過程,退貨與退款終於進入流程(但還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成功退款)。
.
大家要記住下面五個一頁式網站廣告的特徵:沒有公司地址與電話、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常用限時倒數方式吸引購買、免運與7天鑑賞期、只能貨到付款。如果有問題,通常找不到賣家,所以請找「寄件者」、「物流業者」處理退貨與退款,如果遇到刁難,就盡量盧他吧~ 而購物前的自保查詢真的是非常重要。(數位時代做人好難)
.
▓ #信任的社會學
.
從社會學來看看這種詐欺現象,但先談談信任。Georg Simmel認為社會的開始始於互動,最基本的互動形式就是「交換」,尤其是以貨幣為中介的交換,這種交換離開信任就無法進行,這也就是他談《貨幣哲學》的問題意識:整個社會的運作離不開信任(Möllering, 2001)。
.
王怡文、黃光國等(2007)也提出了以華人的關係主義(relationism)為預設的 #五種本土信任原形(prototypes),其中兩種是屬於關係網絡內的社會信任,包括:基於血緣關係的血親信任及根植於情感與認同的滋生信任。
.
另外三種是屬於關係網絡外的社會信任,其一是:常民在文化實踐中累積的習俗,形成的習俗信任;其二是:奠基於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專業信任;其三是:基於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計算,形成的制度信任。社群電商化的購物信任與詐欺,就是文化實踐累積不夠,專業知識與防範機制也不足的結果XD
.
▓ #欺騙的社會學
.
詐騙又有什麼社會學呢?Barnes(1994)指出,詐騙在社會學的意義上,實際上是社會制度的建構與維持所必需的。沒有謊言的存在,就沒有「真話」的概念,真實是在與虛假的對比中產生的。在社會學家看來,說實話有著實用的原因,即維持社會的正常交往。同樣,撒謊也有著類似的實用意義,例如「#自我感覺良好」、「#善意的謊言」等等。所以說,謊言就要以言者的動機來評斷其道德上的善惡。
.
因此,詐騙的動機是多元複雜的。Barnes舉例,在政治界中謊言如家常便飯,常被認為不需受譴責;而在一些模糊的領域,如法庭、廣告、官僚體系,人們既期待聽到實話,也期待聽到謊言。進一步的,在一些明白要求說真話的領域,如自然科學等知識領域,對撒謊則相當不寬容。
.
總體而言,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Barnes認為,誠實與信任固然是人際關係的基本構成要素,但現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而繁榮茂盛。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會缺乏信賴所賜。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很贊成Barnes對詐騙的曖昧性、禍福參半的斷言。目前一頁式網站詐騙尚無完整的約束制度,這也反映出全球技術社會中的有待努力的方向。
.
#參考文獻
.
1. J. A. Barnes. 1994. A Pack of L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y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Zuboff, S. (2019).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Barack Obama's books of 2019. Profile books.

3. Möllering, G. (2001). The nature of trust: From Georg Simmel to a theory of expec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suspension. Sociology, 35(2), 403-420.

4. 王怡文, 陳亮全, & 黃光國. (2006). 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 本土心理學研究, (25), 199-241.

學校組織制度的烏托邦化─以一所國小為例

為了解決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作者黃崇勝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一所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的發展歷程為例,採用個案研究法。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以及一系列的觀察紀錄、個別訪談、省思札記與檔案查閱,探討學校成員於學校組織制度運作歷程中的行動模式和意見回饋,以了解由理念引領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的現象、起源、進程以及因應之道。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一、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的現象,即過度執迷於理念反而可能淪為得失相半二、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的起源與進程,是由理念、成文法和科層制共構的博弈關係發展歷程三、學校組織制度烏托邦化的因應,係緩和病症而非根治病灶,且暫時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本研究依據前述結論提出建議,供其他國小以及後續研究作為參考。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經濟行動與社會團體

為了解決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作者(德)馬克思•韋伯 這樣論述: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譯自《經濟與社會》一書的第一章,全文共分17個條目,包括了方法論上的推演、社會行動類型的建構以及各種社會關係形式的概念定義與說明,有系統地展現了韋伯本人對“理解社會學”研究典範的全盤性設計。   《經濟行動與社會團體》選自韋伯的經典著作《經濟與社會》,分別討論這兩個關鍵性術語的社會學涵義:“經濟行動”與“社會團體”。想深入瞭解韋伯的學術基礎概念,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入門書。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於德國圖林根的小城埃爾福特。1882年開始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法律。1892年起,先後任教于柏林大學、弗萊堡大

學、海德堡大學、維也納大學、慕尼克大學。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逝。馬克斯·韋伯、卡爾·馬克思和愛米爾·塗爾干三人,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在對現代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中,馬克斯·韋伯的地位至今仍然無可質疑,其思想體系始終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戰。他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及《經濟與社會》等最為重要,以《學術與政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等最為中國讀者所知曉。 總序一 余英時..........i 總序二 蘇國勳..........iii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1 導言:韋伯的社會行動理論 顧忠華..........3 前 言...

.......19 譯名對照表..........103 索 引..........108 經濟行動與社會團體..........113 第一篇 經濟行動的社會學基本範疇..........115 第一章 經濟行動..........116 第二章 市場經濟原理..........136 第三章 分工的類型..........192 第四章 資本計算的合理性..........248 第五章 貨幣制度..........270 第六章 經濟與政治的相互滲透..........299 第二篇 經濟與社會團體..........317 第一章 經濟與社會秩序..........318 第二章 

共同體的經濟關係..........357 第三章 共同體關係與結合體關係的類型,及其與經濟的關係..........383 第四章 種族的共同體關係..........426 譯名對照表..........447 索 引..........452

志願性社區組織與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育協力治理:桃園市老街溪流域水環境巡守隊的案例研究

為了解決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的問題,作者陳曉萱 這樣論述:

  水環境巡守隊為一種志願性社區組織,他們是以社區附近的流域組成隊伍執行河川環境保育的志願工作。本研究選擇老街溪流域的水環境巡守隊作為案例,以文獻分析、次級資料分析、深度訪談、參與觀察作為研究方法,探討志願性社區組織與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協力治理來提升老街溪的環境保育成效,以及探討水環境巡守隊如何發揮社區力量形成一個有效率的集體行動,並且加以分析不同形式組成的水環境巡守隊在運作上有何異同。  研究發現,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就志願性社區組織與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育協力關係,地方政府係以通過編列經費,建立委辦計畫提供經濟誘因、制定規則,引導社區組成水環境巡守隊協力提供公共服務,再加上社區居民自發性參與及

環境教育的推動,在協力治理下使得環境保育的公共服務產生綜效;第二,針對老街溪流域的水環境巡守隊的觀察,分為自發型與建制型兩種隊伍,尤其隊長的經營方式差異會直接影響隊伍的運作成效,然而本研究也觀察到隊伍之間因認養範圍的重疊,彼此存有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同時獎金誘因的提高帶來隊伍間激烈的競爭。是故,綜合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地方政府、水環境巡守隊提出建議,以供後續推展水環境巡守隊工作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