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稅誰負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賺賠都要課的證交稅公平合理嗎?為何被稱為散戶吸血稅(從有 ...也說明:若賺10億只繳300萬證交稅,是財政部發布的訊. ... 要考慮不要影響股市的量能,」強調「量先價行」,還要財政部不能祇考量政府,還要考慮民眾的負擔。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趙剛所指導 吳挺鋒的 財政政治的轉型:從威權主義到新自由主義 (2003),提出證交稅誰負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財政社會學、賦稅國家、財政壟斷、自由化、赤字、財政剝削、放權讓利、新自由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王春源所指導 王建民的 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之比較研究 (2000),提出因為有 金融危機、第一代模型、第二代模型、第三代模型、貨幣危機、銀行危機、自我實現、獸群逃竄現象的重點而找出了 證交稅誰負擔的解答。

最後網站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的“是" 與“非"—由公共選擇理論解讀則補充:當時開徵的主要理由:「(1)財產之增價,由於社會經濟發達之結果,此種. 所得為不勞而獲,其徵稅負擔能力既大,而課之出賣所得稅,亦是藉以平均民負。(2). 抗戰以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證交稅誰負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財政政治的轉型:從威權主義到新自由主義

為了解決證交稅誰負擔的問題,作者吳挺鋒 這樣論述:

本論文嘗試以財政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對戰後以來的台灣財政機器進行一個結構性的歷史分析。透過這個特定的研究取向,筆者指出任何的財政研究都不應、也無法迴避財政政治的核心討論,而這也是對於財政「公共性」的根本界定。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培力潛在的財政主體,並尋求進步的財政變遷。就學科之間的對話,財政學的敏感之於社會學,一如社會學想像之於財政學,兩者同等重要且亟待培養。 透過財政社會學的文獻回顧,本論文首先界定了「賦稅國家」這個原型如何服務於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需要,故相關的財政政治討論勢必無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形態與階級政治仳離。由於台灣財政史的特殊性使然,台灣財政機器的現代性

係以古典賦稅國家命題的修正形式出現,故財政壟斷制度所代表的非稅收入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意味了國家財政權力與直接生產活動的結合。 惟這樣的財政壟斷制度的催生背景卻是純粹服務於戰爭與威權主義政治的需要,故缺乏了西方勞工運動對於市場進行節制的民主化過程。在國際性因素方面,國府則受惠於冷戰情勢,先後獲得了美援與關稅這兩筆冷戰財政紅利,特別是關稅所代表的出口導向工業化,也帶動了稅式支出的財政創新。 到了1980年代,這個利用冷戰機會結構進行積累的威權主義財政機器出現了危機。美國霸權危機導致了新自由主義對台灣的國家相對自主性的剝奪,而資本主義社會所導

致的衝突也以各種社會運動的方式作為展現。在這個過程裡,農民、勞工運動等具有社會性的再分配運動全都遭到失敗,使得台灣的財政機器的轉型將以資本利益為依歸,自由化、私有化與減稅成為新的財政實踐。 也因此,1990年代後正式宣告了新自由主義賦稅國家的出現,減稅與赤字成為這個財政體制的孿生產物。本論文指出,無論是減稅或赤字,不但導致更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同時更是一種階級剝削的財政機制,而這也將是未來財政政治的挑戰。

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證交稅誰負擔的問題,作者王建民 這樣論述:

一、金融危機的理論模型可分為:1.第一代模型:基本面惡化。2.第二代模型:傳染蔓延效果。3.第三代模型:預期心理效果。 二、台灣發生金融危機的成因為:1.土地投機過深。2.股票持有過多。3.交叉持股,過度融資。4.借殼上市。 三、台灣發生金融危機的後果為: 1.資產價格下跌,影響家計消費。2.經濟成長率下降。3.銀行業逾放比率增加、資產品質惡化、退票比率增加、資產報酬率下降。 四、台灣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採取的因應對策及其效果為:1.一般性管制。2.選擇性信用管制。3.調降金融業營業稅:降稅所增加的盈餘,幫助銀行沖銷呆帳,降低逾放比率。

4.金融業合併:(1)業務同性質很高,將以節省成本為主要目的。(2)官股成分的銀行進行合併。5.展延問題企業本息攤還半年。6.護盤:(1)企業界護盤:釀成母子公司財務危機。(2)財政部成立「股市穩定基金小組」。7.銀行業不動產擔保品需於兩年內處分完畢。8.限制分行設立家數,誘導新銀行承受信用合作社。9.嚴禁抽銀根,以配合政府紓困政策。 五、日本發生金融危機的成因為:1.政界、官員、財界與黑道操縱股價。2.交叉持股,過度融資。3.土地投機過深。4.大藏省及日銀失職。5.決策當局無法適當處理。 六、日本發生金融危機的後果為:1.經濟成長停滯。2.企業部門財務

結構惡化、破產家數及債務創新高。3.失業率創新高。4.財政赤字惡化及國民負擔增加。5.金融機構債信評等下降、資本適足性規定與股、匯市重挫導致金融機構惜貸。6.銀行業逾放比率增加、資產品質惡化、資產報酬率下降。7.資產價格下跌,影響家計消費。 七、日本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採取的因應對策及其效果為: (一)振興景氣方案成效評析:自1992年起推出多次振興經濟方案,惟未進行制度面及供給面結構改革,銀行龐大呆帳問題一再拖延,財政赤字不斷擴大。 (二)租稅政策成效評析: 1997年提高消費稅稅率並廢除特別減稅措施,且增加醫療保險自負額,同時公共投資

減少3兆日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絆腳石。 (三)貨幣政策成效評析:貼現率由1993年8月30日的6%逐漸調降至歷史新低點,但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幾乎無法發揮。 (四)金融改革成效評析:1.1996年:實施金融大改革,逐步解除金融市場各項管制,期望在2001年可以與紐約、倫敦的金融市場並駕其驅;但卻在1997年中為金融風暴所阻。2.1997年:(1)通過日銀法修正法案,賦予日銀自主性。(2)大藏省改革法案,可下令銀行停止營業,而不再採行事前指導與保護。3.1998年:實施(1)「新外匯化」、「金融系統改革法」、「金融機能安定化法」、「存款保險修正法案」:以

公共資金購買特別股方式挹注銀行資本,由於挹注金額過低,且外界對審查過程質疑甚深。(3)實施「金融再生法」:成立「金融再生委員會」,解決問題銀行;同時合併住專管理公司與處理回收銀行:專司負責處理銀行不良債權;惟面臨適任人選不足的問題。同時與大藏省共同管理,故其「獨立」、「專責」的角色亦受到質疑。 (4)實施「金融早期健全法案」:率先對受困的金融機構提供援助。4.1999年:對大型銀行、地方銀行的官方資金投入期限至2001年3月底止,防金融界的過度依賴。5.2000年:成立金融廳,強化金融體系,確保金融管理的透明化,加強與國際合作為職志。 八、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的比較

(一)相同點:1.外債小於外匯存底。2.內債赤字逐漸擴大。3.貿易收支都有盈餘,惟貿易盈餘與國內投資有趨緩的現象,造成經濟成長率下降,股、匯市下跌。4.有產業及資金外移的現象。5.銀行有特權貸放,造成道德危機與逆選擇。 (二)相異點:1.技術層次不同:日本的研發水準有其獨特之處,台灣OEM較多,大都接美、日訂單,受美、日景氣衰退的影響既大且深。2.政治穩定性不同:日本長達近10年的短命內閣,政策前後無法一致性,責任承擔不明,台灣則無此現象。3.佔世界經濟體的地位不同:日本佔世界經濟體第二大,台灣佔世界經濟體第二十一大,所以日本的產能比台灣大。4.

工資與地租成本結構不同:日本的工資與地租成本是台灣的2.5倍,所以景氣下滑較早發生,趨緩的時間亦較長。 九、台灣與日本金融危機經驗給吾人之改革啟示 (一)在銀行制度應有的改革:1.強化金融監理體系,力求金融監理一元化。2.鼓勵金融機構合併。3.設立資產管理公司。4.成立控股公司。 (二)在貨幣市場應有的改革:1.發行票券的公司需經信用評等。2.建立票券業務防火牆及內控制度。3.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與銀行體系進行競爭,可提升競爭力。 (三)在資本市場應有的改革:1.降低股市的財務槓桿比率,適度調低融資成數。2.加強查緝丙

種經紀人。3.提高法人投資比重,使市場結構趨於穩定,降低股市的波動性。4.加強取締內線交易。 (四)在外匯市場應有的改革:1.匯率制度儘量尊重市場供需機能。2.如果外債過高,過度引進外資易造成金融機構信用過度膨脹。而企業負債比例過高、若資金過度流向股市及不動產投機市場,金融機構易導致鉅額呆帳或倒閉。3.央行對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投機交易應有嚴格的規定,避免外匯過度投機。 (五)在產業政策應有的改革:1.未來高科技的發展,不應再依循以往政府專案資助的模式,宜交由市場機制,自行運作。2.政府只要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並建立良好的制度與規範。3.企業界需培植高級人

才,提升研發能力。 十、結論:(一)發生金融危機,市場運作偏離常軌,政府的短期救急措施顯得非常重要。(二)就中長期而言,為加速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應泡沫經濟的衝擊,政府由擴大公共投資、貫徹自由化政策及加速產業升級三方面著手。(三)日本振興經濟方案偏重公共投資,且方案執行有時間落後。(四)日本財政赤字嚴重惡化,影響經濟復甦腳步。(五)日本主政者未針對經濟的病因,進行結構性改革。 十一、政策性意含:(一)慎評擴大內需效果。(二)貨幣政策應同時兼顧內需市場與國際市場。(三)政府需研擬整套金融改革方案。(四)日本金融改革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