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鄉村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信義鄉村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微宣官廷霖陳孜萍鍾文萍寫的 那些土石流教我的事:人與自然的互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投縣行政區及概況也說明:行政區域劃分為1市4鎮8鄉,分別是南投市、埔里鎮、草屯鎮、竹山鎮、集集鎮、名間鄉、中寮鄉、鹿谷鄉、水里鄉、魚池鄉、國姓鄉、信義鄉、仁愛鄉等13個鄉鎮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陳文學所指導 田知恆的 安全的原住民族獵槍制度: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 (2021),提出信義鄉村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原住民獵槍、安全、共識、民主治理、部落會議、半結構式問卷、專家問卷、利害關係人、敘述統計、卡方檢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陳嫈郁所指導 石慶龍的 公私協力合作模式建立偏鄉社區互助消防據點之可行性 分析-以南投縣魚池、信義、仁愛鄉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消防據點、一鄉一分隊、治理失能、公私協力合作、協力方案、公共服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信義鄉村長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縣信義鄉「國土計畫部落意見蒐集及說明」座談會會議紀錄則補充:二) 久美社區發展協會甘理事長淑英. 1. 鄒族屬於信義鄉中人數較少的原住民,族內的大社遺. 址座落台大實驗林中,且該地亦是傳統領域,是否能. 藉國土計畫重新檢視族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信義鄉村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那些土石流教我的事:人與自然的互會

為了解決信義鄉村長的問題,作者鄭微宣官廷霖陳孜萍鍾文萍 這樣論述:

土石流是千百年來的自然現象,卻為何經常釀成無法挽回的巨災?面對土石流該如何逃生?平時又該如何預防?全台21個災區、上百名災民現身說法,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防災勝於救災」的保命真理!   每逢颱風豪雨,土石流幾乎成為災難的代名詞。其實土石流不等於土石流災害,它是千百年以來、大自然的地質現象;長期以來的土石流運動,沖積出肥沃的河階地與沖積扇,甚至形成人們賴以農漁耕牧的沃土聚落。   然而全球暖化,引發了極端氣候、洪水乾旱頻仍的生態災難,台灣在921地震後,山區土石鬆動,每逢豪大雨時便容易發生土石災害,在全球氣候遽變的效應下,災害風險密度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加強災害管理,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以減少災害破壞的議題,刻不容緩。   天災之前,人人平等。全台有1552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土石流不再只是電視新聞裡的畫面,也是隨時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邊的可怕巨災!你家附近是否潛在著土石流風險?面對土石流鋪天蓋地襲來,該如何求生才能保命?   本書走訪了全台21處、自民國85年賀伯颱風至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間經歷重大土石流災害的村莊,記錄了災害的慘痛經驗與因應之道,希望成為國人實際深刻的防災教材,讓土石流的傷害從此止步,永遠不再發生。 選書緣起   本書走訪了全台21處自民國85年至民國98年間歷經巨大土石流災害的災區,除了詳實記錄受災與災後復建情況,也同時記錄了水土保持局在土石流防災工作上的付

出與努力。在災區現場,存在著許多互愛互助、捨己救人的感動故事,本書記錄了災害的慘痛經驗與因應之道,希望成為實際深刻的防災教材;並於書後介紹土石流定義、成災的條件與徵兆,希望提供國人實用的防災資訊,讓土石流的傷害止步,永遠不再發生。 揮別土石流 齊心護家園 12 《楔子》 放下悲傷 找到力量 兩位小林村防災專員的生命啟示14 《概論一》 土石流是怎麼來的 18 《概論二》 土石流易致災區的重要指標 22 從一九八七說起 其實,土石流一直都在 24 台北縣.瑞芳鎮弓橋里─悲情小鎮 有情山村 26 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生命 因土石流而轉彎 32 台中縣.和平鄉松鶴部落─重生 在美麗白鶴飛

舞之地 40 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同富村─桃花源之土石流源訖 48 南投縣.水里鄉上安村、郡坑村、新山村─荒村抗天災 永續自然力 56 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與災難共存的山居智慧 62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生態工法露天展示場 72 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培養防災力 遠離土石流 80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珍惜自然 防災新思路 88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從風雨來襲那一夜說起 96 二00九.八月八 走過莫拉克風災 104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老村長的防災自主學 106 台南縣.南化鄉玉山村、關山村─防災教育 世世代代永保用 114 高雄縣.六龜鄉─生死一瞬間真實版 122 高雄縣.

甲仙鄉─和死神搶人 譜寫重生之歌 130 高雄縣.桃源鄉─明天過後 希望再生 140 高雄縣.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達卡努瓦村─三個村子 兩種命運 148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專家引進門 防災在個人 156 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口社村─一個都不能少 160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義林村─敬畏自然 不與天鬥 166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當小專員遇上大天災 174 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那一天 人人都在逃命 182 你不能不知道的土石流防救災資訊188 《社區篇》 建立社區自主防災網 190 《居家篇》 面對土石流 保命六部曲 194 土石流防災知識 《一分鐘Q&A》 198 防災資訊

快遞 200 楔子放下悲傷 找到力量兩位小林村防災專員的生命啟示   民國98年8月9日清晨6點,這一天,是所有小林村民的痛。一場百年大雨,把村庄依靠的獻肚山變成奪命的凶手,土石瞬間崩瀉而下,幾乎掩蓋了全村,半數村民的生命從此消逝,其中還包括兩名堅守崗位的土石流防災專員——劉金瑛、陳漢源。 奮不顧身保衛家園 入祀忠烈祠表彰大愛   「為什麼沒逃?」、「事前難道沒有徵兆?」當外界質疑政府有沒有啟動防災避難機制時,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雨量回報紀錄中看得最清楚。   莫拉克颱風橫掃南台灣, 雨從8月6日開始狂下,當天早上9點左右,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兩名防災專員劉金瑛、陳漢源,按照往例架起簡易雨量

筒,開始密切注意雨量變化。雨勢持續增加,兩人一筆一筆詳實記錄,並用簡訊回傳雨量數據給水土保持局,一直到兩人失去聯繫為止,共回傳了27次雨量數據,可說是相當頻繁,最後一次回報的數據,他們觀測到的累積雨量已經高達1,100毫米。   「獻肚山整個崩下來,連我們原先規劃的避難地點小林國小也都被埋掉了!」儘管已經啟動避難機制,但山崩的威力遠遠超過人們想像,兩名盡忠職守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土石流防災專員,沒能保住自己以及400多條村民的性命,讓水土保持全體同仁痛心不已。   與防災專員接觸最多的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清楚記得兩人對防災工作的熱忱。「他們兩個是雨量回傳英雄榜上的常客,劉金瑛還會帶著老公一起

來參與。」在95年度的雨量回傳英雄榜上,劉金瑛是全國第6名,97年陳漢源是全國第15名,劉金瑛則為全國第18名,認真程度可見一般。兩位專員犧牲生命保護村民的大愛精神,也令總統馬英九相當感動與敬佩,已將兩人入祀忠烈祠,表揚大義。   土石流防災專員為義工性質,卻讓人看見他們無私無我的大愛表現,除了彰顯他們守護家園的決心之外,也更加確定這個機制存在的重要性。 實作訓練重於理論 激發社區防災意識   有鑑於社區防災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局從94年開始結合村里長、地方意見領袖、睦鄰救援隊及水土保持義工等人力,選擇重點防災地區組訓成立「土石流防災專員」,並且委託中興大學、逢甲大學規劃土石流通報警戒機制及課程

。主要課程在教授防災專員使用簡易雨量筒、學習觀測土石流警戒雨量,及進一步了解當地社區環境、土石流潛在威脅的地方等,同時結合左鄰右舍組成自主防災社區,共同協助土石流監測,以瞭解山區雨量變化,協助災情通報與疏散、撤離等工作。   「我們教會每一位防災專員,只要用手機簡訊回傳雨量數字,資料就會自動進入水土保持局的警戒系統內,」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解釋著回傳機制,簡單的步驟,一方面可在緊急時能夠加快回報動作,另一方面,也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加入,像是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的防災專員江長川,70歲高齡的他也能輕鬆使用手機回傳雨量簡訊,還曾經拿下97年度的第2名。   10個小時的基礎訓練,再加上16個小

時的進階課程,許多防災專員都是年年來報到,不肯退位。基礎訓練課程以實例來講解各種災變及因應措施,並讓學員們畫出自身社區的地圖,標示出哪裡有土石流潛在危險?可以往哪裡逃生?藉由互動的討論,讓每個社區整理出屬於自己的防災應變方法。進階訓練則由專家進行專業講習,並安排社區觀摩及大型演練,「實作重於理論,我們將複雜的理論簡化成易懂的知識,只要有心,都能做得好!」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系主任陳樹群指導過一群又一群的防災專員,清楚看見學員們在參訪防災社區時,激盪出的火花與吸收力,遠遠超過講師們的預期。 千名種子紮根社區 散播防災觀念   5年下來,培養出的土石流防災專員超過上千人次,成為守護家園的重要角色。

每位防災專員就像是一粒種子,紮根在社區內。他們做的絕對不只是觀測雨量筒、傳雨量簡訊而已,更重要的是把土石流防災的觀念帶回社區。   「水土保持局提供了簡易的圖卡教具,讓學員們帶回社區,用在地最熟悉、親切的語言宣導防災,」協助規劃防災課程的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教授巫仲明,有鑑於民眾逐漸認識到土石流的威脅,開始在訓練課程中增加了「土石流防災宣導技巧與教學演練」及「自主環境檢查」,希望藉由防災專員這顆種子,在社區遍地開花。   防災專員帶領社區居民進行「自主環境檢查」,觀察自身社區中的擋土牆、排水系統、坡面徵兆等狀態,徹底了解社區環境,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減災工作。再由「防災社區的模擬實作」做最

後總體檢,假設社區將遭受颱風侵襲,防災專員利用所學,分配社區居民工作事項,一一解除面臨的災害危機。 三個村子 兩種命運高雄縣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達卡努瓦村5月初,布農族打耳祭如常在那瑪夏鄉的民生國小操場上登場,來自瑪雅、達卡努瓦兩村的布農族人及卡那卡那富族人齊聚一堂。年輕人拿起獵槍向祭典中的獸耳射擊,喝著小米酒,一邊悠悠唱出《祈禱小米豐收歌》,美妙的八部合音迴盪在山谷間。天籟依舊,人事已非,少了南沙魯村民的參與,彷彿快樂也少了幾分;但他們深深了解,相較於失蹤、傷亡的南沙魯村民,此時此刻他們還能站在這裡唱歌,多麼難能可貴!仙境一夕之間變成煉獄 村長警覺及早撤離那瑪夏鄉原名三民鄉,民國97

年才依據原住民卡那卡富族語Namasia正式更名為「那瑪夏」,意指「住在溪流的人」,溪流指的就是貫穿全鄉的楠梓仙溪,全鄉分為南沙魯村、瑪雅村、達卡努瓦村,改名之初,大多數村民仍習慣以舊名民族、民權、民生村稱之。全鄉位居玉山山麓下,右側依著青山,左邊傍著綠水,天堂般的仙境美景,卻在8月8日莫拉克颱風後,一夕之間變成煉獄。8月7日,大雨滂沱,瑪雅村內的兩條野溪溪水暴漲,挾帶著山上崩落下的土石往下沖,村長柯正漢早就準備了大型重機械進駐,卻發現清除的速度比不上土石流往下沖的速度,當下決定將村民先行撤離到民權國小。一夜風狂雨驟,沒人能睡得安穩。8日清晨,一直保持高度警覺的柯正漢,爬上學校教室屋頂,赫然發

現距離學校1百多公尺遠的南沙羅溪,平常30公尺深的河床,居然已經被河水沖刷、漲到幾乎和地面一樣高!他嚇得立即叫醒兩百多名村民,再度撤離到位置較高的民權教會。「我們不到1小時就撤離完畢,過沒幾分鐘,土石流和水就灌進學校來了!」車還停在民權國小操場、來不及開走,村民的60部車子就這麼被埋進土石堆中,操場上的足球門只露出最上方那一角,教室1樓全被淹沒,整座校園形同1座大砂石場。鄉長夫人兩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南沙魯村幾遭滅村鄉長夫人李秀花安頓好村民後,發現一些老人家的藥沒了,在三民國中舉重教練陳錫賢的陪同之下,冒險返回南沙魯村衛生所拿藥和食物。沒想到車子才開到橋前,水已經淹過橋面,還來不及反應,連車帶人

已被大水捲走。「幸好車子被卡在涼亭旁的大石頭邊,才沒有被沖到溪裡,但水淹進了車子,我們最後是打破車窗才爬到外頭逃命的。」李秀花是那瑪夏鄉第一個被通報失蹤的人,當天晚上,她和陳教練拖著腳傷,摸黑躲進溪邊歇業的咖啡廳裡避難,一直到9號下午才被警察找到。歷經10多個小時的劫難,大難不死的兩個人,被送到南沙魯村衛生所接受治療。打著點滴,躺在病床上的李秀花以為總算已經平安,耳邊卻突然傳來刺耳的聲音,「我還以為是怪手,結果竟是土石流,我眼睜睜的看著它沖破衛生所的鐵門,心想這次真的完蛋了!」結果上天再度放她一馬,土石流塞爆衛生所,把她和教練兩個人的病床抬高到快要碰到天花板,還好土石只埋到兩人的下半身。兩度從

死神手中逃生,但衛生所外的南沙魯村民卻沒逃過這一劫,二十多人瞬間被活埋,不知所蹤。

安全的原住民族獵槍制度: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

為了解決信義鄉村長的問題,作者田知恆 這樣論述:

當槍枝被法定為犯罪時,安全的制度設計就是禁止它的非法存在,但是當國家肯認獵槍為臺灣原住民族重要不可或缺的「固有權」之一,制度應如何調整排除價值衝突所衍生的安全風險,並藉由獵槍制度權利義務的分擔與承認,使原住民族獵槍安全成為一項社會集體責任。本研究嘗試系統性探討原住民族獵槍安全制度,據以架構一條民主治理的共識路徑,以排除文化衝突可能產生的不正義及代議政治的利益分配疑慮,並解決原住民族在治理知識的困境;進而導入民意,促進原住民族獵槍制度結構中權力與資源的更張。為奠定所架構之問題解決路徑的正當性與可性行,必須廣博蒐羅有關臺灣原住民族獵槍相關文獻,梳理過去學者多著力偏向於「文化」、「立法」、「司法」

等面向的討論,分析歸納各面向問題徵結與解決方法,進而結構出「型塑習慣立法的民主治理行政路徑」,並概念化現代原住民族獵槍的三項安全指標:「適法、使用、相對」。接著由次級資料補足文獻中原住民族獵槍「行政」的不聯結後,以「適法安全」、「使用安全」及「相對安全」三項安全指標,分析架構出「調整獵槍規格構造」、「專法完整責任義務」、及「建立部落治理平臺」等三項制度應變方向。最後導入民意,選擇南投縣信義鄉多元政治社群為樣本,指認鄉內警察單位、村長、鄉民代表、部落會議及立案文化團體幹部共70名利害關係人,就原住民族「現行獵槍安全性」及上列三項制度應變方向進行半結構式紙本問卷調查分析。研究發現,利害關係人對於現

行原住民族獵槍制度「適法安全」、「使用安全」及「相對安全」的整體感受是不安全的,歸因於對原住民族持用獵槍的「能力」及「責任」知能感受不足。而多數利害關係人是同意由「建立部落治理平臺」循民主治理的行政途徑,以參與式知識管理型塑習慣立法有關「調整獵槍規格構造」及「專法完整責任義務」等共識,讓民意正確的納入政策制定;運用擴大公民參與及網路等資訊管道,普及獵槍管制資訊及安全使用原則,強化獵槍「適法安全」及「使用安全」,並藉由建全制度機制過程的宣導作為,增進一般民眾對原住民族獵槍的「相對安全」認同度。

公私協力合作模式建立偏鄉社區互助消防據點之可行性 分析-以南投縣魚池、信義、仁愛鄉為例

為了解決信義鄉村長的問題,作者石慶龍 這樣論述:

依據地方制度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統籌分配款也以縣市人口數為基準,因此長久以來除人口集中,工商業發展較密集發達的六都直轄市之外,同樣受到在人口老化、少子化及人口逐漸外移現象嚴重的農業縣市,則普遍地皆仍存在著自主財政短缺與軟硬體建設遲緩落後的狀況。這當中的南投縣因是台灣唯一不靠海、2/3 土地屬於高山和丘陵,僅能依賴發展農業和觀光旅遊業的縣分。南投縣處於內陸地理位置、高徒地勢分布與地廣人稀等先天條件因素,在加上後天財政上的困難,相對交通不便與生活機能不良的山區,也進一步產生災害防救治上偏遠地區村落長期存在消防據點與效能不足問題。地方政府位除了經費短缺,消防主管單位墨守「一鄉一分

隊」舊規,於是無法主動在政策與法令上對此問題找尋或設計出因地制宜的彈性因應機制,最後形成政府對於偏遠地區消防救災職責「治理失能」的負面形象。 本研究嘗試從「公私協力合作」理論基礎出發,納入跨域治理與跨部門模式之觀點,聚焦在中央防救災法令制度、中央地方消防體系組織及南投縣魚池鄉、信義鄉與仁愛鄉偏遠地區村落之資源與人力現況,探討運用公私協力模式整合公部門、私部門中的企業、公民與非營利組織資源力量,尋找可資應用於改善及強化這幾個原住民鄉偏遠村落社區消防據點與防救災效能不足問題的方案機制。透過對問題的訪調整理分析,除了希望能對以下三個現有公私協力模式的成立和互動影響關係做進一步理解,同時探討它們在運作

後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一、傳統由公部門消防單位與地方民力志願組織、民間救難團體及國家搜救總隊等長期的協力合作組合運作模式。二、公部門因應經費不足也常邀請接受民間企業、基金會與善心人士贊助添置消防車與救護車等裝備的個案合作方式。三、最近經由研究者親自推動整合公部門、私部門地方企業、村民、村長、民力組織與社團等共同參與協力合作的模式。 從以上幾個協力模式的研究分析結果,研究者同樣認為確實在公私協力模式運作上目前仍存在能動者或合作者之間定位不清、擔負業務與權責不明、私部門參與協力意願低落,及如何促進或鼓勵私部門參與協力方案和規範等政策上的發展瓶頸,這些均有待各部門一起重視,並透過溝通、討論,協調加以

明確的法制化,方有利於落實各個改善強化公共服務品質及效能協力合作模式的持續及有效運作,讓偏遠村落居民的生命財產與社區安全同樣獲致完善的保障,而這正是研究者以此一命題作研究的最初始與主要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