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通識選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輔大通識選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簡鴻模寫的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選課及分發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也說明:96學年度(含)之前入學者為4大領域,各領域上限8學分;97學年度以後入學者,為6大核心及一般通識,各領域上限6學分。 四、,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課程分發原則:. (一) 臺灣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劉若蘭所指導 蔡昕璋的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2014),提出輔大通識選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學生、全人教育、校園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全人發展、成功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劉婉珍、王采薇所指導 鄭邦彥的 以策展實踐社會共振:一位基層博物館員與非主流社群之行動研究(2003~2012) (2012),提出因為有 策展行動、行動研究、同志、移工、社大、污名的重點而找出了 輔大通識選課的解答。

最後網站學生 - 修平科技大學則補充:通識 教育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 學習中心 · 藝文中心 · 招生資訊 · 招生網站 · 工程學院招生 · 管理學院招生 · 觀創學院招生 · 二技進修部招生 · 國際招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輔大通識選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為了解決輔大通識選課的問題,作者簡鴻模 這樣論述:

沒讀過這本書,別說你去過蘭嶼!     從校園走向部落創新,再從課堂進入文化體驗;   由輔大教授一步一腳印帶領我們,漫步走讀達悟文化的歷史與風采。     「蘭嶼」這個名字,是二戰後改由國民政府統治時,因島上的蘭花享譽國際而以此命名。實質上,於生長在這塊島嶼的達悟族人觀點中,面積僅四十平方公里的她,更應該被稱之為──pongso no Tao(人之島、達悟之島)。     你我也有所不知的達悟文化──   達悟傳統命名文化裡,父母得跟著小孩改名;   蘭嶼曾有過重刑犯監獄,甚至改制成「勵德班」;   除了生物與文化多樣性,蘭嶼連車牌也是多樣性;   達悟喪葬儀式限男性參加,送葬前會在家門

前擺竹竿;   特有種蘭嶼角鴞在達悟文化裡象徵著惡靈、魔鬼的眼睛;   建造一艘拼板舟要用到七種樹木、大小船的木頭數量依各部落有別。     從通識課的部落教學,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門的體驗達悟文化行程;   徒步環島七十圈淬煉出最完整的導讀蘭嶼自然人文與鮮為人知的歷史!     從輔大通識課「認識台灣原住民」出走,透過徒步蘭嶼兩天共計四十公里的路程,解說在地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歷史。本書融合部落耆老詳解達悟族裡的飲食、服飾、住居、造舟、歌舞、宗教等傳統文化,與作者二十餘年的實務教學經驗,以全面且完整、具體而生活的書寫方式,為旅人們揭示pongso no Tao的神祕面紗。   本書特色     1.

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活潑的圖像記錄,完全剖析達悟族的食、衣、住、行、育、樂。   2. 以作者二十年來的帶課/帶團經驗與走遍七十回的實地踏查,詳盡解說蘭嶼達悟文化的前世與今生。   真心推薦     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原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 林聖忠   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台灣 Camino 指南》作者 姜樂義   ──專文推薦   口碑好評     本書對於每一位研究原住民文化及對南島風情有興趣的讀者,都是不可不讀的著作。──林聖忠 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原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     簡教授在書中介紹蘭嶼的政經、史地、自然、文化等,可說是一部蘭嶼百科全書。──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    

 徒步是一種選擇,只是方法,是過程,不是目的……當您背起行囊跨出去時,請記得作者強調的:「重要的東西,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體會。」──姜樂義 《台灣 Camino 指南》作者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為了解決輔大通識選課的問題,作者蔡昕璋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國內外大學全人教育的重要理念與實施方式為何?(二)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之全人教育經驗為何?不同個人因素的大學生全人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三)本研究大學生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大學校園中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建議,提供師生及行政人員參考。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化為輔。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校園衝擊理論等為基礎編製問卷,其中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院、年級、家庭背景、住宿情況、工讀經驗、宗教信仰、志願服務經驗、學業成績以及健康狀況,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包括正

式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非正式課程(學術相關活動、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參與經驗)以及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滿意度)的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包括國際視野、創新領導與問卷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多元文化、環保意識、主動探究、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健康管理、批判反思、科學思辨、人文涵養、資訊素養、靈性思維、終身學習。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採取分層比例抽樣,取樣人數為640人。質化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透過深度訪談加以釐清:(一)學生心目中的全人素養有哪些?(二)比較強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

?(三)比較弱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並且希望學校提供什麼樣的資源與幫助?訪談對象乃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選取13位學生進行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歸納國內外全人教育理念,發現臺灣與中國重視個人達到五育均衡發展,歐美及日本強調全宇思維的永續樂活精神。臺灣全人教育的理念可分為「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生命、生活、生涯三生教育實踐」、「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以及「身、心、靈健全整合」四大向度。二、國內、外均透過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課程,作為達成全人教育主要途徑之一,並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進行方案或環境規劃。三、大學生個人因素,以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在全人素養中的差異,發現性別、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達顯著差異,其中校外工讀經驗對全人素養的負面影響較大。四、 透過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對於全人教育參與經驗的解釋力,發現個人因素對於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25.2%、非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15.6%、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解釋力為23.1%,其中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皆具解釋力,其中又以學院及健康狀況的影響最大。五、透過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對於全人素養的整體解釋力為35.8%,其中學院、年級、健康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

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皆具顯著解釋力,其中又以潛在課程的經驗影響最大。透過逐步迴歸分析,發現「師生互動」、「同儕關係」、「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健康狀況」是影響全人素養最重要的因素。六、質性訪談包括學生對於全人素養與影響因素的看法,結果歸納如下:(一)學生認為全人素養,應包含「生活知能與生活管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家庭關係經營」。(二)學生認為全人教育參與經驗中,特別是正式課程中的通識課程、體育課程、服務學習課程,非正式課程中的社團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潛在課程中的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格外重要。(三)不同主修領域的同學,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不同;且不同校區資源分配不均,

影響學生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及滿意度,亦會影響全人素養。

以策展實踐社會共振:一位基層博物館員與非主流社群之行動研究(2003~2012)

為了解決輔大通識選課的問題,作者鄭邦彥 這樣論述:

  2003年,我與臺灣同志諮詢熱線、藝術治療師賴念華女士和心理諮商師王明智先生,共同主辦《同畫故事-11位男女同志的藝術治療創作展》;2005年,透過「大家作伙.辦展覽」課程提案,與蘆荻社區大學朱瑩琪和盛媛小姐,邀集社大學員,共同完成《蘆荻嘻哈大陸行-安吉、黃山、杭州之旅特展》;2007年,臺灣國際勞工協會主辦《凝視驛鄉-Voyage 15840移工攝影展》,2008年,該協會接續與蘆荻社大主辦巡迴展,我毛遂自薦支援該巡迴展並設計觀眾留言版,在社大李玉女小姐與協會策展人吳靜如小姐安排蘆荻外籍配偶識字班導覽活動中使用。2011年,以行動研究為視框,書寫以上策展歷程並有所反映。  本論文以「行

動研究」為方法,以「策展主體的形成」為行動結果。我們的策展,没有精緻的藝術品,只有參與者以「自己」為題的創作,没有了不起的創作理念,只有以「個人生命故事」為主軸的創作自述,這些創作和自述兼具社會結構與公共議題。同志策展,有對同性戀歧視和污名化的社會結構,以及同志參與者的自我生成、認同和讚頌;社大策展,揭露長年居於社會底層疲於奔命的勞動婦女身影,與我們分享社大參與者「以畫表述」的生命樣態;移工策展,為對抗主流社會對外籍勞工的刻板印象,移工用自己雙眼看臺灣,與我們分享對驛鄉的好奇、想像和觀點。白天我是任職於博物館基層館員,晚上因緣遊走於非主流社群,我既是博物館館員,也為鑲嵌於主流博物館體制裡有所想

望並試圖創造變革的行動者,以「策展」作為我們相遇並與社會共振的平台。  研究結論是:第一,「策展主體」的雙重性格。當上揭自述與創作成為「策展主體」,實化為一個個「被凝視的主角」,既是「翻轉社會結構的策展主體」,也為「內蘊『公』『私』共存的親密感」之雙重性格;第二,「策展實踐社會共振」的行動認識,有四個層次。其一,心存「這是『誰』的策展」之行動意識;其二,促發「翻轉社會結構的策展主體」之策展行動;其三,活化「內蘊『公』『私』」親密感」觀眾經驗;其四,建構「進退並存」越界策展之行動思維。依此行動認識,當策展主體與觀眾相遇,此凝視經驗連接了過去、現在與未來,揭露了本論文「以策展實踐社會共振」實作論述

之核心價值。  研究貢獻為:「策展行動」意涵之建構與檢視。在個人層面,提供了我生成「想望變革的基層博物館員」之自我認同與辨識;在行動關係,對「與參與者由『併肩』到『對看』的信任關係」與「與組織工作者由『同行』到『分道』的協商關係」提出省思。綜觀全文,有關策展行動中的張力及化解之道已多有著墨,將作為下個策展行動的假設,且於未來實作中再檢驗、反映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