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通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輔大通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簡鴻模寫的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想問通識推薦也說明:輔仁大學. B42015年8月1日09:08. 0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跪求好過人文歷史通識喔~ ...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簡鴻模所指導 林美伶的 宗教與文化旅遊的多元實踐—以蘭嶼部落遊學為例 (2017),提出輔大通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蘭嶼、雅美族/達悟族、宗教與文化旅遊、蘭嶼部落教學/蘭嶼部落遊學。

最後網站[情報] 分享社會通識- 看板FJU_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則補充:... 大推王翠蘭老師,整個就是好人!!!!我個人大推王翠蘭老師,整個就是好人!!!!他會要你做一份分組報告,找生活上有關統計的報告就好有期末考課別翹太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輔大通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為了解決輔大通識的問題,作者簡鴻模 這樣論述:

沒讀過這本書,別說你去過蘭嶼!     從校園走向部落創新,再從課堂進入文化體驗;   由輔大教授一步一腳印帶領我們,漫步走讀達悟文化的歷史與風采。     「蘭嶼」這個名字,是二戰後改由國民政府統治時,因島上的蘭花享譽國際而以此命名。實質上,於生長在這塊島嶼的達悟族人觀點中,面積僅四十平方公里的她,更應該被稱之為──pongso no Tao(人之島、達悟之島)。     你我也有所不知的達悟文化──   達悟傳統命名文化裡,父母得跟著小孩改名;   蘭嶼曾有過重刑犯監獄,甚至改制成「勵德班」;   除了生物與文化多樣性,蘭嶼連車牌也是多樣性;   達悟喪葬儀式限男性參加,送葬前會在家門

前擺竹竿;   特有種蘭嶼角鴞在達悟文化裡象徵著惡靈、魔鬼的眼睛;   建造一艘拼板舟要用到七種樹木、大小船的木頭數量依各部落有別。     從通識課的部落教學,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門的體驗達悟文化行程;   徒步環島七十圈淬煉出最完整的導讀蘭嶼自然人文與鮮為人知的歷史!     從輔大通識課「認識台灣原住民」出走,透過徒步蘭嶼兩天共計四十公里的路程,解說在地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歷史。本書融合部落耆老詳解達悟族裡的飲食、服飾、住居、造舟、歌舞、宗教等傳統文化,與作者二十餘年的實務教學經驗,以全面且完整、具體而生活的書寫方式,為旅人們揭示pongso no Tao的神祕面紗。   本書特色     1.

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活潑的圖像記錄,完全剖析達悟族的食、衣、住、行、育、樂。   2. 以作者二十年來的帶課/帶團經驗與走遍七十回的實地踏查,詳盡解說蘭嶼達悟文化的前世與今生。   真心推薦     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原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 林聖忠   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台灣 Camino 指南》作者 姜樂義   ──專文推薦   口碑好評     本書對於每一位研究原住民文化及對南島風情有興趣的讀者,都是不可不讀的著作。──林聖忠 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原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     簡教授在書中介紹蘭嶼的政經、史地、自然、文化等,可說是一部蘭嶼百科全書。──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    

 徒步是一種選擇,只是方法,是過程,不是目的……當您背起行囊跨出去時,請記得作者強調的:「重要的東西,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體會。」──姜樂義 《台灣 Camino 指南》作者

宗教與文化旅遊的多元實踐—以蘭嶼部落遊學為例

為了解決輔大通識的問題,作者林美伶 這樣論述:

蘭嶼島上的旅遊環境深受歷史背景、國家政策與交通發展的影響,自撤除山地管制開放觀光以來,觀光亂象層出不窮,舊有的旅遊方式為當地的自然生態造成破壞,而傳統文化的保存則面臨危機,雖然達悟族人有意識的將自身文化以文化財的方式進行導覽解說,但解說的方式未經專業訓練,解說品質參差不齊,常有不知所云之感,加上過度哄抬的行程價格,缺乏永續經營的概念,試問,何種旅遊模式較能適應蘭嶼多變的旅遊環境,並滿足遊客的需求呢? 蘭嶼部落遊學始自輔仁大學的一堂選修課程,自2000年起,歷經「部落教室:雅美宗教文化研究」、「輔大通識教育課程」、「徒步環島 不要載我」三階段的變革,成為教學與旅遊兼具的特色行程。

本論文以蘭嶼旅遊型態為研究背景,探討蘭嶼部落遊學宗教與文化旅遊的模式,帶給當地部落及參加遊客的影響,並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抽樣20名曾經參與過該行程的學員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蘭嶼發展觀光旅遊極具優勢,但受到歷史情結的影響,當地達悟族人仍相當排外,蘭嶼部落遊學以較為和緩的方式帶領學員進入蘭嶼,解說內容由在地觀點出發,每個行程的安排,都與在地商家與公益事務做連結;受訪者普遍認同此行程的操作模式,與達悟族人接觸時所產生的情誼或發生的衝突,皆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學習尊重異文化間的差異。 最後,針對研究成果,筆者提出「進入蘭嶼前宣導生活禁忌與旅遊規範,讓遊客有基本認知」、「提升旅

遊品質,訂定合理收費標準」及「參照宗教與文化旅遊模式,發展臺灣原住民部落特色行程」三點建議,供後續研究者參考。